尊重幼儿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发布时间:2020-07-01 幼儿园说课稿人际关系 中班我的幼儿园的教案 爱的教育的读书笔记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尊重幼儿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和孩子建立友好的平等关系,对于促进幼儿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尊重幼儿是建立这种关系最重要的前提,要尊重幼儿我们教师应该做到三要三不要:
一要耐心的去了解幼儿,不要主观武断。
尊重幼儿,就要努力做到不武断的批评或否定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不简单粗暴的指责幼儿,而是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再给与帮助和指导。
二要经常蹲下来和幼儿平视,不要总是居高临下,蹲下来平视幼儿,倾听他们的心声,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关系和理解,是孩子能够接受的一种爱护。
当我们蹲下来用心倾听
孩子们的心声,会发现一片完全不同于成人的、纯净而多彩的天空,如果我们总是站着面对孩子们,那么,我们与孩子的距离,就不是身高上的差距,而是两代人之间的代沟。
是心与心之间不能沟通的障碍。
当我和幼儿交谈时,我总是自己蹲下,倾听他们的心声,帮他们来解决问题。
当我需要孩子帮助时,我也总是用商量的语气征求他们的意见,还要真诚的说“请”“谢谢”。
我从不以一个高高在上的形象自居,也不为了维护所谓师道尊严‘而固执己见,只要孩子说的对,我就采纳,就改正。
三要一碗水端平,不要偏爱。
每个幼儿都需要老师的爱,教师应让每个幼儿都感到老师的爱。【wWW.111642.Com 优美句子网】
这样才无愧与老师的称号。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利用各种机会主动亲近各个幼儿,和他们建立起感情。
记得刚开学时,我们班有个小女儿叫芳芳,她很胆小,说话很低,性格很内向,很少和小朋友或老师交谈,偶尔说话时声音发颤、手发抖。
于是,我就利用妈妈每次送她进园时,我先把她抱过来,和她交谈。
由于她画的画很好,我就经常将她的作品展览,并要让他讲讲作品内容,然后我就表扬鼓励她,并且让活泼的幼儿跟她做游戏。
慢慢的她能主动跟我交谈了,还和小朋友建立了快乐、友好的关系、
我觉得要时时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精神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爱与尊重,从而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
不知道本文“尊重幼儿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建立师生和谐关系的几点技巧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极大地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有利于幼儿个性的社会化发展。但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并非易事,除了要求教师把幼儿当成平等的独立的个体,热爱并尊重每个孩子,还要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和技巧。1.用表情和身体语言表示赞许和喜爱。运用积极的语言早已为教师掌握,而积极的表情和身体语言更可以拉近你与孩子的距离。孩子会从这些细枝末节的地方感知教师的温情进而真正接纳你。(l)微笑。“妈妈,今天老师对我笑了。”许多年前我刚做教师时家长反馈的一句话,至今令我难忘。每当有孩子的眼睛与我相对而视时,我的眼睛都会满含笑意。对孩子来说,教师的笑容能让他愉悦一天。(2)爱抚。从心理学角度看,幼儿期有对肢体触摸的需求,来自成人的爱抚,隐含了一种亲情式的眷顾,孩子很容易一下子消除与你的隔阂,增加对你的信任感。(3)拥他入怀。“看到你蹲在那儿搂着她,侧着头听她说话,那场面真令人感动。”孩子的奶奶这样描述她的感受。我这样做不是为了让谁感动,这是与孩子交谈的最佳姿势,没有距离,没有居高临下,孩子会说许多你想不到的话,因为他想说。2.排除偏爱因素。有一个学期有几个孩子时常情绪低落,我一直在寻找原因,最后发现问题出在我姐姐小孩的身上。“老师是我的姨。”这话震慑了一部分幼儿,他们认定在这个集体中偏爱一定会存在。作为教师,有必要消除一切偏爱的因素,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给不同幼儿以表现机会,让孩子们真正认识到每个人都是最好的,都是教师的最爱。3.不妨与孩子一起“疯”。有一次我们在草地上看蚂蚁,我把大大小小的蚂蚁安上了孩子们的名字,他们也把一个嘴里衔了面包屑的蚂蚁称作周老师,说是因为它拿了铃鼓。于是我们满草地爬动,大呼小叫地追寻着自己的蚂蚁。“真好玩啊!”孩子们前呼后拥地跟着我回去时,还在留恋刚才老师与他们一起玩时的疯劲,这使他们完全放松,思维异常活跃。在幼儿园里,孩子需要懂得爱护、引导他们的老师,也需要一个懂得童趣、保持重心的老师。4.开放“禁区”。每个活动室或许都会有些地方不经允许幼儿不能随便涉足或触摸,比如讲台、钢琴、黑板、办公桌等。在我班,幼儿“冒犯”这些“禁区”时,我从不制止。于是黑板上漂亮的范图课后总被孩子们的新作品掩盖,活动间隙也常会听见一串串叮叮咚咚的杂音。虽然看上去似乎没有规矩,但孩子们现在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没有了怯懦紧张的神情。5.不向第三者告状。第三者在这里指除师生之外的其他人,包括家长和其他教师。告状的目的似乎是寻求教育帮助,但孩子受到莫名的批评或指责,只会产生不满和躲避心理。教师应该寻找切实的办法帮助孩子解决存在的问题,以赢得幼儿的尊重和爱戴。6.借助家长的影响力。孩子最初对教师这个角色的判断,来自家人,并一直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发展。有个实例:一个小男孩的父母由于自身有些小背景,一直认为教师应该给他们孩子特殊的照顾,这使小男孩在师生关系中非常敏感,如果他想发言而教师已先请了别人,他会立即瘫倒在地。活动分组只有他会把自己想象成是老师不喜欢的坏孩子。这已经造成了幼儿的心理障碍。由此可见,良好师生关系的确立,家长因素很重要。我常会对新来的胆怯的孩子说:“我和你妈妈是好朋友。”孩子们很愿意相信这句话,教师也确实需要和家长做平等的能彼此交流和理解的好朋友。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还有许多技巧,以上仅为我在实践中的切身体会,希望能以此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启示。
爱是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基石”
调皮捣蛋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毕竟是孩子,缺乏生活经验,做事掌握不好分寸,任着自己的性子去做。
我班主朱家岑小朋友他就非常的调皮,是一个让老师都感到头疼的孩子!他每次出现问题或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时,就会发脾气,时常推倒小椅子来发泄,嘴里还说着不和你玩了,然后抱起胳膊噘着小嘴去赌气。而我们之间就曾经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天中午吃饭前我请小朋友们安静,准备吃午餐了,可是他就是管不住自己,大声地说话,我批评了他,他就大发脾气,推倒小椅子,跺着脚跑到前面去,抱着头赌气不吃饭了。我虽然没有去理会他,但是一直在暗中关注着他。过一会儿,忽然,他跑了过来,抱住我说:“老师,你还爱我吗?”我当时也愣住了。啊,他那么小,我应该以一颗宽容和包容的心去关心他呀,用教师的爱去关心他啊!
现在我终于明白,爱是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基石”,是打开教育之门的“金钥匙”,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也蕴涵着一种神圣的责任。而这种负责任的爱才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使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使教育事业闪闪发光。所以教师要多给调皮孩子一点爱,用慈母般的爱去温暖孩子的心灵,用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孩子,必能与孩子之间搭建起“爱”的桥梁。走进孩子的心灵,走进孩子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使每个幼儿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教师,要学会尊重幼儿
我们班有个叫盛天瑞的小男孩,非常调皮。平时,总有小朋友告他的状。“张老师,盛天瑞打我了。”“张老师,盛天瑞抢我的玩具。”……为此,我们班里的三位老师不知教育了他多少次。今天中午吃过午饭,他和小朋友一起看图书。开始时,他边看自己的书,还边给旁边的小朋友讲解,和小朋友的关系很融洽。过了一会儿,他忽然把旁边韩亦雯小朋友的图书抢了过去。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我刚想大声斥责他,可转念一想,不,看看他要干什么?于是,我没有大声指责他,而是走到他身旁,很随意地问:“你在干什么呢?”盛天瑞说:“韩亦雯的图书坏了,我想帮她修修。”听了这话,我才恍然大悟。我鼓励了他的做法
,并帮助他找到了一个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事后,我暗自庆幸,当时如果按以前主观的判断去批评他,没有尊重幼儿的观念,那必然会伤害孩子的自尊。
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学会尊重幼儿。也就是要努力做到不武断地批评或否定幼儿的想法和做法,不简单粗暴的指责幼儿,而是了解实情的来龙去脉,再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进步,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好老师。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在一日活动中,老师常常会以挑剔的眼光对待孩子,恨不得孩子们个个都是十全十美,处处都按照我们的要求标准进行才好,可在这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和主观能动性。
就如我们班的李志远小朋友,他平时是一个特别调皮的孩子,上课的时候也常常自己玩自己的,弄的老师很无奈。
可是在一次玩雪花片的时候他却插了一个特别漂亮的小飞机。
当我走到他跟前的时候他炫耀的举起来来让我看:“老师,漂亮吧!”我眼前一亮把他插得小飞机举起来:“小朋友志远插得小飞机漂亮吗?”“漂亮”我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异口同声的喊着。
志远似乎有些害羞了低着头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孩子们居然都模仿起了志远插的小飞机,顿时教室里充满了“呼呼呼…”飞机起飞的声音志远的表现让我们刮目相看,也让我感受到了以前那种齐步走的统一管理模式对孩子来说是多不公平。
每一个孩子生活的环境不同,受到的家庭教育不同,自身的发展也不同,我们又怎么能用统一的目标要求他们呢?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发展每一个孩子的优点是我们作为幼儿教师的责任。
因此我们一定要把眼睛擦亮,不放过孩子的任何一个优点,是孩子的明天发展的更好。
教师与幼儿间的尊重、理解、信任
幼儿区域活动是幼儿十分喜欢的一项活动,它的内容比较广泛,他可以是多方面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内容。
在创建活动区时,教师应为幼儿营造一种没有压力的游戏和学习氛围,教师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可以是妈妈、朋友、孩子、小动物,总之,不管是什么角色,只要能把幼儿参与的活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行。比如在角色区中,可以扮演客人到“娃娃家”中去做客,可以扮演妈妈看宝宝睡觉、给宝宝缝衣服,在游戏区中可以扮演孩子和小朋友一起比赛拼插各种玩具,在手工区中可以扮演朋友帮助有困难的孩子……
在幼儿活动时,教师对幼儿的失误和偶犯的错误应给予理解,如:在科学区玩水时,一名幼儿不小心将流水架上的容器弄掉了,水洒了一身,这种失误得到了教师的理解,确立了自信心,在下一次玩的时候,会很小心地去避免失误。平日对幼儿提出的问题,让他们做事,教师要相信他们的能力,信任他们会一定做好,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并不让他们感到你是老师在教育他们,而是一种他们更容易接受的角色,使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来选择他们所喜欢的任何一个游戏进行活动,并对多种游戏材料进行探索,以达到互相间的理解、信任与尊重,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无需承担失败的压力,只要他愿意,他就可以不断尝试,直至成功。教师的尊重、理解与信任是幼儿积极活动的基础与支柱,反过来,在活动中,教师的各种也得到幼儿的尊重、理解与信任,有一次,我和孩子们到室外放自制的风筝,眼看孩子们的风筝都一个个飞上了天,可我的却怎么也飞不上去,怎么回事呢?我左看右看,也找不到问题所在,这时孩子们都收起了自己的风筝,围到我身边说:“怎么啦老师?别着急,是不是两边翅膀不对称?”一句话提醒了我,制作时,我嘱咐孩子一定要两边对称,而自己却忽略了这一点,当我调整好平衡,将风筝放飞时,孩子们也都放飞自己手中的风筝欢呼起来,这种融洽、理解使我永远不能忘怀。就是这种与幼儿间的平等关系,确保了活动质量。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幼儿
班里有个孩子是从四川省搬来的,他的父母都是建筑工地打工的。孩子刚来时,衣服经常很脏,鞋子上经常是沾满了厚厚的泥土他坐的小椅子周围都是泥土,经常在外,风吹日晒,皮肤干裂,有些孩子露出厌恶之情。
可能是怕孩子们笑话,那孩子刚开始很少说话,因为他的普通话不是太好,尤其是他的父母,连我都听着费劲,只能慢慢理解.为了消除孩子的顾虑,那段时间,每到闲暇时,我就和那孩子聊天,问他的家乡,问他的父母爷爷奶奶。其实那孩子平时说话还可以,就是在课上回答问题时声音特别的小,可能是怕别的孩子笑话吧。
有一次,我和孩子们一起聊天,聊家庭,生活,父母,爷爷奶奶……孩子们聊的正开心呢,我话题一转,“小朋友们,你们家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呢?”孩子们一起回答“楼房”,“你们住的楼房漂亮吗?”“非常漂亮!”孩子们肯定的回答,我说:“我们班巫程焱的父母就是做这个工作的,是他们把我们住的楼房盖的这么漂亮的,没有他们我们就没有楼房住了,你们说,他们的工作重要吗?”“重要!”“不管是做什么工作的,我们都要尊敬他们,对吗?”“对”。
到了7月了,天气已经比较热了,孩子们都穿上短袖衣服和裤衩了,可是,巫程焱还是穿的长裤长褂,我就给他找来了短衣短裤给他换上。每次他的父母来接他时,我都会和他们说上几句话,虽然有时他们的话我听不明白,有时我忙时就会向他们点个头,或是一个微笑,老师是孩子的榜样,渐渐的巫程焱的玩伴多了,户外活动时,不在靠边站了,通过观察,我发现他和小朋友玩时挺爱说话的,只是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声音小,也许是缺乏自信,也许是怕别人笑话他.不管怎样,他现在已经能够溶入我们这个集体,那就是一个进步。
对班里的每个孩子我都一视同仁,我不会因为某个孩子的父母工作好,有钱而优待他,也不会因为某个孩子父母没能耐,没钱没势而慢待他,不管他们是做啥的,只要把孩子送到我手里,在我的眼里,都是可爱的孩子,都是未来的栋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的职责。
教育随笔 尊重幼儿
刘老师的一举一动,深深地触动我的心。这不正是体现《纲要》中“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的好的案例吗?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努力的方向。
这节课是常老师主讲《我做的蝴蝶很漂亮》。其中主要部分是老师提供蝴蝶模板,让孩子们装饰蝴蝶,给蝴蝶穿上美丽的衣服。当讲到这部分时,孩子们纷纷拿起自己喜欢的橡皮泥、彩纸等,按自己的意愿打扮起蝴蝶来。就在这时只见一位名叫玲玲的小朋友,坐在那里东瞧瞧、西望望,不知从哪里下手。听课的老师不由自主的走到孩子们中间,看孩子们制作。其中一位叫刘霞的老师走到玲玲的身旁,只见刘老师轻轻的同玲玲交流,但玲玲却一点反映也没有。原来玲玲是一个弱智儿童,不但说话吐字不清,反映也有点迟钝。这时刘老师拿起小剪刀将彩纸箭出一个圆送给玲玲,并启发她将圆粘贴到蝴蝶模板上。玲玲好象明白刘老师的意思,她拿过刘老师手中的圆将底层纸接了下来,把圆贴在蝴蝶上,抬头看了一下刘老师,刘老师伸出了大拇指,意思是说你真棒。可玲玲粘贴完后又不知怎么办了,这时只听到刘老师对玲玲说:“你自己试一下”,玲玲还是不动。只见刘老师将小剪刀、彩纸递给玲玲,玲玲又好象明白刘老师的意思,于是“笨手笨脚”的将彩纸狠狠的剪了一下,剪出一个说方不方,说圆不圆,就连三角形也不是的图形。只见刘老师又伸出大拇指,顺便点了一下头,肯定了玲玲的成功。接着又鼓励她粘贴上,就这样不断的鼓励、指导玲玲总算剪了几片不规则的图形粘贴到蝴蝶上。
这时她把剪刀一扔,甩了甩手,意思是手疼了,不干了。见此情景,刘老师微笑着握住玲玲的小手,然后轻轻的揉了起来。玲玲眼睛直直的看着刘老师,过了一会儿,终于自己拿起小剪刀又剪了几片图形,粘贴到蝴蝶上。这时音乐响起,小朋友分别戴上自己装饰的蝴蝶,随音乐偏偏起舞,只见玲玲仍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刘老师拿起玲玲制作的蝴蝶双手递给玲玲,并告诉她自己去找老师帮她戴上,玲玲接过蝴蝶朝刘老师露出微笑。看到玲玲随音乐走到小朋友中间,刘老师这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尊重幼儿并正确引导幼儿
游戏时间到了,孩子们很快选择好自己活动的区角,开始在区域游戏活动。
宇轩选择的是建构区,可是刚刚和同伴搭建了一会儿,他就又跑到了图书角。
我走过去问:“宇轩,你怎么刚玩一会儿就换地方呢?”我想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图书。
“宇轩说。
”好孩子做事应该有始有终。
”在我的劝说下,宇轩极不情愿地走回了建构区,但他还不时不时地回头看看我。
是强调培养孩子做事的坚持性,还是更尊重孩子的意愿呢?看着宇轩那渴求的目光,我思索了一下,说:“宇轩,我们一起搭个‘图书馆,让图书有个家吧。
”宇轩一听兴趣来了,连忙约了两个同伴高兴地搭建起来。
在搭建过程中,我和他交流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故事内容,并对他的讲述表示赞赏。
就这样,在宇轩和同伴的合作下,“图书馆”建好了,我高兴地请他去“图书馆”看书,使宇轩很自然的从建构区过渡到阅读活动中,也实现他想看书的愿望。
由于幼儿年龄特点,他们在游戏及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如果这些影响和要求适合他们的特点,就可以转为幼儿自己的愿望和动机。
因此既要培养坚持性又要尊重幼儿的意愿,需要教师合理而自然地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