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观念:正确引导孩子懂得分享
发布时间:2020-06-20 教育孩子笔记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幼儿玩具分享活动方案对于儿童来说,东西没有“你的”、“我的”、“我们的”分法,只懂得“我的”,尤其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好的东西就是该“我的”。儿童这种“拥有”的概念是正常的,也是日后通往共享必经之路。必须让孩子懂得所有,她才能学会分享。
一。大的应该让着小的
小宝贝总想向大一点的宝贝看齐。比如姐姐在玩球,一旁的小弟弟一定也闹着要一个球。不管姐姐手里拿着什么,哪怕小宝贝本来根本就不感兴趣的任何物品,他都会要求要有个同样的东西放在手里。大多数的妈咪可能会告诫姐姐将手里的物品让给弟弟。其实这是不公平的,如果这个小姐姐是个敏感的孩子,她会怀疑父母对她的爱,她的心会因此受到伤害。而小宝贝在这样的宠爱中也学不会分享的技巧。
二。抢走宝贝手里的玩具
当小宝贝之间因为玩具而起争端的时候,千万不要抢走一个宝贝的玩具交给另一个大声哭闹的宝贝。妈咪的这种方式无异于在向宝贝传达某种错误的观念,它会让宝贝觉得只要哭闹就可以达到目的,只要动手去抢就可以解决问题,因此,这种方式产生的负面影响非常大。
三。强迫宝贝轮流玩
强迫宝贝轮流玩是父母教宝贝学习分享最常见的策略之一,但是,小宝贝们常常在别的宝贝刚刚把玩具拿到手的时候就急于将玩具夺回来。对于3岁以下的宝贝来说,因为他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时间的概念,因此轮流玩仍然不是有效地解决宝贝之间争端的好方法。(生日祝福语网 289a.CoM)
四。强迫宝贝分享
当妈咪将宝贝手中的玩具拿走给另外的小宝贝玩的时候,宝贝会有什么感受呢?假定你在办公室,老板突然过来抢过你的笔记本电脑并将它交给另外一个同事,你会对老板感激涕零,并且心甘情愿与你的同事分享吗?同样的道理,强迫小宝贝与小伙伴分享他的一切对宝贝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育儿观念:家长,请正确地引导孩子
育儿观念:家长,请正确地引导孩子
午餐快要结束了,陆陆续续地有孩子把空碗送到我这边来。很快,我看到了园园小朋友也把碗送来了。真奇怪,今天这孩子碗里的排骨怎么没了呢?我问了孩子,孩子告诉我:吃了。咦?一年多来,这孩子从来不吃排骨啊!今天怎么回事?
晚上,我看到了园园的妈妈,这位母亲得意地告诉我其中的奥秘:
昨天晚上,家里给孩子准备了鸡汤,可是孩子始终不肯喝,不肯吃。为了解决这一烦神事,妈妈结合园里学的珠心算与女儿有了如下的对话:
妈妈:园园,今天学珠心算,你们班琪琪小朋友得的小红花最多,是吗?
园园:有八个了。
妈妈:你知道为什么吗?我问过琪琪的妈妈,告诉我,琪琪在家最爱喝汤了,鸡汤、排骨汤……喝得可多了,喝这些汤就很聪明。
园园:就像这个汤?
妈妈:是!不仅喝汤,还肯吃肉,喝一口汤,吃一块肉,就聪明一点点,正因为她喝的多,吃的多,她才变得这么聪明的啊!我们园园喝吗?
园园:喝!
于是在妈妈的激励与鼓动下,园园在家里喝了一小碗鸡汤……
听着这位妈妈的叙述,我为她感到欣慰,因为孩子不肯喝汤的问题终于解决了,可是我又感到深深地担忧:这是一种错误的引导方法,这样发展下去,会引来更大的难题:因为她让孩子错误地认识到聪明的来源。为了聪明,孩子会在这方面更努力,可是这样只能南辕北辙,事倍功半啊!
何谓聪明?一般是用来表达对待某事某物有着好的想法和正确的逻辑。而一个孩子要具有聪明的头脑,我认为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积极开动脑筋。古语有去:手怕不用,脑怕不动,手越用越巧,脑越动越灵。由此可见,只有当一个孩子形成积极动脑的习惯之后,他的思维能力才会随着思维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强,那样才能表现出所谓的“聪明”。
第二个方面就是厚实的知识积累。这种积累可以来自于直接经验,如生活感知、体验,更重要的是来自于间接经验,即大量的阅读。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犹太族就是一个非常注重阅读的民族。在犹太人家里,宝贝稍微懂事,妈咪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宝贝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个仪式的用意是,告诉宝贝书本是甜的,让宝贝在最初接触书时,就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从而一生都喜欢书。犹太人家庭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习惯,那就是书橱要放在床头。如果放在床尾,就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不敬。这些民族习惯都使得他们成为一个爱书的民族。也正是这样一个对阅读如此重视的民族,才培养出那么卓越的人才。这才是真正的聪明。
由此可见,聪明,与吃多吃少并没有关系,与吃什么也没有关系!作为家长,我们在解决孩子某一个坏习惯的时候,要选择正确的方法,千万不能解决了这一个坏习惯,再带来下一个坏习惯。那样,家长痛苦,孩子也痛苦,孩子的童年不允许我们这样折腾。
育儿心得-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育儿心得-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尊敬的幼儿园领导以及细心可爱的老师们您好!
我是小《一》班李梓琪的家长!
初为人母要写心得我还真不知从何下笔因为孩子有太多聪明可爱调皮之处啦哈哈……
琪琪是个依赖性很强的孩子,出生到一岁第一年都是在珠海爸爸妈妈身边,因为工作而且又有了妹妹一岁后就很不舍的放给了在老家揭阳的爷爷奶奶身边,爷爷奶奶也是很细心,对她也是关爱有加,我们放心了但孩子可能是吓到了,突然见不到熟悉的爸爸妈妈,对熟悉的人跟的很紧,不过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也很坚强。
琪琪很好动,是个活泼的孩子,10个月就会走路,语言能力也很强,从开始学会讲话发音就很标准,两岁不到就学会了骑自行车,本想让她3岁在学的,因为她自己主动要骑,脚都还不够长,就一扭一扭屁股认真起来,看来是个好学的孩子,呵呵……也爱笑也爱哭,很懂事,有吃的第一个先拿给爷爷,然后奶奶……最后是自己。
两岁时来珠海爸爸妈妈身边,因为我们深知,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而且教育好孩子也应当是我们最大的责任,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进,一边细心吸取前辈们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对孩子的特点兴趣开展教育,让孩子茁壮成长。
琪琪的爱好很多,喜欢听歌,跟着屏幕里跳舞,会唱的流行歌曲尤其喜欢《凤凰传奇》等,跳“江南style"喜欢背的唐诗《咏鹅》《静夜思》《悯农》《春晓》《登黄鹤楼》爱看《朵拉爱冒险》她可爱活泼、聪明勇敢。观看小朵拉在森林里的每一次探险,对于小朋友们来说都是学习、思考、探索的过程。小朵拉每一次探险,都能教会小观众生活中有趣实用的英语单词。
时光如流水般,在这不经意的日子,琪琪从咿咿呀呀,抱在手上软软绵绵变成会跑会跳了的“小大人”她的小举动都会让我感动,我常常会感叹时光的奇妙,有时听到我咳嗽时会马上倒水端来,轻松说到:妈妈快喝点水就不会咳嗽了,不然上火了就要打针针咯!出门或回家会拿来鞋子给你换,有时候还会帮忙叠自己衣服,收碗筷这一点我还是有点担心,不过很多时候都是相信加鼓励她让她小心点,面对这个“小大人”三岁的孩子,做父母的已经很满足。
琪琪是个平凡的孩子,我们没有给她设计任何远大理想,只希望她能开心上学,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尊重她自己兴趣爱好和学习选择,没有压力,让她有个快乐童年,不要因为做父母自己的学历不高,把自己曾经设计未完成的梦想拿来给孩子替你完成,孩子的时光是自由的、快乐的、我们要做的只是引导和鼓励。
选择“绿色摇篮幼儿园”时我们也是尊重她的意见,每次路过她都会说:我就在这里读书吧!我喜欢这里,然后就会停下脚步多看一会,记得带她第一次参观“绿色摇篮幼儿园”时接待我们的校医很亲切,耐心讲解了该园的内容,让我们大大提升了对该园的信心与信任,朋友也说这里老师不错,对于这些肯定,我果断的将孩子的基础交给了您们,刚开始要接受这个大家庭与陌生的环境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的,老师辛苦了!家长和老师都是孩子的榜样,我相信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更应该用爱和自由,正确引导孩子成长,成为一个内心强大快乐的人,爱孩子就让孩子成为她自己。
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教育心得:引导孩子正确看电视
整理了教育心得:引导孩子正确看电视,希望对爸爸妈妈正确教育孩子,指引宝贝健康发展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随着电视的普及,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看电视的问题,也摆在了家长们的面前。孩子对电视着了迷怎么办?电视节目会给孩子带米什么影响?
很多孩子只要一看上电视马上安静了,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似乎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了。孩子爱看电视并不是一件什么坏事。有很多开心益智的儿童节目,如木偶剧、动画片、小魔术,还有祖国各地、世界各地、历史故事、动物世界等,不仅富有思想性、知识性,而且有一定的趣味性。一方面,这些电视节目可以丰富孩子的头脑,输送给孩子新鲜的养料,另一方面,还可以陶冶孩子的性情,启迪智慧,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学习,丰富他们的感情。
但是,如果孩子沉缅于电视节目中,也是十分有害的。其实,孩子迷上电视,除了跟他们的爱好有关外,家长也并非没有责任。如有的家长为了个人省事,就把孩子放在电视机前,让电视机当保姆。日久天长,孩子自然对电视产生了依赖性,结下了难解之缘。有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往往采取粗暴的方法,不准孩子看电视节目。这种办法是不可取的。对于迷上电视的孩子,应当采取疏导的方法。
首先,对电视节目的内容应当有所选择。幼儿的思想单纯,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差,并且容易受惊吓。所以,离奇惊险的武打片、令人咋舌的鬼神片、谈情说爱的爱情片等,都不适宜给幼儿观看。应当选择一些孩子能够接受,又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给孩子看。孩子喜欢看《西游记》、《水浒》等电视连续剧,家长可因势利导,要求孩子看完后,把电视剧中的简单情节大致讲出来。这样孩子既对文学名著有所了解,又进行了语言训练。电视内容选择恰当了,还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如有的孩子看了科技小常识,也搞起了小制作。
其次,家长在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上也要有所控制。儿童如果较长时间看电视,会渐处于催睡状态,如仍要勉强坚持,就要消耗孩子的很多精力。此外,电视屏幕上忽明忽暗,镜头急速变化,孩子也难以长时间承受这种刺激。这是从儿童健康角度出发。
最后,还要告诫家长们,您们要约束自己。有些家长一看上电视,就顾不上孩子了。孩子找家长说话,家长也不回话,孩子有疑难向题请教,家长也一推了之。有的家长还因为贪看电视而影响孩子睡觉。家长看电视不节制,就不可能约束孩子。只有家长先改掉“电视迷”的毛病,才能正确引导孩子看电视。
育儿观念:指导孩子学会正确面对失败
育儿观念:指导孩子学会正确面对失败
学习内容:指导孩子学会正确面对失败。(参考《不输在家庭教育上》P135)
第一次翻开《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仔细阅读了一遍后,发现这本书讲的太好了,使我不由自主对自己之前家庭教育方法产生了巨大的怀疑。只有不断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才能扮演好家长的角色。
通过135页的学习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疼爱孩子但不溺爱,现存的家庭生活条件,物质条件都比较好,做父母的要时常提醒自己,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应积极引导,讲道理,而不是一味迁就。
让孩子学会正确面对失败,学会在逆境中寻找积极的力量,以前我们家黄雅淇发生错误时,我一般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一通,通过这次阅读,我们以后应该更多地帮助她、鼓励她、引导她,与她多沟通,教她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如何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虽然孩子较小,但她也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总之不管我们处于社会什么样的角色,都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反思、不断接受新观念,才能指引孩子更健康地成长,与孩子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