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发布时间:2020-06-12 幼儿舞台故事 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 幼儿故事展示最好的礼物
昨天傍晚放学,幼儿由家长陆陆续续地接回家了,只有阳阳小朋友的家长迟迟没来,阳阳好像要哭的样子。我看到了,连忙蹲下来,微笑地把她抱在怀里,亲切地说:“来,阳阳,老师抱抱。”说完我把她紧紧地抱了一会,只见她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我,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这时,来接她的妈妈看到这一情景,高兴地说:“阳阳和老师真好,老师真像妈妈呀。”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拥抱,但从中让我深深感觉到不管是哪个幼儿,他们都渴望跟老师亲近,而作为家长他们也希望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能爱护有加,希望老师能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每一个幼儿。给予孩子一个真真实实的拥抱,不仅让孩子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更能加深孩子和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所以,我想,作为老师,我们不要吝啬对孩子的拥抱,哪怕只是轻轻的抱一下,对于孩子来说那是老师给他们最好的礼物,让每个孩子在我们的爱护下快乐地成长,健康地发展。
勤俭节约
这天,在组织孩子们画画时,我无意间发现桌子下边有一截断掉的蜡笔。我刚要提醒是谁丢了蜡笔,没想到又发现了几截。不用问,这一定是孩子们没有用完扔掉的或是不小心弄到地上的。这样的事情在班里经常出现,每次发现每次提醒、强调,可事情还是不断发生。看着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脸,我冷静下来,要想办法,让孩子们改掉这个浪费的习惯!
我捡起蜡笔说;“这是谁的蜡笔,怎么躺在地上睡觉偷懒了呢?”孩子们纷纷说;“老师,不是我的。”“老师,不知道是谁的。”……
听了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话,我的心情很复杂: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会对掉在地上的东西置之不理呢?这种视而不‘捡’的冷漠态度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于是,我小心翼翼地用手捧起这些蜡笔,用凄凉的语调说;“小朋友们,我们蜡笔本来是高高兴兴来这里,陪在小朋友的身边,帮助小朋友画画的,虽然我的身体一天一天的小,但是只要小朋友们进步了,我们再辛苦也感到非常高兴。可是,我们的小主人却不知道珍惜我们,我们多么难过啊!”这时,活动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都静静地望着我,他们没有想到自己平时对小蜡笔的态度,会对小蜡笔造成这么大的伤害。过了一会,孩子们一个个都似有所悟,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我们以后再也不乱丢东西了,我们会爱惜小蜡笔的!再也不随便扔了。”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物质生活比较丰富的今天,这个美德逐渐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奢华和浪费。作为老师,应该让孩子们知道,一支蜡笔、一粒米,都是来之不易的,都是人们辛勤劳动换来的,都是应该被珍惜的。(zfw152.cOm 趣祝福)
给孩子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每天课间操时间,我总会从小朋友中选出一名小排头,领着大家站队,做操。我总是让那些聪明,听话的幼儿来当小排头,而很少让那些调皮和默默无语的小朋友当排头。这一次,我依旧请表现好的小朋友当排头。忽然,我听到了一个很大的声音:“老师,让我当一次排头好吗?”我回头一看,是平日里很调皮的基基。我只是看了他一眼没有理会。
以后的几天里,上操时我都会听到基基要求当排头的声音,也会看到他那乞求的目光。我想,也许该让他试一试。那一天早晨,我对基基说:“今天,老师选你做排头。”基基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一天早操时,基基做的特别认真。下操后,我把一个象征奖励的小红花贴在了基基的头上。基基那天特别遵守纪律,比以前听话多了。
第二天早晨,我发现基基的头上还贴着那朵小红花。也许是平时我们不重视他了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多给孩子机会,就是给他一个展示的平台
星期二,早早的来到幼儿园等待着孩子们的到来。孩子们都来了,这时候,小晖的妈妈带着小晖来了。这时我观察到了小晖好像低着头,不开心,我跟他打了一声招呼,他也轻轻的跟我说了一声:老师,早上好!我觉得苗头有点不对,跟平时不一样,晖妈走过来跟我说:老师,那天我问小晖这几天学习怎么样,上课有没有举手发言啊?他回答我说:我举手了,可是,等我举手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已经回答好了,老师也不叫我了。我笑笑的跟晖妈说:他就是有这个小毛病,等别人都回答好了他才反应过来,才回举手,这时如果老师叫他的话。他得回答也是和别的小朋友一样的。晖妈说:是啊,老师,他总是比别人慢了一拍,什么事情都会这样的,有时候在家也是这样,让他做事情的时候,要等号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接着我说:不要紧的,孩子其实挺懂事的,至少他有这个胆子举手发言了,证明他已经长大很多,懂事很多了,我们在幼儿园的时候我们也会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老师和家长都想孩子好。晖妈妈笑了笑,说了声谢谢就走了。
多给孩子一个机会。这一天我很关注小晖,早上做操得时候我就特地给他一个领操员的职位给他,让他带领孩子们做操,果然是的,孩子非常的懂事,小晖很认真地做着每一个动作,而且非常的有力。脸上不时还露出了笑容。我想这时的他心里肯定很开心。上课的时候,我也发现了他举手了,我首先就叫了他来回答问题,他想了想,犹豫了,我就鼓励他,让它自己的想想,问题还是回答的不错的。其实孩子多给点机会的话,就是给他一个展示的平台,胆子也练大了,知识也学到了。
老师们,平时多照顾一些能力弱的孩子,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多练练,多学学,这也是一种教育的手段。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是你的骄傲。孩子在成长,老师也在成长。
给孩子展示的机会
新宇是个很内向的孩子,平时话很少,总是和那几个小朋友玩,很少参与到别的孩子中去。上课时也不爱举手回答,常常需要老师提醒,这时她才会小声的说出答案,不是新宇不会,而是她不善于表现自己。有时我想:难道新宇身上就没有优点吗?
在今年的八个一活动中,我们玩的是呼啦圈。长时间的训练下来,孩子们已玩得很不错,但有些技巧性的玩法,只有那么几个孩子玩的好,新宇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就让这些孩子示范给别的幼儿看,轮到新宇时,她不慌不忙的拿起呼啦圈,熟练的玩了起来,表演了好几种玩法后孩子们自觉的鼓起掌来,新宇显得很高兴,脸上露出了羞涩的笑容。我在她的额头上贴了个小贴画以示表扬。
第二天,我发现新宇额头上的贴画还没有拿下来,看来新宇很重视这个贴画。以后再玩呼啦圈时,只要身旁有人,新宇就会使劲得转,还往别人面前移动,每当得到别人的肯定时,她就感到非常的满足。
渐渐地,我发现新宇主动去找新朋友了,也主动跟老师交谈了。从新宇身上我发现她越来越自信了,这也是我一直想看到的。我体会到:给予孩子适当展示的机会,也会促使他们变的自信起来。
给自己一双孩子的眼睛
有一次,在美工课上,孩子们都聚精会神地作画,突然,安静的活动室里响起了王旭的叫声,“老师,齐齐他画了两个太阳。”活动室里一阵骚动,我急忙走过去一看,果然,在齐齐的画纸上有两个大大的太阳,一个已涂好了鲜亮的红色,另一个涂了一半。“齐齐他画错了,天上只有一个太阳,他画了两个,他画错了。”旁边的小朋友纷纷指责齐齐,齐齐一会儿用手去弄衣角,一会儿抬头看看我又赶紧低下头去,我蹲下身望着齐齐的眼睛,“齐齐,你能和我说说,你为什么想画两个太阳吗?”齐齐说:“因为,天,天好热,所以我画了两个太阳。”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两天天气特别炎热,齐齐觉得画一个太阳还不能完全表达炎热的感觉
,所以又画了一个太阳,想让大家都感受到天气的炎热。这个想法真是太奇妙了!我把齐齐的想法解释给小朋友们听,对齐齐的想法给了很高的评价,“齐齐想得比老师都好,老师都没有想到呢。”这时的齐齐是一脸的兴奋、骄傲和自信。
通过这件事情,我深刻体会到了“提供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的含义。作为一个老师,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老师,一定要有一颗童心,一定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看待事物,去理解事物。
给自己一双孩子的眼睛、孩子的视觉去看待孩子,去理解、尊重孩子,孩子们会让你时刻充满惊喜!
给孩子一个自己动手操作的空间
手工课孩子们都特别的喜欢,因为现在这个时期的孩子都喜欢动手操作,而且也离不开动手操作。
今天又上手工课了,以往的手工课都是我在上面一步一步的教,孩子在下面一步一步的学,但是效果也不是特别的好,有个别孩子还需要其他幼儿的帮助才能完成。
面对以往的方法,我在想可不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动手操作呢?孩子不可能一直依靠老师的,而且书上一步一步标注的都很精细,应该没有问题的。
那几从简单的开始吧!“宝贝们,今天的手工我们来制作‘大象’,”“太棒了”孩子们一听特别的兴奋。
“但是老师妈妈有要求,今天老师不教你们怎么做,让你们自己动手来制作。
”“啊……”孩子们一听开始犯难了。
“书上说的都很详细只要你按照书上的要求‘1’贴在‘1’上,‘2’贴在‘2’上就绝对会成功,我相信我们班的和小朋友都很聪明,你们有信心吗?”我在一旁鼓励道。
“没问题”嘴快的毛海霏说道。
“绝对没问题!”调皮的白玉奎补充道。
发下书后,孩子们便开始自己埋头奋斗起来,以往闹哄哄的教室今天特别的安静,那些经常上来询问说不会的孩子也不在上来了,都在认真的做自己的小制作。
也就十分钟的时间,李嘉辉小朋友拿着做好的大象跑上来说“老师妈妈我做完了,你看对不对?”看着他小心翼翼、不敢肯定的问道,我回给他一个微笑“你是按照书上做的吗?”“是!李嘉辉肯定的说“我就是按照书上说的和以前老师妈妈你讲的方法做的”“你做的很棒,很完美!”我给予他肯定的回答。
“真的?”李嘉辉听了后十分高兴的问道。
“如果你能自己写上名字,并把他放在展示区拜访整齐就更帮了!”听了我的话他兴高采烈的跑回去写好自己的名字后,认真的拜访在了展示区内,同时这个时候孩子也陆陆续续的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并且整齐的摆放在了展示区内,比平时上课效率高了好多,做的也很精细。
作为老师的我们,在有些时候就不应该局限孩子,应该给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放手让孩子去自己探索,当发现有不对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予提示,帮助孩子自己去发现不对的地方,往往孩子会给我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给孩子找个台阶
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我们班有几个小朋友早上和妈妈说再见的时候,后面总是补充上一句:“妈妈,第一名来接……”,听了之后真的很无奈,他们在园一天情绪都很好,活动参与的也很积极。我们班有一个小男孩,一天早上在教室门口就和妈妈说:“妈妈,我不问老师好……”,为了避免影响宝宝好不容易稳定的情绪,也就没有多问,但自己就在心里想原因,后来在不经意间和他的说话中,了解到原来是和老师问好之后就意味着和妈妈说再见了。哎,孩子的心理啊……但是礼貌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其中最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打招呼、问好”啦。下午活动时针对这一个别现象对幼儿进行了礼貌教育,但第二天早上,这名宝宝还是说:“我不想问老师好”,但说完了之后我就从他的眼神里看出了他知道这样不好,有点后悔了,于是我灵机一动说:“好,咱不问老师好,改问早上好,好吧?”。他想了想,看了看我之后就痛快的问好了。给孩子一个下台阶,给她一个机会哪怕是“自欺欺人”的机会,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也会多一道风景!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差异,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儿。
给孩子一个下台阶,找个赞美的理由
早晨,幼儿到园后,先是自主玩桌面玩具,媛媛来得较早,她选择了玩雪花片,只见她拿起雪花片的篮子就走到了桌子上,很认真的串了起来。我想:就前一天我在课间谈话时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有规律的串珠子,还表扬了媛媛,不知道今天她会不会按照我的方法串雪花片。过了一会儿,只见她拿起串了一半的雪花片来到了我身边,“吴老师,你看我穿的项链漂亮吗?”我看了看她的作品,绳子上的雪花片没有规律,只是把它穿满了而已。我心里想:哎!旁边和她坐在一起的小朋友都知道要按照规律穿,她怎么还是这样。我很失望!但是看见她那渴望的眼睛,我带着微笑说:“漂亮,如果你把它按照一红一绿的规律来穿,就更漂亮了
,你再去练习一下,你肯定行的,好吗?”“好的”她又去串起来了。过了一会儿,她对我说:“老师,你看我一红一绿的插了。”我一看,只有几个是按照一红一绿的,其他都是凌乱的,但是我点点头说:“恩!真能干!”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又认真地串雪花片去了。
我想:给孩子找个赞美的理由,不挫伤孩子失望的心理。给孩子一个下台阶,会保护她好多珍贵的东西——自尊、自信!但是,给她一个成功的机会哪怕是“自欺欺人”的机会,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又多了一道风景!
教育随笔:给孩子一片自己的天地
教育随笔:给孩子一片自己的天地
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近年来许多关于人类脑潜能的医学研究成果见于报端,形形色色的开发幼儿智力潜能的课程、方案、教学方法更是大行其道,他们冲进了毫无抵抗能力的幼儿园和家庭,侵占了幼儿洁净的心灵,遮住了幼儿精神成长所需的自由空气……
因为他们忽视了幼儿最需要什么,幼儿教育应该是根的培育与呵护,过早的剪掉了在他们看来是多余的大树用来吸收阳光和水分的枝叶,结果播种并未最终获得丰收。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原来是因为他们忽视了幼儿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关注和耐心等待,把幼儿过早的规定为某种模式违背了幼儿教育本质。
幼儿教育应是生活的体验与创造,幼儿的天性应是游戏的,好奇的,探索的和梦想的;幼儿的生活中应该有着足以滋润幼儿生命的“养料”,有着幼儿健康成长的时机。
所以,把枝叶还给大树,把大地还给幼儿,让幼儿重新拥有本应属于他们的天地!
孩子的问题交给孩子自己去解决
“李亦心,这个要这样放,你看这样不会掉。雷凌娴,你帮我去拿个大的积木过来。”教室里回荡着王蕊响亮的声音,看过去的时候雷凌娴在搬运积木,余泽铠站着李亦心坐着,都看着王蕊在搭积木。王蕊还边搭边给他们安排着事情。“余泽铠你去帮我们把积木都拿过来,你是男孩子要多帮忙。雷凌娴你来造驾驶室。李亦心你帮我把这个板扶住了,别让她掉下来哦。”没想到这三个小伙伴没有一个有异议都按照王蕊说的去做了。王蕊搭好机身后站到了上面好像不是很满意,又开始一个个的搬开又从新开始建造。雷凌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完成着自己的任务,搬来一块块的大积木,然后用条形积木来固定大积木。李亦心也乖乖的在一边根据着要求做事,两只手扶着一块板一动不动。余泽铠呢?他就没有像女孩子那么的安于被分配了。余泽铠在雷凌娴搭的驾驶室里开始拨动着操作杆开起了飞机。雷凌娴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把操作杆扶住了,无奈余泽铠只好离开了驾驶室,老老实实的帮助女孩子进行搬运工作。最后的成果还是非常可喜的一架帅气的飞机诞生了。
在这个故事里,你可能在学习什么?
每个小朋友的性格是不一样的,有的外向有的内向,有的善于领导分配任务,有的有良好的服从、遵守纪律。这都是孩子身上的优点,把不同性格的孩子放在一起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个不也是一个很好的呈现嘛。
下阶段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
让孩子自己在游戏中产生摩擦、矛盾,自己在游戏中进行解决,孩子们之间没有什么是游戏解决不了的问题。玩着玩着就吵了,玩着玩着就好了,玩着玩着就笑了,孩子的问题交给孩子自己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