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跳绳
发布时间:2020-06-08 幼儿园跳绳教案 幼儿园游戏跳绳 跳绳玩法幼儿园游戏跳绳是简便易行的一项运动,特别适和凉爽季节健身锻炼。
不仅能够增大肺活量,锻炼多种人体器官,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更能够提高幼儿动作协调能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磨练孩子的毅力。
新学期里,跳绳将是大班孩子的“必修科目”,作为对此有比较丰富经验的幼儿园老师,我们结合以往的经验,介绍你们一些恰当的方法,希望可以减少孩子们学习的障碍,也许你们可以尝试这样做。
1.徒手听节奏模仿跳先让孩子一边拍手一边跳,然后让孩子随着节奏跳。
继而空着双手,按照已熟悉的节奏,双臂和双脚模仿跳绳的动作,可以抓着孩子的手按照固定的节奏跳,给她一个准确的节奏概念。
来源:小精灵儿童资讯站2.单手摇绳模仿跳。
左、右手交替拿绳(跳绳的两头),按第一步动作跳绳。
要求绳落地时双脚跳动。yJS21.coM
这个不会绊住绳子,但有可能错了节奏,要注意!
3、套跳。
由父母或老师摇绳,孩子站在大人身前跟着跳。
在孩子已经掌握准确起落节奏尚不能独立跳时,一般能同大人套跳几个十几个。
多加练习,孩子自己就会了。
4、独立练习。
给孩子一根跳绳,让他自己充分尝试错误。
学习任何动作技巧,都有一个消化内化的过程,谁也帮不了他。
相信孩子!来源:小精灵儿童资讯站5、丰富强化。
别怕难度大,尽早请孩子练习后摇绳跳、行进跳、单脚跳、跳大绳等花样。
这样做既能增加兴趣又能降低活动强度,锻炼效果也更加明显。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大班教育随笔:我们这样学习跳绳
大班教育随笔:我们这样学习跳绳
幼儿是如何学会跳绳的?大家可能会说要练,练多了,自然就学会了。然而,幼儿喜欢单调重复的练习吗?怎样让幼儿带着积极愉悦的情感学习跳绳?怎样有效支持幼儿获得跳绳的经验呢?下面是我带领幼儿学习跳绳的经历。
初次跳绳
幼儿升入大班,教师按惯例带领幼儿开展跳绳活动。刚开始的几分钟,跳绳场面比较热闹。可不久,有幼儿就说:“老师,我不会跳。”“老师怎样跳呀?”会跳几下的赵鑫凯则说:“太累了。”运动能力强的赵梓萱艰难地、不连贯地跳了几下,说:“唉,太难了!”孩子们“知难而退”,有的收好绳子去玩其他器械,有的拿着绳子追逐跑,有的拿着绳子挥舞……我们只好终止跳绳活动。
初次接触绳子,孩子们从兴趣盎然到知难而退,整个过程持续了不到1o分钟。为什么会这样?通过查阅资料和分析,我意识到跳绳需要有一定的对绳子的操控技能和一定的身体素质,如平衡能力,手、眼、脚等协调能力,腿部肌肉的力量、耐力以及心肺耐力,等等。幼儿初次接触绳子,对操控绳子缺乏经验,理所当然会出现觉得跳绳很难、不知怎样跳、太累了等情况。看来学会跳绳不是一时半刻的事。于是,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先不练习跳绳,而是通过各种玩绳游戏帮助幼儿储备一定的跳绳技能,锻炼身体素质,并持续激发他们的玩绳兴趣。
自由玩绳
我对幼儿说:“今天我们不跳绳,我们来玩绳,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个人甚至更多的人一起玩自己去找伙伴吧!”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便情绪高涨地找玩伴玩了起来。有的四人站成“十”字形,各人手拿两个绳子棒,使劲地挥动绳子,边挥边说“大浪、小浪,大浪、小浪”。有的用一根绳子,其中两人牵着绳边甩边念“渔网、渔网,捞、捞、捞”,念完马上把绳子放低,另外两人马上从绳子上跳过,有时举绳人念完马上把绳子分别举到头顶、肩膀、腰部,另两人则根据绳子的高度尝试跳过或钻过。有的三人共用一根绳子,其中两人牵着绳上下晃动,另外一人尝试从晃动的绳上跳过,或从晃动的绳下爬过、侧身翻滚过……
孩子们自由地、尽情地玩着,不断推陈出新,他们还自己制定游戏规则,根据现场情况不断地调整游戏过程。
幼儿玩绳时的动作有甩绳、晃绳等,他们还用走、跑、跳、爬、钻、滚等动作尝试经过晃动的绳子。这些动作锻炼了幼儿的手臂、手腕力量与灵活性,发展了幼儿对晃动的绳子的判断能力及躲闪能力,提高了幼儿的肌肉力量与耐力,为幼儿的跳绳活动作了身体素质和技能方面的铺垫。同时,在自由玩绳中。幼儿是带着积极的情感参与游戏的,他们越玩越开心,越玩越有智慧。
自主跳绳
一次,我的跳绳引来了孩子们的围观。有的问:“老师,你怎么能跳那么多下?”有的说:“老师,你跳得可好了。”……见孩子们颇有热情,我趁机说:“我以前也不会跳,后来我每天跳一跳,很快就学会了,不信你们试试。”果然,会跳几下的孩子马上加入跳绳的行列,不会跳的孩子也跃跃欲试,有些不想跳的孩子也不时停下脚步观看。
半个月后,孩子们对跳绳的热情又有所升温。于是,我开始细致全面地观察幼儿的跳绳情况,有了以下发现:(1)参与度。59%的幼儿经常参与跳绳,34%的幼儿偶尔参与,7%的幼儿不参与。(2)跳绳能力。24%的幼儿能连续甩绳跳,63%的幼儿是甩一下绳跳一下,13%的幼儿甩绳与跳同时进行。(3)跳绳姿势。幼儿的姿势五花八门,有的手提得高高的,有的一只手摇绳一只手不摇,有的手臂向旁边伸得直直的,有的甩绳时手臂太靠后,无法连贯甩动,有的靠肩关节带动手臂和手腕摇绳。参与跳绳的幼儿全都整个脚掌着地跳,有的幼儿跳时经常往后踢,有的幼儿跳时脚抬得很高。另外,还有幼儿蹲着跳,身体前倾着跳,身体后仰着跳,等等。
从观察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儿虽然经常跳绳,对跳绳的热情较高,但跳绳能力有限,跳绳姿势也不规范。跳绳的规范动作应该是:以眼向前望,腰背伸直,手臂与手肘约呈90度角为基本准备动作。用手腕力量摆绳,跳跃时双脚并合,脚尖或前脚掌有节奏地踏地跳,着地时膝盖微曲。因为跳绳姿势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幼儿能否熟练跳绳,所以,我需要根据幼儿的已有水平在后期的游戏中慢慢渗透跳绳的动作要领。
一、在游戏中学习
为了规范跳绳动作,提高幼儿的跳绳水平和兴趣,我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游戏。
游戏1:蹦床。我让学生们模仿在蹦床上跳(双脚向上跳,落地时前脚掌着地)。玩的时候,有时听教师的口令玩,有时听哨声的节奏玩,有时听音乐的节奏玩。节奏快,幼儿蹦得快;节奏慢,幼儿蹦得慢。在幼儿对“蹦跳”有一定节奏感后,手摇与脚蹦同时进行,即手往后摇的同时脚马上蹦跳。
游戏2:盲狼和小兔。幼儿扮演小兔,教师或幼儿扮演盲狼。游戏开始时,小兔跳着游玩或跳着去采食物,盲狼闭眼听。谁的脚步声被盲狼听到,谁就可能被抓。
游戏3:老鹰和小兔。幼儿扮演小兔,教师或幼儿扮演老鹰。老鹰飞来了,小兔快速躲闪;老鹰飞走了,小兔悠闲地跳。
游戏4:青蛙和蛇。一个幼儿扮演青蛙,一个幼儿扮演蛇,扮演蛇的幼儿手拿绳棒,用手腕把绳子像蛇一样摆动起来去碰青蛙,青蛙跳着躲闪。
游戏5:跳晃动的绳。两个幼儿拿绳棒左右晃动绳子,另一个幼儿从晃动的绳子上跳过,比一比谁跳过的次数多。
幼儿在以上游戏中能自然习得跳绳的技能。如:“蹦床”游戏,幼儿练习用前脚掌有节奏地踏跳,着地时膝盖微曲;“盲狼和小兔”游戏,能锻炼幼儿用脚尖或前脚掌轻轻着地的能力;“老鹰和小兔”游戏,快跳与慢跳相结合,能锻炼幼儿跳的耐力;“青蛙和蛇”游戏,既能锻炼幼儿手腕的灵活性,为摇绳做准备,又能锻炼幼儿跳着躲闪的能力;“跳晃动的绳”游戏,能锻炼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学习方式令幼儿感到轻松愉悦。
跳绳风波
我们学校马上就要举行一年一次的体育竞赛了,这学期我们大班的孩子们是进行跳绳比赛。为了能让他们更好的练习,我在班上进行了一次小小的班级比赛。比赛结束时,胜负定出,胜的队高兴得拥抱在一起欢呼,输的队神情黯然地坐在一边不作声了。输队中,有几个女孩子眼眶红红的,马上要流出泪来了。因为已到离园时间,所以我只是安慰他们几句,就忙着迎接家长。赢的小朋友马上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爸爸妈妈,得到了爸爸妈妈的奖励,而输的小朋友则一个个垂头丧气地走了,刚刚眼眶红红的女孩子看见自己的爸爸妈妈马上就哭了。我看了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不能让孩子输了就哭!”心底有个声音告诉自己。
第二天,我早早来到幼儿园等待小朋友的到来,几个输了的小朋友还是和昨天一样无精打采的。我问:“怎么了?还在为昨天的比赛输了不高兴吗?咱们可是男子汉,不能因为这一次输了就哭,输了怕什么,只要继续努力,输了还会变赢的!……”
晨间谈话时,我和孩子们又围绕着“输或赢”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孩子们畅所欲言,尽情讲述着自己会如何面对输赢。其间,我也会适时加入一两句进行引导。渐渐地,我发现输的小朋友脸上开始有了笑容。“输了不能哭,只要再努力,再加加油,我们肯定赢的!”“哈哈哈……”班里响起了欢乐的笑声,我也开心地笑了。因为,我相信“输”的阴影已影响不到我的孩子们了。
希望每一个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输时不哭,学会坚强面对挫折……
小班宝宝学跳绳
当我们还在做操的时候,拉拉拉着我的衣服对我说“周老师,我要跳绳。”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跳绳是一项比较难的技能,跳绳需要眼、手、脚、身体各个部分的共同配合才能够跳的起来,这就要考验幼儿的协调能力了,所以对于拉拉提出跳绳的想法,我存在着一丝犹豫。我说:“先做操,我去找找有没有绳子,有就玩,没有就不玩了。”他急忙解释道:“有的有的,我刚才看见有绳子的。”我也知道有绳子,我把有绳子的框拿过来说,认真做完操,等等就玩绳子,好吗?”他很开心的点点头。
拉拉以前早操一动都不肯动,现在的他,基本上每天都能够做操,而且是快乐的做操,虽然动作不规范,节奏跟的也不好,但是他十分乐于参与活动,与大家一起做操做游戏,这是很大的进步。
早操结束以后,我挑选了两种玩具,一是绳子,二是长绳毽子,因为大多数的幼儿都不会跳绳,所以提供两种玩具供他们选择,我想,今天就让他们感受一下跳绳子的感觉吧。
我示范了一下正确的跳绳方法,我以为至少有一部分的孩子会选择玩简单一点的长绳毽子,但是所有的幼儿都选择了玩绳子。他们都不会跳绳,但是对此充满了兴趣,动作很笨拙的一遍又一遍的尝试起了跳绳。这个现象让我进一步了解,孩子们都喜欢具有挑战的事物,即使是小班的孩子,也不例外,我以前一直认为他们的能力比较差,对太难的事物不会太感兴趣,原来不是这样,他们喜欢挑战,他们也喜欢在困难中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我不会跳绳
升入大班后,为了加强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提高幼儿身体协调性及跳跃能力。
我班从开学初就制定12月中旬将举行一次跳绳比赛。
为了让孩子们更快、更好的学会跳绳,我们事先就以校讯通的方式与家长进行了沟通,请家长为孩子购买两根绳子一根放在家中练习,一根带到幼儿园进行练习。
跳绳成了孩子们在幼儿园中最常见的运动项目了。
鑫磊是个小男孩,每天来幼儿园的时候基本都是晨间活动快结束的时候,当其他的孩子正在整理绳子要休息时他就出现了。
那一天又是如此,“鑫磊去拿自己的绳子来练习一下吧,老师好久都没看见你练习跳绳了哦”我故意这么说道(还不会跳绳的他自己不急,我到是开始着急起来了)。
而他就笑嘻嘻的去拿了自己的绳子,可是他拿着绳子左揉揉右捏捏就是没有跳起来。
我便问他:“你为什么不跳绳呢?”他嘟着嘴巴说:“妈妈太忙了,一直在玩电脑,没有教我跳。
”听完他的话,我便告诉他妈妈没有教你可以自己学啊,老师也可以教你。
来,先把绳子甩到自己的脚前方,双脚再并齐向前一起跳,10分钟过去了,虽然还没有学会,但是看到他认真的一甩一跳的想要跳过去,我便鼓励他再多练习几下,并告诉他明天早点来,多练习老师相信你很快就会学会的,他笑着点了点头。
分析:“过于依赖”的家庭教育模式,造成了鑫磊不够主动比较懒散的习惯。
在家里,父母对他过于保护,孩子的日常生活事务都由家长包办代理,而使鑫磊有了一种依赖思想,妈妈没教我,我就不用学了的心理思想。
缺乏了孩子的自主性及主动学习的态度。
反思:对于鑫磊的表现应更多的给予信任,帮其他战胜过于依赖的思想。
让孩子了解不是什么事情都一定要在妈妈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要学会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可以做到的。
我采取了一同练习和耐心帮助相结合的方法,促使鑫磊克服依赖思想,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锻炼自己。
在家长方面我也和鑫磊的妈妈以电话的方式进行了沟通交流,他的妈妈听我这么一说也很是着急,其实在家中不是没有教孩子跳绳而是鑫磊不肯好好的练习跳绳,依赖着妈妈就是不肯动起来。
为此我和他的妈妈共施良策,促其转变,共同研究探索一套科学的、适应鑫磊特点的教育方案。
如让鑫磊每天早点来幼儿园,多有时间参加户外运动。
关注和支持鑫磊有益的兴趣和爱好,并为之提供方便,培养他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帮助鑫磊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信念。
教育随笔:跳绳
在今天的早锻炼的时候,孝杰又拿着绳子在那边甩,一不小心绳子甩到了我们班的一个小女生的身上,那个小女生哭着跑到我的身边对我说:“老师老师,孝杰拿着绳子不再跳绳,把绳子甩到我身上了。”我就先安慰了小女孩,走到孝杰的身边对他说:“你用绳子在干嘛呀?看人家都在练习跳绳呢,你甩绳子,绳子甩到人家身上了,人家会痛的,我知道你是不小心的,但是我们绳子是用来跳的,不可以甩的,而且现在我们是大班的哥哥了,本领要越来越强了,跳绳也一定要学会的,过段日子我们大班还要进行跳绳比赛,我们大班所有的小朋友都要参加的,所以你一定要会跳绳,到时候才可以很好的进行比赛。老师相信你可以的。”只见他眼神迷离的看着我对我说:“老师,我不会连续跳,我学不会,好难呀!”我就示范给他看,对他说:“看,像老师这样就行了,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到的。”他对我点点头就开始在一旁练习起来,一次一次的尝试,一次一次的努力,过了几天我发现他进步很多,他开心的跑到我的面前对我说:“老师
老师,你看我会跳了,我跳给你看。”接着他就开始认真的跳起来,一边跳嘴巴还一边在数着跳了几个,一二三四五,看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就表扬了他,对他说:“你真棒,现在可以跳五个了,就这样老师相信你可以跳的更多。”他笑着说“我还要跳得更多。”就又跑去练习了,看到他的进步,我又当着我们小朋友的面表扬了他,听到我在小朋友面前表扬他,他很开心,在接着的早锻炼的日子里,我发现他每天都在努力的练习。
跳绳是一个要自己甩动绳子在自己跳过绳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小朋友有恐惧是正常的,这时候需要我们老师的鼓励,通过今天的这样的情况,我发现我们小朋友并不是不想学,他们也很想学,但是心里会怕,这时就很需要老师的指导和鼓励,只要我们在这个时候给小朋友正确的指导,让他知道其实跳绳并不可怕,还很好玩呢,在通过语言来鼓励他,让他知道老师是相信他的,相信他可以,给他信心,这样他在心里会很有信心,觉得老师认为他可以,在做的时候,他也会努力,不会让你失望。
通过跳绳这一件事情,我发现在平时的教育中还是应该以表扬为主,表扬了他们给他们信心,这样他们也会对自己有信心。
四月随笔:我们来学跳绳
进入大班以后,孩子们在健身方面有一个新的要求就是学跳绳。我一直在想我小时候是怎么学会跳绳的?我似乎没有人教自己跳跳就跳会了,怎么还要教呢?经过多次晨锻活动的观察,我现在不这么认为了,跳绳真的对孩子们来说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对孩子动作协调性的要求特别高。这么难,那我该怎么教会他们呢?
首先,就是准备绳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工具,怎么来做这件事呢!在晨锻活动中,我先在孩子面前跳神,孩子们都觉得很神奇,一根绳子居然还能这么玩。兴趣浓厚了之后,孩子们便开始依葫芦画瓢地学跳绳了。而短短的一个晨锻时间,孩子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呢?于是,我利用家长资源,让孩子们在双休日经常把绳子拿出来跳跳玩玩。家长也比较配合。我跟孩子们说,每人要有两根绳子,学校有一根,家里有一根。这样在家里也能跳,就当健身运动。继而,还对孩子们说,不久呢就会开展班级的跳绳比赛,一听到比赛,孩子们就更来劲了。
其次,就是跳绳动作的指导。起初我也教孩子们甩一下跳一下,可是怎么都学不会呢!又看见人家大三班一个个跳得特别熟练。我心里有点着急。于是,我请教了大三班的老师。经验真的是一笔财富。我从她们那领悟到了“不能急,要一步一步来。”跳绳和学骑自行车一个道理,动作协调能力弱的,学起来是比较困难。1.要跳绳先要学会拿绳子,动作姿势对。2.跳的时候,眼睛要看着绳子,绳子甩过来,脚就跟着跳进去。我利用户外活动的时候,一个一个教孩子们动作姿势,“甩一下,跳进去”,不厌其烦的练习。很多孩子会跳一个慢慢的跳两个、三个、四个、五个……从指挥分开跳到会连着跳。
最后,就是鼓励,奖励。先会连着跳两个的进步栏上,给出小红花。孩子们为了“小红花”,都牟足了劲,积极参与。尤其是会连着跳两个以后,有了成就感,信心倍增。有一次,我请会跳的孩子先去玩会滑滑梯,他们跑过来说“老师,我还是想跳绳”。
现在,从开始学跳绳,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我们班小年龄孩子多的事情来说,要求有点高。但是我相信,只要方法对,有一颗坚持的心,会跳的孩子会越来越多的!
跳绳改变了淇淇
淇淇是班上的小龄生,由于她在动作和语言方面与其他小朋友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平时我们对她的要求并不高。一次,晨间活动安排的是跳绳,孩子们都跳得热火朝天,唯独淇淇拎着根绳子走东串西,一会儿翻翻旁边的灌木丛,一会儿趴在软质场地上学乌龟爬。对这样一个动作发展落后于他人的孩子,我还能苛求什么呢?于是我默许了她的行为。活动结束了,孩子们兴奋地交流着自己的成绩,淇淇一脸的平静,仿佛发生的一切都与她无关。按例要对活动情况作一番评价,于是我表扬了跳绳跳得好的孩子、表扬了有进步的孩子,当然我也不忘鼓励淇淇”淇淇“,你要加油哦!要早点学会跳绳。”说实话,从内心来讲,我对这样的鼓励不抱太大的希望,因为我了解淇淇的动作发展水平。或许淇淇也早已习惯了我这种不抱希望的鼓励,所以她一点反应都没有。
“淇淇加油啊!”教室里响起了一个细细的声音,循声望去,原来是盈盈在给淇淇打气。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刚才还毫无反应的淇淇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还朝盈盈狠狠地点了一下头。此情此景,我突然萌生出一个想法:“淇淇,你是怎样跳绳的,做给大家看一看,请大家帮你提提意见,看看怎样才能跳得更好,好吗?”一向对跳绳不热衷的淇淇听了这话居然很乐意地拿起了绳子,还像模像样地跳起来。虽然淇淇一个都没跳过去,但她脸上露出的全是认真的神情;虽然淇淇的动作很笨拙,让人忍俊不禁,但全班没有一个人笑话她。孩子们都认真地看着,看完之后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淇淇,你要使劲把绳子甩起来;淇淇不能急,要等绳子到了脚前面的时候再跳;,以后不要玩了,要每天都跳……
日子不紧不慢地过着,现在淇淇跳绳的动作仍然很笨拙,偶尔也会有人因为她手忙脚乱的样子而抿嘴一笑,但我们再也看不到那个拎着绳子无所事事的淇淇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能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不断要求上进的孩子。一个奇迹在淇淇身上发生了!
看着淇淇一点一点地进步,我才发现当初给淇淇贴上“小龄生”、“动作发展落后于他人”的标签,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与此同时,我也庆幸自己能及时意识到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适当地开展以幼儿为评价主体的谈话,这不仅让得淇淇到了发展,班上的其他孩子也因此得到了一次锻炼和发展的机会。
跳绳的感觉真好
小朋友从中班升入大班,就要开始学习跳绳了。
孩子们对跳绳的兴趣很高。
今天上午户外活动的时候,我带孩子们到操场上练习跳绳。
为了让孩子们积极的参与进来我拿了一根跳绳在孩子们面前显摆,对他们大声说:“孩子们,快来看我跳绳啊!”说完我就开始了跳,单脚跳、双脚轮流跳、正跳、反跳……孩子们都被我吸引了过来,此时孩子们欢呼声和掌声不断。
都争着抢着说:“我也试一试,我要和老师比赛……”
我觉着要让幼儿学习跳绳首先要让幼儿练习跳绳的基本步骤跳和绕。
我先让幼儿跟着我跳,在引导幼儿向前跳,向后跳与其他跳法。
接着让幼儿跟着我绕臂,引导幼儿向前绕、向后绕、单手绕,举起双臂绕。
通过这些步骤的练习,让幼儿在游戏中慢慢掌握跳绳。
对那些只能跳一两下的孩子,我鼓励他们独自练习,并且承诺只要他们能够连续跳三个就可以获得奖励。
对那些一点都不会跳的孩子,我就会重点引导,鼓励他们分解练习,并在幼儿回家后在爸爸妈妈的鼓动下多多练习。
以后的户外活动中,每个孩子都自信认真的练习着,逐渐产生了成就感和自信心。
有了主动练习跳绳的愿望并形成了奋发向上,努力克服困难的进取心理。
给每个幼儿自我展示的机会,让每个幼儿在大家面前表演,老师记录下每个小朋友的水平,根据不同的水平和能力,在作出不同的新要求,使每个孩子在各自的起点,又有新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