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又一次“掉牙”
发布时间:2020-05-22 小班教育心得笔记 教育读书笔记心得 幼儿园游戏心得科进从上半年开始就嚷嚷着自己怎么还不掉牙呢,看着其他小朋友开始掉牙,自己很是着急,一开始我告诉他不掉牙可能是因为他吃的东西不全面,比如没吃很多的蔬菜啊,(科进吃饭一向是很好的,算是不挑食,就是吃饭的时候自己不主动夹菜,我给他夹什么菜他都会吃掉)在那以后科进就自己主动夹菜吃,可过了一段时间还是没有掉牙的意思,看着别的小朋友掉牙他很是羡慕,几乎每天回家都会围绕这个话题问我,我告诉他还是年龄不到,有的小朋友发育的比较快一些就会掉牙早一些,大概一个月前(8月22号)科进的乳牙(右边下门牙)终于有一颗“光荣”的退下来了,牙齿是在幼儿园里脱落的,科进小心的用纸巾包好,放学的时候给我看,回家让爸爸给他保存了起来。
昨晚科进的左边下门牙松动的厉害,吃东西也是很碍事,他用手指晃动了几下,有点出血但还是没掉下来,我故意逗他说用钳子帮他拔下来,科进竟然当真了,哭着告诉我用钳子拔会疼死人的,呵呵,小孩子就是胆小,后来他还是光想着牙齿的事,一个劲的问我怎么办,我告诉他不用管了,明天牙齿自然就会脱落的,其实我只是哄哄他而已,结果今天接他的时候,牙齿又在幼儿园里掉下来了,科进说是睡觉前掉的,自己就放在一边了,等睡醒起床后就拿着牙齿回到教室用纸巾包起来放书包里了,科进还很认真的问我怎么会知道今天掉牙,还问我别的牙齿什么时间掉,我告诉他我也不知道别的牙齿会什么时间掉,我昨晚只是看着牙齿松动的厉害猜着会今天掉下来,科进这才恍然大悟说,哦,妈妈原来你是猜测的,我还以为你有别的办法知道呢!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育儿心得:宝贝又长大了
育儿心得:宝贝又长大了
又到了写育儿心得的时候,说明我们的宝贝又长大了,心里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我的可馨越来越懂事了,担忧的是做为家长的我们付出的也要越来越多,责任也就越来越大。在这个年龄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要,可能会影响孩子以后的一生。
由于我们平时都不在可馨身边,但对她的和教育会更关心。以下是本人的一点心得。
可馨快5岁了,基本是什么话都能说了,也基本上能理解大人说的话,虽然不能天天和她在一起,但每天至少会和她有半小时的交流,耐心地听听她这一天所发生和做了些什么,适当给她一些大人的意见,她会经常问你很多为什么,直到她觉得明白为止。
可馨会经常向我们提出买这买那,或是要求我们答应她做什么,这一点我觉得可以的我会给她买,可以做到的也会尽量答应她,但不能给的或是做不到的,我会当面拒绝她,就算她当时会有不高兴,但没过多久她会没事的。对孩子不要乱许愿,承诺的事情如果做不到,对孩子的伤害会很大,她会说你说话不算数,可能从此对你的信任打上折扣。
可馨不是很聪明的孩子,但我从来不会拿她和别人聪明的孩子去做比较,而去说她。反而会经常在她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东西,不当众批评她,以免造成她心理畸形,失去信心。
可馨已到模仿大人行为的年龄,所以做为父母的我们,决不在孩子面前说脏话,父母的矛盾也不在她面前表现,同时对我们的父母孝敬,孩子觉得家中充满了爱,生活在一个快乐和谐的家庭。
可馨的学习我们也从来不逼她,不想让她对学习产生厌恶,会用另一种方法去说,比如说让我听听可馨能不能背这篇儿歌,看看能不能写这个字,她听后会努力表现自己的,直到背得为止和会写为止,之后当然少不了对她的表扬。她可高兴了。
当然可馨的成长进步最功不可没的是所有的老师们,我们也希望老师能发掘可馨更多潜质,衷心地向你们说一句:老师,您们辛苦了!
育儿心得:孩子三次换幼儿园
育儿心得:孩子三次换幼儿园
很怀念自已童年的悠闲时光:春天门前的山上有漫山的桃花,夏天在清清的河水中玩耍,在树林中捉着昆虫,有灵活的蚂蚱,有脑袋尖尖行动迟缓的扁担勾,偶尔也会捉到螳螂,阳光从高高的乔木树叶间缝隙中落下来,湿湿的泥土中会找到新发的桃树或杏树的幼苗,于是连泥土一起挖出来回家种在院子里,秋天在高过腰间的蒿草的山上奔跑跳跃,仔细回忆却找不到冬天的记忆了……
后来上了学,回到城市,马路宽阔,车辆稀少,路旁是高大的白杨树。上学不必接送,沒有那些看不见的危机四伏。放学后有时会穿过窄窄的巷弄,高低错落的青砖瓦房上蒿草在屋顶蓬勃生长,粗壮的柳树绿荫如盖。
周日会跟小伙伴早起步行去公园玩,那时的河水清沏,还有人会在水中野浴。中午就躺床上午睡,窗外知了在唱单调的催眠曲,偶尔走街串巷的小贩拉长了叫卖声渐行渐远,苍蝇常常飞临,嗡嗡振动双翼的声音在耳边忽远忽近,忽强忽弱,阳光暖暖的,闭着的眼皮迎着阳光,眼前的一片红色的光芒,一切都悠远而恬静,心也渐渐平静下来,沉沉睡去......
童年留下的只是一些美好的记忆的碎片,如蒙太奇般交汇在遥远的天际,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生活安静而悠闲,沒有幼儿园,沒有课本,沒有钢琴课,甚至不识字。然而如今的孩子却完全不同,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越来越重的生活压力,已经从父母身上无情地转移到孩子身上。为应付残酷的未来,父母拼命让孩子从小接受各种教育,才艺课程。爸爸在上学前,认识的字不超过10个,而阳阳跟爸爸看美语原音电影,阅读能力跟得上中文字幕,业余学过绘画,钢琴,表演,幼儿园在教书法,数学,英语,写字,阅读......
社会如同一架飞速转动的搅拌机,每个人都被裹挟其中,或是被动或是主动,无法幸免。除了家长千方百计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先行一步外,还有一些变化,让家长措手不及,即无奈又感慨,比如被迫更换幼儿园。
阳阳的姐姐曾经被迫换了三个幼儿园,即使公安厅幼儿园也无法摆脱解体的命运。本来阳阳也是换了三家,有了姐姐的先例,心理上也还能接受,但最近却又起了变化,昔日孟母三迁,如今是阳妈三迁了,阳阳要换第四家幼儿园了,要去哪里还在艰难的选择中。孟母三迁是孟母主动之举,阳妈三迁则纯属家长的无奈了。阳阳听闻此事的反应是,仰天长笑道:“我破了记录了!”
第一家幼儿园当初是妈妈在实地考察了五六家幼儿园后做出的决定,因在寸土寸金的商业区一年后被拆迁,第二家突然装修被迫转园,而今第三家也面临解散。目前阳阳还有四个月上小学,这四个月转至哪里,仍让父母头疼不已。最初的选择幼儿园的点点滴滴又沉渣泛起,浮现在心头,每次的选择决非简单,全都劳心费神,要综合考量幼儿园的各种因素:合适地点,园区环境,设备设施,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幼儿数量,伙食情况,费用高低,社会评价......个中辛苦,不必细说。
这时代变化快,不由让人感慨万分,身为父母,何时能重拾一份悠闲的心境?每日奔波忙碌我们幸福吗?在追逐财富的过程中,我们真正获得内心的满足了吗?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毁掉了生态环境,破坏了生活的宁静,践踏了生存的高度,催残了生命的从容,发展又倒底为了什么?
N多年以前,有人曾大声疾呼: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而如今,高高耸起的钢筋水泥丛林里,飞速变幻的人潮人海中,即使人民富裕社会进步,也仍不能给孩子一张安静的书桌吗?
育儿心得:让孩子玩得尽兴又安全
育儿心得:让孩子玩得尽兴又安全
光阴如梭,邓立哲已进入幼儿园中班,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渐渐长成了一个“小大人”,孩子是大人的“复印件”,所以平常我们也会注意不一样的教育会给他带来不一样的影响。
每一天我都会抽出一部分时光和他沟通交流,有时是接他放学回家的路上,有时是晚上睡觉前,谈谈这天过的怎样样,或者就我们的所见所闻说给对方听一听,让他学会关注身边的事物。在与他沟通时,认真的听他说话,让他感到父母对他的重视和尊重,这样他小小的自尊心就会被树立起来。
此刻电子产品很多,我们家不太反对孩子接触这一块,从实际来看,这些电子产品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有些益智游戏确实也挺不错的,我们觉得关键在于引导。邓立哲在家想要玩电脑或是手机游戏的时候,我们会先陪他一齐挑选一个适合他的小游戏,然后将一个闹钟放在他的面前,提前告诉他能够玩多久,就应保护好自我的眼睛,时光到了自我就不玩了。大多数时候他都能够自我掌握好时光,有时也会想耐着多玩一会,我们就会规定下次玩游戏间隔的时光就会更长或者减少下次玩的时光。
在生活中,我们会常常给他讲一些励志故事或典故,陪他一齐阅读,期望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会很有帮忙。同时也会有意识的培养他的独立性和关心他人的意识,比如我们都要出去,只能把他留在爷爷那,我们就会跟他说爷爷年龄大了,需要他去照顾一下,他就会很乐意。
另外一点,统一家庭的教育思想很重要,如果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时,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孩子对大人们的洞察力也是很强的,时光一久,在家长的意见不统一时,孩子就会利用家长的意见分歧而“投机取巧”。家庭和睦对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纪律感很有帮忙。所以我们平常对孩子的教育有意见分歧时,都会采用背着孩子的沟通方式,而不是当着他的面前争执不休。
孩子的教育也离不开学校老师的辛勤培育,家校联盟是最好的办法,上述这些只是我平时教育他的一些心得,期望今后能和更多的家长多多交流,找出更好的育儿方法。
儿童游乐场,这个词带给孩子和妈妈感觉完全不一样。在孩子看来,那是能让他眼睛发亮、兴奋不已的一个词。而在妈妈看来,那简直就是担心吊胆和险象环生的代名词。其实没有那么严重,只要你把那些危险因素排除了,就能让孩子玩得尽兴又安全。
秋千
关注重点:防止孩子甩出去或被秋千撞到。
秋千孩子都爱玩,但看着孩子越荡越高,你的心也越悬越高,生怕孩子一不留神就飞出去了。所以,必须要事先叮嘱孩子,双手要始终抓牢秋千的绳索,不玩的时候,要等秋千完全停住了再下来。
另外,要告诉孩子,经过秋千旁边时,必须要绕着走,不然会被荡起来的秋千撞到。
跷跷板
关注重点:注意同时上下。
“木马木马两人骑,一边高来一边低。马儿马儿别淘气,我和弟弟笑咪咪!”跷跷板就是这样,需要两个孩子配合才能玩得起来,要玩得好了,就能笑咪咪。玩得不好,就该哇哇哭了。所以,你不光要注意到自我的孩子,还要注意对方的状况,告诉他们,如果不想玩了,先跟大人或对方说,否则一方下来了,另一方没有准备,很可能被狠狠地墩一下。这还是轻的,离开的那个孩子如果步子慢点儿,很可能被一下子跷起来的板子拍着。
滑梯
关注重点:不从滑梯口处往上爬,滑下去后迅速离开滑梯口。
玩滑梯很容易出现的状况就是,孩子们没有间隔地一个接一个往下滑,人多的话,你就看吧,一会儿滑梯口就开始叠罗汉了。如果孩子年龄太小,扶他上去后,要赶紧到滑梯末端等他滑下来,大一点儿的孩子,则要告诉他,如果前面有小朋友,要等小朋友滑下去后再滑,滑完后立刻起身离开,也不要从滑梯出口处往上爬。
滑道
关注重点:不能中途松手跳下
抓着滑道顺坡而下,这个游戏很令孩子兴奋。他们会一遍遍地玩个没完。但是,有的孩子因为害怕或心急,往往滑到一半就松手,打着滚就下来了,惊出你一身冷汗。如果可能的话,第一次最好跟着他,在旁边保护他,并告诉他,等滑到最下边,滑不动了再松手跳下来。另外要告诉孩子,不要原路回到,否则准会被滑下来的小朋友撞得人仰马翻。
蹦蹦床
关注重点:防止孩子因摔倒而被别的小朋友踩伤。
在蹦蹦床上尽情跳跃,是许多孩子都喜欢玩的游戏,但它却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因为跳蹦蹦床,孩子有时候落地不稳,会摔在蹦蹦床上,如果人多的话,会有被小朋友踩到的危险,严重的还会造成扭伤、骨折。所以,如果人太多,先别让孩子玩。如果玩的孩子中间有个性高大、或者玩起来个性顽皮的,最好先让孩子等一会儿再玩。
育儿心得:一路陪伴心得
育儿心得:一路陪伴心得
3月8日伴随着清晨温暖的阳光和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进入满天星幼儿园,我家宝贝在这次节日活动中担任志愿者“小医生”,我很欣慰,让孩子走进没大人的世界,他很开心,因为这样一个活动,让孩子懂得了关心爱护妈妈、奶奶、姥姥。从小知道这样一个节日,并在其中学会爱自己及家人。
紧张忙碌近两个小时后,参加了“妈妈沙龙育儿经”活动,宝妈们在这里畅快淋漓的诉说自己的育儿经验,在这样的环境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的交流让优点发扬光大,不足之处学习,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因为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天单行路,当走过后,错过了就是错过,没有回头路,所以以下几个问题是我家孩子常见问题:
坏习惯永不断,特喜欢接触不良事物,他的心里觉得这样很帅,因为这样在幼儿园给带班李老师、顾老师增添了很大的麻烦,在这我想说两位老师辛苦了,对于这样的孩子要有一种宽容的心对待,正确引导。因为我家是男孩,还特别好动,真正该学的东西他往往不感兴趣,学不良事物劲头很足,时常用这样的方式想来引起家长注意,每每遇到这样的时候,首先我们都是给他讲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还要讲明白为什么不对,让孩子自己意识到错误,其次对孩子不能简单粗暴地呼和斥责他,做到好好说,以后不能在这样做了,如再次遇到这种情况就会让他对自己做的错事负责,会有相应的惩罚方式,就必须接受惩罚了。
其次就是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的孩子一直是偏胖儿,所以做起事来就很笨拙、拖拉,所以很多事情我都会插手,逐渐养成了孩子事事依赖,后来为改他的坏习惯,我和爸爸的共识就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多听孩子的想法,多商量问题,换位思考,不用自己的观念模式,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认定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更不用家长的权威去压制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空间,让孩子有学会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能力和知识解决问题。
经过宝妈们的讨论,自我深思下,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所以我们应该用宽容的心来对待孩子,父母只有用宽容、平等的心去看待孩子,才能真正的了解孩子的成长问题与困难,才能针对孩子的特点进行正确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空间,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孩子的童心。
8102年,这些老掉牙的育儿法,你还在用吗?
8102年,这些老掉牙的育儿法,你还在用吗?
时间在变,父母的养育方式也在变,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呢?这是很多家长和专家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
如今,“权威型”父母和“放任不管型”父母早都过时了,人们早已不再采取那些害人害己的老式教育方法了。我认识的很多家长都悄悄的发生了改变,他们开始用更加宽容,更加友善,更加尊重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下面我列出了六种“老式”教育方式,这些老式教育方式真的坑娃不浅!
好好吃饭,别乱摆弄食物!
“谁知盘中餐,粒料皆辛苦”,虽然具体原因不得而知,但很多家长都禁止孩子在餐桌上玩弄食物。但是我并不这么认为,在不浪费食物下和会把玩过的食物吃完的前提下,孩子可以随意摆弄食物,他们可以把饼干摆成各种形状,他们也可以把面团捏成各种形态.....还记得小时候,手上涂满橄榄汁和树莓果酱的快乐吗?孩子们可以玩弄食物,重要的是孩子们要把玩过的食物吃下去,不浪费食物就可以。
男孩要坚强,不能哭
男孩子要成为男子汉大丈夫,男孩是不能哭的,男儿有泪不轻弹.....都什么年代了,你还在坚持这么“直男癌”的想法?不许男生哭的这个想法真的太滑稽了!男孩当然可哭,他们是人类,他们和女孩一样,都有着丰富的人类感情,为什么要限制男孩的情绪,不允许男孩哭呢?顺便透露一个秘密,男孩的尖叫声很可怕,你以为女生的尖叫就很可怕了?那是因为你没听过男孩的尖叫,相比男孩的尖叫,女孩的尖叫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孩子应该多看少说
我必须承认,如果孩子长期发出无意义的噪音或者一直在车厢里喋喋不休的说话时,我会感觉很烦,我会希望孩子可以少说点话,保持安静,但这种情绪只能持续短短的一会。更多时候,我还是希望孩子可以发出“噪音”,他们可以在家里自由的嬉笑打闹,他们可以随心的讨论自己想要讨论的东西,我也能听到孩子对很多事情的真实想法。
孩子大哭不止
“哇….哇哇….”孩子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常常没有原因的大哭起来,当孩子哭的时候,很多父母都会责备孩子,希望孩子可以尽快停止哭泣,孩子有时候还会受到惩罚,我真的很心疼这些孩子因为哭泣被责骂的孩子。虽然我理解父母沮丧的心情:我管不好我的孩子,他们不受我控制,他们经常嚎啕大哭......但身为家长,你不能强迫孩子不哭。哭是孩子发泄感情的渠道,不让孩子哭,会使得孩子情绪发育迟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听“老一辈”的话
“一代一代都是这么过来的,我是为了你好,才告诉你这些经验!”长辈们经常和我们这么说,如果我们不听他们的话,就好像犯了罪大恶极,我是一个尊重长辈的人,但我不会完全“听从”长辈的话。老一辈的人经常滥用他们的权威和权力,强迫人们按他们认为的规则做事。老一辈的人经历的事情更多,相对年轻的人有更丰富的人生经验,我会教孩子学习“老一辈”人的经验;我也会告诉孩子要尊老爱幼,尊重老年人。但我不会告诉孩子要“听”大人话,孩子们有自己的判断能力,要让孩子选择自己的人生。
吃光你盘里的东西!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强迫孩子吃光碗里的食物是有意义的——食物非常珍贵,不能随意浪费,但是随着经济和物质的发展,这个要求变的非常的无厘头。很多成年人都给孩子准备好固定的食物,并且告诉孩子,如果不吃完这些食物,就不能离开餐桌,孩子们一直被成年人给一定数量的食物,他们实际上并不知道自己的食量是多少。没有人想浪费食,但吃的过饱也是对食物的一种浪费。与其逼迫孩子按要求吃完碗里的食物,不如帮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会不断发生改变。家长们应该及时改变观念,给孩子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