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怎么教孩子认识单双数?

发布时间:2020-01-15 幼儿园单双数说课稿 幼儿园认识in教案 幼儿园游戏认识 借助实物帮宝宝理解单、双数的含义家长用扣子排成10行,如宝宝数一数每行扣子的数量,并在每行的下边摆上相应的数卡:叫宝宝将每行的扣子两个一对两个一对地摆在一起,然后引导宝宝观察,是不是每行扣子都能两个成对地摆在一起。家长用手指启发宝宝:1、3、5、7、9两个一对两个一对排到最后,总是剩下一个不成对,这些数就是单数:2、4、6、8、10两个一对排到最后正好没有剩余的,这些数就是双数,双数就是能成双成对的数。教宝宝寻找单、双数家长先叫宝宝找找自己身体的器官哪些是双数、哪些是单数(如眼睛、耳朵、手、脚是双数;头、鼻子、嘴巴是单数),再叫宝宝找找身上的穿戴中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如袜子、鞋子、手套等是双数、帽子、围巾、腰带等是单数),也可以叫宝宝说一说家中哪些物品是单数,哪些是双数,巩固对单双数的认识。让宝宝自己操作练习摸数:家长在小布袋里放若干扣子,让宝宝摸摸是单数还是双数,然后倒在桌上看是否正确。宝宝每摸对一次,家长便奖励一下(亲宝宝一下、抱宝宝转一圈等),以激起宝宝的学习兴趣。数卡分类:家长将写有1-10倍的若干数卡放在一起,叫宝宝按单、双数把数卡分别排成两排。听数说单、双数:家长报出一个数,让宝宝立即回答是单数还是双数。倒着数是指按与自然数列的顺序相反的方向数数。教宝宝学习倒数,可以使宝宝从相反的方向掌握自然数的顺序,发展宝宝的逆向思维,有利于宝宝学习加减运算。借助实物帮宝宝理解单、双数的含义家长用扣子排成10行,如宝宝数一数每行扣子的数量,并在每行的下边摆上相应的数卡:叫宝宝将每行的扣子两个一对两个一对地摆在一起,然后引导宝宝观察,是不是每行扣子都能两个成对地摆在一起。家长用手指启发宝宝:1、3、5、7、9两个一对两个一对排到最后,总是剩下一个不成对,这些数就是单数:2、4、6、8、10两个一对排到最后正好没有剩余的,这些数就是双数,双数就是能成双成对的数。教宝宝寻找单、双数家长先叫宝宝找找自己身体的器官哪些是双数、哪些是单数(如眼睛、耳朵、手、脚是双数;头、鼻子、嘴巴是单数),再叫宝宝找找身上的穿戴中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如袜子、鞋子、手套等是双数、帽子、围巾、腰带等是单数),也可以叫宝宝说一说家中哪些物品是单数,哪些是双数,巩固对单双数的认识。让宝宝自己操作练习摸数:家长在小布袋里放若干扣子,让宝宝摸摸是单数还是双数,然后倒在桌上看是否正确。宝宝每摸对一次,家长便奖励一下(亲宝宝一下、抱宝宝转一圈等),以激起宝宝的学习兴趣。数卡分类:家长将写有1-10倍的若干数卡放在一起,叫宝宝按单、双数把数卡分别排成两排。听数说单、双数:家长报出一个数,让宝宝立即回答是单数还是双数。倒着数是指按与自然数列的顺序相反的方向数数。教宝宝学习倒数,可以使宝宝从相反的方向掌握自然数的顺序,发展宝宝的逆向思维,有利于宝宝学习加减运算。借助实物帮宝宝理解单、双数的含义家长用扣子排成10行,如宝宝数一数每行扣子的数量,并在每行的下边摆上相应的数卡:叫宝宝将每行的扣子两个一对两个一对地摆在一起,然后引导宝宝观察,是不是每行扣子都能两个成对地摆在一起。家长用手指启发宝宝:1、3、5、7、9两个一对两个一对排到最后,总是剩下一个不成对,这些数就是单数:2、4、6、8、10两个一对排到最后正好没有剩余的,这些数就是双数,双数就是能成双成对的数。教宝宝寻找单、双数家长先叫宝宝找找自己身体的器官哪些是双数、哪些是单数(如眼睛、耳朵、手、脚是双数;头、鼻子、嘴巴是单数),再叫宝宝找找身上的穿戴中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如袜子、鞋子、手套等是双数、帽子、围巾、腰带等是单数),也可以叫宝宝说一说家中哪些物品是单数,哪些是双数,巩固对单双数的认识。让宝宝自己操作练习摸数:家长在小布袋里放若干扣子,让宝宝摸摸是单数还是双数,然后倒在桌上看是否正确。宝宝每摸对一次,家长便奖励一下(亲宝宝一下、抱宝宝转一圈等),以激起宝宝的学习兴趣。数卡分类:家长将写有1-10倍的若干数卡放在一起,叫宝宝按单、双数把数卡分别排成两排。听数说单、双数:家长报出一个数,让宝宝立即回答是单数还是双数。倒着数是指按与自然数列的顺序相反的方向数数。教宝宝学习倒数,可以使宝宝从相反的方向掌握自然数的顺序,发展宝宝的逆向思维,有利于宝宝学习加减运算。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三至五岁孩子认识数字规律


我们先了解一下3~5岁孩子认识数的规律:孩子总是先从口头数数开始,然后再点着实物数,接着才能根据数的结果说出总数,再按着实物数拿出同样多的实物。这一全过程的特点,是由掌握无意义的数字声音到掌握数的实际意义,由学会认数到会运用数,由形成数的观念到形成数的概念。

由此规律出发,当孩子开始学习时,首先让孩子像背歌谣一样地从1数到10、20等。当孩子掌握了这一点,才能开始让孩子手脑并用,点一个实物,数一个数字,这一点需要慢慢掌握。如:家里的水果、积木等不同种类的东西都可以让他学着数。每次练习的时间,以不超过5分钟为宜,否则孩子就烦了。在教孩子数数时,先少数几个,然后再慢慢增加。要注意结合实际生活,例如:家里吃点心,每人拿1块,拿到最后没有了,这有助于孩子认识1和许多的概念。对于3~4岁的孩子,可以学会5以内的数字概念。从2岁半起,孩子就可以开始认识数字的概念,3岁左右可以懂得2,到3岁半应该能懂得5。

其实,学龄前的孩子在家里,或者在幼儿园内是可以学到很多有关数的本领,但都是以实物为基础的,他们还没有抽象的数学概念。有些父母急于求成,或者不了解幼儿学数数的规律,总渴望教他从抽象的数字到抽象的数学,结果只能使孩子头疼,而且觉得学习数学是困难而无趣味的东西,以致影响了一生职业的选择。寓教育于游戏吧!不使孩子感到这是在教育他、培养他,使他觉得数数游戏,是一件快乐有趣的事。

育儿知识:孩子厌食怎么办?


育儿知识:孩子厌食怎么办?

孩子厌食通常是由于缺锌、铁、钙、贫血、胃病消化不良等疾病引起消化功能降低而影响食欲;饮食单调且无规律也会影响孩子的食欲。还有一点家长都没有注意,就是餐桌教育。很多家长喜欢吃饭的时候絮絮叨叨说个没完,各种数落孩子的不是。孩子大多会表现出不情愿、吃饭慢、吃饭少。远离厌食,家长们可以这么做:

第一:制定奖惩制度

可以采用比赛的方式跟孩子一起进餐,比如:看谁吃得快、吃得多,赢的人有奖励、输的人会有惩罚,激起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开开心心的吃饭。当孩子乖乖的吃饭的时候可以夸夸孩子,或者奖励孩子喜欢的东西、带孩子玩游戏等,这都是促进孩子食欲的有效方式。

第二:和谐就餐氛围

有些孩子出现厌食是因为对进餐这一事情有恐惧、害怕的情绪,尤其是经常在餐桌上听到爸妈的争吵、或受到责骂、惊吓等,都可影响孩子的食欲而引发厌食。所以,在孩子进餐的时候要注意给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的就餐氛围,家长们不要在餐桌上吵架,或者大声嚷嚷,以免使得孩子产生恐惧的心理而抵触进餐。

第三:提供美味的食物

有些孩子之所以会出现厌食,多是因为家长的饭菜不合胃口,或者是总是做孩子不喜欢的饭菜等,这都可以影响孩子的食欲。家长们不妨多学习烹饪,提高厨艺,多做孩子喜欢吃的饭菜,为了达到营养均衡,可以把孩子平时不太喜欢的食物患者按照孩子喜欢的样式、口味来做,或者是掺杂进其他喜欢的食物当中,既可以应对孩子挑食,又能促进食欲应对厌食。

第四:自觉远离餐桌教育

为了更好的应对孩子厌食的发病,大家不要再把餐桌教育进行下去了,应当远离餐桌教育,餐桌是补充营养、品尝美味的地方而不是进行教育的地方,在平时的时候就要注意给孩子提供一个舒适、温馨、轻松的就餐环境,尽量不要在餐桌上争吵、打骂孩子,多跟孩子讲不同食物的好处和营养价值,做好言传身教的工作,千万不要在餐桌上批评饭菜不好吃或者出现偏食、挑食的行为,以防孩子效仿。

育儿知识:孩子爱哭怎么办?


在中国有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爱哭的林黛玉和开朗的薛宝钗,最后的下场严格说起来也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是在一般人的观念里,爱哭总让人觉得很诲气、很令人不愉快。所以,只要孩子一哭,家长就莫明其妙的跟着情绪不稳,这是人之常情。

实际上,无论是成人或小孩,哭有它正面的意义。想想我们每个人刚出生时,如果不哭,接生人员都要想办法让我们哭,哭表示健康、生命力,但从那一刻以后,我们却要想尽办法阻止孩子哭泣,似乎有点违反常理。爱哭的孩子怎么办?

当然,我们并不赞成孩子没事乱哭,一点小事就用哭来表达,这是情绪表达不适当,不纯粹是哭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教导的不是叫孩子不哭,而是教他: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哭,而且不该哭的时候不要哭。

孩子爱哭的原因

那么,我们也要了解:为什么孩子总是哭得不是时候?才能够适当协助他们管理情绪。一般来说,孩子爱哭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孩子先天多愁善感

以天生气质来说,就是情绪本质负向的孩子。情绪本质负向的孩子遭遇不如意时,通常会以负向的情绪:如哭闹、发脾气等来表达。这是他的个性倾向,但家长不了解,就容易跟着孩子闹脾气,以致于亲子之间经常闹得不愉快,而无法心平气和地教导。

2、哭只是获取的手段

现在的家长孩子生的少,太过宝贝孩子,怕孩子哭,所以,从小只要孩子哭,大人总是满足他、妥协,让孩子感觉到用哭来得到想要的或避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是很有效的。

3、语言表达能力不够

由于家长或带孩子的人照顾太周到,从小孩子不必说话,只要用哼的或用哭的、用指的,大人就知道他要什么,使孩子的语言表达应用能力无法成长,于是惯用哭闹动作来表达。

爱哭的孩子怎么办?

4、父母的态度过严厉

大人太凶,一点小事就对孩子疾言厉色,吓坏了孩子,使得孩子成了好哭的小媳妇以博取同情。

5、常常被父母所忽略

父母连孩子的基本需要都不能完全满足。如:父母不常陪伴、接近的孩子;或者大人总忙着照顾小的或忙着自己的事。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如:被爱或安全感等不满足,就会显得焦虑、不安,表现出来的是爱哭或不快乐的神情。

找出问题原因

孩子的哭有它正面的意义,但哭得不是时候就要找出原因:天生情绪本质负向、惯用哭来达成目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大人对孩子太凶、或者被忽略的孩子等等,都比较容易表现出爱哭的倾向,你的孩子爱哭是属于哪种原因呢?找出来才有办法协助他。以下的亲子生活现场实例,跟你分享解决方法。

小孩子在外受委屈后,除了哭,其他什么都不会,你说怎么能不让人揪心?

改善亲子教育方式

从小教孩子看事情的光明面,增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凡事鼓励孩子说出来,只有他用说的不用哭的,才给予正面响应;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同时也要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是不是忽略了孩子,或太凶、太严厉?或者太保护?当然更不能孩子一哭就妥协。最后,还要给孩子时间,协助他逐步改善,等孩子身心成熟度够了,情况自然会逐渐好转。

另外,哭,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大哭后,孩子可以感觉轻松、减轻压力。有些学者发现爱哭的人甚至比不爱哭的人生理与心理更健康,因此,父母不要为了清静,过于抑制孩子的哭。

爱哭的孩子怎么办?

恰当的做法是

1、理解孩子的敏感性

敏感的孩子感到疼痛的阈比其他孩子更强烈。不准孩子哭是不道德、不友善的。为了让敏感的孩子少哭、少流泪,应该鼓励说他是一个坚强者,引导他克制哭,对他抱有理解、同情,反而可减少他的孤独感和脆弱感。

2、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缺乏自尊心的孩子易敏感而哭泣,因此提高孩子的自信自尊使孩子善于自我认可,产生成就感。不应该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他做超出能力之外的事。

3、不要强化孩子的哭

哭时不能给予表扬,不能因此给予特权或取消规矩,或因哭而免予惩罚等。父母对孩子的哭应采取中性态度,使孩子分散注意力而停止哭泣。可给一定的安慰,不能给太多同情,否则会哭得更凶。妈妈抱一抱,就会使他雨转晴而高兴起来。

爱哭的孩子怎么办?

4、让孩子用语言表达

教会孩子善于明白地表达自己的痛处,说清为什么要哭,这时妈妈给些安慰,可以减少哭的机会。

5、父母学会控制情绪

因这种孩子特别敏感,所以对大人的焦虑、紧张、愤怒、忧郁等情感,极易被影响,因此大人自己要放松,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不影响孩子。如果情绪已经表露,最好立即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解释,免得孩子不断地猜想,加重敏感。但不可将自己的情绪向孩子没有必要承受父母的情绪。

6、多些鼓励少点批评

对孩子要少批评,多表扬,例如,你自己把背心脱下来,真了不起,让我们看看衣服上的小狗,如果我们把它调到前面来,就更好了。孩子做事没有达到大人所希望的那样,但他只要尽力了,就别批评他。假如孩子骄傲地告诉父母,我自己洗手了,父母不要急于指责他把水洒得到处都是,而应先鼓励他自己洗手是件好事,然后再帮助他把水擦掉。

7、多些温柔多些幽默

对敏感的孩子来说,大人瞪眼、失望的表情,都会此起反应,所以大人要有控制,更不要大声骂孩子,对他们温和与幽默或许效果更好,但当敏感的小孩做了错事时,也不要因怕他哭而不批评,要清楚地说明错在哪里。既不要斥责,也不能无原则。

8、别为孩子乱贴标签

不要对孩子贴上敏感、好哭的标签,否则以后就难以摘此标签。如要把孩子的敏感告诉老师或保姆的话,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不要动不动就对人说这个小孩哭得像狼一样。

育儿知识:孩子说慌怎么办?


育儿知识:孩子说慌怎么办?

小孩子说谎的原因知道了,那么怎样纠正他,而培养诚实的习惯呢?

第一,要了解小孩子:小孩子愿做什么,能做什么,希望得到什么,你一定要了解。了解了小孩子的心理与能力,然后让他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你要帮助他去发现问题,克服困难将事情做成功,而得到奖励。要消除他说谎的动机,鼓励他诚实地的去做。

孩子说谎了家长应该怎么办?

第二,暗示:暗示有两种,一种是正的暗示,譬如有两个小孩子在一起,一个是诚实的,另一个是喜欢说谎的,你要对那个诚实的小孩子嘉许,奖励他,使那个说谎的小孩子感动,走上诚实之道;其次一种是反的暗示,譬如你的小孩子跑来报告你一件事时,你要信任他,不要说“真的吗,你不要骗我呀”,如果你这样说,在小孩子的心灵上,就种下一个说谎的种子,以为说谎原可以骗的。我们必须应用正的暗示去感动小孩子,不要用反的暗示去刺激小孩子说谎的动机。

第三,榜样:做父母的或教师的要以身作则,去做诚实的事,不要在小孩子的面前说谎。我们知道小孩子的模仿性最大。耳濡目染,都会效仿的。有时你还可以讲诚实小孩子的故事给他听,譬如华盛顿小时候,砍樱桃树的故事。有一天,华盛顿在园里砍了一株樱桃树,他的父亲知道了,非常气愤,华盛顿急忙跑去承认,说是他砍的。这时他的父亲不但不责备他,反而嘉许他,鼓励他处处要像这样诚实。以后华盛顿事事做得诚实,决不说谎,终至成就了伟大的事业。这样的故事,你可讲给小孩子听,拿故事中的人物去做他的榜样。有一种榜样是不好的,譬如,一个母亲要打牌,不欲招待客人,嘱咐他的小孩子说:“如果有客人来,你就说妈妈不在家。”等客人来了,小孩子便照着母亲的话说谎了:“妈妈不在家。”这是一种不好的榜样,很容易使小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他既可照母亲的话去欺骗客人,自然他就可以照自己的意思去欺骗别人,甚至是自已的母亲。因此我们要做好的榜样,坏的榜样千万不要做。

这三点,我们做父母的或做教师的应该随时随地注意,务必使小孩子不说谎,建立起诚实的习惯。

一位潜心研究成人说谎近20年的美国心理学家根据其近几年来的研究以及作为一个父亲的切身体验,认为要教育孩子说实话,应注意采用下列方法。

一、以身作则

也许,当孩子撒谎时,其父母应考虑的第一件事就是本身对说谎的意向性有多强。所谓无恶意的谎言对成年人来说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孩子则经常视之为真正的谎话。研究证明:说谎话的孩子大多出自父母常常说谎或不遵守诺言的家庭。因此,如果你希望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奠定诚实的基础,首先就要以身作则,为他树立一个好榜样。

二、尊重孩子的秘密

孩子与父母之间最大的矛盾之一,就是孩子日益增加的独立需要与父母过多的保护。不幸的是,大多数父母几乎很少考虑他们对孩子的生活应该了解些什么。父母应该想到:孩子也有自己的小秘密,而且应该知道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向他了解不同的内容。

三、结识孩子的朋友

孩子进入幼儿园或学校后,就开始结交一些自己喜欢的朋友。慢慢地这种友情对他们来说比同父母的联系还重要。因此,作为父母,应该知道你孩子的朋友是谁,他们课余时间在一起经常干些什么,让孩子把他的朋友请到家里来作客。当然,你有权告诉你的孩子你不喜欢他所交的某位朋友,但只能是在发现了这个孩子的确切不良行为时才能这样做。尽管如此,也应该作好与之争辩的思想准备。

四、掌握好处理谎话的分寸

强迫孩子坦白是最糟糕的方法。重要的是,使他从中学到应该诚实待人的道理。不应诱骗孩子说出真相,父母最好尽力设法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如果孩子因回家很晚而撒谎,你可以告诉他为什么你要知道真相;让他知道:你不想听到借口,只是担心他的安全;使他记住:如果下次不能准时回家,要让家人知道;向他指出:要你相信他的话如同你要知道他在什么地方一样重要。

五、相信自己的孩子

也许父母培养一个实事求是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在彼此之间建立一种以相互信任为基础的关系。如果父母常常表现出信任感,任何年龄的孩子都会为此而自豪,从而养成实事求是的习惯。

即使发现孩子说谎,父母也不应为此而结束对其信任,应该告诉他:一句谎言是可以被宽恕的。但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他就会失去父母的信任。

育儿知识:孩子磨蹭怎么办


●很多孩子的磨蹭,其实是我们催出来的

其实家长,可以试着慢慢戒掉唠唠叨叨、连哄带骗的催促,对孩子下达的指令时,内容要简单明了,态度要和善,语气要坚定:“宝贝,现在已经10点了,妈妈允许你看最后5分钟,5分钟后必须开始洗漱,明白没?”

●生活中谁也不能随时处于起跑状态

有的家长习惯喊“1、2、3”,这个方法偶尔管用,经常用就不灵。生活中谁也不可能随时处于起跑状态。

但凡有需要倒计时的时候,就有必要反省一下:孩子为什么没有行动,是否事情做到一半无法停下,是否没有看到全局,我可以怎样改进。比如,事先谈好,把这件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父母帮得越多,孩子越磨蹭

有的家长嫌孩子吃饭慢,就给孩子喂饭,不让孩子自己吃了;嫌孩子书桌乱糟糟的,就去帮孩子收拾;嫌孩子穿衣服慢,怕上学迟到,就帮孩子穿衣服……

虽然父母都是出于好心,但是每替孩子做一件事,就剥夺了孩子一次锻炼、成长的机会,到头来人家孩子都能自己吃饭、穿衣服了,咱家的还得喂、还给帮忙穿衣服。

而且父母为孩子代劳太多,还会让孩子滋生严重的依赖心理,有些事不愿意做就不做,想磨蹭就磨蹭,反正有爸爸妈妈跟在后面“擦屁股”

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够用来锻炼的事情,一共就那么多,你替孩子做了80%,孩子就只剩下20%的成长空间;你要是只替孩子做20%,那孩子就获得了80%的成长空间。

所以,真正的爱孩子不是无休无止的呵护,而是让孩子适当面对风雨,尽快成长起来。

●正确的引导,比催促、责骂更有效

1.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

这也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因为孩子真的不知道大人口中的“5分钟”“半小时”“一小时”到底是多长一段时间。

于是,你火急火燎地冲孩子嚷:“快点,还有5分钟就迟到了!”而孩子还以为5分钟是段挺长的一段时间,继续慢慢悠悠地该干嘛干嘛。像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利用计时器或者闹钟来帮忙。当你要求孩子“5分钟洗完脸”“10分钟写完生字”时,设定上相应的时间,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感受“5分钟”“10分钟”“半小时”到底有多长。

2.有的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对家长要求干的事没兴趣,故意磨磨蹭蹭表达不满。

这种情况的话,就要跟孩子好好交流,问清楚他为什么不喜欢这件事,然后你们共同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好得解决办法。

3.有的孩子磨蹭,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

写作业的时候东瞧西看,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严重影响了效率。

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在接孩子放学的路上,就问问孩子都有哪些作业、想先做哪一门后做哪一门,提前在脑袋里有个规划。

到家后,不用先急着写作业,先把吃饭、喝水、吃水果、上厕所这一套都弄利索,然后开始写作业,而且在写作业途中不再允许随便吃东西。

这样时间一长,能慢慢提高孩子的时间规划能力,保护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效率。

●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当你喊不动孩子时,要反思,是否对孩子指令过多、控制过多。如果我们能给孩子自主权和空间,鼓励他独立做事,自己判断、自己选择、自己决定,把属于他的事情交给他,只在真的需要你的意见和提醒时才出现。那么,你的意见和提醒,将会得到更多的尊重。

任何人都讨厌被催促,家长的催促常引起孩子的反感,所以,要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来管理。比如,用闹表或定时器,来取代你的监管和催促,效果一定更好。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养孩子都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越急越没有效果。

作为父母,我们想要留住他们的耳朵,让他们听得进去我们的建议,就得学会耐下性子来调整心态,寻求有效的切入点和表达方式。

相关推荐

  • 大班数学认识单数双数 这是大班数学认识单数双数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活动名称:认识单数、双数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圈画、数数活动区分单双数。 2、能正确判断身体器官的单双数。 ...
    2021-07-18 阅读全文
  •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单双数 这是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单双数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设计意图: 为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区别和理解10以内的单双数,我以找朋友游戏情景导入。 第二、运用PPt操作...
    2021-08-19 阅读全文
  •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认识单双数》 数学活动:单双数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圈画、数数等活动区分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自制课件、画...
    2019-12-23 阅读全文
  • 大班数学教案详案《认识单双数》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区别和理解10以内的单双数,我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利用身上的器官来帮助他们了解单和双的概念,即知道一个物体为单,如人身上的嘴是单个的。两个物体是双,如一双手...
    2019-12-23 阅读全文
  •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单双数》 活动准备: 课件PPT,单数,双数磁性字卡,红包,1元硬币一个,1元纸币一张,1到6数字磁性卡片,黑板。 活动过程: 一,师幼问好 二,话题引入教师出示红包教师:这是什么?(红包)是的,红包,过年的时...
    2019-12-23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数学认识单数双数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活动名称:认识单数、双数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圈画、数数活动区分单双数。 2、能正确判断身体器官的单双数。 ...

2021-07-18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单双数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设计意图: 为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区别和理解10以内的单双数,我以找朋友游戏情景导入。 第二、运用PPt操作...

2021-08-19 阅读全文

数学活动:单双数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圈画、数数等活动区分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自制课件、画...

2019-12-23 阅读全文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区别和理解10以内的单双数,我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利用身上的器官来帮助他们了解单和双的概念,即知道一个物体为单,如人身上的嘴是单个的。两个物体是双,如一双手...

2019-12-23 阅读全文

活动准备: 课件PPT,单数,双数磁性字卡,红包,1元硬币一个,1元纸币一张,1到6数字磁性卡片,黑板。 活动过程: 一,师幼问好 二,话题引入教师出示红包教师:这是什么?(红包)是的,红包,过年的时...

2019-12-2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