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英语语言活动――我和蚂蚁做朋友

发布时间:2019-12-17 小班幼儿语言活动方案 幼儿大班语言活动方案 大班幼儿语言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利用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反复听、说、读、练,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并掌握英语单词:“Ant”的正确发音及译意。

2、培养幼儿学说英语兴趣。【FANwen.hao86.COm 好工具范文网】

活动准备:

闪示卡、玻璃罐内装入蚂蚁实物、黑巾一条

活动过程

(A) Greetings:

“ Good morning ,everybody!”

“Good morning , Melody!”

(B) Warm up:

Sing a song: Come here and go there.

(C) Games:

(1)我看小蚂蚁: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蚂蚁放入透明的玻璃罐中,再用黑巾盖住,请小朋友说出蚂蚁的英文名字“Ant”,每说一次边给小朋友们看一下罐内的小蚂蚁。

(2)我和蚂蚁做朋友:教师将盖在玻璃罐上的黑巾揭开,让小朋友和小蚂蚁交朋友,要和小蚂蚁打招呼:“Hello,ant!”

(3)“好朋友”游戏:将幼儿分为两组,每组一瓶小蚂蚁,由教师说开始后导火线点燃,幼儿边说:“Hello Ant”边把瓶罐传给下一位, 最后一位幼儿拿到后瓶罐便大声说:“Good frends”,先说出的一组为优胜者。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语言活动:小蚂蚁


一、指导思想

本班幼儿年龄在3-4岁之间。

三岁以后,孩子们的身体比以前结实,不容易生病,精力比以往更加充沛,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能够掌握各种粗动作和精细动作。他们通过在婴班阶段的学习,逐渐学会初步的生活自理。比如,自己进餐,自己控制大小便,在成人的帮助下自己穿衣服等。由于模仿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在这个年龄段,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常常是通过模仿学习并巩固下来的,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

在认知方面,他们依然是依*动作和行动进行,思维特点是,先做再想,不会想好了再做。

在游戏时候,一部分刚三岁的幼儿处在平行游戏阶段,他们会较独立自己玩耍。一部分三岁半的孩子,逐渐习惯自发地和小朋友共同游戏。因此在设计活动时候,应该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寻找适合他们的活动方式和游戏方式

二、现状分析

在语言发展方面,本班98%的幼儿能够专注地听老师讲故事或者听录音机播放故事;90%的幼儿能认真的听老师提要求或者示范讲解。72%的幼儿能有礼貌的听同伴回答问题;28%幼儿不能耐心听同伴讲话,急于打断别人说话;个别幼儿对老师的召唤“充耳不闻”;

在逐步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同时,孩子们享受到更多的乐趣,并且愿意开口说话,表现在:和老师说话时表情更为放松,和同伴玩耍时出现了自由对话,在活动中原意积极的回答老师的提问,并且喜欢模仿别人的回答。同时,也显示出不同月龄段的幼儿在言语能力上的月龄特征。例如,2岁10月—3岁2月的幼儿,发音吐字不清楚,表述短语不完整。沟通起来较为困难。3岁2月-3岁6月的幼儿发音吐字较为清楚,能较清楚的说出短语,短句,在老师耐心的引导下能将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3岁6月以上的幼儿,能比较清楚的说出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缺乏连续性,在老师的鼓励下原意和同伴交流,有时候还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主动和老师交流。

为了让幼儿在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同时,更多的感受到幼儿园的乐趣,并且乐意开口,能大胆的说话。近阶段,我们为幼儿创设温馨、和谐的家庭式的氛围,让胆小的幼儿能放松心情,原意和同伴及老师说话。通过丰富、多样化和生活化的材料与环境提供,让幼儿在独立、自由的选择内容中喜欢玩、学会玩儿。并且,让幼儿在已经经历过一些最感兴趣的活动后,借助一定的媒介,激发幼儿想说,要说的欲望。

语言游戏—小小蚂蚁

目标:

1、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意愿。

2、在游戏中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3、继续培养安静倾听的良好习惯。

准备:

故事场景设置、蚂蚁头饰若干。

过程:

1、发现:以**的身份带小蚂蚁去找食物。激发幼儿参加游戏的兴趣。(预设提问:那边的东西可能是什么?给幼儿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尽量表达自己的想法。)

2、感受:鼓励幼儿摸一摸,闻一闻,猜一猜口袋里面装的是什么?(满足小班幼儿爱动的愿望,让他们在行动中来学习表达。)

3、尝试:鼓励幼儿将找到的食物搬回家。(由于食物重,一个人不容易搬动,这个环节就会出现能够引发幼儿思考的问题。教师要随机的应对幼儿的提问,也要及时地给与幼儿鼓励和帮助。)

4、情感体验:提问:“你们把食物搬回家,最想跟妈妈说什么?”

5、引导讲述:“食物那么重,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把食物搬回家的?。”(给幼儿充足的时间来讲述,引导幼儿学习什么样的讲述能吸引同伴,注意巩固培养幼儿倾听同伴讲述的好习惯。

6、情绪宣泄:和着音乐做律动。

7、评价:赞赏每一只小蚂蚁,特别鼓励积极讲述的朋友,和倾听习惯有进步的幼儿。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活动目标】

1、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让幼儿懂得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能生存、发展和拥有更多的朋友。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张;磁性教具:四只蚂蚁,树叶,小船,一条大青虫,四个小伞兵;蚂蚁头饰数量和幼儿人数一样多;蒲公英、青虫头饰各一个;配乐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蚂蚁”,引出主题。

1、看,它是谁?(小蚂蚁)你们喜欢小蚂蚁吗?

2、今天我就来讲一个小蚂蚁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二、欣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1、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讲述故事后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谁和谁?

2、出示背景图,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故事。

讲述过程中提问:

(1)小河的对岸住着谁?

(2)一阵大风吹来,小蚂蚁坐的树叶小船怎么了?

(3)野地里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4)蒲公英是怎样对待小蚂蚁的?

(5)小蚂蚁说了些什么?蒲公英妈妈又说了些什么?

(6)蒲公英妈妈为什么很感激小蚂蚁?

(7)小蚂蚁是怎样回到自己家的?

(8)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师生共同讨论。

(1)小蚂蚁和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

(2)你有没有好朋友?他(她)是谁?为什么她(他)是你的好朋友?

(3)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她)是怎么办的?

(4)你能把你们之间互相帮助的事情表演出来吗?(请个别幼儿表演)

(5)你们得到别人帮助高不高兴?

(6)你们帮助了别人以后,心里感觉怎么样?

4、教师小结:只有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才会有更多的朋友。这样我们的身边到处充满爱。

三、边听故事录音边表演。

1、教师介绍。

(1)这个故事好听吗?你们想不想表演这个故事?

(2)我来当蒲公英妈妈,请一个小朋友当大青虫,请其他小朋友当一群可爱的小蚂蚁。

(3)每个小蚂蚁都要按照故事里的情节自己创编动作表演出来,看谁演得最好!最后每个小蚂蚁只拿一把小伞飞走。

2、幼儿进行表演,初步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

四、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发现幼儿中有关心他人的事迹,要加以表扬。并在班级开展“人人争做小雷锋”的活动,激励幼儿主动关心帮助他人和集体。

附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在小河的对岸住着一群可爱的小蚂蚁。一天,小蚂蚁们爬到树叶小船上玩,一阵大风吹过来,把树叶小船吹到了河中。树叶小船载着小蚂蚁们飘来飘去,他们好不容易才爬上了岸。

野地里长着一棵蒲公英,翠绿的叶子,淡黄的花朵,美丽极了。夜里,她听到附近传来哭声,仔细一看,是十几只又冷又饿的小蚂蚁。蒲公英召唤小蚂蚁来到身边,她用叶子为他们搭起小房子,用奶一般的叶汁喂饱他们,哄他们睡觉。天亮了,小蚂蚁们快活地喊:“谢谢您救了我们,蒲公英妈妈。”蒲公英妈妈笑莹莹地说,“我会想办法送你们回家的。”它们在蒲公英的叶子下高兴地生活着。

一天,小蚂蚁们听到了蒲公英妈妈的叫声,他们看到有条大青虫正在咬她的叶子呢。小蚂蚁们向大青虫发起进攻。大青虫又痒又疼,掉下来死去了。蒲公英妈妈感动极了。

蒲公英妈妈的黄花谢了,长出了洁白的绒球。她告诉小蚂蚁们:“这就是我的娃娃们。你们赶快爬上绒球,一人抱住一把小伞。”小蚂蚁们急忙爬了上去。这时一阵大风刮来,小伞带着蚂蚁飞呀飞呀,又飞到了小河对面,飞到了它们自己的家。

小伞在小蚂蚁的家园里生根发芽,这下小蚂蚁和蒲公英可以永远在一起了。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主要领域

语言

相关领域

社会、音乐

・感受关心、帮助别人后的谕快心情

・能大胆说出互相帮助的事情

・知道别人有困难时应给予帮助

主要形式

集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30分钟

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别人有因难时应给予帮助,体验其中的乐趣

・难点:能大胆、自由地说出互相帮助的事情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蒲公英、小蚂蚁

・物质准备:背景图一张;磁性教具:四只蚂蚁、树叶、小船、一条大

青虫、四个小伞兵;蚂蚁头饰若干;蒲公英、青虫头 饰各一个;配

乐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做蚂蚁律动进场,谈话引出课题。

1.刚才你们做的是什么小动物的动作?

2.你们喜欢小蚂蚁吗?

3.今天我就来讲一个小蚂蚁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二、欣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1.出示背景图,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故事

①小河的对岸住着谁?

②一阵大风吹来,小蚂蚁坐的树叶小船怎么了?

③蒲公英是怎样对待小蚂蚁的?

④小蚂蚁说了些什么?蒲公英妈妈又说了些什么?

⑤蒲公英妈妈为什么很感激小蚂蚁?

⑥小蚂蚁是怎样回到自己家的?

2.师生共同讨论

①小蚂蚁和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

②你有没有好朋友?他(她)是谁?为什么她(他)是你的好朋友?

③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她)是怎么办的?

④你能把你们之间互相帮助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吗?

⑤你们得到别人帮助高不高兴?

⑥你们帮助了别人以后,心里感觉怎么样?

3.教师小结

三、边听故事录音边表演

教师当蒲公英妈妈,请一幼儿当大青虫,其他幼儿当小蚂蚁,按照故事情节创编动作表演。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发现幼儿中有关心他人的事迹,要加以表扬。并在班级开展“人人争做小雷锋”的活动,激励幼儿主动关心帮助他人和集体。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关心、帮助别人后的愉快心情。活动设计从幼儿喜爱的动物形象入手,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先让幼儿了解蒲公英和蚂蚁之间相互帮助的故事,并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与同伴、教师展开讨论, “你帮助过别人吗?”“你得到过帮助吗?” “帮助别人后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得到帮助时心里又是怎样想的?”接着进行角色表演,让幼儿懂得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能拥有更多的朋友、幸福地生活。

二、活动效果

从故事入手,蒲公英和小蚂蚁为什么是好朋友展开讨论的焦点,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很好。并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深化主题目标,最后的表演更是把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因为是综合性语言活动,所以在活动中教师淡化了许多语言方面的要求,如词语的学习、故事的多遍欣赏等,而更注重幼儿间的讨论,加强了对社会性情感方面的要求,效果很好。

附故事: “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在小河的对岸住着一群可爱的小蚂蚁。一天,小蚂蚁们爬到树叶小船上玩。一阵大风吹过来,把树叶小船吹到了河中。树叶小船载着小蚂蚁们飘来飘去,他们好不容易才爬上了岸。

野地里长着一棵蒲公英,翠绿的叶子,淡黄的花朵,美丽极了。夜里,她听到附近传来哭声,仔细一看,是十几只又冷又饿的小蚂蚁。蒲公英召唤小蚂蚁来到身边,她用叶子为他们搭起小房子,用奶一般的叶汁喂饱他们,哄他们睡觉。天亮了,小蚂蚁们快活地喊: “谢谢您救了我们,蒲公英妈妈。”蒲公英妈妈笑莹莹地说, “我会想办法送你们回家的。”它们在蒲公英的叶子下高兴地生活着。

一天,小蚂蚁们听到了蒲公英妈妈的叫声,他们看到有条大青虫正在咬她的叶子呢。小蚂蚁们向大青虫发起进攻。大青虫又痒又疼,掉下来死去了。蒲公英妈妈感动极了。

蒲公英妈妈的黄花谢了,长出了洁白的绒球。她告诉小蚂蚁们: “这就是我的娃娃们。你们赶快爬上绒球,一人抱住一把小伞。”小蚂蚁们急忙爬了上去。这时一阵大风刮来,小伞带着蚂蚁飞呀飞呀,又飞到了小河对面,飞到了它们自己的家。

小伞在小蚂蚁的家园里生根发芽,这下小蚂蚁和蒲公英可以永远在一起了。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蚂蚁和西瓜


第一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阅读的乐趣。 2.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重点:初步理解故事内容。难点: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故事内容和情节。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蚂蚁的生活习性、会唱《蚂蚁搬豆》的歌。 2.物质准备:蚂蚁图片、多媒体课件、大图书、故事图片人手1张。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和幼儿一起唱《蚂蚁搬豆》的歌,激发幼儿的兴趣。 2.提问:小蚂蚁是怎样把豆子搬回去的?请幼儿简单说一说,教师及时鼓励。 3.小结:小蚂蚁一起把豆子搬回了家。有一天它们又出去找食物,它们会发现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欣赏故事课件,理解画面内容 1.师幼共同欣赏故事课件,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操作PPT,逐页为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重点提问:它们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怎样做的?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教师重点引导。 2.集体阅读绘本图书,再次理解画面内容。 教师和幼儿利用大的绘本图书再次阅读,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重点提问:小蚂蚁自己搬不动西瓜的时候是怎样做的?有哪些好办法? 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结合图片讲述,体验交流乐趣 1.幼儿自选故事图片和同伴进行交流,讲述故事情节。 2.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表达和讲述,用动作或语言支持幼儿的表达。 活动延伸 将绘本放在图书区,幼儿可以自己阅读,逐步理解故事内容。 第二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内容,体会蚂蚁的情绪变化。 2.感受小蚂蚁听从指挥、团结向上、不怕困难、积极解决问题的精神与态度。 重点:理解蚂蚁情绪的变化。 难点:感受小蚂蚁听指挥、团结向上、不怕困难的精神。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初步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 2.物质准备:绘本《蚂蚁和西瓜》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通过集体回顾故事,引导幼儿体会蚂蚁的情绪变化 1.鼓励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模仿故事中的感叹词。 2.引导幼儿跟随故事发展共同讨论、感受蚂蚁的情绪变化。 结合相关画面分别提问:刚发现西瓜时蚂蚁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搬不动时蚂蚁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它们发出了什么声音?叫来了伙伴后它们都想了什么办法?它们搬动了吗?发出了什么声音? 二、师生共同讨论,帮助幼儿了解蚂蚁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蚂蚁不怕困难的精神 1.请幼儿观察、寻找绘本上蚂蚁不高兴的画面。 提问:小蚂蚁什么时候不高兴了?一共遇到了几次困难?每次遇到困难后,是什么表情?之后它们为什么又高兴了?它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2.小结:小蚂蚁遇到困难后,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了问题,所以很高兴。 3.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图画中一只与众不同的蚂蚁——蚂蚁队长,感受到蚂蚁队长的领导和其他蚂蚁的听从指挥,体会整个蚂蚁群体团结向上的精神。 结合相关画面分别提问:蚂蚁遇到第一次困难时,是谁先搬的西瓜?是谁跑回蚂蚁穴叫同伴来搬西瓜的?大家一起搬西瓜时,是谁站在最前面?用杠杆搬西瓜时是谁指挥大家?怎么搬也搬不动时,是谁想出来用铲子铲西瓜瓤这个办法的? 4.小结:戴黑帽子的蚂蚁队长,它不怕苦不怕累,事事冲在最前面,而其他蚂蚁也能够听从它的指挥,大家很团结,所以,才能够解决很多的困难。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内容,鼓励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讲述自己熟悉的内容。 活动延伸 将绘本放在图书区,鼓励幼儿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

  • 语言活动:小蚂蚁 一、指导思想 本班幼儿年龄在3-4岁之间。 三岁以后,孩子们的身体比以前结实,不容易生病,精力比以往更加充沛,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能够掌握各种粗动作和精细动作。他们通过在婴班阶段的学习,逐...
    2019-12-26 阅读全文
  •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活动目标】 1、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让幼儿懂得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能生存、发展和拥有更多的朋友。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张;磁性教具:四只蚂蚁,...
    2021-06-21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主要领域 语言 相关领域 社会、音乐 ・感受关心、帮助别人后的谕快心情 ・能大胆说出互相帮助的事情 ・知道别人有困难时应给予帮助 主要形式 集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30分钟 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别人...
    2019-12-1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蚂蚁和西瓜 第一次活动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阅读的乐趣。2.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故事的内容和情节。重点:初步理解故事内容。难点: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故事内容和情节。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知道蚂蚁的生活习性...
    2019-12-17 阅读全文
  • 语言活动:小蚂蚁坐汽车 一、设计意图: 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幼儿知道尊敬长辈,培养幼儿活泼乐观的性格。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说短句:“熊婆婆,来我这儿坐。”解决方法:采用讲述法,提问法和表演法解决重点难点:知道尊敬长辈,待人热情...
    2019-12-26 阅读全文

一、指导思想 本班幼儿年龄在3-4岁之间。 三岁以后,孩子们的身体比以前结实,不容易生病,精力比以往更加充沛,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能够掌握各种粗动作和精细动作。他们通过在婴班阶段的学习,逐...

2019-12-26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让幼儿懂得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能生存、发展和拥有更多的朋友。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张;磁性教具:四只蚂蚁,...

2021-06-21 阅读全文

主要领域 语言 相关领域 社会、音乐 ・感受关心、帮助别人后的谕快心情 ・能大胆说出互相帮助的事情 ・知道别人有困难时应给予帮助 主要形式 集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30分钟 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别人...

2019-12-17 阅读全文

第一次活动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阅读的乐趣。2.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故事的内容和情节。重点:初步理解故事内容。难点: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故事内容和情节。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知道蚂蚁的生活习性...

2019-12-17 阅读全文

一、设计意图: 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幼儿知道尊敬长辈,培养幼儿活泼乐观的性格。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说短句:“熊婆婆,来我这儿坐。”解决方法:采用讲述法,提问法和表演法解决重点难点:知道尊敬长辈,待人热情...

2019-12-2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