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娃娃车
发布时间:2019-12-17 幼儿园娃娃教案 幼儿园游戏娃娃家 幼儿园大班风娃娃说课稿活动目标:
1、知道交通工具的用途.
2、享受听故事的乐趣。
3、认读“娃娃车”。
活动准备:
1、认字图卡“娃娃车”、活动大图书《来来往往》第2-3页。
2、故事《蚂蚁上幼儿园》。
3、图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1、出示活动1的统计表,大家数数有多少名幼儿坐娃娃车上幼儿园,请他们分享坐娃娃车的经验。
2、出示识字图卡“娃娃车”让幼儿认读。
3、出示活动大图书《来来往往》,请幼儿描述坐娃娃车的过程,然后出示识字图卡让幼儿认读“娃娃车”。
4、请其他幼儿说说它是怎样上幼儿园的,这些方式与乘娃娃车有什么不同。例如娃娃车内全都是小朋友,有老师,上车和下车都不用买票。5、出示故事图卡,讲述故事《蚂蚁上幼儿园》。
6、与幼儿讨论故事情节,例如:*为什么小邦和小芬要走大半天时间才能到幼儿园,而平平不用呢?*娃娃车的司机和老师负责什么工作?*坐娃娃车时要怎样注意安全?*如果你是蚂蚁,发现平平已经离家上幼儿园后,你会用什么方法去平平的幼儿园呢?
7、请幼儿在图画纸上画蚂蚁,并加上只呆做成头饰。请一名幼儿扮演司机,其他幼儿戴上头饰扮蚂蚁。游戏开始时,“司机”和“蚂蚁”随意行走,当老师发出指令:“蚂蚁坐娃娃车”,蚂蚁就要跟着司机走。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表情娃娃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二、重点及难点: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通过触摸感知数量。 三、活动准备: 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 语言引导、激发兴趣 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 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色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说明:注意幼儿点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 打开黄色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 说明:听、默数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尚有困难,老师予以适当指导并提醒幼儿数在心里。 3、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 打开黑色魔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 说明:通过触摸感知数量是幼儿从来未尝试过的形式,教师可提醒幼儿摸一颗、数一颗,使幼儿能获得成功体验并了解方法。 4、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中国娃娃
主题活动:中国娃娃
班次:大三班 ――第一周活动安排 2004年10月11日至10月15日
项 目
内容
星 期
晨 间 活 动
8:00――8:50
集体教育活动
9:00――9:20
区角或户外活动
10:00――11:00
执教人
集体教育活动
15:00――15:20
区角或户外活动
16:00――离园
执教人
星期一
1、户外活动:
玩大型玩具、跳圈、沙池、、动物饲养角、毛毛虫玩具、沙包等,幼儿自由选择或幼儿自由活动。
2、英语游戏化早操
阳光英语:
《At the Zoo》
第一课时
区角活动:
音乐区:提供中国功夫的音乐让幼儿自由表演。
语言区:有趣的汉字。
户外活动;
游戏《舞长龙》及带领幼儿观察、喂养小动物。
谭燕
特色课程:
《幼儿园里饭菜香》
区角活动:
科常区:提供四大发明让幼儿观察了解。
户外活动:
游戏《跨大步》、《舞长龙》、《伸手臂》等,幼儿自由选择或幼儿自由活动
程玲玲
星期二
活动名称:
《有趣的汉字》
荣娟娟
阳光英语:
《At the Zoo》
第二课时
谭燕
星期三
心理课程:
《滑滑梯》
程玲玲
活动名称:
《我是中国小娃娃》
荣娟娟
星期四
阳光英语:
复习《Lesson 1 2 3 4》
谭燕
活动名称:
《聪明的中国人》
程玲玲
星期五
活动名称:
《我们小手拉小手》
荣娟娟
活动名称:
《中国功夫》
谭燕
一 周 主 要 目 标
亲 子 活 动
1、学习At the Zoo
2、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知道中国很早就有四大发明,萌发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3、了解中国武术能够表现出中国功夫雄壮有力的气概。
4、结合日常生活,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幼儿安全意识。
5、教育幼儿自己吃饭,注意保持餐具、桌面干净。
与孩子共同制作汉堡包、三明治。
托班健康教案:笑娃娃和哭娃娃
活动设想:
小班幼儿刚入园,情绪不是很稳定,有一半的幼儿在入园初都是哭着度过,每天哭着喊爸爸,妈妈,怎么劝都不好用,为了让幼儿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对于哭的幼儿,我们特意设计了“笑娃娃和哭娃娃”的这次活动,将心育目标与语言目标有机融合。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活动始终以游戏贯穿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发挥增效作用。并采用卡片联想、生活经验联想来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认识日常生活中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2、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体验关爱、亲情、共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红星娃娃、笑娃娃和哭娃娃、情景卡片、水彩笔、记号笔、制作表情娃娃的纸
重点:
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
过程:
一、出示红星娃娃
教师:“今天红星娃娃邀请我们去它家做客,我们开不开心呀!”幼儿手拉手一边唱歌一边去作客。幼儿 和 老师去笑娃娃和哭娃娃的家。
二、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1、说说笑娃娃和哭娃娃的表情。(脸上、眼睛、嘴巴)
2、做做笑和哭的样子。
三、说说高兴与不高兴的事
1、“平时有什么高兴的事?高兴的时候你会怎么样?”
2、“不开心时可以做些什么?”介绍几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1)可以独自呆一会儿消消气(2)可以对别人说出生气的原因(3)为别人想一想(4)或者轻轻的哭一哭、睡一觉、看看书、听听音乐、做做游戏等等,这样很快就没事了。
3、问幼儿“你们喜欢笑娃娃还是哭娃娃?为什么呢?你们想和谁做好朋友?”
四、做做高兴的游戏
小兔跳跳,给皮球打气,老狼老狼几点了等。
五、我们都做笑娃娃
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制作笑娃娃,我们都当笑娃娃。
儿歌:小娃娃
设计意图:小娃娃是幼儿在平时经常能够接触的玩具,比较亲近,而且幼儿也很乐意去抱抱它们,和它们一起游戏。小班的幼儿语言的表达还没有完全发展,所以可以通过幼儿喜欢的活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且在听听看看说说玩玩中使幼儿更乐意接受儿歌内容。在第一次滚雪球中,发现幼儿爱娃娃的情感激发地还不够,幼儿说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计划通过老师自身情感的投入、教学形式的丰富等方法来达到目标。目标:1、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抱抱娃娃和生活经验的联想中,体验父母爱孩子的情感。2、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重点:在操作中有念儿歌的兴趣。难点:通过情境的创设、幼儿的操作、以及说说念念中体验父母爱孩子的情感。准备:人手一个娃娃、录音磁带活动流程:兴趣激发——感受理解——完整欣赏——体验实践过程:一、兴趣激发:(创设娃娃家情境。敲门声响起)谁在敲门呀?(教师开门)原来是娃娃来做客了。(娃娃与幼儿互相问候)二、感受理解:1、 理解第一、二句(1) 小娃娃长的是怎样的啊?(幼儿随意说,教师用儿歌词句小结幼儿的回答)(2) 小娃娃,真漂亮,大眼睛,小嘴巴,你们喜欢吗?我们和小娃娃说说话好吗?(和老师一起念第一、二句)重点引导:谁会表扬娃娃,娃娃就来亲亲你。2、 理解学习第三、四句(1) 嘘,听!好象是小娃娃在说话。听一听,她在说什么。(放录音:谁来抱抱我,做我的好妈妈?)(2) 小娃娃说了什么呀?(3) 谁愿意做娃娃的妈妈,抱抱她还要说“我来抱抱你,做你的好妈妈”重点引导:a.个别示范(娃娃说XXX像个好妈妈,一边抱娃娃一边会和娃娃说话)。 b.集体抱娃娃(鼓励幼儿先自由地和娃娃说说话,再集体和娃娃说话)。三、完整欣赏:你们喜欢小娃娃,我也很喜欢她。我要抱抱娃娃呢,看——(1) 教师抱娃娃边表演边朗诵儿歌要求:语言夸张,表情丰富,动作轻柔。(2) 你们想做娃娃的妈妈照顾她吗?我们一起来对娃娃说好吗?重点引导:a.集体练习。 b.请部分幼儿示范。四、体验实践:我们来做做爸爸妈妈,把娃娃照顾好,好吗?(在配乐儿歌声中,幼儿用各种方法表达对娃娃的爱:喂娃娃、拍拍娃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