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想起奶奶家好吃的玉米(中班科学教案)

发布时间:2019-12-13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科学教案中班 幼儿园托班科学教案

引言:秋天到了,爸爸看着落叶,不仅叹息,然后我说:“爸爸,我想吃奶奶家的玉米了,奶奶家的玉米可甜了”,爸爸的眼睛红了,我问爸爸怎么了?爸爸不说话,只是亲了亲我。

目 标:

1、了解玉米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2、知道玉米营养价值高,爱吃玉米。

准 备:1、各种玉米食品、带壳的玉米等、幼儿用书《玉米的生长》、教学挂图。

过 程:1、玉米品尝会:

幼儿自由结伴进行品尝。

交流分享:

——“你刚才吃的是什么?”

“这些东西是用什么来做成的?”

2、观察讨论:

教师出示玉米提问:

——“玉米是长得怎么样的?外面有什么,里面有什么?”

“玉米有哪些颜色?”

玉米自述:(出示教学挂图)

——“我叫玉米,从一粒小小的玉米种子开始慢慢发芽、长高、抽节,然后长出玉米棒,吐出玉米须。玉米棒外面穿了好几层衣服,大家叫它包叶,里面是一排排的玉米粒,像珍珠一样,有黄的、白的,还有紫的。我的本领可大了,可以炒菜吃、爆米花、煮玉米饭、做玉米饼等,还可以当饲料。我的营养真丰富,小朋友吃了长得棒。”

幼儿阅读《玉米的生长》,教师答题。

3、实践活动:

幼儿自由结伴选择剥玉米壳、剥玉米粒。

师生交流剥玉米的感受。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幼儿园小班教案《好吃的水果牛奶》


小班教案《好吃的水果牛奶》适用于小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制作水果牛奶和多种水果牛奶混搭的吃法,体验自己制作的快乐,知道水果和牛奶都是有营养的,激发幼儿愿意吃、喜欢吃水果和牛奶,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好吃的水果牛奶》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知道水果和牛奶都是有营养的,激发幼儿愿意吃、喜欢吃水果和牛奶。

2.尝试制作水果牛奶和多种水果牛奶混搭的吃法,体验自己制作的快乐。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爱吃水果的牛》动画短片;音乐《果汁分你一半》

2、各种水果丁(菠萝、橙子、草莓)、牛奶每组2盒,4组、一次性小碗若干、一次性桌布、勺子若干。

活动过程:

1.音乐律动导入活动《水果歌》

师:宝贝们我们一起出发水果乐园去喽!---老师带着孩子进场配班老师播放水果歌视频一起跳个开场舞。

2.引出喜欢吃水果的奶牛,知道水果和牛奶都是有营养的

(1)师:刚刚看见那么多好吃的水果出来跳舞,好像咬一口他们啊,宝宝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2)师:我最喜欢吃红红的,甜甜的苹果。你们呢?---孩子们说说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3)师:哞哞!瞧,一只可爱的奶牛也和我们宝宝一样喜欢吃水果的,---师播放《爱吃水果的奶牛》

(4)师:小奶牛怎么没感冒生病啊?

小奶牛都吃了哪些水果呀?(原来各种水果都有营养,让奶牛变得更健康)

出示杨桃(像星星一样的杨桃)、木瓜(黑黑的籽…)

(5)师:主人生病了,小奶牛给他喝了什么?(草莓牛奶、香蕉牛奶……)

最后,生病的人都好起来,都变成什么样的人了?(爱吃水果的人)

总结:水果里有维生素,牛奶里有蛋白质,吃了身体棒棒的!

3.初步尝试自己制作水果牛奶,播放音乐《果汁分你一半》

(1)师:既然水果和牛奶都这么有营养,我们一起来试着做水果牛奶吧。

(2)幼儿探索,制作水果牛奶,教师巡回指导。

(3)闻一闻,尝一尝,引导幼儿说出:我真喜欢吃。(吃完了坐回来)

4.榨汁机榨出水果牛奶

师:今天奶牛阿姨也来到了我们的现场哦,她还给我们带来了神奇的榨汁机,榨汁机能帮助我们把水果牛奶变得更好吃。

奶牛阿姨取水果,分别放进榨汁机。

5.结束:

师:宝宝们客人老师和园长妈妈也希望自己的身体棒棒的,我们把水果牛奶送给她们一起分享吧!

记得提醒客人老师要像我们一样爱吃水果和牛奶,身体才会更棒哦!

幼儿百科: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水果不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营养,而且能够促进消化。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泡奶粉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泡奶粉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尝试泡奶粉,发现奶粉味道浓淡与水量多少的关系,对溶解现象产生新股,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泡奶粉教案吧。活动目标:

1.尝试泡奶粉,发现奶粉味道浓淡与水量多少的关系。

2.对溶解现象产生新股。

3.乐意在小实验中与同伴交流,体验实验操作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包装好的奶粉足量,被子、调羹每组一份,搅拌棒若干。

2.每人三个一次性被子(里面放有相同数量的饮用水),一根搅拌棒,一个透明杯。

3.各种果蔬汁、酱(苹果、香蕉、胡萝卜、番茄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策略:

1.教师出示整包奶粉

2.观察包装袋上的有关说明

指导语:

1.这是什么?你喝过吗?谁泡给你喝的?

2.怎么泡呢?一起来看包装上的说明。

二、泡奶粉

策略:

1.教师出示三个杯子,杯中放一样多的谁。

2.三个被子中加入不容量的奶粉,引导幼儿观察奶粉浓度的不同。

3.幼儿尝试泡奶粉

指导语:

1.三个一样多水的杯子,分别取名为1号杯、2号杯、3号杯。

2.现在老师往1号杯加一勺奶粉,2号杯加二勺奶粉,三号杯加三勺奶粉,然后都给它们搅拌一下。请你仔细观察比较下,哪杯奶粉味道最淡,哪杯最浓呢?

3.根据你的口味,去试试泡一杯你喜欢的奶粉吧。

4.交流讨论:你在泡奶粉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5.小结:奶粉泡在水里不见了,这是溶解现象。如果杯中的水量不变,奶粉加多,味道就浓,奶粉加少,味道就淡。

三、调配果味牛奶

策略:

1.教师出示苹果汁、番茄酱等。

2.将自己的果味牛奶与爸爸妈妈一起品尝。

指导语:

有了这些水果蔬菜酱的加入,我们可以调配一杯果味牛奶。制作好以后请给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青菜奶奶过生日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蔬菜,感受蔬菜的长短、大小、粗细等形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排序。

2、学会关爱他人,乐意和别人分享快乐。

活动准备:

1、新鲜蔬菜若干:各种萝卜5只,长短不一的黄瓜4根,大小不一的番茄3只,粗细长短不一的茄子2根,青椒1只,蔬菜分别放在小布袋里;相应的蔬菜图片,数字卡片:1-5。

2、用硬纸做一个青菜老人。

活动过程:

一、青菜奶奶的客人。

1、青菜奶奶要过生日。

(1)出示纸制青菜。

(2)师:这是什么?(青菜)这是青菜奶奶还是青菜宝宝?(青菜奶奶)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戴着老花眼镜、有皱纹)(3)小结:是啊。青菜奶奶今天要过生日了。她要请客,客人在小布袋里,你摸摸,闻闻,猜猜青菜奶奶请了哪些客人?

(4)引导幼儿闻一闻、摸一摸、猜一猜。

(5)师:请你把布袋里的小客人请出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6)小结:今天,青菜奶奶请的客人有萝卜宝宝、番茄宝宝、黄瓜宝宝、茄子宝宝。(边说边出示相对应的蔬菜图片)这些宝宝有的是长长的,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红的,有的是绿的,有的是紫的,还有的是白白的,有的摸上去很光滑,有的有点粗糙。这些宝宝和青菜奶奶合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蔬菜,蔬菜的营养可多啦。

2、"小客人"来排队。

(1)师:现在请这些小客人来排好队,整整齐齐的到青菜奶奶家去好吗?你觉得该谁排在第一个呢?为什么?

(2)师:我们来数数,有几只番茄宝宝?这里有一些数字卡片,它们都是谁?谁会把它们送给蔬菜宝宝?

(3)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排队。

师:现在谁来动一动脑筋,把这些宝宝从最少的开始排队,谁应该排在第一位?如果最多的排在第一位该怎么排呢?谁来试一试?

二、去青菜奶奶家1、师:小客人排好队真神气!我们一起去青菜奶奶家,可是门关着,青菜奶奶的眼睛不好,她看不清你是谁,怎么办?青菜奶奶的耳朵也不好,听不清,怎么办?

2、师:好,我们去青菜奶奶家了。

3、师:青菜奶奶家到了,谁先去敲敲门?

(教师扮青菜奶奶:谁呀?你是什么样的黄瓜宝宝?好,请进请进。)三、和青菜奶奶过生日1、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

师:青菜奶奶请我们吃蛋糕啦,我们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在青菜奶奶家坐下,孩子唱《生日歌》)2、分生日蛋糕。

师:青菜奶奶的蛋糕谁想吃?一个蛋糕给谁吃?老师来分蛋糕,我们这里有15个宝宝,加上老师和青菜奶奶一共是17个人,那我们应该把蛋糕分成几块?(17块)3、吃蛋糕。

(1)师:第一块蛋糕给谁吃?

(2)提醒幼儿关注他人:看看你的朋友有蛋糕了吗?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以青菜奶奶过生日为主要情节,引出整个活动。一开始是请出青菜奶奶的客人,通过摸一摸、闻一闻、猜一猜,认识几种常见蔬菜,接下来是是排队,引导幼儿学会按照数量的多少排序,最后是通过为青菜奶奶过生日、唱生日快乐歌、分吃生日蛋糕,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乐意和别人分享快乐。

活动的难度是感受蔬菜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并按数量的多少排序。活动第一环节,让幼儿通过猜一猜的方式请出青菜奶奶的客人,由于要把所有的蔬菜(20多个)都摸出来,所以这一环节的时间没有掌握好,用时太多;第二环节是小客人排队去青菜奶奶家,主要是让幼儿根据各种蔬菜的多少来排序,这一环节通过上课时幼儿的表现,发现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难度有点高;下面一环节是通过敲门到青菜奶奶请你进去,只要是让幼儿说出各种蔬菜的特征,这一环节幼儿表现的都不错,都能说出蔬菜的一些主要特征;最后一环节唱生日歌、分蛋糕和吃蛋糕,在这里我稍稍做了改动,问幼儿生日时除了唱生日歌以外,还要做什么,幼儿回答吃蛋糕,因为没有蛋糕,所以让幼儿吃蛋糕要怎么分时,幼儿的回答是各抒己见,但是没有幼儿能回答出要每人一份,这里对幼儿来说难度也很大;总之,整个活动下来,觉得自己准备的很不充分。由于要上的是科学课,很多老教师听下来觉得很乱,不像科学课,所以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于是我对这一节课进行了修改。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蔬菜,感受蔬菜的长短、大小、粗细等形状特征,并能根据蔬菜的特征进行分类。

2、学会关爱他人,乐意和别人分享快乐。

活动准备:

1、新鲜蔬菜若干:各种萝卜5只,长短不一的黄瓜5根,大小不一的番茄5只,粗细长短不一的茄子5根,青椒5个;各种蔬菜一样放在小布袋里;幼儿人手一个蔬菜;相应的蔬菜图片。

2、用硬纸做一个青菜奶奶。

3、用蔬菜做的食品。

活动过程:

一、青菜奶奶的客人。

1、青菜奶奶要过生日。

(1)(出示纸制青菜)师问:这是谁?(青菜)(2)师:对,她是青菜奶奶。青菜奶奶今天要过生日了,她要请客,客人在小布袋里,你摸摸,闻闻,猜猜青菜奶奶请了哪些客人?

(3)师:请你把小布袋里的小客人请出来,看看它是谁?(萝卜、黄瓜、番茄、茄子、青椒)二、介绍青菜奶奶的客人(1)师:这些小客人呢,老师们都不熟悉,想请小朋友来给我介绍一下?(后面的桌子上也有青菜奶奶请的小客人,等会儿请小朋友自己挑选一个,仔细的看看、摸摸、闻闻,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然后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2)幼儿人手一份蔬菜,通过看看、摸摸、闻闻,探索蔬菜的一些特征。

(3)幼儿讲述各种蔬菜的特征。(我的茄子宝宝是紫色的,摸上去滑滑的;我的黄瓜宝宝是绿色的,长长的,毛毛的;我的番茄宝宝是红红的,圆圆的,滑滑的;我的萝卜宝宝是白色的;我的萝卜宝宝是橘色的;我的青椒宝宝是绿色的等等)(4)小结:今天,青菜奶奶请的客人有萝卜宝宝、番茄宝宝、黄瓜宝宝、茄子宝宝。(边说边出示相对应的蔬菜图片)这些宝宝有的是长长的,有的是圆圆的,有的是红的,有的是绿的,有的是紫的,还有的是白白的,有的摸上去很光滑,有的有点粗糙。这些宝宝和青菜奶奶合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蔬菜,蔬菜的营养可多啦。

三、送"小客人"回家。

(1)师:蔬菜宝宝出来很久了,要回家了。小朋友,你们愿意送它们回家吗?

(2)送蔬菜宝宝回家:小朋友有自己的家,蔬菜宝宝也有自己的家,根据老师描述的特征,幼儿对各种蔬菜进行分类。

四、拓展师:除了这些蔬菜宝宝,你还知道其它的蔬菜宝宝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五、蔬菜品尝会(1)师:小朋友喜欢吃蔬菜吗?(蔬菜里的营养可多啦)(2)师:蔬菜奶奶过生日,她把这些蔬菜做成了一道道美味可口的菜,想请小朋友来品尝一下。

(3)师:你吃的是什么呀?是什么味道的啊?

(4)师:我们把剩下的让班里其他的小朋友去品尝一下,好吗?(幼儿排好队伍回教室)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出示青菜奶奶图片,通过猜一猜的方式引出各种蔬菜,有了第一课时的经验,这里没有把所有的蔬菜放在大布袋里,每种蔬菜只选了一样,所以这里节省了不少时间,这一环节主要让孩子认识各种蔬菜,并能说出它们的名字,这些常见的蔬菜幼儿都认识,都能说出名字;第二环节介绍小客人,是让幼儿通过看看、摸摸、闻闻等方式,让孩子通过各种感官感知认识各种蔬菜,感受蔬菜的长短、大小、粗细等形状特征,并能说出蔬菜的这些特征,对于蔬菜的颜色特征,幼儿都能说出来,长长的、粗粗的、细细的、滑滑的幼儿也都会形容,粗糙的,幼儿只会用毛毛的来形容;第三环节送小客人回家,主要是巩固幼儿对蔬菜特征的认识,这一环出现的问题是,幼儿不知道胡萝卜和白萝卜是不是"住在一起"的,于是我跟他们说,虽然它们颜色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萝卜;下面是拓展环节,拓展幼儿对其它一些蔬菜的认识;最后一环节是蔬菜品尝会,我特意把黄瓜、萝卜、番茄做成了酸的、咸的和甜的,通过品尝,让幼儿说说自己吃的是什么,是什么味道的,还有就是通过品尝,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乐意和别人分享快乐。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形状,颜色,触感,学习将物体按某一特征来进行排列。

2.学习按物点数,知道茄子西红柿黄瓜萝卜等是属于蔬菜。

3.体验活动的快乐,懂得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1.新鲜蔬菜若干:各种萝卜6只,长短不一的黄瓜5根,大小不一的番茄4只,粗细长短不一的茄子3根,青菜1棵,蔬菜分别放在小布袋里;相应的蔬菜图片。

2.用硬纸做一个青菜老人。

3.一个生日蛋糕。

活动过程:

一、引题:出示青菜奶奶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提出活动要求:桌上呀有个小布袋,等会请你挑个位置坐下来,坐下来以后先不能动小布袋,耳朵听到了吗?小朋友的耳朵真灵,耳朵一灵宝宝就聪明了。

1.现在,张老师给你们看看,这是什么?

2.你们看这是青菜奶奶还是青菜宝宝?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额头)都有皱纹,所以你认为是青菜奶奶。

3.还有从哪里看出来?(眼镜)二、摸一摸今天青菜奶奶要过生日了,她请了许多小客人。小客人就在小布袋,我们摸一摸,闻一闻,猜一猜青菜奶奶请了哪些小客人。

1.先摸一摸,闻一闻,猜一猜是什么?

2.我们打开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小客人?

3.摸上去有什么感觉?还有摸上去什么感觉?

三、排排队这些小客人呀,我们都要带到青菜奶奶家去。他们去的时候让他们排排队好吗?这样显得更有礼貌对吧。

1.西红柿先来排排队。你们想怎么排?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

2.黄瓜来排,你想怎么排?

四、点点数原来青菜奶奶想请西红柿宝宝,茄子宝宝参加她的生日。

1.我们一起数数西红柿宝宝有几个?(6个)我们用数字把它记录下来。

2.我们再一起数数黄瓜有几根?(5根)我们用数字把它记录下来,故意写错5,是不是这样写的呀?

3.萝卜有几个呀,一起数一数(4个)我们用数字把它记录下来。

4.茄子有几个,一起数一数(3个)我们用数字把它记录下来。

5.青菜有几棵呀?(1棵)1你们会些吗?我们一起写一写(徒手)教师小结:青菜,西红柿……把他们合起来(用勾线比圈起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蔬菜"(出示字卡)一起读读。

五、敲敲门青菜奶奶呀,年纪大了,她的眼睛看不清,耳朵也不太好了。所以你跑到青菜奶奶家门口,一定要先敲敲门,然后响亮的告诉她你是谁,否则她不开门的。

1.现在带上你的蔬菜宝宝准备去青菜奶奶家过生日。

2.谁先想去?好你先来,敲敲门,老师把青菜奶奶遮住自己的脸,你是什么蔬菜宝宝呀?你是什么形状的呀?哦,请进请进。

3.还有谁也要去的?敲敲门,你是什么蔬菜宝宝呀?你是什么形状的呀?哦,请进请进4.还有谁想来呀?敲敲门,请蔬菜宝宝一起来吧。你们是谁呀?我是XXX,xxx宝宝……请进请进。

六、过生日青菜奶奶要过生日啦,过生日要吃什么的?(教师去蛋糕)时真的还是假的呀,请幼儿猜测一下。

1.吃蛋糕之前要唱什么的《生日歌》那我们一起唱吧:祝你生日快乐……2.张老师唱的歌和你们不一样,我是特意唱给蔬菜奶奶听的,听听哪里不一样?

3.吃蛋糕了,这一个蛋糕谁想吃?(我)一个蛋糕给你吃了,他们都没得吃,怎么办?(切)一切变成几块了(2块)给谁吃?(给我)给你给你,我们都没得吃了,怎么办(再切)一切变几块了(4块)还是不够吃,怎么办?

教师小结:对,继续切,切到每个小朋友都有的吃才行,对不对?好的东西要大家分享。我们还是回教室切吧,让教室里的小朋友也来分享我们的快乐。

活动延伸:蛋糕分享。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熊奶奶的服装店


活动目标:

1.

在帮熊奶奶找纽扣的情境中,按2个特征辨别图形、复习5以内的数数。

2.

尝试看标记图钉纽扣,感受数量的序列。

活动准备:

1.

手偶“熊奶奶”

,无纽扣的服装人手一件,有红黄蓝绿颜色特征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纽扣若干,上面有1~5不等的纽孔,箩筐人手一个(每个幼儿的纽扣都不同)。

2.

装有一颗纽扣的篮子实现放在幼儿的椅子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去熊奶奶的服装店参观。

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做客,高兴吗?走,出发喽!

2、到啦!咦!有这么多客人老师,先跟他们打打招呼吧!

3、找张椅子坐下来!

瞧!是谁请我们来做客呀?(熊奶奶)熊奶奶说: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做客!

”宝宝们该跟她说什么?

(真是一群有礼貌的好宝宝)熊奶奶家里新开了商店,邀请我们来参观。

瞧!她开的是什么店?(对,卖衣服的店就叫服装店)服装店里有些什么样的衣服?(嗯,有红衣服、黄衣服)你喜欢哪一件衣服?

这些衣服漂亮吗?

(二)帮熊奶奶找纽扣(目标:根据标记的特征,寻找不同颜色、形状的纽扣,乐意用不同的方位词表述自己在哪里找到了纽扣)1、按特征找纽扣师:可是,熊奶奶说,衣服还没做好呢!找找看,上面还缺了什么?(纽扣)熊奶奶年纪大了,眼睛不太好,纽扣掉在家里找不到了!你们愿意来帮帮她吗?

不过,熊奶奶的纽扣都是不一样的,谁能看懂熊奶奶要老师找什么样的纽扣?(出示红色三角形纽扣标记)教师:这个纽扣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一定要符合了这两个要求才对。

师:熊奶奶要你找什么样的纽扣?拿起你的小篮子,仔细看看,轻轻的和边上的小朋友说说。

(熊奶奶的年纪大了,声音太大了她会受不了)教师:带好你的小篮子,到熊奶奶家的每一张桌子上去找找吧!

一课三议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孩子自由交流:

(集体关注:找到你要的纽扣了吗?你是在哪里找到的?你找到是什么样的纽扣?再去找找看有没有你要找的纽扣了?仔细地看看、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要找到,这样才不会遗漏!

个别关注:××你找的是不是红色的三角形纽扣呀?看清楚颜色、形状,都一样才能放进自己小框。

不要把别人的纽扣拿走哦!这是你要找的纽扣吗?)2、数纽扣(桌子上还没有被找到的纽扣,老师带在手里。

)教师:都找到了!我们回去吧!

教师:看我也找到了几颗纽扣!看这个绿色的正方形的纽扣是谁的?还有这个呢?这是一个小粗心,找东西的时候应该仔细地找找,这样才不会遗漏!

教师:把纽扣拿出来,轻声地数数你找到了几颗纽扣?(不要吵到熊奶奶哦!

)教师:哦!小猪找到了4颗纽扣,谁也找到了4颗纽扣?有谁找到了5颗纽扣呀!让我瞧瞧!你们真棒!

5颗纽扣都都数得清!

教师:咦!你们的纽扣上有什么?(圆点)教师:哎呀!××看得真仔细,这圆点是纽扣穿线的洞洞,拿一颗出来数数上面有几个洞洞啊?

教师:都是×个吗?再数一数其他纽扣吧!

(1-5个纽扣洞)教师:把洞洞最多的纽扣,找出来!是几呢?拿最少的让我看看?又是几呢?

教师:看这么多洞洞的纽扣,有吗?(教师伸出5以内的手指数)又找到啦!都找到了?请小篮子到椅子后面休息一会吧!你们帮熊奶奶找到纽扣了,她可真高兴!你们愿意帮她把纽扣订到衣服上吗?

3、为衣服订纽扣,按数量多少排序。

教师:怎样订纽扣呢?熊奶奶可是有要求的哦!怎样订呢?熊奶奶在这里告诉我们了,谁看懂了呀?

(幼儿自由表述,按照1个洞洞的纽扣——5个洞洞的纽扣的顺序订扣子。

)(熊奶奶说,这个问题有点难,只有听清楚、想明白的宝宝,才会知道。等待——**不吵不闹,看得这么认真,她一定看懂了!

)上面是几个洞洞的纽扣?(手指上面的纽扣洞)下面呢?(手指下面的纽扣洞)这个表示慢慢、慢慢地变,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对,是慢慢、慢慢变多了?(配合用手指的动作)还有几个纽扣该怎样订?可要想清楚哦!

请个别幼儿上前尝试订纽扣。

教师:这件衣服谁愿意来订扣子呢?上面是几个洞洞的纽扣,下面呢?该怎样订?(从5个洞洞的纽扣——1个洞洞的纽扣)教师:请小朋友们带上篮子去找一件衣服订纽扣吧!

巡回关注:孩子能否按图示、按序订纽扣!

集体调控:先找到自己的衣服,然后看清楚熊奶奶订纽扣的要求,再把纽扣倒出来摆一摆,想清楚就可以订纽扣啦!垃圾放进小篮子里!

4、带上新衣服回家师:新衣服做好啦!快把你的新衣服送到熊奶奶的服装店里吧!

集体讲评:

师:钉上纽扣的新衣服更漂亮啦!坐下来!让老师来瞧瞧,你们有没有按照熊奶奶的要求来做呀?

教师:这件衣服的纽扣是谁订的?

这里,熊奶奶的要求是:纽扣上的洞洞是越来越……?

看**是1、2、3、4、5,真是越来越多了,**真聪明,谢谢你哦!

这件呢?是谁做的?熊奶奶的要求是越来越……?

原来是纽扣的队伍排错了,要改一改!

退场:你们真能干,不仅帮熊奶奶找到了纽扣,还做好了新衣服,熊奶奶可高兴啦!她说:

“谢谢这些聪明宝宝。欢迎你们再来做客!

”做完事情啦,我们出去放松放松吧?跟熊奶奶说什么?还有客人老师呢!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材料投放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练习将扣子按颜色、形状标记进行加工的技能。

活动反思: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操作学习中材料的提供一味地去迎合幼儿,反而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目标。

为幼儿提供何种性质的操作材料,应根据教育目标及幼儿学习的特点来考虑。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集体评议:

施艳红:幼儿操作的学具应制作规范,如衣服上的扣子订的不齐时要提醒。

吴亚红:整个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老师能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枯燥的数学活动中学的不那么无趣,枯燥,这样会使该活动有较好的学习效果。

中班数学:熊奶奶的服装店(重点领域:数学)(第二教时)执教:赵娜活动目标:

1、在帮熊奶奶找纽扣的情境中,按2个特征辨别图形、复习5以内的数数。

2、尝试看标记图钉纽扣,感受数量的序列。

活动准备:

1.

手偶“熊奶奶”

,无纽扣的服装人手一件。

2.

有红黄蓝绿颜色特征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的纽扣若干,上面有1~5不等的纽孔,箩筐人手一个(每个幼儿的纽扣都不同)。

3.

装有一颗纽扣的篮子事先放在幼儿的椅子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去熊奶奶的服装店参观。

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做客,高兴吗?走,出发喽!

2、到啦!咦!有这么多客人老师,先跟他们打打招呼吧!

3、找张椅子坐下来!

瞧!是谁请我们来做客呀?(熊奶奶)熊奶奶说: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做客!

”宝宝们该跟她说什么?

(真是一群有礼貌的好宝宝)熊奶奶想要开一家商店,邀请我们先来参观。

瞧!她想开的是什么店?(对,卖衣服的店就叫服装店)(二)帮熊奶奶找纽扣(目标:根据标记的特征,寻找不同颜色、形状的纽扣,乐意用不同的方位词表述自己在哪里找到了纽扣)1、按特征找纽扣师:熊奶奶说,她遇到了一些困难,还不能开店,你们看这些衣服上面还缺了什么?(纽扣)熊奶奶年纪大了,眼睛不太好,纽扣掉在家里找不到了!你们愿意来帮帮她吗?

不过,熊奶奶的纽扣都是不一样的,谁能看懂熊奶奶要老师找什么样的纽扣?(出示红色三角形纽扣标记)教师:这个纽扣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一定要符合了这两个要求才对。

师:熊奶奶要你找什么样的纽扣?拿起你椅子下的小篮子,仔细看看,轻轻的和边上的小朋友说一课三议说。

(熊奶奶的年纪大了,声音太大了她会受不了)请个别幼儿说说要找的扣子是什么样的。(强调颜色和形状)教师:带好你的小篮子,到熊奶奶家的每一张桌子上去找找吧!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孩子自由交流:

(集体关注:找到你要的纽扣了吗?你是在哪里找到的?你找到是什么样的纽扣?再去找找看有没有你要找的纽扣了?仔细地看看、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要找到,这样才不会遗漏!

个别关注:××你找的是不是红色的三角形纽扣呀?看清楚颜色、形状,都一样才能放进自己小框。

不要把别人的纽扣拿走哦!这是你要找的纽扣吗?)2、数纽扣(桌子上还没有被找到的纽扣,老师带在手里。

)教师:都找到了!我们回去吧!

教师:看我也找到了几颗纽扣!看这个绿色的正方形的纽扣是谁的?还有这个呢?这是一个小粗心,找东西的时候应该仔细地找找,这样才不会遗漏!

教师:把纽扣拿出来,轻声地数数你找到了几颗纽扣?(不要吵到熊奶奶哦!

)教师:哦!

**找到了4颗纽扣,谁也找到了4颗纽扣?有谁找到了5颗纽扣呀!让我瞧瞧!你们真棒!

5颗纽扣都都数得清!

教师:咦!你们的纽扣上有什么?(圆点)教师:哎呀!××看得真仔细,这圆点是纽扣穿线的洞洞,拿一颗出来数数上面有几个洞洞啊?

教师:都是×个吗?再数一数其他纽扣吧!

(1-5个纽扣洞)教师:把洞洞最多的纽扣,找出来!是几呢?拿最少的让我看看?又是几呢?

教师:看这么多洞洞的纽扣,有吗?(教师伸出5以内的手指数)又找到啦!都找到了?请小篮子到椅子后面休息一会吧!你们帮熊奶奶找到纽扣了,她可真高兴!你们愿意帮她把纽扣订到衣服上吗?

3、为衣服订纽扣,按数量多少排序。

教师:怎样订纽扣呢?熊奶奶可是有要求的哦!她在这里告诉我们了,谁看懂了呀?(幼儿自由表述,按照1个洞洞的纽扣——5个洞洞的纽扣的顺序订扣子。

)(熊奶奶说,这个问题有点难,只有听清楚、想明白的宝宝,才会知道。等待——**不吵不闹,看得这么认真,她一定看懂了!

)上面是几个洞洞的纽扣?

教师顺势给衣服贴上一个洞的扣子。

(手指上面的纽扣洞)下面呢?(手指下面的纽扣洞)这个表示慢慢、慢慢地变,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对,是慢慢、慢慢变多了?

教师贴上2个洞的纽扣。

(配合用手指的动作)还有几个纽扣该怎样订?

谁愿意来试一试?

请个别幼儿上前尝试订纽扣。

(幼儿上前尝试时用的扣子事先撕下背面的双面胶,贴在塑封纸上,方面幼儿操作。)教师:这件衣服谁愿意来订扣子呢?上面是几个洞洞的纽扣,下面呢?该怎样订?(从5个洞洞的纽扣——1个洞洞的纽扣)教师:钉扣子时订的不要太挤,要订得齐一些。订在衣服中央的开缝上。

教师:看来小朋友都已经掌握了订扣子的方法了,那就请小朋友们带上篮子去找一件衣服订纽扣吧!

巡回关注:孩子能否按图示、按序订纽扣!

集体调控:先找到自己的衣服,然后看清楚熊奶奶订纽扣的要求,再把纽扣倒出来摆一摆,想清楚就可以订纽扣啦!垃圾放进小篮子里!

4、带上新衣服回家师:新衣服做好啦!快把你的新衣服送到熊奶奶的服装店里吧!

集体讲评:

师:钉上纽扣的新衣服更漂亮啦!坐下来!让老师来瞧瞧,你们有没有按照熊奶奶的要求来做呀?

教师:这件衣服的纽扣是谁订的?

这里,熊奶奶的要求是:纽扣上的洞洞是越来越……?

看**是1、2、3、4、5,真是越来越多了,**真聪明,谢谢你哦!

这件呢?是谁做的?熊奶奶的要求是越来越……?

原来是纽扣的队伍排错了,要改一改!

退场:你们真能干,不仅帮熊奶奶找到了纽扣,还做好了新衣服,熊奶奶可高兴啦!

这下马上就可以开店做生意啦。

她说:

“谢谢这些聪明宝宝。欢迎你们再来做客!

”做完事情啦,我们出去放松放松吧?跟熊奶奶说什么?还有客人老师呢!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材料投放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练习将扣子按颜色、形状标记进行加工的技能。

活动反思:

根据这个发现,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先进理念为指导,让孩子“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以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从而轻松地掌握序数的概念。

幼儿操作时虽然事先提了要求,但是操作时幼儿好象根本就不理解,因此在提了要求的同时,教师还应示范,这样幼儿就跟容易理解。

集体评议:

施艳红:教师可以先示范依次找出最大的,第二大的,然后让幼儿接着往下排,帮助幼儿理解,如果每次教拿出最大的,那么相继其后拿出的总是比已经拿出的小,而比没拿出的都大。

吴亚红:采用讨论的形式让幼儿边思考边操作,引起幼儿对序列中物体双重意义的思索。通过由浅入深的讨论,使幼儿的排序水平从直观向抽象发展,从而形成系列化的逻辑观念,为理解抽象的数序奠定基础。

中班数学:熊奶奶的服装店(重点领域:数学)(第二教时)执教:赵娜活动目标:

1、在帮熊奶奶找纽扣的情境中,按2个特征辨别图形、复习5以内的数数。

2、尝试看标记图钉纽扣,感受数量的序列。

活动准备:

1.

手偶“熊奶奶”

,无纽扣的服装人手一件。

2.

有红黄蓝绿颜色特征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的纽扣若干(稍大一些,以方便展示幼儿作品时能更清晰),上面有1~5不等的纽孔,箩筐人手一个(每个幼儿的纽扣都不同)。

3.

装有一颗纽扣的篮子事先放在幼儿的椅子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去熊奶奶的服装店参观。

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做客,高兴吗?走,出发喽!

2、到啦!咦!有这么多客人老师,先跟他们打打招呼吧!

3、找张椅子坐下来!

瞧!是谁请我们来做客呀?(熊奶奶)熊奶奶说: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做客!

”宝宝们该跟她说什么?

(真是一群有礼貌的好宝宝)熊奶奶想要开一家商店,邀请我们先来参观。

瞧!她想开的是什么店?(对,卖衣服的店就叫服装店)(二)帮熊奶奶找纽扣(目标:根据标记的特征,寻找不同颜色、形状的纽扣,乐意用不同的方位词表述自己在哪里找到了纽扣)1、按特征找纽扣师:熊奶奶说,她遇到了一些困难,还不能开店,你们看这些衣服上面还缺了什么?(纽扣)熊奶奶年纪大了,眼睛不太好,纽扣掉在家里找不到了!你们愿意来帮帮她吗?

不过,熊奶奶的纽扣都是不一样的,谁能看懂熊奶奶要老师找什么样的纽扣?(出示红色三角形纽扣标记)教师:这个纽扣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一定要符合了这两个要求才对。

师:熊奶奶要你找什么样的纽扣?拿起你椅子下的小篮子,仔细看看,轻轻的和边上的小朋友说一课三议说。

(熊奶奶的年纪大了,声音太大了她会受不了)请个别幼儿说说要找的扣子是什么样的。(强调颜色和形状)教师:带好你的小篮子,到熊奶奶家的每一张桌子上去找找吧!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孩子自由交流:

(集体关注:找到你要的纽扣了吗?你是在哪里找到的?你找到是什么样的纽扣?再去找找看有没有你要找的纽扣了?仔细地看看、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要找到,这样才不会遗漏!

个别关注:××你找的是不是红色的三角形纽扣呀?看清楚颜色、形状,都一样才能放进自己小框。

不要把别人的纽扣拿走哦!这是你要找的纽扣吗?)2、数纽扣(桌子上还没有被找到的纽扣,老师带在手里。

)教师:都找到了!我们回去吧!

教师:看我也找到了几颗纽扣!看这个绿色的正方形的纽扣是谁的?还有这个呢?这是一个小粗心,找东西的时候应该仔细地找找,这样才不会遗漏!

教师:把纽扣拿出来,轻声地数数你找到了几颗纽扣?(不要吵到熊奶奶哦!

)教师:哦!

**找到了4颗纽扣,谁也找到了4颗纽扣?有谁找到了5颗纽扣呀!让我瞧瞧!你们真棒!

5颗纽扣都都数得清!

教师:咦!你们的纽扣上有什么?(圆点)教师:哎呀!××看得真仔细,这圆点是纽扣穿线的洞洞,拿一颗出来数数上面有几个洞洞啊?

教师:都是×个吗?再数一数其他纽扣吧!

(1-5个纽扣洞)教师:把洞洞最多的纽扣,找出来!是几呢?拿最少的让我看看?又是几呢?

教师:看这么多洞洞的纽扣,有吗?(教师伸出5以内的手指数)又找到啦!都找到了?请小篮子到椅子后面休息一会吧!你们帮熊奶奶找到纽扣了,她可真高兴!你们愿意帮她把纽扣订到衣服上吗?

3、为衣服订纽扣,按数量多少排序。

教师:怎样订纽扣呢?熊奶奶可是有要求的哦!她在这里告诉我们了,谁看懂了呀?(幼儿自由表述,按照1个洞洞的纽扣——5个洞洞的纽扣的顺序订扣子。

)(熊奶奶说,这个问题有点难,只有听清楚、想明白的宝宝,才会知道。等待——**不吵不闹,看得这么认真,她一定看懂了!

)上面是几个洞洞的纽扣?

教师顺势给衣服贴上一个洞的扣子。

(手指上面的纽扣洞)下面呢?(手指下面的纽扣洞)这个表示慢慢、慢慢地变,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对,是慢慢、慢慢变多了?

教师贴上2个洞的纽扣。(配合用手指的动作)还有几个纽扣该怎样订?

谁愿意来试一试?

请个别幼儿上前尝试订纽扣。

(幼儿上前尝试时用的扣子事先撕下背面的双面胶,贴在塑封纸上,方面幼儿操作。)教师:这件衣服谁愿意来订扣子呢?上面是几个洞洞的纽扣,下面呢?该怎样订?(从5个洞洞的纽扣——1个洞洞的纽扣)教师:钉扣子时订的不要太挤,要订得齐一些。订在衣服中央的开缝上。

教师:看来小朋友都已经掌握了订扣子的方法了,那就请小朋友们带上篮子去找一件衣服订纽扣吧!

巡回关注:孩子能否按图示、按序订纽扣!

集体调控:先找到自己的衣服,然后看清楚熊奶奶订纽扣的要求,再把纽扣倒出来摆一摆,想清楚就可以订纽扣啦!垃圾放进小篮子里!

4、带上新衣服回家师:新衣服做好啦!快把你的新衣服送到熊奶奶的服装店里吧!

集体讲评:

请一位老师扮演熊奶奶,在评讲时指出幼儿作品中存在的错误之处,然后再一起评讲。

师:钉上纽扣的新衣服更漂亮啦!坐下来!让老师来瞧瞧,你们有没有按照熊奶奶的要求来做呀?

教师:这件衣服的纽扣是谁订的?

这里,熊奶奶的要求是:纽扣上的洞洞是越来越……?

看**是1、2、3、4、5,真是越来越多了,**真聪明,谢谢你哦!

这件呢?是谁做的?熊奶奶的要求是越来越……?

原来是纽扣的队伍排错了,要改一改!

退场:你们真能干,不仅帮熊奶奶找到了纽扣,还做好了新衣服,熊奶奶可高兴啦!

这下马上就可以开店做生意啦。

听,外面传来了开业放鞭炮的声音,让我们一起出去看看吧。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材料投放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练习将扣子按颜色、形状标记进行加工的技能。

增加难度,江熊奶奶的要求变成代表顺序的向上箭头和代表倒序的向下箭头。

活动反思:

该活动可以以“熊奶奶要开店”贯穿在整个活动中,以做衣服作为载体,在幼儿操作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增加难度,这样就和刚才的新授活动对应了;而且还和最后的游戏活动紧紧的相结合了。

集体评议:

甄颖:刚开始的辨别形状和颜色的部分能不能在幼儿操作时也体现出来。可继续在这方面进行拓展。

李军艳:想要增加难度的话可以把熊奶奶的操作要求变成代表顺序的向上箭头和代表倒序的向下箭头。

何园长:在展示幼儿操作卡时,可以请一位教师扮演熊奶奶,在评讲时指出幼儿作品中存在的错误之处,然后再一起评讲。在结束部分可以对照开始的情节:听,外面传来了开业放鞭炮的声音,让我们一起出去看看吧。

施艳红:幼儿操作的材料扣子要再大一些,以方便展示幼儿作品时能更清晰。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小班教案《好吃的水果牛奶》 小班教案《好吃的水果牛奶》适用于小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制作水果牛奶和多种水果牛奶混搭的吃法,体验自己制作的快乐,知道水果和牛奶都是有营养的,激发幼儿愿意吃、喜欢吃水果和牛奶,初步了解健...
    2021-03-17 阅读全文
  •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泡奶粉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泡奶粉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尝试泡奶粉,发现奶粉味道浓淡与水量多少的关系,对溶解现象产生新股,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泡奶粉教案吧。活动目...
    2021-04-28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青菜奶奶过生日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蔬菜,感受蔬菜的长短、大小、粗细等形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排序。 2、学会关爱他人,乐意和别人分享快乐。 活动准备: 1、新鲜蔬菜若干:各种萝卜5只,长短不一的黄瓜4根,大小...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奶奶家作文 作文是我们心路历程的见证也是我们人生成长的见证,写作提高了我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为了写好作文我们可以多看看学习别人的作品亮点,作文如何写的又快又好?建议您将此网页加入收藏夹以便复习。...
    2024-08-06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熊奶奶的服装店 活动目标: 1. 在帮熊奶奶找纽扣的情境中,按2个特征辨别图形、复习5以内的数数。 2. 尝试看标记图钉纽扣,感受数量的序列。 活动准备: 1. 手偶“熊奶奶” ,无纽扣的服装人手一件,有红黄蓝绿颜色...
    2019-12-12 阅读全文

小班教案《好吃的水果牛奶》适用于小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制作水果牛奶和多种水果牛奶混搭的吃法,体验自己制作的快乐,知道水果和牛奶都是有营养的,激发幼儿愿意吃、喜欢吃水果和牛奶,初步了解健...

2021-03-17 阅读全文

中班科学活动泡奶粉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尝试泡奶粉,发现奶粉味道浓淡与水量多少的关系,对溶解现象产生新股,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泡奶粉教案吧。活动目...

2021-04-28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蔬菜,感受蔬菜的长短、大小、粗细等形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排序。 2、学会关爱他人,乐意和别人分享快乐。 活动准备: 1、新鲜蔬菜若干:各种萝卜5只,长短不一的黄瓜4根,大小...

2019-12-12 阅读全文

作文是我们心路历程的见证也是我们人生成长的见证,写作提高了我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为了写好作文我们可以多看看学习别人的作品亮点,作文如何写的又快又好?建议您将此网页加入收藏夹以便复习。...

2024-08-06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 在帮熊奶奶找纽扣的情境中,按2个特征辨别图形、复习5以内的数数。 2. 尝试看标记图钉纽扣,感受数量的序列。 活动准备: 1. 手偶“熊奶奶” ,无纽扣的服装人手一件,有红黄蓝绿颜色...

2019-12-1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