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教案:保护清清水
发布时间:2019-12-12 幼儿园教案环保 幼儿园环保教案 环保幼儿园教案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懂得人人要保护水、节约用水。
2、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及危害,通过实验,知道有关污水净化的方法。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与同伴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1、水污染的课件。2、塑料杯、污水、过滤纸、活性炭、回形针、勺子人手一份,水彩笔、白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猜测原因1、哎呀,这些小河怎么了?2、猜猜看,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啊?
二、了解污水的危害1、生活在这些河里的小动物们会怎样?2、如果人们吃了、用了这些污水又会怎么样呢?
3、那么怎么样把这些污水变干净呢?说说你的好办法。4、教师小结。
三、实验:水变干净了师:老师从这些小河里取来了一些污水,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小实验,把这些污水变干净!
1、你们看看都用到哪些什么材料?(介绍过滤纸、活性炭)2、教师示范实验操作步骤:(1)先把神奇的纸变漏斗(放入空杯中)
(2)在污水中放入活性炭,进行充分搅拌.(3)把污水倒入过滤纸的空杯中3、幼儿实验4、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5、教师小结。
6、介绍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四、讨论保护水(1)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水,那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水呢?
(2)你有什么节约用水的好办法?五、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师:保护水资源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那怎样来让更多的人都做到呢?www.Yjs21.cOm
1、请幼儿合作商量办法。2、画想法。3、展示、交流各组的办法。六、延伸活动:引导幼儿把想法变成行动。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大班环保教案:脏水变清
一、教学目标:关注目标:实地考察被污染的河流、寻找污染源。
知识目标:使幼儿初步了解水污染的现状和原因及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技能目标:通过看录像和实验,了解脏水变清的简单方法。
态度目标:培养幼儿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参与目标: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和成人一起积极参
与保护水资源的活动。
二、教学方法:
考察、实验、调查、操作、看录像、讨论、快速联想。
三、教学准备:
资料准备:水污染和清水对比及污水处理厂的录相。
材料准备:1、1.25升的可乐瓶剪成2段,棉花、河水、砑
石、树叶。
2、层级污水过滤器。
组织准备:按幼儿意愿分组,每组3-5人。
活动一:实地考察
1、考察目标:通过考察被污染的熊耳河,寻找污染源,了解附近居民的生活情况,使幼儿初步了解水污染的现状,
2、考察过程:教师要充分注意,做好对幼儿的引导,鼓励支持和解释工作。
(1)出发前交待问题。教师说:“今天我们去熊耳河看一看,
那里的河水和我们平时用的水有什么不一样。请小朋友看看熊耳河的河水怎么样?”
(2)考察熊耳河污染严重的一段。到达目的地后,教师指导幼儿考察河水特征及污染源。
a.考察河水特征
教师问:“请小朋友看一看,这里河水和我们平时用的水有什么不同?”(这里河水又黑、又脏、又臭,河里有许多脏东西,
上面还漂着白色的泡沫,我们平
时用的水清澈透明)。
b.寻找污染源
教师问:“那些白色泡沫是从哪里来的呢?”带领幼儿寻找,看见河附近有一个大洞口,只见汨汨黑水夹着白色泡沫,不断地从里面流出来,
流入熊耳河,还不时发出一阵阵臭味。告诉幼儿这是工厂里排出的废水,有的居民往河里扔垃圾,还倒一些洗菜水或洗衣水,
所以河水变的又脏又臭。
(3)走访熊耳河附近居民
a.采访一位老住户,教师问:河水被污染前是什么样子?(河水清澈见底,里面游着许多小鱼,
沿河两岸是人们游玩的好地方,到了夏天的时候,有许多人在树下乘凉,还有人下河游泳。)现在变脏后对生活有什么影响?(河水变脏以后,
我们天天都闻到臭味,有时出门都得用手捂住鼻子,靠近河边的住户都不敢开窗,夏天苍蝇、蚊子乱飞,原来种在河边的大树,
都慢慢枯死了。)
b.教师小结:人们吃了受污染的水,容易生病,动植物汲收污染的水,会影响生长,甚至会危及生命,而饮用干净的水,
则有利于动植的生长。
背景资料(水的主要污染及危害)
1、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与都市垃圾,它的危害是导致水中缺氧,致使需要氧气的微生物死亡(需氧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
它维持河水的自我净化能力),河水就会发黑、发臭、毒素积累,伤害人畜。
2、化工、造纸、干洗、化学洗剂危害,它们进入江河湖泊会毒害水生物,引起鱼类和其它水生物死亡,
严重破坏河流的生态系统。一些有机化学药品会积累在水生物体内,致使人食用中毒。如果被污染的水难以净化,
人类的饮水安全和健康将会受到危害。
活动二:脏水变清
目的:通过实验、看录相,让幼儿了解脏水变清的方法,培养幼儿实践能力。
1、做实验
a.教师告诉幼儿,人是最聪明的,有办法把脏水变清,引起幼儿兴趣。
b.引导幼儿将1.25升的可乐瓶剪成2段,在上半部可乐盖上钻几个小洞,然后依次铺上棉花、沙子、砾石、树叶,
做成一个小过滤器,并将其倒置在可乐瓶的下半部。
c.让幼儿将脏水一半倒入制作好的过滤器里,观察过滤过程,然后把过滤好的水倒入烧杯里让幼儿和污水对比,发现脏水变清了。
d.互相参观并讲述实验方法及发现。
e.观看教师用层级过滤器作污水过滤的演示。
(1)介绍层级过滤器:
第一层装沙;第二层装活性炭;第三层装过滤纸;第四层空箱,用于接过滤水。
(2)把污水倒进第一层过滤后,依次进入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清洁水)。
2、提问:
那么你们平时用的自来水(都是取自江河、湖泊、水库、那是怎么变清的呢?)观看污水处理厂的录相。
让幼儿了解到我们平时的自来水一般寻找干净的水源,沉淀过滤和消毒4个步骤,
再经过管道送入千家万户。希望小朋友长大后能想出更多的办法来保护清洁水。
活动三:组织幼儿听故事《生病的水娃娃》
目的:
(1)通过故事进一步了解水与人、环境的关系,以及帮助幼儿认识由于人类不良行为导致了水污染。
(2)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培养幼儿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保护水资源行为。
过程:
1、引出故事:在清清的小河里,住着快乐的水娃娃,可是他现在一点也不开心,为什么呢?
2、教师介绍故事名称、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一遍,并提问?
a.故事的名称是什么?故事里讲了什么?
b.生病前和生病后的水娃娃有什么不一样?
c.生病前后,水娃娃的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d.为什么水娃娃会生病?
教师引导幼儿联系实地考察和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明白污染的水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干净水对环境的意义。
3、组织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治好水娃娃的病?
教师总结:工厂按规定先对污水进行处理,然后再排出来,我们要一水多用,洗衣或洗菜水或拖地或冲厕所,以减少污水排放,
不将油腻的剩菜倒入下水道,洗餐具时,尽量少用洗剂,可用热面汤,不要向河里扔垃圾,让妈妈少用化妆品、染发液等造成水污染的物品,
大家都来保护水源,都来关心和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从
自己做起,水娃娃的病就会慢慢的好起来,我们的环境也会变的更美好。
附件:
故事:生病的水娃
水娃娃可好看了。她有一个透明的身体和一对清澈的大眼睛,阳光一照,发出亮晶晶的光,像珍珠一样美丽。谁见到她,都很开心。
水娃娃可活泼好动了。她一边不停地走啊走,一边快乐地唱啊唱。小草听到她的歌,钻出来了;花儿听到她的歌,笑出来了;
树木听到她的歌,长出来了;鱼儿听到她的歌,游过来了;小鸟听到她的歌,飞过来了;小羊听到她的歌,
跑过来了。哇!水娃娃走过的地方,美丽极了,热闹极了。
水娃娃走着,笑着,唱着。人们听到她的歌,也聚过来了。他们在水娃娃的旁边盖起了住房和工厂,种上了庄稼,过上了快乐的日子。
可是,突然有一天,水娃娃生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她的身体变得又臭又脏又黑,一双大眼睛无力的闭着,
嘴里发出痛苦的呻吟声。好可怜哪!
水娃娃为什么会生病呢?原来,村里的人们粗心地把洗衣做饭后的脏水倒进了河里;农民伯伯给田里的庄稼大把大把地施肥,
多余的肥料流进了河里;黑乎乎的液体从工厂的管子里涌出来,
流进了河里。这些又脏又臭又黑的东西进入了水娃娃的身体里。水娃娃受不了啦!她哭了,“救救我!”可是谁都不理睬她。很快,水娃娃病倒了,
变的又脏又臭又黑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水娃娃的病越来越严重了。更坏的事情发生了!生病的水娃娃走过的地方,草木枯黄了,花儿凋谢了,
庄稼大片地死去。很多动物也生病了,有的病死了。村里有的老人和小孩也都病倒了。到处一片萧条。爱热闹的小鸟们受不了啦,她们伤心地飞走了。
田野里,只隐隐地听到水娃娃微弱的声音,“救救我,救救。。。
环保教案:食品清洁剂
活动一、认识食品清洁剂
目的:1、让幼儿知道现在我们使用的洗涤用品中许多化学成分有毒,经常使用影响身体健康,而且污染环境。
2、引导幼儿了解食品清洁剂的含义及种类。
3、培养幼儿运用感官感知各种物品的能力。
准备:图片四幅、娃娃一个,脏手帕、脏碗各一个。
布置动物王国,饭粒一袋,可乐,面汤水,醋酸和白醋,茶叶水各一瓶,洗洁精、洗面奶、洗发水、84消毒液各一瓶,洗衣粉一袋。
过程:一、谈话引出话题:
引导幼儿谈谈父母平时在家都用哪些洗涤用品,教师就出示那种洗涤用品。
二、引导幼儿看图了解洗涤用品对人们的危害:
“这些洗涤用品使用起来虽然很方便,但是这些洗涤用品许多化学成分有毒,经常使用对我们人类有哪些危害呢?”请小朋友仔细看图。
三、介绍食品清洁剂:
今天,老师带你们参观动物王国,请你用眼睛看、用鼻子闻,还可以用嘴巴尝,了解一下小动物都使用什么来做洗涤用品?(可乐、茶叶水、酸醋等)
“现在我们来看看小动物们是怎样使用这些用品?
(教师依次示范可乐做去污剂,去掉雪花片上的脏物;酸醋可做消毒剂,用来消毒玩具;白醋可做洗面奶,给娃娃洗脸;茶叶水可做洗发水给娃娃洗头;面汤水可做洗洁精,用来洗碗;饭粒可做洗衣粉,洗掉衣服上的污渍。)
四、讲解食品清洁剂的名称及好处:
“小动物使用的这些洗涤用品,既可以吃,又可以当做清洁剂。”
“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为什么喜欢用食品清洁剂?”
(食品清洁剂对人体无害,不污染环境。)
活动二、使用食品清洁剂:
目的:1、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对食品清洁剂的认识。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准备:布置成邋遢国,各种食品清洁剂若干洗涤用品若干。
过程:一、教师带领幼儿参观邋遢国,引起幼儿操作兴趣
“你觉得邋遢国怎么样?你们想不想改它?”
二、幼儿动手操作:
1、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1)幼儿必须使用食品清洁剂来改变邋遢国的面貌。
(2)幼儿可以一人操作、也可以2~3人一组共同操作。
三、幼儿讲述:你刚才做什么的?用什么做的?
如:我用面汤水做的洗洁精洗碗。
四、教师小结:
活动三、寻找食品清洁剂(延伸活动)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还有哪些食品清洁剂,找到了告诉老师。
环保教案:水
主题目标:
1、认识水的基本特征及主要用处。
2、指导情节水对人体健康的主要性,了解水是怎样受到污染的,以及污水的海处。
3、做到保持水的清洁及注意在提倡生活中节约用水。
环境设置:
1、通过观察水、玩水等各种活动,把认识水,饱和水源、节约用水等教育渗透欲日常各活动中。
2、洁合格科教学、游戏、外出观察等活动进行。
3、根据主题需要设置室内环境及各区材料,通过多种有趣的活动,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激发幼儿节约用水的情感。
家长工作:
1、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有关水的图片,如海洋、下雨、河流、井等。
2、请家长带幼儿观察肮脏的河流及干净的小溪。
3、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了解水的作用。
教学活动:
活动:玩水(在玩水中认识水的特性)。
常识:认识水;水从哪里来;认识水的主要用处。
实验:植物生长需要水。
儿歌:《一滴水》、《水的作用大》《我是节水娃娃》。
故事:《小水滴旅行记》《伤心的小水滴》
外出观察:肮脏的湖泊与干净的湖泊;水变脏了。
音乐:《快乐的小水点》
谈话: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体育游戏:送水
目的:1、发展平衡能力,锻炼手臂力量。
2、教育幼儿节约水资源,不浪费水。
准备: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小水桶、两只大水桶。
玩法:幼儿分成两组,手提小水桶站好。游戏开始:两组幼儿一个接着一个提着小水桶向前走,快速到达终点,将水倒进大桶里,然后返回站到队尾。以不将水洒出,并先将大桶住满水的一组为胜。
智力游戏:水的秘密
目的:让幼儿知道水有浮力。有的东西能浮起来,有的东西能沉下去。从而教育幼儿要节约水。
准备:盛有水的大盆若干只、幼儿每人有木片、铁片、小石头、树叶、塑料片等。
玩法:将幼儿分成几组,每组一盆水。让幼儿围着水盆,把木片等各种东西放到水里。观察哪些东西浮起来了,哪些东西沉下去了。
表演游戏小水珠找家
目的:通过表演,让幼儿知道池塘、小河、大海里的水都会变脏的,变脏的水是不受欢迎的。
准备:1、分配角色小水珠、池塘、小河、大海、小朋友们。
2、录音机、故事磁带。
玩法:播放故事录音,请幼儿分别扮演小水珠、小河、大海,其余幼儿扮演小朋友们,进行表演。
语言游戏谁在水里游
目的:1、让幼儿练习对答问题的能力。
2、知道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我们要节约用水。
玩法:有老师提出一动物的名字,请幼儿回答是否会在水里游。如师问:“金鱼?”答:“水里游。”师问:“老鹰?”答:“不会水里游”。
规则:回答必须正确。说错的要受罚,罚唱一只歌或停止游戏一次。
中班环保教案:让内河变清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保护内河的重要性,逐渐形成保护内河的意识。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愿意与同伴和老师进行积极的交流。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摄像机(录有污染严重的内河、治理过的内河)
2、知识经验准备:事先参观过福州的内河;请幼儿向家人了解有关如何治理、保护内河的方法,并画下来。
(三)指导要点:
1、谈话引题,引导幼儿回忆参观内河的情况。
“前几天,老师带你们参观了哪条福州内河?”
“你在内河上看到了些什么?”(河上有很多垃圾,有很多污水排放到内河里等等)
2、观看录像,师生共同讨论内河受污染的原因。
(1)观看受严重污染内河的录像。
提问:现在的内河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喜欢这样的内河吗?”
(2)观看治理过的内河录像。
“治理过的内河美吗?美在哪里?”
(3)讨论:为什么内河会变得又脏又臭?
3、交流保护内河的办法。
(1)提问:我们有什么办法使内河的水变清呢?
(2)幼儿互相交流保护及治理内河的办法。
(3)个别介绍,师小结。
4、延伸活动:
(1)绘画——我心中的内河
引导幼儿画保护内河的宣传画、画美丽的内河;启发幼儿用手中的画笔将自己心中的内河描绘下来。
(2)将自己的绘画作品“我心中的内河”送给周围的人;张贴保护内河宣传画,请人们共同加入这一活动中来。
二、自我反思
(一)活动成功之处:
1、活动设计合理,活动过程符合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我认为本次活动的设计比较合理,环节清楚。整个活动过程符合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既有参观、采访,又有收集资料,交流讨论等各个环节,充分展示了幼儿实践的过程。孩子们通过参观内河,从而发现福州内河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疑问“为什么内河的水会变得这么脏?”,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主动收集相关的资料,在老师的组织下采访内河周边的居民,他们学会了自己分析问题、寻找答案。这些都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让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预设方案、解决问题等特点。孩子们经过亲身实践已经初步感受到保护内河的重要。
2、充分发挥家长资源,有效促进幼儿发展。
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不仅从网上下载了内河的图片,从报纸上收集了许多受污染的内河图片,还有些热心的家长用数码相机拍下了家附近的内河。林子怡小朋友带来了安泰河边一摩托车修理铺直接将污水排放到内河的照片;张靖凡小朋友也带来两张照片,上面还有妈妈写着的两句话——“我家门前有条河,其实它还挺美的。”
原来那条河就是已经初步治理过的晋安河……孩子们将自己与爸爸妈妈共同收集的资料与大家共同分享着,林宇小朋友还把自己在家中画的内河里小鱼和鱼妈妈的对话讲给同伴听“妈妈我难受!”“我们还是快点离开这里吧!”。可见,孩子们在家长的引导与教育下,不仅对污染过的内河、治理后的内河有了初步的印象,还对内河污染给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3、活动中师幼关系融洽,体现教师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转变。
在活动中我提供了大量让幼儿自由交流的机会,我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肯定和接纳他们。因此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鼓励下,积极性高,能大胆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而且个个“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当他们讨论“希望以后的内河变成什么样?”时,有的说“内河变干净了,小朋友就可以在上面划船,老爷爷可以在岸边休息锻炼。”;有的说“内河变清了,小鱼、小青蛙、小乌龟就不会离开了。”……他们的想法丰富多样,因此在画《我心中的内河》时画面内容很丰富:蓝蓝的内河,清澈的河水,河面上有小鸭在游水;河边小朋友在跳绳、做游戏;岸上绿树成荫,鲜花怒放……
(二)活动不足之处:
1、活动最后环节形式单一,不利于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因中班幼儿较少开展类似的综合实践活动,我考虑到孩子的表现能力有限,因此活动的最后环节主要以绘画“我心中的内河”为主,形式较单一。如果能引导孩子用多种形式进行创作,如沙盘建构美丽的内河;粘贴绘画心中的内河;为宣传保护内河做准备等形式再现希望中的内河的话,幼儿的选择性更强,也更能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教学细节考虑不周全。
幼儿收集来的图片资料大多较小,当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交流时,许多幼儿无法看清楚。如果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放大图片让全班幼儿欣赏交流,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