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调节儿童情绪变化的五种方法

发布时间:2021-10-15 幼儿园教案变化 幼儿园变化教案 幼儿园各种各样的变化说课稿

据儿童教育学最新研究指出: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孩子如果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躁、易怒、悲观、具破坏性,或者孤独、焦虑,对自己不满意等,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其今后的个性发展和品格培养。而且,如果负面情绪常出现而且持续不断,就会对个人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与人际关系的发展。

除了日常生活中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与孩子共同设置合理的规范、让孩子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等潜移默化的培养外,家长们还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方法呢?

1、身体接触法。

3-4岁的孩子仍然喜欢身体接触。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很愿意老师牵他的手,喜欢搂着妈妈。喜欢熟悉的人,特别是老师摸摸他,亲亲他。有时拍拍他的肩膀,他就会感到极大的满足。这是一个过渡阶段,孩子需要得到这样鼓励和支持,所以妈妈也要尽量地利用各种机会摸摸、拍拍孩子。

2、宣泄法。

引导幼儿合理的宣泄自己的情绪。幼儿处理消极情绪的能力还很弱,如果不加以引导,使消极情绪郁积在心中得不到宣泄,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当然也不能不加控制的宣泄,我们要作科学的积极的引导,教给幼儿以正确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给幼儿宣泄的时间和空间,用心倾听,给予幼儿关爱、理解和疏导。

3、游戏转移法。

当幼儿产生消极情绪时,鼓励幼儿进行游戏,做他感兴趣的事情,转移注意力。在游戏中提高认知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产生积极的情绪,并且消除消极情绪的不良影响。

4、暂时回避法。

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成人对儿童某些行为和情绪的关注,会提高这些行为和情绪再次发生的频率。因此,对幼儿的某些消极情绪,采取回避的方式更能减少它的发生。比如:当幼儿因某些不合理要求达不到满足而产生消极情绪时,可以假装没看见,不予理会,因为此时越理会越会让幼儿觉得这种方法是有效的,成为他日后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

5、积极引导法。

引导幼儿从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转化,教给幼儿用积极的心态看问题。例如:笼子里的小鸟飞走了,幼儿非常难过,妈妈告诉他小鸟也想自己的妈妈了,它飞出去跟妈妈在一起,会很幸福,这样幼儿也为小鸟感到高兴,不再难过了。事物都是有两面的,家长一定要引导幼儿积极乐观的面对问题,往好的一面努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人生情感习得的启蒙学校。

我们应充分发挥家庭在孩子情绪调控能力形成中的特殊作用,创设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的实践和自然感受的体验中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4个策略调节孩子情绪变化


两周来,不断有家长在不操心后台询问:“我儿子三岁,发脾气爱摔东西,是不是被惯坏了?”“孩子上幼儿园,一生气喜欢尖吼狂叫怎么办?”“孩子生气时,爱打人!怎么办?”

不操心在线专家认为,6岁以前的孩子的此类表现,与其情绪调节能力相关。情绪调节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较高的情绪调节能力,更利于孩子拥有较好的抗挫能力、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幼儿的情绪发展规律

规律1、三岁前的儿童发脾气往往是生理和心理发展不成熟造成的

3岁前的儿童受大脑发育的制约,无法有效地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难以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感。

规律2、3—6岁是培养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重要时期

从2—3岁开始,大脑的杏仁核与前额叶开始发育,一直持续到6岁达到高峰,这为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6岁的儿童的口语不断发展,能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当孩子情绪不佳时,他们可以借助语言向他人寻求支持,以此来缓解消极情绪引发的心理紧张。

3—4岁以后,儿童逐渐发展出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但仍不明显。

5—6岁的儿童,大多具有一定的情绪控制能力,同时需要父母的引导,才能逐步学会情绪调节的策略。

规律3、与父母建立起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其情绪调节能力发展水平较高

安全型依恋的儿童,较容易得到妈妈及亲人的同情和帮助,面对负面情绪时,无须采用回避和拒绝的策略,能够逐渐承受挫折和失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非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缺乏父母的及时帮助,容易产生恐惧等消极情绪,导致回避行为,因此会倾向于采用消极的、不良的调节策略,压抑情绪。

发展幼儿情绪调节的策略

策略1、父母应以身作则,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父母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不应在家里大动干戈,如:摔盘子、砸凳子、或相互指责、怒骂、攻击对方;应正确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但又不迁怒于他人。

如:工作遇到挫折了,可以在家人面前诉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明白,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都可以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并宣泄情绪。

策略2、父母对孩子的情绪变化要足够敏感、并积极回应

在亲子互动中,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情绪反应方式是积极的,对孩子的情绪敏感捕捉、热情关注,会培养孩子对自身情绪的意识和注意。

如果父母面无表情,孩子会感到困惑,表现出的积极情绪反应少,消极、冷漠的情绪反应多。

如果父母对孩子情绪表达的控制过于严格,会导致孩子隐藏消极情绪,压抑自己的情绪,表现出较低的情绪调节能力。

策略3、帮助孩子进行“认知重建”,让孩子更为积极地看待事情

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分析处境,能有效帮助孩子学会调适情绪;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可引导他们换位思考。

如:孩子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妈妈阻止后,孩子很生气。妈妈可以对孩子说:“你是不是很喜欢这个玩具呀?那如果有小朋友要抢你喜欢的玩具,你会不会伤心?那你抢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他会不会也很伤心呢?”这样,孩子会换个角度,理解别人的感受,自己也不再生气。

策略4、帮助孩子学会转移注意力

引导孩子进行替代活动,把注意力引发从负面情绪的情境和刺激中转移,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其他活动中,从而达到间接分心、调节情绪的目的。

如:孩子想吃糖,但爸爸不让孩子吃,因为已经吃得太多了,这容易引发孩子的消极情绪。此时,爸爸可以带孩子一起玩过家家、唱唱歌,或引导孩子想其他的事情,转移孩子的关注点。

缓释宝宝嫉妒情绪五种方法


导读:嫉妒是宝贝成长过程中一种可以理解的正常情绪反应,但是如果嫉妒的情绪长期发展下去不加以遏制,它就可能成为宝贝人格的一部分,影响宝贝的成长,并影响他的身心健康,让宝贝将来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嫉妒是宝贝成长过程中一种可以理解的正常情绪反应,但是如果嫉妒的情绪长期发展下去不加以遏制,它就可能成为宝贝人格的一部分,影响宝贝的成长,并影响他的身心健康,让宝贝将来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因此,如果宝贝的嫉妒情绪过强,妈咪就有必要对宝贝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宝贝克服他的嫉妒情绪,或者以适当的方式来发泄他的嫉妒情绪――

1、发展宝贝的内省智能帮助宝贝提高自我认知水平

发展宝贝内省智能是克服嫉妒心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旦发现宝贝产生嫉妒情绪,千万不要拿宝贝的短处比他人的长处。“你看看,露西从来不欺负小弟弟。”“杰克画画比你好多了。”类似的比较对缓解宝贝的嫉妒情绪毫无意义,这种比较可能严重地挫伤宝贝的自尊心,因而更进一步诱发宝贝对比较对象产生更深的敌意。如果妈咪能温和地对待宝贝,并帮助宝贝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那么宝贝就能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与他人,慢慢地摆脱他内心对别人的嫉妒情绪。

2、倾听宝贝并理解他的感受

当宝贝满心嫉妒地对待他人时,不要责怪宝贝,而是要充满爱怜地将宝贝抱在怀里,耐心地听听他描述他的感受。比如,宝贝可能因为邻家小弟弟新买了一个自己没有的很可爱的小玩具而对对方充满了敌意,妈咪在认真倾听宝贝感受的同时,可以对他说:“哦,你很喜欢那样的玩具,但是你没有,所以你很难过对不对?”每逢这种情况,妈咪只要对宝贝的感受表示理解就可以了,但是千万不要对宝贝说:“你很喜欢那样的玩具,那我们也去买一个吧!”这样的处理方式于事无补,甚至会变相鼓励宝贝以嫉妒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感受,从而诱发他的贪欲与攀比欲。

3、减少使宝贝产生嫉妒的环境刺激

如果宝贝因为邻家小弟弟拥有某个玩具而产生嫉妒情绪,因为宝贝对玩具的价值新旧没有概念,因此,他不会在乎玩具本身的贵贱,那么,妈咪可以换家里的另外一个宝贝喜欢的玩具来玩一些有趣的游戏,或者使用那种可以实现同样功能的玩具的替代品来满足宝贝的需求。如果宝贝因为妈咪的注意力转移到小弟弟身上而产生嫉妒情绪,妈咪可以给宝贝看看他小时候的照片,告诉他妈咪非常爱他,只是小弟弟太小,就跟他小时候一样需要更多的照顾。为了加深他与小弟弟的感情,妈咪可以和宝贝一起逗小弟弟玩耍,哄小弟弟高兴,让宝贝在照顾小弟弟的过程中体验到做哥哥姐姐的乐趣与自豪感。

4、和宝贝一起玩竞赛型游戏

竞赛型游戏可以为宝贝提供更多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机会,经历自己不如他人时的那种来自心理上的矛盾冲突,锻炼宝贝的心理调试能力。针对3岁以内的宝贝,可以选用那种比较简单的宝贝能较好驾驭的游戏,让他先跟妈咪玩,然后慢慢过渡到跟其他小朋友玩。在与宝贝玩耍的过程中,妈咪可以经常跟宝贝讨论输赢的关系,让宝贝逐渐明白输赢都很正常,赢了可能会输,而输了也可能会赢的道理。

5、让嫉妒成为宝贝进取的动力

嫉妒有它消极的一面,也有它积极的一面。有心的妈咪可以利用宝贝的嫉妒心,让宝贝摆脱嫉妒的困扰,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比如宝贝画画得不太好,他可能因为嫉妒而撕了受到表扬的小朋友的画。此时,妈咪因为宝贝的这种行为而勃然大怒已经无济于事,不如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引导宝贝。“小姐姐画画不错,不过你拼图很在行啊。现在你撕坏了小姐姐的画,小姐姐多伤心啊,我们帮小姐姐把画拼好吧。”通过妈咪的诱导,宝贝发挥自己的长处,帮小姐姐拼好了撕坏的画,同时也对自己拼图的能力有了更好的认识。“这幅画拼好了,简直就跟没撕坏一样好。”拼图不错的宝贝在拼图的过程中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长处,他会对自己更加充满信心。这样,通过这种迂回曲折的方式,宝贝找到了一种积极的释放自己嫉妒情绪的方式,并且因此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宽容。一个宽容而又十分自信的宝贝当然也就不会嫉妒别的小朋友了。

儿童情绪管理的训练方法


常见情绪问题儿童

我搭积木如果搭不好,就会把所有积木都推倒拂袖而去;

我的滑板车晚几天到我就急得全身直冒火;

我不能忍受枯燥的任务,尤其不能排队,久一点就急得我要上蹿下跳啦;

特别生气时,我想打人,想骂人,还想摔东西……事后我也会后悔,可是总是控制不好自己!

碰不得

总是翘着嘴巴,总觉得自己好倒霉;

什么事都不敢和家里人商量,总是担心家里人不同意;

家里人叫做的事总是不情愿!总是觉得不开心!但是又不敢说;

爱抱怨

想跟同学们玩,可是总容易误会同学的意思;

老师也不喜欢我,同学们常故意惹我烦;

妈妈故意让我多学习,外婆很小气不肯给我买玩具;

我总是莫名其妙心烦,想发火。

儿童情绪管理

其实孩子不是不服管教,不听话,易怒或者“情商太低”,而是需要多一点帮助掌握多一些技巧来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

因此,新华医院临床心理科,一直坚持开展儿童情绪管理训练,不仅仅是让孩子变得“听话”,而是拥有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成为情绪的主人,让整个家庭拥有更好的情绪氛围!

儿童情绪管理课程

让孩子学会识别及谈论情绪、理他人的感受,学会自我调整和管理负面情绪

认识情绪规律,拥有更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情绪控制力,表现出更稳定的情绪、更好的亲子关系,更好的学校适应。

父母也参与学习,教导孩子认识管理情绪,同时拥有更平静的心态和理智的方式来处理自身的情绪,提升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

正确引导孩子调节情绪的方法


孩子跟大人一样,都有自己的情绪。孩子从三岁左右开始就已经能够体验到讨厌、伤心、抱歉、担忧、害怕、妒忌等丰富的情绪感受,但他们对情绪的察觉和应对还处于萌芽阶段,当他们遭遇到负面情绪的时候,他们常常不知道如何应对。他们一般采用哭闹、攻击、畏缩等最原始的方法来表达内心的负面情绪。

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情绪,被处在情绪中的孩子们种种行为所困扰的时候,我们需要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指面对外界事物经历的体验,是外界事物与我们自己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我们自身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情绪是自然流动的,如同认知一样,开始也没有好坏之分,孩子也不会给它一个是非评判。孩子刚刚认识情绪的世界,“害怕”、“恐惧”、“生气”、“伤心”、“高兴”……对于种种情绪,他并不会做出任何评判,没有所谓的正面和负面,他也不会赋予它意义。他现在所做的,就是在不断触摸的过程中去了解。了解自己的内在世界。然后使自己的情绪逐渐丰富。

孩子处在情绪之中时是很纯粹的,这一秒大哭不止,这并不意味着下一刻她还会那样。孩子的情绪非常的流动,这一刻非常开心、下一刻不爽就哭了、或者愤怒了,如果我们大人不干预的话,这种情绪将继续流动着,但是如果我们大人认为某种情绪是错的、是不好的,要去人为地制止,那么孩子就慢慢地也会压抑一些情绪,慢慢得开始僵化、锁结、变得不那么自然了。

情绪压抑的不良影响

当情绪被压抑、阻隔的时候,如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逐渐形成各种自我调节情绪的策略和方法,形成自己的一个情绪调节模式。有的模式是积极的,可以让孩子比较轻松地应付各种压力,而有些则可能是消极的不健康的应对方式,会让孩子产生很多痛苦。

孩子如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父母往往是察觉不到的,尤其是对孩子的情绪比较忽略的家长,和本身就不太懂如何处理情绪的家长,他们在抚育孩子过程中,就可能会使孩子逐渐形成了不良的情绪调节模式从而产生很多的冲突。例如:

压抑:为了迎合过于强势和控制的家长,而不得将压抑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诉求。这种压抑情绪的方式会使孩子对不同情绪的感受变得麻木。当压力过大无法承受时,就会以可怕的方式迸发出来。

失控:长期以来,强烈的情绪表达已经成为习惯,而且遇到一点事情或者不满,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愤怒,或者争吵,事后自己会后悔。

逃避:由于害怕某些场合里会出丑,或者害怕面对某些人出现紧张恐惧的情绪,而用各种理由去逃避。但是逃避之后,自己内心里又会产生非常矛盾和纠结。

过度补偿:由于不被父母认可而产生强烈的焦虑情绪,于是就通过过于努力地学习而期望获得认可。这种情绪调节模式的孩子往往对自己不满意,经常自责,容易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不让情绪成为一种痛苦的存在,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情绪调节模式尤为重要。

如何引导孩子积极的调节情绪

一、处理孩子情绪之前先处理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有某个情绪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是,先要让自己保持警觉,去看一下自己有没有被带到情绪的阴沟里面去。如果自己这个时候开始焦虑了,可以尝试先处理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去引导孩子,如果自己这个当下确定是没有情绪的,那么带着爱去看到孩子、与孩子联结、只是陪伴她、不需要急于带着目的去想让她快点好出来,因为这份期待和目的会让你有所偏离,过于聚焦于结果,没有活在当下。

那么如果大人内在有情绪,怎么办呢? 如果当我们发现小孩的情绪已经把我们自己的情绪带出来了,这个当下要非常警觉、觉察到自己已经掉阴沟里去了,这个当下告诉自己带着情绪的时候你不可能给到孩子任何有建设性的建议,对自己的那个被带走的情绪说“停”,然后通过慢慢地一呼一吸,让自己慢慢地平静下来,回到自己的中心、打开自己、让自己更加觉察,让自己的气往下沉、有一种根扎大地的感觉,在那个当下和自己联结,和孩子联结,慢慢地从问题中跳出来,用更大更宽广的视野去看孩子,看这件事。

也许只需要几秒钟的停顿,你就可以把自己从固有的互动模式中解脱出来。当你可以把自己已经带出来的情绪又归于平静时,这时候你也就更有底气地给孩子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因为情绪处理不是靠讲理论学习的,一定是靠自己去体验、去经验后慢慢得打开另一扇通往内在平静之门。

二、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tips:

家长要明白孩子的成长的心理需求,允许孩子有情绪,接纳孩子的情绪。

家长需要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和他自己的情绪相处,让孩子学会自己调整情绪。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建立自我意识,学会情绪管理。

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完善自我情绪的控制。成熟的情绪状态会让家长内心宁静而平衡。父母是孩子的最佳榜样,孩子会学习家长的行为,获得一个良好的情绪成长环境。

允许孩子发泄情绪

当孩子有不良情绪时,请让他宣泄出来,不要让孩子压抑自己,当我们发现孩子所采取的某些方式不对时,我们需要去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宣泄情绪的方法。

用文字和符号宣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说出来,如果孩子有情绪,让他直接用语言表达出来,即使我们不能认同,我们也一定要接纳和理解孩子,让孩子感觉到他是被理解的。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孩子告诉我们他经历的事情之后,让他把感受说出来,孩子就感觉到了极大的理解和尊重。

鼓励孩子把情绪画出来,我们可以在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示范给孩子。一位妈妈在单位挨了批评,回到家,拿笔在纸上边画边说:“今天早晨碰上堵车,迟到了,被领导批评,我们生气……”孩子就会在妈妈的引导下,学会用画画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用运动的方式宣泄,通过身体活动释放情绪。负面情绪具有很大的能量。如果不通过合理的渠道宣泄出去,它就会通过“破坏”的方式呈现很粗来。我们经常见一些孩子搞破坏,踢垃圾桶、摔凳子、打架等。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通过运动把能量疏导出来,我们可以带他们去爬山、跑步、踢球、跳舞,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宣泄了情绪。

用艺术性的方式宣泄,比如唱歌、听音乐。有一些孩子会说脏话、骂人,这是他们通过大声骂人释放内心的情绪。同样用声音,我们可以教孩子大声唱歌,通过唱歌不仅可以宣泄孩子的不良情绪,还能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

建立不良情绪宣泄室,为孩子提供安全的环境和道具、枕头或者软垫,允许孩子哭泣,不打扰孩子跟情绪相处的时刻,给孩子充足的情绪空间。

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借助《生气的亚瑟》、《我想一个人呆着》、《生气汤》、《菲菲生气了》等等情绪绘本,帮助孩子有趣地跟自己的情绪相处,想象自己的情绪的颜色、形状,将无形的情绪化作有形的物体,对情绪更有控制感。

情绪发展伴随我们的一生,成人总会自然地延续自己孩提时期处理情绪的方法。不想让孩子一生都被情绪所困,就让我们从此刻起,好好呵护孩子们的情绪,引导孩子情绪健康发展。

相关推荐

  • 4个策略调节孩子情绪变化 两周来,不断有家长在不操心后台询问:“我儿子三岁,发脾气爱摔东西,是不是被惯坏了?”“孩子上幼儿园,一生气喜欢尖吼狂叫怎么办?”“孩子生气时,爱打人!怎么办?” 不操心在线专家认为,6岁以前的孩子的此...
    2021-10-26 阅读全文
  • 缓释宝宝嫉妒情绪五种方法 导读:嫉妒是宝贝成长过程中一种可以理解的正常情绪反应,但是如果嫉妒的情绪长期发展下去不加以遏制,它就可能成为宝贝人格的一部分,影响宝贝的成长,并影响他的身心健康,让宝贝将来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嫉妒...
    2021-10-25 阅读全文
  • 儿童情绪管理的训练方法 常见情绪问题儿童 我搭积木如果搭不好,就会把所有积木都推倒拂袖而去; 我的滑板车晚几天到我就急得全身直冒火; 我不能忍受枯燥的任务,尤其不能排队,久一点就急得我要上蹿下跳啦; 特别生气时,我想打人,想...
    2021-10-14 阅读全文
  • 正确引导孩子调节情绪的方法 孩子跟大人一样,都有自己的情绪。孩子从三岁左右开始就已经能够体验到讨厌、伤心、抱歉、担忧、害怕、妒忌等丰富的情绪感受,但他们对情绪的察觉和应对还处于萌芽阶段,当他们遭遇到负面情绪的时候,他们常常不知道...
    2021-10-15 阅读全文
  • 改变宝宝受挫折的情绪五大方法 导读:当宝宝受到挫折时,其往往会使用消极的哭泣,或是用暴力的攻击行为来对抗之;然而不管是前者或是后者,皆无法有效解决他所面临到的问题。这时大人可提醒宝宝,想想看若是再有遇到类似的情形发生,他可以用什么...
    2021-10-15 阅读全文

两周来,不断有家长在不操心后台询问:“我儿子三岁,发脾气爱摔东西,是不是被惯坏了?”“孩子上幼儿园,一生气喜欢尖吼狂叫怎么办?”“孩子生气时,爱打人!怎么办?” 不操心在线专家认为,6岁以前的孩子的此...

2021-10-26 阅读全文

导读:嫉妒是宝贝成长过程中一种可以理解的正常情绪反应,但是如果嫉妒的情绪长期发展下去不加以遏制,它就可能成为宝贝人格的一部分,影响宝贝的成长,并影响他的身心健康,让宝贝将来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嫉妒...

2021-10-25 阅读全文

常见情绪问题儿童 我搭积木如果搭不好,就会把所有积木都推倒拂袖而去; 我的滑板车晚几天到我就急得全身直冒火; 我不能忍受枯燥的任务,尤其不能排队,久一点就急得我要上蹿下跳啦; 特别生气时,我想打人,想...

2021-10-14 阅读全文

孩子跟大人一样,都有自己的情绪。孩子从三岁左右开始就已经能够体验到讨厌、伤心、抱歉、担忧、害怕、妒忌等丰富的情绪感受,但他们对情绪的察觉和应对还处于萌芽阶段,当他们遭遇到负面情绪的时候,他们常常不知道...

2021-10-15 阅读全文

导读:当宝宝受到挫折时,其往往会使用消极的哭泣,或是用暴力的攻击行为来对抗之;然而不管是前者或是后者,皆无法有效解决他所面临到的问题。这时大人可提醒宝宝,想想看若是再有遇到类似的情形发生,他可以用什么...

2021-10-1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