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环保教育”的四大建议

发布时间:2022-03-03

幼儿园工作计划的建议。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可以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有时候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是家长与教师的目标之一!那么,家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环保教育”的四大建议”,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很多时候,我们做父母的,不要把环保作为一句口号、一个概念,而是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和原则,尽早在孩子的内心埋下这颗“种子”,可能会让他收获更美好的生活。

案例: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3岁的冉冉问妈妈“碧波荡漾”是什么意思,这是她在幼儿园听到的新名词。妈妈说:“你记得动物园的天鹅湖吗?湖水被风一吹,那就是‘碧波荡漾’呀。”当路经离家不远的一条小河时,冉冉特意伸头盯着河水看……冉冉回头问妈妈:“妈妈,那绿绿的、脏脏的水也是”碧波荡漾“,对吗?”妈妈听了非常吃惊,一个劲地摇头。冉冉有些不明白,难道自己说错了吗?后来经过妈妈的讲解,冉冉才明白,很脏的绿水是配不上这个美丽的词汇的。wwW.yjS21.COm

分析:生活中,确实有不少父母会觉得,环保并不是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当每天被孩子不愿按时睡觉或是不喜欢听“莫扎特”等问题困扰的时候,哪还有时间再去顾及一条纸尿裤会产生多少硫化物?一袋垃圾里面究竟哪些可以回收?但是孩子成长的脚步却并不理会这些。

建议1:明白如何节约水电

告诉孩子,每个家庭都非常需要清洁的自来水,但是这些水一旦流走就不可能再找回来了。所以,如果每次洗完手后都能够拧紧水龙头的话,每个月就可以省下1立方水,而这些水足够他洗一次澡了。

此外,还可以从孩子能够听懂父母说话起,每天就带他在屋子里“巡逻”一遍,把凡是不用的电器都关了,包括电灯、电视机等。

提示:当孩子3~4岁后,可以让他单独完成这项任务。让他明白,要像节约用水那样节约用电,为的是在需要的时候能用得上。

建议2:懂得东西能重复用

对于旧了或是坏了的玩具不要轻易扔掉,想办法修补一下或者看看是否能变废为宝。如小米菲兔子的一只眼珠子掉了,可以用蓝纽扣给它装上,对孩子说,现在它已成为一只“波斯米菲”了。又如告诉孩子,白纸的背面也一样可以画出美丽的图画等。

提示:还可以让孩子知道利用旧报纸写毛笔字、擦玻璃等等,如果把它们卖给废品回收站,还可以被用来制作更加粗糙的纸盒子。

建议3:了解垃圾为何分类

经过小区内摆放的垃圾分类箱时,要告诉孩子,喝空的屋形牛奶盒属于可以回收的垃圾;择下的菜叶子和鸡蛋壳就是“厨余垃圾”;而用完的电池要单独放进小盒子里,因为需要特殊处理,不然会释放毒物。

提示:让孩子学会垃圾分类的同时,可以增进很多环保方面的知识,譬如包装的纸盒子经过处理后可以制成报纸等等。此外,在带宝宝去大卖场购物时,让孩子了解一大桶矿泉水能抵上几小瓶,可以节约多少瓶子的包装。

建议4:知道更多环保知识

二氧化碳是地球最大的破坏者,所以在生活中要鼓励孩子多走路,不仅是为了环保,也是非常好的锻炼机会。其次,也可以帮助孩子种一盆花并且精心养护,或者带他去园子里固定观察一棵树,让他看到小鸟是怎样吃植物的种子,这样他就明白了大自然的循环过程。

提示:如果外出就餐,让孩子带上在家用的筷子,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告诉孩子,一棵生长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6000~8000双筷子,而树木能呵护我们的地球。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宝宝学画的十大建议


给父母的10个建议

1。以表扬为主,不加任何附加条件。对独具个人创作特点的尤其多加鼓励。以建议的口吻提出改进意见。

目的:增强自信心,承认和接受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

2。在家中开辟一面墙专门悬挂孩子的作品,或开辟一个角落供其创作。

目的:使孩子感受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

3。每逢家中亲戚朋友过生日鼓励孩子作画相送,以此让孩子表达感激之心。

目的:以孩子自己用心创作的作品代替用钱购买的礼物。

4。为孩子提供不同规格的纸张和多种绘画材料。在使用大块油彩时可用成人旧衣物作为工作服使用。活动完毕让孩子学会自己收拾打扫。

目的:让孩子尽情工作,避免不愉快争吵。

5。当孩子解释自己的画时注意倾听,遇有不解的地方及时提问。

目的:表示对孩子的尊重。

6。当孩子因叙述能力有限无法讲清自我感受或现实情景时请他画下来,以利于孩子再次归纳思考,并组织想要表达的语言。

目的:同时是一次口语复述的联系。

7。如孩子情绪过于紧张激动,伤心郁闷,成人可以用画画的方式与孩子对话,起到发泄疏通的作用。

目的:让孩子在平和的气氛中恢复平衡。

8。在孩子作画时可以放些轻音乐,有益于孩子发挥想像力。

目的:让孩子享受艺术的创作过程。

9。带孩子参加成人聚会或与孩子无关的活动时携带绘画用具。

目的:以防孩子感到枯燥乏味。

10。挑选孩子的作品进行收藏,标上日期,题目以及孩子特有的解释。

目的:记录孩子精神成长的财富。

隔代教育四大误区


调查证明,隔代人带孩子,成功率不足30%。那么,为什么老年人付出了一切,收获却不尽人意呢?看一看下面的几个隔代教育误区,也许您就会明白了。

误区一:溺爱是祖辈带孩子的主要问题。老年人出于对第三代的过分疼爱,常常对孩子百依百顺,关怀备至,所以老人带大的孩子一般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也有的老年人对孙辈有求必应。只要是孙辈提出的要求,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一律给予满足。这样的孩子往往霸道、一意孤行;还有的老年人容易对孩子的缺点“护短”,与孩子的父母教育方法、教育态度不一致。生活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孩子容易形成两面人格。之所以产生上面的这几种情况,主要还是“隔代亲”的“亲”字泛滥,祖辈对孙辈常常包办代替一切,有求必应,缺点包容,错误体谅。这样的教育容易阻碍孩子独立意识的形成和独立行为的发展。

一些专家还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进行研究,将从小在托儿所、幼儿园长大的孩子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大的孩子进行心理比较,发现他们截然不同。那些在幼儿园长大的小学生群体意识强,适应能力强,社交圈子大,许多事都能在自己动手做,胆子大,能吃苦,一般的摔跤、碰伤像没事一样,很小就会过马路等。而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大的学生则不然,有的二三年级了,还要老人接送,万事不能动手,像提书包这样的事也不想干。碰到问题,稍不如意就哭,就撒娇,缺乏应变能力,不合群。

误区二:以经验代替科学,垄断对孙辈的教育权。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地把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都归结到祖辈们身上,年轻一代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存在各种不科学的观念和方法。但比较而言,祖辈们的确更容易靠经验来带孩子。主要原因在于一些祖辈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知识面较窄,接受的又是几十年前的教育。时至今日,他们学习新知识较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几十年之前。而且,祖辈人由于带过几个孩子,很容易觉得自己是“过来人”,“吃过的盐比年轻人吃过的米都多”。因此,“经验”与“科学”发生冲突就是必然的了。

误区三:祖辈世界隔代传播。祖辈们虽然经验丰富,但是他们的世界观形成于多年以前,与当今社会的发展存在某些差异。通俗一点儿讲,有不少老人看问题的眼光陈旧一些,与时代发展不合拍。如果孩子大多数时间都和这样的老年人呆在一起,容易导致教育上的“脱代”。

误区四:容易造成亲子隔阂。亲子隔阂可以说是隔代抚养的又一个不良后果。这里涉及到的亲子隔阂包括两层:一是祖辈们对父辈的隔阂,一个是父辈与子辈的隔阂。祖辈对孙辈过于溺爱,或者为了笼络孙辈的情感而经常给孙辈一些“小恩小惠”,父辈看不惯就有可能从中进行矫正;父辈管教孩子,祖辈如横加袒护与阻拦,这些都会导致祖辈与父辈的矛盾。二是祖辈的过分宠爱和父母的严加管教,会使儿童在感情上形成错觉;只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爱我,爸爸妈妈并不爱我。于是,虽然是同样的爱心,却导致了双重的伤害。心理学表明,幼儿时期是亲情培养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如果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的亲情就会发生转移,把情感转移到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人身上;另一方面,相互不一致的教育态度会使孩子觉得用空子可钻,因此形成教育上的“防空洞”、“避风港”,这种家庭生活状态是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与成才的。

早期家庭教育的四大规律


如今,对0-3岁的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备受年轻家长关注,但目前多数家庭教育仍停留于传统的育儿经验上。中国当代早教之父、“0岁方案”创始人冯德全教授称,早期教育一定要改变旧观念,家长要像关心孩子吃饭穿衣那样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尤其应把孩子的性格培养放在早期教育的首位。

“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堪称‘根基教育’,能让孩子充分吸收知识的养料”。冯教授强调,早期教育的主教育场在家庭,父母应该承担起孩子早期教育的责任。家庭教育有四大规律可循———

第一规律:

别错过最佳期

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期是在0-6岁。冯德全强调,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期往往于事无补。就拿听音乐来说,在婴幼儿时期,孩子的听觉十分发达,可以分辨钢琴上88个半音的音调,错过了音乐开发的最佳期,到少年的时候再去听钢琴,只能听准44个半音。而到了中年,几乎就是“五音不全”。

第二规律:

两个“生命”要同时养育

我们把身体健康当作孩子的第一生命。对于第一生命,家长照顾得无微不至,关心孩子吃饱、穿暖、少生病,但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冯德全说,我们把心理健康当作孩子的第二生命,如果心理不健康,将很难成才。从小实行胎教,多参加体育运动,学习与他人交往,学习音乐舞蹈、美术造型,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等活动可以让孩子受益无穷。

冯教授解释说,“学习交往”可以让孩子做到“半岁不认生、周岁会串门”;“音乐舞蹈”则能培养美感;“种植饲养”会让孩子学会热爱生命;“体育运动”让孩子变得开朗、乐观、勇敢、合群等,这些都是第二生命的“核心”。

第三规律:

看图识字,阅读广泛

“孩子太小,教他看图识字太难,等上了小学自然就会了。”这是家长的普遍观点。可冯德全教授认为,认字和阅读对婴幼儿来说非常重要,他们将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况且识字阅读并不难,因为对于婴幼儿来说,认东西和认字是一回事。只是因为父母天天说,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因此不到一岁就熟练掌握口语了,但认字和阅读训练的机会少就需要家长有一点技巧和耐心了。

冯教授主张用生活渗透法、趣味阅读法、游戏活动法帮助孩子认字和阅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像学会认物、走路、说话、听音乐一样,会在不知不觉中三岁脱盲阅读,五六岁博览群书。

第四规律:

把性格培养放在首位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好的性格是人生成功或成才的保证,是智力发展的动力。因此,冯德全教授认为,性格培养是早期教育中最重要的。塑造一个人,就要从性格培养开始。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在三岁之前性格的第二次孕育(第一次是在胎儿期)。

冯教授曾经在武汉市武昌区对1000名独生子女的调查发现,性格优良的占18%,而性格不良高达82%,其中有25%性格恶劣,任性、霸道等。他表示,在家庭教育里,从小应注意培养孩子“七大优良性格”———快乐活泼、安静专注、勇敢自信、勤劳善良、有独立性、有创造精神、长大了做大事的英雄气概。

冯教授强调,好孩子不是打骂出来的。家庭环境、父母的爱、父母的言行都是影响孩子发育发展的“潜在力量”。没有一个孩子能在父母的抱怨下成才,也没有一个孩子会在父母的打骂下学好,培养一个孩子依靠的是潜教育。父母就是孩子的楷模。

此外,积极暗示同样重要。消极言行往往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所以,对孩子要多鼓励,多给予支持。

分享教育的四大错误方式


一提到分享,我们的解释通常就是:“宝宝,你的玩具要和小朋友一起玩。”“好吃的要分给小朋友一起吃。”听到妈妈这么说,宝宝就在心里说:“哼,妈妈一点都不喜欢我!我就不给他,我还要打他咬他呢。”这哪里是分享,分明是剥夺嘛!分享教育究竟怎样走入了误区?又该如何让分享教育富有成效呢?

豆豆在花园里玩她的大铲车,丁丁开心地跑过来:“豆豆,让我玩玩你的铲车好吗?”豆豆警惕地看着丁丁,觉得丁丁简直就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丁丁的小手还没有伸到铲车前,豆豆就迅速将铲车挪了地儿。于是,丁丁从另一个方向凑了过来,试图进入豆豆的游戏。豆豆看了一眼“别有用心”的丁丁,猛地将小手伸出去一挡,丁丁立刻摔倒在铲车旁。

宝宝心理解析

2~3岁的宝宝常常显得比较“自私”,他们不喜欢跟别人分享。其实,对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来说,他们的这种行为是很正常的。到了2岁左右,宝宝开始懂得拥有的概念,并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在他心目中,只要他喜欢的东西,就都是他自己的,更何况那些本来就属于他的东西呢。因此,他容不得别人侵犯,只要他的利益受到一丁点威胁,他就会迅速行动起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我的”“不”成了这个阶段的宝宝经常挂在嘴边的两个词。当然,每个宝宝都不太一样,有的宝宝在这方面可能就显得比较大度,但大多数宝宝都是占有欲极强的小霸王。因为他们还没有准备好分享,只能在父母的监督下与别的小朋友玩一些平行的或者平等交换的游戏。

分享教育4大错误方式:

1.强迫宝宝分享

假定你在办公室上班,老板突然过来抢过你的笔记本电脑,并将它交给另外一个同事,你会对老板感激涕零,并且心甘情愿与你的同事分享吗?同样的道理,强迫小宝宝与小伙伴分享,对他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2.强求大的让着小的

大多数妈妈都会告诫哥哥姐姐将手里的物品让给弟弟妹妹,其实这是不公平的,没法让宝宝从这样的分享方式里获得分享的快乐,更学不到分享的技巧。

3.强迫宝宝轮流玩

强迫宝宝轮流玩是最常见的分享教育策略之一,但是,在别的宝宝刚刚把玩具拿到手的时候,宝宝就急于将玩具夺回来。3岁以下的宝宝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时间的概念,因此轮流玩仍然不是有效解决宝宝之间争端的好方法。

4.抢走宝宝手里的玩具

当小宝宝之间因为玩具而起争端的时候,千万不要抢走一个宝宝的玩具交给另一个大声哭闹的宝宝。这无异于在向宝宝传达错误的观念,那就是只要哭闹就可以达到目的、只要动手去抢就可以解决问题。

男孩教育的四大原则


原则一:从小就要让男孩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男子汉

男孩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个小男子汉。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其男子汉的作风--

男孩跌倒了,告诉他:自己爬起来;

男孩胆怯了,告诉他:你可以做得更好;

男孩犯错误了,告诉他:好汉做事好汉当;

男孩不听话了,告诉他:不给父母添麻烦,是男子汉的一种荣耀!

值得注意的是,让男孩从小就具有男子汉意识,父亲的作用是巨大的。无数事实证明,妈妈过多的保护和担心,会削减男孩的男子汉气概;而父亲更显严格的规则、更显宽松的约束,则会赋予男孩无与伦比的坚强与勇气,进而促使男孩更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男子汉。

原则二:千万别对男孩来"硬"的,要和男孩做朋友

男孩最怕什么?

很显然,他们最怕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支持,以及没有自由!

男孩最不怕什么?

家有男孩的父母都知道,男孩最不怕的就是武力胁迫,"越打越犟"是他们的长项。

因此,所有男孩父母一定要牢记这样一个教子箴言:如果你现在不和你的男孩成为朋友,那么青春期之后,他就会把你当作"敌人"!

和男孩做朋友,其实很简单--给男孩更多自我选择的权利;和男孩一同分享他的喜怒哀乐;尊重你的男孩,并放弃"不打不成才"的教子观念;时刻让男孩感受到你不温不火的关爱,巧妙约束但不强硬控制。

原则三:别让你的男孩太"富有"

我们所说的"富有"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父母太多的溺爱和包办,一个是钱财的充裕。

有的父母特别宠爱男孩,一切事情都依着男孩;

有的父母很有钱,他们给男孩很多零用钱;

有的父母很有能力,男孩的大小事情他们都会包办;

然而,父母这种让男孩过于"富有"的做法,又会给男孩带来什么呢?

父母的过度宠爱让他们变得自私而没有责任感;太多的金钱让他们只想用"奢侈消费"的方式去消耗体内过多的睾丸素,从而忘记了自己还要学习;父母的事事包办则让他们丧失了劳动的能力、应对困难的能力、抵抗挫折的能力……

正因如此,明智的父母从不会让自己的男孩太过"富有",他们会把"爱"藏起来一半,他们会寻找和创造机会让男孩去体验贫穷!

原则四:男孩的成功个性需要从小培养

生活中,男孩家长常常会有许多的无奈。教他勇敢,他做事却总是唯唯诺诺;教他坚强,他屡次轻易放弃;教他果断,他还是拖拖拉拉;

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男孩的家长总会这样自我安慰:"等他长大后,他自然会懂得……"可事实却往往与家长的期望截然相反。

如果你期望一个一直都轻言放弃的男孩,长到18岁后,忽然一下变得坚强起来,这现实吗?

如果你希望一个一直都畏畏缩缩的小男孩,在20岁之后,忽然像个出色的外交家一样去交际,这可能吗?

如果你盼望你一直花钱大手大脚的儿子在25岁之后,能像理财专家那样去理财,这只能是你的一个美好梦想。

任何一个男孩,都不能只活在家长的梦想里。所以,教育男孩需要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便脚踏实地地引导他去积累成功的能力和品质。

希望每位男孩的家长,在未来的日子里,都能以自己的儿子为傲、以自己了不起的男孩为荣!

相信《幼儿“环保教育”的四大建议》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工作计划的建议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宝宝学画的十大建议 给父母的10个建议 1。以表扬为主,不加任何附加条件。对独具个人创作特点的尤其多加鼓励。以建议的口吻提出改进意见。 目的:增强自信心,承认和接受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 2。在家中开辟一面墙专门悬挂孩子...
    2022-02-28 阅读全文
  • 隔代教育四大误区 调查证明,隔代人带孩子,成功率不足30%。那么,为什么老年人付出了一切,收获却不尽人意呢?看一看下面的几个隔代教育误区,也许您就会明白了。 误区一:溺爱是祖辈带孩子的主要问题。老年人出于对第三代的过分...
    2020-08-07 阅读全文
  • 十大建议帮助培养孩子乐观品质 导读:快乐的人们通常都有如下一些共同特点:乐观的世界观,亲密的家庭关系,善解人意,众多好友,坚信自己的人生有意义等等。 作为成年人,我们时常感到快乐是难以捉摸的。阳光般的性情也许是与生俱来,但专家们认...
    2021-08-17 阅读全文
  • 分享教育的四大错误方式 一提到分享,我们的解释通常就是:“宝宝,你的玩具要和小朋友一起玩。”“好吃的要分给小朋友一起吃。”听到妈妈这么说,宝宝就在心里说:“哼,妈妈一点都不喜欢我!我就不给他,我还要打他咬他呢。”这哪里是分享...
    2021-12-24 阅读全文
  • 早期家庭教育的四大规律 如今,对0-3岁的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备受年轻家长关注,但目前多数家庭教育仍停留于传统的育儿经验上。中国当代早教之父、“0岁方案”创始人冯德全教授称,早期教育一定要改变旧观念,家长要像关心孩子吃饭穿衣那...
    2021-05-18 阅读全文

给父母的10个建议 1。以表扬为主,不加任何附加条件。对独具个人创作特点的尤其多加鼓励。以建议的口吻提出改进意见。 目的:增强自信心,承认和接受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 2。在家中开辟一面墙专门悬挂孩子...

2022-02-28 阅读全文

调查证明,隔代人带孩子,成功率不足30%。那么,为什么老年人付出了一切,收获却不尽人意呢?看一看下面的几个隔代教育误区,也许您就会明白了。 误区一:溺爱是祖辈带孩子的主要问题。老年人出于对第三代的过分...

2020-08-07 阅读全文

导读:快乐的人们通常都有如下一些共同特点:乐观的世界观,亲密的家庭关系,善解人意,众多好友,坚信自己的人生有意义等等。 作为成年人,我们时常感到快乐是难以捉摸的。阳光般的性情也许是与生俱来,但专家们认...

2021-08-17 阅读全文

一提到分享,我们的解释通常就是:“宝宝,你的玩具要和小朋友一起玩。”“好吃的要分给小朋友一起吃。”听到妈妈这么说,宝宝就在心里说:“哼,妈妈一点都不喜欢我!我就不给他,我还要打他咬他呢。”这哪里是分享...

2021-12-24 阅读全文

如今,对0-3岁的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备受年轻家长关注,但目前多数家庭教育仍停留于传统的育儿经验上。中国当代早教之父、“0岁方案”创始人冯德全教授称,早期教育一定要改变旧观念,家长要像关心孩子吃饭穿衣那...

2021-05-1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