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对怕羞孩子进行心理调适

发布时间:2022-02-04

对有好奇心的孩子如何培养。

我们的教育是与孩子做朋友,鼓励学习鼓励思考!教师应当定期开家长会,进行沟通协商,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教师可以在哪些方面与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对怕羞孩子进行心理调适》,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很怕羞的孩子,这些孩子不敢在人多的场合发言、讲话、朗读、表演,在大庭广众中活动时脸红心跳,碰到陌生人局促不安、手足无措,只喜欢在小圈子里活动,只愿意同熟人接触,总想把自己封闭起来。可是,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人际交往愈来愈广泛、频繁。显然,怕羞的孩子不容易适应社会生活,家长应当注意帮助孩子克服怕羞心理。

怕羞又称羞怯,在心理学上被认为是一种逃避行为。怕羞心理产生的原因,除了与个人的气质特点有关外,主要是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有位心理学家指出,有成绩时得不到奖励和无成绩时受到惩罚的孩子是最怕羞的,这说明教育对怕羞心理的形成有作用。另一位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孩子的父母开朗、善交际,并且经常在人多的场合露面,那他们的孩子则较少怕羞,往往也愿意与人交往,这表明家庭和环境对怕羞心理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既然环境和教育是形成孩子怕羞心理的主要原因,所以,帮助孩子克服怕羞心理,也要着重从改变环境和教育方法上入手。

1.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怕羞的孩子最大的心理问题是自信心不足,往往过分注意自己的缺点。因此,家长应当教育孩子,千万不要为自己的短处,缺点而紧张,而要多想到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相信自己是一个受人重视,对社会有用的人。培养起来自信心,孩子就敢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并且会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2.告诉孩子不要害怕别人的议论。仔细分析那些怕在大庭广众前讲话,羞于同人打交道的孩子怕羞的原因,不难发现,他们怕的是会得到别人否定性的评价。而且,往往越怕越羞,越羞越怕,形成恶性循环。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受到别人的评论是正常的,每个人都要受到别人的议论,“哪个人后无人说”,不必过分看重。家长还可以向孩子指出一些新闻人物,虽然他们常常得到别人的批评和否定,可是他们照常出头露面,并不为批评影响情绪。另外,家长还应教育孩子,应当把否定性的评价作为激励自己更加努力的动力,推动自己前进。比如,美国总统林肯年轻时演说曾被人轰下台去,但他并不气馁,发奋努力,终于成为演说家。

3.对孩子进行心理调适。家长可以让孩子先在熟人的范围内多活动、多发言,然后在熟人多、生人少的范周里练习,再发展到生人多、熟人少的场合里活动,循序渐进,逐步增加对羞怯的心理抵抗力。另外,家长还应当注意,每当带孩子去一个新场合活动时,事先要充分准备,有备无患。这样,孩子取得成功后就可以增强信心,提高锻炼勇气的自觉性,逐渐消除怕羞怯心理。

4.教给孩子在感到怕羞时进行自我暗示,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当到了陌生场合心情紧张时,可以自己对自己说:“没事,这些人和熟人一样,都很喜欢我”,或者“这些人是向我学习来的,他们同小孩差不多,是些大孩子”等等;暗示自己镇静。把生人当作熟人,小孩怕羞的心理就能减少大半。有位心理学家认为“怕羞者当他在陌生场合讲出第一句勇敢的言语后,随之而来的将不是新的羞怯,而很可能是顺理成章的语句。”用自我暗示来突破讲话、交际开头时的阻力,是克服羞怯心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5.帮助孩子分析别人的活动。家长可以同孩子一起参加一些同龄孩子的活动,事后同孩子一起分析那些开朗、大方、惹人喜爱的孩子的活动,向孩子指出,那些孩子的能力、水平和你差不多,他们也有失误,但他们照样使人喜欢,你如果也那样活动,同样会得到人们的喜欢,没有理由,没有必要怕羞,使孩子逐渐明白怕羞是一种没有必要、毫无意义的负担,应当及早把它抛掉。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如何对孩子进行“逆境锻炼”


让孩子接受“逆境锻炼”,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和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幼儿在困难面前冷静地动脑筋想办法的习惯。人生的旅途上是不会一帆风顺的,挫折和苦难是促进幼儿成长的催化剂,因此,老师和家长应该,从小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逆境锻炼”,即创造环境对幼儿进行磨练意志品质的锻炼,让幼儿坚强勇敢,沉着冷静,遇事便能迅速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接受“逆境锻炼”也应该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门“必修课”。如何上好这门“必修课”呢?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做法:

一、利用现实生活,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进行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能独立面对挫折较好地解决问题。美国人对孩子的教育值得借鉴,美国的教育专家认为,培养孩子的独立处事能力和抗挫能力,父母具有重要作用。美国的孩子从小就单独居住自己的房间,自己活动,锻炼独立生活能力。所以中国幼儿应该从3岁开始,家长必须要求幼儿晚上独立睡眠,要求幼儿自己吃饭、入厕、穿衣服、整理床铺、收拾玩具;同时、家长和老师孩子的要求要一致,教养态度也应一致,每天进行反复练习,反复提示,严格要求。同时还可以让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分担家务,例如打扫房间、替父母买东西等。在这些过程中他们常常会遇到困难挫折,父母便要求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在排除这些自然挫折的过程中,使他们进一步地成熟起来,提高了独立处事的能力。

二、有意设计障碍,培养抗挫能力

人生中遇到困难,挫折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可为什么还要有意地制造困难呢?因为在成长的道路上孩子总是难免要遇到苦难、阻碍的,如果孩子平时走惯平坦路、听惯顺耳话、做惯顺心事,那么一旦他们遇到困难,就会不习惯,从而从束无策,情绪紧张,容易导致失败。所以老师、家长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有意地给孩子设置些障碍,是为了培养孩子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设置障碍时,要注意挫折教育具有预防性和针对性,有目的的组织障碍性活动。同时,老师家长还要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障碍的困难程度须是幼儿通过努力能够克服的。例如,孩子拿不到他想要的物品,老师家长不要马上拿给他,而要让孩子动脑筋,怎样才能拿到物品。总之,老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和孩子的游戏中,有意地设置困难障碍,不能光是挖空心思地满足他们的要求,而应学习日本、朝鲜、法国家长们千方百计地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的精神:带孩子登山、野营、让孩子自己动手捡柴火、备食科、定期让孩子到艰苦的地方生活,锻炼生活自理独立的本领,培养挑战困难与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抗挫能力。

三、鼓励克服困难,培养抗挫勇气

有的孩子在逆境中易产生消极反应,往往会垂头丧气,采取退避的方式。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教育孩子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勇敢面对,向困难发起挑战。例如,当孩子登山怕高、怕摔跤时,我们就应该鼓励孩子说:别怕,你行的!摔一跤算什么?”“你真勇敢!”许多小女孩害怕走平衡木、害怕游泳,这时,我们就应该鼓励孩子说:“别怕,你准行!”孩子走路不好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成人一般不去拉扶和安慰,这样,孩子就会逐步树立起信心,努力地去战胜困难。当孩子一次次战胜困难时,他们便会增添勇气,激起对战胜困难的愿望,害怕的心理就会消失,自信心就会增强,这时孩子会对自己说:“我行。”“我可以。”

“逆境锻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幼儿时期渗透“吃苦”的教育,体现了教育观念的更新。通过“逆境锻炼”,相信我们的孩子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一定会以顽强拚搏的精神去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美国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说到“死亡”,国人总觉得“不吉利”,因此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对孩子谈及,而且更将其坚决地拒之于儿童教育门外。然而,相比之下,美国人在这方面却开通很多。作为家长或教师,他们乐于在孩子3~4岁时就向他们做关于“死亡”的诠释,当然这种诠释十分深入浅出、形象生动。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发现,由于传媒的兴旺发达和信息的超速流通,实际上,3周岁的幼童大多已接触到“死亡”此词。他们可能会在跟小伙伴的交流中提及“死亡”,并对其感到既神秘又恐惧。他们或许还会若有所思地向大人们提出许多相关的具体问题,如:难道我们每个人总有一天都会死吗?我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不死行吗?我的小朋友和我以后也非得死吗?不过孩子一般要长到10岁左右才能理解“死亡是永恒的”(即人死了就不能复活)这样深奥、抽象的道理。而在此之前,他们往往不会如成人那样,为亲人的死亡带来的哀伤背上沉重的情感包袱。他们只是想知道死亡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此而已。

对于孩子提出的“死亡问题”,美国家长总是做出最为直截了当、简单明了的回答,并尽量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此外,他们也较少利用神话或宗教中的诸如天堂、地狱之类的传说来对死亡做出解释。这是因为他们认定,尽管做出这样的解释也许最为简单轻松,但要是孩子长大了并不相信这些,那他就必然会陷入更深的无所适从之中难以自拔。

当然,美国人更不赞成将“人死后都会变鬼”这样的“黑色迷信”作为知识,来传授给天真的孩子。他们认为:要是同时还把“鬼”描绘成面目狰狞的怪物,副作用可能就会更大——这样的“解释”除了可能误导孩子外,无疑还会增加孩子做噩梦的可能,并人为地加大了孩子的恐惧感等其他种种心理压力,以至于当家里真的死了人时,惊恐的孩子甚至不敢参加亲人的追悼会。

更确切地说,绝大多数美国家长是将“死亡”视为一种“情感知识”存入孩子的“知识库”的。他们断言:可能有那么一天,家中一只小狗小猫或家庭成员真的归西时,孩子便能动用他所需要的“情感知识”,来理解他将面临的深深悲伤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美国的一些小学校里甚至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死亡课”。在教育部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走进课堂当起教师,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且让他们轮流通过演剧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亲人因车祸死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或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的全过程,甚至设计或参加一台模拟的“向亲人遗体告别”仪式等等。尽管也有人认为这么做可能会给孩子心中留下阴影,但大多数教育专家和家长却对此表示支持。孩子们还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郊外专为绝症患者提供善终服务的宁养院,把准备好的五彩缤纷的花瓣轻轻撒向临终者的床榻,送上祝福的话语,微笑着目送他告别人世。

怎样对孩子进行美感教育


导读:为孩子营造一个洋溢着美的家庭环境是进行家庭美育的关键。孩子生活在一个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而身心愉快,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美的体验。

欣赏艺术作品是美感教育的最重要方式,父母要善于利用优秀的艺术作品和音乐、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对孩子进行美感教育。音乐是最普遍的艺术,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产生心灵的共鸣。如果孩子长期受到音乐的熏染,音乐的和谐浸润到整个身心,习惯成自然,身心的活动也就处处透着和谐。我经常在家里放些舒缓优美的音乐,与儿子共同聆听,有时还一起观看高雅的歌舞表演。每年元旦,我们会与儿子一道,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从这里,他知道了贝多芬、莫扎特、施特劳斯等许多世界著名音乐大师和小泽征尔、梅塔等著名音乐指挥家,学会了欣赏《蓝色多瑙河》、《小夜曲》、《拉德茨基进行曲》等世界名曲。

绘画也是一种重要的美育形式。欣赏绘画作品,能使人的感官获得美的享受,创作绘画作品,则使人的精神超越现实的束缚,获得解放。儿子喜欢绘画,在我的鼓励和引导下,他参加了美术素描班,正逐步把绘画发展为一项特长,从而体验创造美带来的愉悦。儿子在绘画中,要观察、分析事物的色彩、形状、线条、明暗等,还要考虑如何感受和了解材料的形、色、质、量,如何合理选择适宜的创作工具,如何运用适当的方法表现。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以自由表达个性和自我的想法,全方位调动感官,从而体验创造的乐趣,关照自己心灵深处的种种体验。

大自然是父母对孩子进行美感教育的丰富源泉,因此父母要经常带孩子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之美。蔚蓝无垠的天空,汹涌澎湃的大海、千姿百态的鱼虫鸟兽、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瑰丽的色彩、生动的形态、动听的音响、神奇的变化会使孩子感到其美无比、其乐无穷。为了让儿子充分感受自然之美,我们每年暑假都带他外出旅游。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风光旖旎的江南水乡,俊秀奇绝的张家界,水波浩荡的八百里洞庭湖……所到之处,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使我们叹为观止。通过旅游,儿子认识和欣赏了自然美,这些广博恒久的美永远驻足在他的心灵中。

为孩子营造一个洋溢着美的家庭环境是进行家庭美育的关键。孩子生活在一个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而身心愉快,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美的体验。我与儿子共同布置了一个整洁有序、美观舒适、充满艺术情趣的居住环境。我们居住的房间不大,但阳光充足,我把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并在阳台上种植了许多花草,一年四季生机盎然。儿子喜欢画画,他的不少作品都在我的鼓励下挂在了墙上;儿子喜欢读书,我又专门为他买了一个书架,由他自己管理书籍。我还尽量为儿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儿子时时感受到亲人的关爱,家庭的温馨,家庭生活中处处表现出来的人性美、人情美、人格美,就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知不觉渗入儿子心灵深处。

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有一次,一名叫妞妞的小女孩儿在朗读结束后,孩子们又照例说妞妞这儿读错了,那儿表现得还不够好。小女孩儿不等听完就大声地反驳,后来趴在课桌上哭起来。她奶奶在旁边看了很不高兴,希望老师说说班里的孩子别提意见了。这时老师没有听家长的意见,而是说:“妞妞,你先别哭,你在台下给别人提意见的时候别人哭过吗?同学们喜欢你,愿意帮助你才给你提意见啊!你听听同学们提的意见对不对?如果再这样老师不喜欢你了。其实你已经非常棒了,如果再听听同学们的意见,提高一点点,那就更棒了。”听到这话,妞妞破涕为笑。

替孩子摆平挫折不可取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惠新说,这是一起典型的挫折教育案例。我们有太多孩子像妞妞一样平时娇生惯养,享受的是“赞美教育”,听不进批评,受不了挫折,遇到困难就觉得天塌下来了。如果遇到小挫折不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而是替她摆平挫折,等她真正遇到人生大挫折时就会一蹶不振。她说,同学们的意见对妞妞而言就是一次小挫折,这位老师处理得非常好,通过一次小挫折让妞妞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理解同学们的善意,又用换位法启迪孩子接受同学们的意见,最后又用“威胁”加表扬的方式让妞妞走出挫折。

张惠新说,家长首先要认识到,挫折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全是坏事,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总是顺风顺水,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挫折可以磨炼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很多情况下,挫折处理得适当,会成为今后孩子受用不尽的财富。

按挫折强度引导孩子

遇到挫折不可怕,关键是孩子遇到挫折我们家长该怎么办。

挫折的大小程度不同,孩子的性格各异,家长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方式也要不同。对平时一帆风顺、心高气傲的孩子要让孩子通过挫折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重新审视自己,从失败中总结教训,然后让孩子尝试独立寻找克服困难的方法。通过克服挫折,帮助孩子摆脱对大人的依赖感,找到成功感。

对性格内向自尊心强又有自卑心理的孩子,遇到挫折时不要埋怨、批评,要以鼓励为主。本来他信心不足,遇到挫折自信心又受到打击,如果这时再采取批评的方式,只会雪上加霜,将孩子逼进死胡同。家长和老师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与孩子一起寻找克服困难的方法。让孩子从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中找到自信。

挫折教育是为了教孩子学会应付挫折,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提高耐挫力。但挫折强度太大或受挫的频率太高,超过孩子的承受力,则适得其反,会造成孩子的自卑感,畏惧挫折,遇事不敢去做,变得缩手缩脚。有些孩子甚至会由此变得冷漠、忧郁、情绪过度紧张。所以,我们必须要注意孩子的可接受度。

吃苦教育不是挫折教育

张惠新说,我们提倡挫折教育并不是让家长人为地为孩子创造挫折,不要误解“吃苦教育”就是挫折教育,其实,孩子在成长中挫折无处不在,关键是遇到挫折该如何处理。

有很多挫折本来是不应该有的,有时孩子会被家长“创造的挫折”彻底打垮。张惠新每年接触上百起案例,有很多就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孩子学这学那,只能第一不能第二,甚至将自己不能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逼孩子去实现。孩子因为接受能力、年龄等所限,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就认为自己很失败,父母的期望值越高,孩子的挫折感就越强,甚至有的孩子因为受不了而发生性格扭曲。这样人为的挫折不会教育好孩子,反而可能伤害孩子。

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成功教育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长大成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但实际生活中父母们的希望并不一定成为现实,因为,有的父母并没有在对子女的教育中体现出足以使希望变成现实的技巧和能力。那么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何才能培养出一个心理健康、心态平衡、充满自信、乐观向上的孩子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与大家共勉。

一、什么是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并不一定就是培养出了比尔.盖茨一样的商界奇才,刘翔一样的亚洲飞人,成功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含义有三点,即人人都可以成为成功者,成功是多方面的成功,必须着力启动孩子内部动力机制;要做到成功教育,就要夸奖孩子,激发孩子自身的内部动力,培养孩子自信乐观的心态,让孩子发现自己、发展自己、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能够独自面对明天的风风雨雨;同时,还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与人合作和沟通。

二、怎样对孩子进行成功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成功的心态和成功素质,帮助孩子走上成功之路是成功教育的真谛。

1、自信——铺设成功的路基。

自信是生命成长的强大动力,自信是人生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或是处世能力等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信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进到最佳状态。而高水平的发挥在不断反复的基础上,巩固成为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将人的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有了自信心,就会通过行动和实践来证明自己能够成功,就会破除一切障碍去争取成功。如:我上中学时,体育课上的跳“山羊”,至今我记忆忧新。两节“山羊”课说什么我也不敢跳,一是怕危险,二是怕跳不过别人笑话。因此,数次跑到“山羊”前腿就打软,同学大笑,老师着急,我心里更是紧张。最后,在老师的再三鼓励下,我坚定信念:我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的事我一定能行,于是我放下一切思想包袱,大胆地奔向目标,结果完美地完成了这套动作。

类似的情况也许许多人都经历过,可见自信心的重要。所以,无论做什么事,父母首先要帮孩子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只要努力一定能行。

2、赏识——成功路上的预备活动

有位教育专家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不是天才就一定是家长和老师的问题了。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天才,关键是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一样地爱他、期望他、教育他,让孩子的潜能尽量地发挥出来。大数学家陈景润,从小沉默寡言,不爱运动,上学时在班上处于中上游水平,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尽管在别人眼里,他是那么的不起眼,但在父亲眼里,儿子永远是最棒的。由于陈景润喜好思考和阅读,父亲总是尽全力满足他,给予他并不豪华但却朴实的奖励话语。正是父亲对他这种沉默思考、乐于读书行为的肯定和表扬,才培养出陈景润的特殊气质,因为大凡科学家都是善于思考的。每个孩子都渴望被赏识和认同,父母可以通过激励来激活孩子的热情和潜能,即使最小的进步,也要赞美,这样会激励孩子不断进步。据专家调查分析,能力会在批评下萎缩,而在鼓励下茁壮成长。赏识孩子有利于为孩子营造一个面向成功的心灵晴空,有利于孩子确立自己的信心、自己的道德是非观,营造一个活泼、和睦的环境氛围。

3、兴趣——乘上成功的快车

兴趣,是一个人走进成功大门的钥匙。孩子能不能成功,关键是他的兴趣能不能早一些被发现,很多年轻的父母只重视孩子智力的培养

邻国怎样对孩子进行灾害教育


日本早在20多年前,日本的中小学就已经有了防灾和自我保护的教材。除了学校开设防灾课程外,政府还常常派防灾指导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防灾知识教育,组织各种防灾活动。有些学校开学伊始就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发一张地图,上面标示着学校和家庭附近的区域,让孩子们按照放学后回家的路线,在地图上标出警察署、公用电话、饮水处、可避难的公园等重要地点。学校经常举行防震演习,教给学生在家里、学校如何选择躲避地点,被困时如何呼救等知识。有的学校还让孩子们在模拟地震晃动的“体验车”里,感受地震。在这种身临其境的教育环境和方式下,日本孩子的防灾意识逐渐加强。

日本学校安全教育细致到位,高标准建设学校校舍,防灾用品有备无患,学校是所有居民避灾的地方,第一个原因是前期房屋造得比较牢固,第二这里有操场,可以供直升机进行救援。同时日本的居民已经养成习惯,一谈到灾害先看学校,学校变成一个参照物,日本所有学校每年都要有计划地进行4次左右的全国学校灾害模拟教育;定期举行防灾食物模拟竞赛,让学生养成灾害本能反应,减少对灾害的恐惧;从学校课程到家庭演练都不放松灾害教育,几乎每个家庭都配备一套灾害应急自救包……

新加坡学校的灾害管理十分注重细节。不少学校为学生配备了“防灾包”,连内衣、求救哨子这样的小物品都考虑进去。这些“细节”在灾难状态下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生命被关怀的温暖。

园长心理挫折分析及自我调适的方法


一、幼儿园园长心理挫折分析

我曾向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中的部分省优质园、省标准园、农村中心园园长发放“园长心理挫折问卷调查表”30份,同时还以与当地城乡各级各类幼儿园座谈、个别采访等形式了解园长受挫的有关情况,其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园长心理挫折的表现形式

1.情绪低落。有一些幼儿园园长,当她们积极进取、努力改变幼儿园面貌的目标受挫后,便丧失自信心,消极悲观,特别是得不到领导的支持或被领导误解时,便“看破红尘”,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得过且过,甚至产生不负责任、敷衍了事的消极表现,个别园长还一走了之,一了百了。

2.发泄牢骚。有的园长在受到挫折后,觉得不便用自己的行动表示不满,就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发泄埋怨情绪。埋怨上级领导有偏见,处理问题不公平,不按法律法规办事;埋怨园长难当,没有人事权,没有财权;埋怨教师队伍素质差,人际关系复杂,到处都是关系网;埋怨工作难开展,上下左右压力大;埋怨行业差距大,园长清贫、收入低,等等。

3.攻击性行为。人在受挫时,难免生气、愤怒,如果失控,就可能产生挖苦、讽刺他人、骂人等攻击性行为。有的园长在受挫后也会产生攻击性行为。

(二)园长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

1.客观因素。⑴有关领导对幼教事业不够重视。认为幼儿园不属于义务教育范围,加上私人幼儿园又遍地开花,办得有声有色,而公办园为了办园条件的改善经常给领导提这样那样的要求,使领导认为公办幼儿园是一种负担,是一种“包袱”。有的干脆将其推向社会,把

“包袱”甩掉。⑵工作上存在困难。如由于自收自支还未建立完善的机制,园长没有人事权,园内编制已满,但通过各种关系每年照样挤入的人有增无减,国家用3-4年时间培养出来的幼儿教师只能去当保育员或后勤工作人员,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而凭关系进来的这些人“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使园长很难开展工作。⑶办园经费不足。近5年间教师的工资总额已增加一倍,每年的全部收入难以支付正常的经费开支,园长为了保证生源一方面要抓保教质量,满足家长要求;另一方面还要为幼儿园的生存磨破嘴、跑断腿,四处奔波当“乞丐”。

2.主观因素。幼儿园园长多为女性,许多人自身存在着思想上的狭隘性、家庭上的依附性、事业上的自足性、情感上的封闭性等特点。具体来说,有这样两个方面的因素:⑴自身期望值过高。一方面由于个人的学识、能力、体力、生理等方面的条件,使其不能“随心所欲”实现目标;另一方面,个人所追求的目标不止一个,由于实际情况的限制,所追求的目标不可能如愿以偿。⑵心胸狭隘,缺乏受挫力或是对挫折的承受力较弱。不能辩证地认识挫折,只是把挫折单纯看作是一种损失,是倒霉的事,不能认识到工作中遭受一些挫折是难免的,通过工作中的挫折可从中接受教训,总结经验,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幼儿园园长受挫后的自我调适

(一)用理智和意志控制情绪

自我控制包括对自己的情感、语言、行为进行的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可以促使我们去实现目标,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事业取得成功。人如果丧失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就会造成心理失常。也就是说,当人遭受挫折的时候,要发挥自我控制的能力,让理智、意识去战胜情绪。记得有一次,我园初步改革了用人机制,坚持竞争上岗、量才使用、优胜劣汰,个别教师因各方面条件不具备被转岗或待岗。这么一来,有的教师把矛头直接指向园长,并向上级领导写告状信,夜间打骚扰电话,威胁、恐吓,等等。在遭受挫折时我也产生过消极的情绪,内心处于痛苦状态,失眠、食欲不振、痛哭等现象时常伴随发生。但这种消极的情绪是短暂的,对幼教事业的执着、对孩子们的热爱,给了我战胜一切挫折的勇气;伟人的哲理给了我解决困难的智慧。对那些“怒气冲天”的教师,我耐心地解释、说服、帮助、教育,鼓励她们发愤图强。在与她们进行情感沟通,寻求互敬互重、互相理解的同时,自己内心的挫折感也随之消散。在挫折和困难降临时,与其逃避,不如面对;与其盯着苦痛哀伤,不如给自己一个

振作的机会。

(二)用科学的态度和有效的措施克服困难

1.运用“认知疗法”,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失败是成功之母”。在遭受挫折后冷静地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正确估计挫折后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重新认识环境,重新制定计划,调整目标,安排力量,才可能克服挫折,转败为胜。遭受挫折以后,怨天尤人,任凭自己的情绪发展,以致达到不可控制的地步,或者以此消沉下来,一蹶不振,都是不足取的态度。人的情感、情绪等心理状态都是由认知决定的,只要改善思维模式和认知方法,就能改变情感、情绪。我们应把在挫折中产生的痛苦、敌对、愤怒等负面情感转移到恬静、幽雅、修养等美的精神生活中去,发愤图强,“化悲痛为力量”,实现自我超脱、自我完善,建立起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

2.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幼儿园管理中要注重“以人为本”,用其所长。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获得管理上的成功具有重大意义。如果不尊重她们,园长将会得到种种无法下咽的“回报”。现代管理思想强调,只有无能的管理,没有无用的人才。面对挫折,管理者首先要从自身查找原因,不断克服自己的缺点,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羸得班子成员的集体认同,羸得教职工的通力合作是克服困难的有效保证。幼儿园园长应根据幼儿教育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员工的疾苦,切实做到爱护人、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同员工建立亲切、深厚、真挚的情感,把思想领先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原则精神与同

志情谊结合起来,寻找闪光点,鼓励进取心,增加感情投资,以此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克服困难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掌握协调与上级及各部门人际关系的艺术,消除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争取上级领导对幼儿园工作的重视,与领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消除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难的又一途径。有领导的关心支持,园长心理踏实、办事顺心。有钱能拨款,没钱能给政策,领导对幼教工作的重视除了领导本身主动外,很大程度要靠园长自己去做工作、去努力才能实现。如我园为了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就曾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开发了“旧教学楼沿街部分的店面15间,年收入20余万元;与市邮电局共同协商子女入园问题,为我园减免电话费4部;通过与市物委建立友好关系,我园开展的各类培训收费都得到物委的准许。平时还通过不同形式与多个单位联合开展活动,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们走社会化办学的路子,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例如,近年来我园与环保部门密切配合,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把环境保护教育作为“学生潜能的持续发展、教师素质的持续提高、管理机制的持续优化、教育质量的持续增长”的强园方略,抓特色创优,抓实践导行,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因教育成果突出,在绿化、美化校园环境和改善办学条件的经费上也得到了上级环保部门的支持。由此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园长,在工作中要多一份主动,少一些埋怨;多一份豁达,少一些拘谨,多汇报、多请示,以引起领导和社会的重视。

4.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挫折观,将挫折变成前进的动力。从来不失败的人是没有的,失败而不失志、不失态是成功者的共同特点。从另一个角度看,应当说挫折有好的一面,它会给我们带来经验、知识、才干、能力、风度、气魄。心理挫折是一种主观感受,是否产生挫折感,

产生何种程度的挫折,与园长的心理状况有重要关系。因此,消除挫折从根本上说,首先要增强自信心,因为自信心有助于使自己保持一种较佳的情绪和豁达的心态。其次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挫折观。以宽阔的胸怀、正直公道的公仆意识,取信于师生;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保持心理平衡,为人处事能拿得起,放得下,钻得进,出得来,收得拢,放得开;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另外,在工作实践中还要培养主动性、独立性、开拓性、创新性及胆略和胆识等领导者的品质。创造性是立身之本,成功之术。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没有创造性就无立足之地,就逃脱不了失败的厄运。这就要求园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因循守旧,不贪图安逸,勇于冲破环境束缚和旧的思维模式,敢于改革实验,提出挑战性的任务和具有独创、新颖性的方案及设想,以增强团队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想要的和能够实现的之间总有一段距离,在不同人的眼里,因为视角的不同而使这段距离或长或短。其实,这段距离的长短实际上最终取决于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挫折是最好的老师,它使人奋发,促人成熟。苦难是人生的核动力,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战胜自己、战胜困难。惟此,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与社会的价值。

喜欢《对怕羞孩子进行心理调适》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对有好奇心的孩子如何培养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及时对孩子进行表扬 区域活动又开始了,今天我们要求孩子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小猪,峥峥选来选去拿了一个土豆作为小猪胖胖的身体,可身上什么也没有,怎么办呢?我就鼓励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于是,他选了一张黄色的彩纸来做小猪的鼻子等各部...
    2021-12-21 阅读全文
  • 如何对孩子进行“逆境锻炼” 让孩子接受“逆境锻炼”,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和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幼儿在困难面前冷静地动脑筋想办法的习惯。人生的旅途上是不会一帆风顺...
    2022-01-06 阅读全文
  • 怎样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为了提高儿童应对挫折的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应从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四个方面对儿童的进行挫折教育做起。 一、学校是儿童挫折教育的主要力量 学校是对儿童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场所,应将我们把挫...
    2021-07-24 阅读全文
  • 怎样对孩子进行美感教育 导读:为孩子营造一个洋溢着美的家庭环境是进行家庭美育的关键。孩子生活在一个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而身心愉快,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美的体验。 欣赏艺术作品是美感教育的最重要方式,父母要善于利用优秀的艺术作...
    2021-06-08 阅读全文
  • 美国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说到“死亡”,国人总觉得“不吉利”,因此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对孩子谈及,而且更将其坚决地拒之于儿童教育门外。然而,相比之下,美国人在这方面却开通很多。作为家长或教师,他们乐于在孩子3~4岁时就向他们...
    2021-04-21 阅读全文

区域活动又开始了,今天我们要求孩子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小猪,峥峥选来选去拿了一个土豆作为小猪胖胖的身体,可身上什么也没有,怎么办呢?我就鼓励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于是,他选了一张黄色的彩纸来做小猪的鼻子等各部...

2021-12-21 阅读全文

让孩子接受“逆境锻炼”,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和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幼儿在困难面前冷静地动脑筋想办法的习惯。人生的旅途上是不会一帆风顺...

2022-01-06 阅读全文

为了提高儿童应对挫折的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应从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四个方面对儿童的进行挫折教育做起。 一、学校是儿童挫折教育的主要力量 学校是对儿童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场所,应将我们把挫...

2021-07-24 阅读全文

导读:为孩子营造一个洋溢着美的家庭环境是进行家庭美育的关键。孩子生活在一个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而身心愉快,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美的体验。 欣赏艺术作品是美感教育的最重要方式,父母要善于利用优秀的艺术作...

2021-06-08 阅读全文

说到“死亡”,国人总觉得“不吉利”,因此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对孩子谈及,而且更将其坚决地拒之于儿童教育门外。然而,相比之下,美国人在这方面却开通很多。作为家长或教师,他们乐于在孩子3~4岁时就向他们...

2021-04-2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