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父母怎么教育一岁孩子

发布时间:2021-07-10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父母怎么教育一岁孩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在稍纵即逝的岁月里,宝宝1岁多了,发育时钟会告诉他该停止做小婴儿、成长为单独的人了。如果你还把他看作小婴儿,他会时时与你抗争,最终赢得自主。可尴尬的是宝宝的发育时钟还没有走到“儿童期”,所以,你在试图管理和管教他时,用对待儿童的那套方式也不会有用。

那么到底该表扬,还是批评?1岁的小孩总是让妈妈们忙得团团转.那什么时候妈妈该训斥,什么时候不该呢?妈妈稍不留神,就作些危险的事儿..对这样的1岁左右的孩子,该训斥吗?

孩子一旦干了什么危险、出格的事,妈妈立马就陷入紧张状态,一紧张,就会不自觉地大声训斥孩子,孩子一哭,自己又马上后悔。。。事实上很多家长在重复这样的状态,甚至陷入自我嫌弃。

妈妈们可能觉得对0岁的宝宝没必要太多教育,但孩子到一岁了,也更加好动了,也开始有自己的脾气了,差不多该要教他一些重要的事儿了。“该教训吗?”,“还太早吧?”,是“温柔的教育?”还是“严厉地训斥?”等等..真是烦恼重重阿.

今天我们就讨论一下对1岁孩子的教育方法.此外,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也很重要.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吧.

妈妈们一不注意就会采取的方法

看到干了不该干的事的孩子,就反射性地大声训斥:”这孩子!要我说几次你才能记住啊?!”.这是在我自己当了保育员后很长一段的时间内困扰着我的教育方法.

很遗憾,这样的方式只会让孩子感到”挨骂了”,”妈妈好吓人”,”妈妈不支持我”,”妈妈是不是讨厌我了?!”.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

首先,妈妈们要从自己开始,要意识到自己当时的情绪是慌乱的.如果不这么做,那么不论当时你说了什么,孩子感受到的仅仅是“情绪慌乱的妈妈的怒气”.

对受惊而哭的宝宝,该说些什么呢?

妈妈们要批评或是提醒孩子时,基本上是孩子干了什么让你意想不到的事儿的时候.这时该怎么对待孩子呢.对还不知道怎么区分善恶又有着旺盛好奇心的孩子们,妈妈们可一试试下面的几个方式.

教育1岁小孩的重点

危险时要阻止

孩子突然跑到马路上,或是给他人造成困扰时,不管怎样,首先要阻止他继续.

抱起孩子,让他感到安心

阻止孩子后,孩子自己可能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会有点吃惊.这时妈妈可以说句”吓了一跳吧”,理解孩子此时心情,然后通过皮肤接触,来让孩子安心.这么一来,就能让孩子平静下来.

告诉孩子刚才的状况

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后,妈妈要用他能理解的语言,告诉他刚才是什么情况.

例如妈妈们可以说“宝宝刚刚跑道马路上,刚好有车车从对面开过来,宝宝差点点就被撞到了,特别危险呀”,或是,”宝宝要玩的是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不打声招呼就拿走的话,那个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了,会担心难过的呀”,放慢语速,慢慢地说给孩子听.这样一来,即使是还不会说话的1岁的孩子,也能回想起刚才的事,进而理解刚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告诉孩子他必须知道的教养

在此基础上,让我们从侧面来教育孩子.

“过马路的时候,要左右看看,确定没有车来才能过哟.””要玩小朋友的玩具时,要问,’能借我玩玩吗’小朋友同意了,才能玩.”不要因为觉得孩子才一岁,跟他说这些还太早,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然还不会说话,但对亲爱的妈妈的话,他们可是认真听着的哟.平常要多和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直到他记住为止.

话虽如此,但比起用大脑思考,1岁的孩子的注意力总是容易跑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去,所以还是常常会重复做同样的事情,犯同样的错误.

“你又做了!””这个你是知道的吧?”在这些话语的重复中,孩子渐渐会明白什么事是可以做的,什么事不能做.

那么,在教育宝宝的同时,妈妈的心里又发生了些什么呢?其实,传达给孩子的是妈妈的情感,因此,孩子和妈妈的心灵交流也是不能忽视的关键点.下面我们就验证一下在教育孩子时,妈妈的心里都发生了些什么.

妈妈内心发生了些什么?

在教育孩子时,妈妈的内心感情是怎么变化的呢.妈妈们自己可能很容易就忽视了自己的情绪,但对孩子来说,他们能切身体会到妈妈的情绪,所以这一点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重点.

发现危险情况时

“唉呀,危险!””怎么办啊,孩子受重伤了!””说不定会有生命危险?””怎么会变成这样..?”这时,妈妈的心里,这种心惊胆战的不安情绪变成了意想不到的怒气.这种情绪的背面,肯定是包含着”要从危险中护宝宝周全”的想法.

和别的小朋友发生争执时

“唉呀,我们家孩子怎么..””别的妈妈看着呢””这事儿可不能做呀!”妈妈们是不是自己也很惊讶,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内心在动摇呢?

在店里买东西,结果孩子自己拿了东西走

“怎么干这样的事?!””随便拿东西是不行的啊!””这可是偷盗啊!”,因为意想不到的动摇和冲击,妈妈们瞬间会大脑一片空白吧.

首先,产生这种惊吓反应、不安发怒以及动摇的心情是很正常的,妈妈们要接受这种心情.先把这种心情放在一边,接着,从妈妈自己的”孩子怎么干这样的事!”的心情中抽离出来,转为思考以孩子为目标的”该如何向孩子说明呢?!”

其次,慢慢告诉自己忽视这种心情,然后再试图向孩子传递什么信息。否则,会不自觉地提高音调,比自己预想更严厉地警告孩子.这样一来,孩子会受到惊吓,反而哭得更厉害了.所以,妈妈们首先应该正视自己不稳的情绪.

通过教育孩子,妈妈们也在探索和逐渐掌握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做.教养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这是他们今后走上社会的路标.在教育孩子时,会遇到有孩子大声哭泣,让妈妈们想放弃的时候,请一定要阻止危险发生,培养习惯,并认真接受1岁的孩子那种想和妈妈撒娇又不安的心情,温柔地教育孩子.

下面是熊妈向多位宝妈请教后汇总整理的实用小技巧:

生活规律:饿了、渴了、累了、困了、闷了,孩子就容易发脾气。你应该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采取恰当措施,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会等。

转移注意:这么小的宝宝,注意力移动得很快,你要好好利用。比如,你抱孩子进餐椅吃饭,孩子拒绝不肯进去,你就不必坚持。拿些小胡萝卜丁啦小麦圈啦什么的哄哄他,等他吃得高兴心情愉快时,再抱进餐椅里去。

不当观众:当孩子打滚撒赖时,不当观众。没有观众了,这演员也就自然少了几分兴致了。

绕开硬碰硬:如果你问,“你要不要洗澡?” 这答案肯定是“不!” 你可以换个说法,“你想在澡盆里玩小鸭子,还是玩小水桶?”宝宝把积木摊了一地,如果你告诉他把积木捡起来,他多半会拒绝。如果你说:“我想你不能在我捡起这些书之前,把那些积木放回盒子里去”,这样,你就把家务活变成了一个,把命令变成了挑战。

放松你自己:当你自己太累、太困、太饿时,你也会和孩子一样,容易发脾气。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在预计你自己要进入“坏情绪区”之前,好好善待你自己一下,给自己充足电。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怎么教育一岁的孩子


说起早教,爸爸妈妈会不会只认为学龄前才是开始早教的时候呢?其实并非如此。对于0-3岁的宝宝来说,早教并不是单纯的智力开发。在宝宝出生后,给予宝宝的一切能力培养都是一种早期教育,例如:孩子的性格、爱好、习惯的培养等。那么,怎样对0至1岁的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呢?

一、提供视觉刺激

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的小床四周贴些图片,并经常更换,来促进孩子的用眼兴趣。当他能自如地用手抓握时,就会拉扯这些图片,好像他能把图片上的人、景物拉出来一样;也可以购买鲜艳颜色的婴儿床,来提高宝宝的视觉刺激。另外,早教专家指出,宝宝对人类脸部的注意最多。爸爸妈妈不妨把纸片剪成图形,画上人脸的大概特点,宝宝就会长时间地注视着这些图案。

二、提供听觉刺激

宝宝的听觉很好,爸爸妈妈最好经常与他聊聊、哼哼歌,也许你还记得幼时妈妈哼的催眠曲。如有兴趣,不妨将这些轻柔、宁静的曲子记录下来,在照料孩子时,你就可以经常随口哼唱。

声音、音调、节奏的变换是转移烦躁不安的宝宝的绝妙办法,同时也可以将一些适合宝宝的流行歌曲记下来。例如一个正噼噼啪啪地拍打着洗澡水的宝宝听到进行曲会更加活泼、有劲。父母也可以自编育儿曲只要有创造性能启发想象力,宝宝就会喜欢。

三、提供动感刺激

爸爸妈妈应该经常变换宝宝在床上、椅子上的姿势,鼓励他活动躯干、手臂和双腿。一个能控制自己头部、颈部的宝宝总是喜欢翻来滚去或玩着自己的手臂、双腿。

父母还可以轻轻地拉住宝宝的腿,将它左右摆;让宝宝用手抱紧某一个东西,父母将他的手拉开再合拢。不过这些游戏只能持续几分钟,最好在换尿布、洗澡时做。多数父母喜欢和宝宝一起坐在地板上让宝宝打滚。如果在地板上放个玩具能吸引宝宝的注意,那就鼓励他爬到那里。

四、开阔视野

不要总让宝宝呆在婴儿床上,不妨带着宝宝出去走走,可以开阔他的视野,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周围的人们,同时也促进其心智、生理、人际交往及感情等的发展。等宝宝会爬时,爸爸妈妈就要重新布置房间,以保证孩子的安全,令宝宝安全地探索周围的一切。

一岁的孩子怎么教育


一岁宝宝如何教育

提供听觉刺激

宝宝的听觉很好,父母、保姆最好经常与他聊聊、哼哼歌。也许你还记得幼时妈妈哼的催眠曲。如有兴趣不妨将这些轻柔、宁静的曲子记录下来在照料孩子时你就可以经常随口哼哼。

声音、音调、节奏的变换是转移烦躁不安的宝宝的绝妙办法。同时也可以将一些适合宝宝的流行歌曲记下来。例如一个正噼噼啪啪地拍打着洗澡水的宝宝听到进行曲会更加活泼、有劲。父母也可以自编育儿曲只要有创造性能启发想象力,宝宝就会喜欢。

提供视觉刺激

家长可以在宝宝摇篮的四周贴些图片,并经常更换,来促进孩子的用眼兴趣。当他能自如地用手抓握时,就会拉扯这些图片,好像他能把图片上的人、景物拉出来似的。也可以将小床的围栏油漆得鲜艳些,或者买一些纯白或光亮的栏杆,用剪成小块的毡制品、彩色广告纸装饰一下,再把小床围起来。

提供动感刺激

父母、保姆应该经常变换宝宝在床上、椅子上的姿势鼓励他活动躯干、手臂和双腿。一个能控制自己头部、颈部的宝宝总是喜欢翻来滚去或玩着自己的手臂、双腿。

父母可以轻轻地拉住宝宝的腿将它左右摆;让宝宝用手抱紧某一个东西父母将他的手拉开再合拢。不过这些游戏只能持续几分钟最好在换尿布、洗澡时做。多数父母或保姆喜欢和宝宝一起坐在地板上让宝宝打滚。如果在地板上放个玩具能吸引宝宝的注意那就鼓励他爬到那里。

开阔视野

不要总让宝宝呆在摇篮里,不妨用宝宝轻便推车或背带随身带着宝宝走动,这能开阔他的视野,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周围的人们,同时也促进其心智、生理、人际交往及感情等的发展。等宝宝会爬时父母、保姆就要重新布置房间以保证孩子的安全这使他能安全地探索周围的一切。在围栏里长大的宝宝就不会有机会发展他的好奇心。

不好的说话习惯

很多孩子本身没有问题,客人或朋友逗孩子的时候骂人。虽然听不出什么意思来,也可以从表情上看出。有些孩子无缘无故就会说出这种话,这让朋友或者客人觉得很尴尬;其实这种骂人的习惯不是孩子养成的,完全是父母等不好的习惯给孩子学去了,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能听懂大人说话的意思了,如果父母经常带有这种话。孩子就会模仿父母。因此,父母在护理宝宝的时候,缄口也是要注意的。

吸奶瓶入睡的习惯

吸着奶瓶入睡是宝宝还小的时候的习惯,如果到了一岁,宝宝还是有这个习惯,父母就要注意力,尽量想办法改掉宝宝对于奶瓶的依赖。当然这种习惯不能强迫宝宝,父母要在给循序渐进,依靠的是耐力。时间长了,宝宝自然就会改掉这种习惯。

不要让宝宝知道大人很好玩

很多父母经常做出假打孩子的动作,宝宝会认为大人很好玩,因此就会大人经常打父母的脸,这个时候父母如果也是高兴的话,会让宝宝认为打人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就会养成爱打人的习惯。

爱挑食的习惯

很多孩子挑食都在这个时期养成的,这个时期很多父母怕孩子自己吃饭吃不好或者把桌子弄得很脏,都是自己来喂孩子吃饭。这样也不是很好,孩子这个时候有了自己的爱好,孩子对于自己用手吃到的食物也会感觉好吃的,因此,这个时候妈妈可以让孩子自己吃饭,只要多坚持一段时间,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岁宝宝会模仿周围的一些事物了,所以大人的言行举止尤为重要,以上就是关于一岁宝宝如何教育的一些介绍,相信会对你有帮助。

一岁内孩子怎么教育?


1

第一个月

一、出生前调整父母态度:坚定地使自己具备耐心和持久的关爱态度,无论孩子怎样,你必须都得调整自己,在促使孩子按照良好的习惯发展时,若不随你意,事情要照规矩做,但态度却不能变,这样孩子才不至于受你的态度的伤害而出现心理问题。

二、学会细致入微地观察孩子:通过孩子的各种反映,发现孩子的需求,孩子保持灵敏的感觉是教育的第一步,所以要学会判断婴儿的反映,饿了才给吃的,渴了才给水喝,湿了才换尿布,这样婴儿的知觉才能更好地发展。

三、婴儿环境布置:愉快是健康的关键,首先把孩子周围的环境布置好,使气氛愉快而温馨,孩子不论往哪个方面看都有可看的东西。

0—3天:

1、在孩子睡觉时,在洁白的床上铺上鸭绒褥,便于婴儿的手足自由活动,不能像布娃娃那样裹紧。

2、醒来20分钟后将孩子双手托起,母亲仰卧双腿支起面对面说话,这是宝宝的知觉与听觉协调的训练,使婴儿熟悉母亲的声音,找到母亲的脸,也可以让宝宝仰卧,母亲俯视进行对话。

注:主动运动能够促进认知的发展,正常婴儿清醒状态下,四肢自由地活动,头和身体也相应自发地运功,这种动作逐渐开始,持续数分钟慢慢停止,看起来流畅、优美协调,因此,父母要让宝宝穿着宽松的衣裤,如果室内温度可以,只带尿片就可以。

3—20天:

在宝宝清醒状态下,温和地唱歌,面对宝宝说话、朗读、微笑。

20—30天:

在宝宝清醒的姿态下,伸出手指使宝宝抓握,并尽可能牵引左右上下活动,使宝宝能得到手指的最佳结果。

第4个月

第一周

1、继续做俯卧练习,时间不要太长,仔细观察婴儿产生不悦状态即可抱起,俯卧时用色彩明确的玩具在前面摇动,引起婴儿的注意,然后向上移动这些玩具,使其抬头。看到婴儿抬头困难时不必心痛,由于肌肉力量不够,向上看时会很困难,但要坚持练习。

2、在婴儿坐着时放一些轻松优美的音乐,让婴儿安静听。

3、用造型较以前复杂的玩具在婴儿(仰卧)眼前抖动使其注意。当婴儿注意力集中到玩具上后开始一边抖动一边向水平方向180°,垂直方向90°移动,使婴儿的头和眼睛跟着移动。

4、重复几次,发现婴儿不感兴趣时,便用玩具触碰婴儿的手,待手张开后将玩具放在婴儿手中,这个玩具最好能一摇动就发出响声使婴儿感知物体的声响与自己的手之间的关系。

第二周

除了重复以前的练习外,增加“藏猫猫”活动。在婴儿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先和他逗趣,表情夸张地说话、摇头,让孩子注意你的脸,然后用他习惯的用具,如小枕头、小毛巾,将脸遮挡起来,然后再露出来。开始时婴儿没有反映,这是在认知,当他发现妈妈消失后又出现了,他会惊喜的笑起来,如此反复,每天一次,每次5到10分钟。

第三周

1、除了做俯卧和听音乐、指认物品外,继续用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在孩子不同的方向发出声响,让孩子寻着声音寻找物体,一定要使婴儿看到了再移动,移动时不要让他看到。

2、提供与上周质量不同的玩具,如一捏就会发出响声的物体。边捏边让孩子注意,然后放在孩子手中(先触碰婴儿的手,待手张开后再放在手中)。

3、藏猫猫,让婴儿坐在你面前,拿一个色彩鲜艳的玩具在婴儿面前抖动,待孩子注意后,在他的视线之中慢慢移动,然后用一块布盖起来。在婴儿目光离开之前,(让他楞一下)将布慢慢从一边拉掉,再抖动玩具,在婴儿视线中向反方向移动。然后再用同样的布盖起来,重复三到四次。之后,用布盖住后放在婴儿能够着的地方,使玩具露出一半,说“宝宝找呀”,反复数次,直到婴儿反应过来。如果婴儿拿掉了布子,马上表现出喜悦,亲吻并表扬他,然后再盖住一半。第二天换别的玩具重复进行。

第四周

1、除了每周的保留练习外,将第三个月使用过的木架拿出来,拉动彩带,使其发出响声,然后将彩带放在婴儿的两边,或身上各处,使婴儿寻找彩带并拉动。

2、将彩带换成别的颜色,玩具也换成别的,然后拉动带子使玩具摇动,并发出声音,后将带子散放在婴儿身边各处。

注:警惕

1、孩子的自然活动太少或者太多。

2、运动总是突然发生,不是流畅的,而是僵硬的。

3、仰卧时头转向一侧并向后伸展。

4、俯卧时头抬不起来,但臀部撅起。

5、目光不追随移动物体。

6、3个月时逗他不笑,可能是智力低下、脑瘫的早期症状,尽快就医。

2

第5个月

第一周

继续听音乐,做俯卧练习,指认人名和物品,朗读,将孩子放到桌子上,将玩具放在他的手边,成人在桌面上扫动玩具使玩具落到桌面以下,让孩子看到你从底下拿上来给他看,然后再放到桌面上。如果孩子不做,只玩玩具,不必急于去做,等待物件落下去的机会。请不断重复这一过程,使孩子明白不见了的物体还会出现,以建立永久客体的认识。

第二周

1、除保留性练习外,继续上周内容,只要孩子把东西从什么地方扔出来,都要再拿回来使物体重复出现在孩子面前。

2、拿一只小红球,在孩子对面朝他滚去,引起兴趣后,再将别的能滚动的物体不断滚向孩子,每天一次。

第三周

1、继续以前的固定练习。

2、将色彩鲜艳的新玩具摇动后,放在一块能拉动的围巾、布、椅套上都可以,将这些载物的一头放在孩子面前,在另一头摇动那个玩具,在孩子注视中,将玩具放在载物上面。

孩子在要求拿到物体时,不要给他或离开他的视线,偷偷观察,每天都这样做,直至孩子发现拉动布子,将物拿到手里,便赶快鼓励,然后用同一块布子换不同的玩具,然后换不同布子,用同一个玩具,重复练习,直到孩子感兴趣,每天重复两次,不可太多,以免使孩子感觉厌烦。

第四周

1、继续前面的固定项目。

2、将孩子抱起,站在成人腿上,扶着孩子两侧腋下,对婴儿说蹬蹬跳跳,说蹬蹬时将婴儿放下,说跳跳时将婴儿举起,如此重复,一直到婴儿自己蹬跳,成人帮助用力,每天练习二次左右,每次15分钟。

3、先将孩子放在镜子前,当孩子注视完自己后,成人再出现,一边指认,一边微笑,每次指完真实的宝宝,再指镜子里的宝宝,同样也指成人。

第6个月

第一周

1、固定练习中加上上周的蹬跳练习。

2、让婴儿仰卧在床上,伸出两个拇指使婴儿抓住然后往起拉,使婴儿坐起来,对婴儿说坐起来,坐起来,然后放下,说躺下去,躺下去。孩子每次坐起来都鼓励并亲吻他,这个练习是为了增强手的握力和臂力,锻炼腹肌和腰背肌肉,为学坐做好准备。在这以前,孩子的坐起都是由家长的抱或有物的依托,现在的练习是让孩子自己坐起。孩子不做这样的努力也不必强求,可以把他拉起来,再放下反复练习,每天两次。要在早晚孩子清醒时,或情绪好时再做。

第二周

1、继续做前面的固定练习,不同的是在孩子俯卧时用宽布带如围巾等从他的腰部提起,在孩子的前面放上物体引诱孩子去拿,最好由两人来做。提物品的那个人要随着孩子的动作往前运行。如果孩子原地动腿动脚不往前爬行,可慢慢使他移向物体而不是将物体递到他的手中。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认识他与物体和空间之间的关系。

2、将孩子抱到名画前用手指点上面的物件给孩子讲述。

3、在孩子睡前小声朗读。

4、在孩子睡醒后清醒的状态下,抱起孩子,使他背靠在成人的前胸,将图画书放在孩子腿上,边指边讲。孩子如果撕书,就给他一张纸让撕,撕够了再讲。

第三周

1、继续做爬行练习,到孩子想要去的任何地方,将屋里防碍孩子视线和可能碰伤孩子的家具拿走。地上擦干净或铺地毯。

2、继续讲图画书,每天坚持,讲同一本书同一个故事,每天都讲。

3、继续每天跟孩子脸对脸的聊天,让孩子看你的口形。

4、传递玩具:①形成对物体和空间,以及与人的关系的认识。让婴儿坐在童车上,爸爸妈妈坐在左右两侧,开始先由一方将玩具递给孩子,孩子玩一会儿,妈妈再伸手向孩子要玩具,观察孩子能否将玩具传递给妈妈,若不给,妈妈就拿另一个玩具给婴儿以调换他手中的玩具,然后爸爸再向孩子要,如果婴儿不给,也像妈妈一样做。②妈妈将一个玩具放在婴儿的右手中,等他拿住玩一会儿后,妈妈再将另一个玩具放在他的右侧,观察他是否将右手上的玩具递给左手,然后再用右手去拿右侧的玩具,反复玩数次后,婴儿才懂得双方可以互相传递。

注:如果孩子不懂传递而将手中的玩具丢掉时,妈妈应拾起玩具,仍放在他右手中,要求他将右手的玩具传给左手,然后再让他伸出右手取玩具。

第四周

1、继续上周的传递练习,直到发现婴儿会将物品在两手之间传递。

2、将方形硬纸板盒前面上方挖洞系上玩具,后面放上方形棉垫,让婴儿坐在方盒中间,背靠棉垫支持上身,可以自由观望,推动纸盒,在房中游玩。每到一个角度让孩子停下来观察。

3、用大枕头卷成圆柱形,两端用绳子捆紧,放置在床中间,让婴儿俯身于上,双臂放在枕头前面,成人在婴儿对面向前、向左右移动,逗引婴儿大方向转头观望。

4、继续给孩子讲上一周讲的同一本书同一个故事。

第七个月

宝宝现在趴着时能用单手支撑体重,能不用依靠地坐一会儿,但时间较短,仰躺时能自然地抬起头。

宝宝会连续翻滚,使自己的身体移动。常为抓取远处的玩具而连续翻滚,从床的一头翻到另一头去取。这是本月出现的特殊能力。

宝宝能坐稳了,视野比平时躺着要开阔许多,也有了更多的自由,双手可以更方便地摆弄玩具。

可以一手拿一个东西,并将两个东西对撞到一起,如拿积木对敲,对能敲响的东西很感兴趣。

宝宝的眼手配合更准确了,看到白纸上的小豆豆,除了盯住外,还可以伸手去拨弄,甚至用手一把抓住。

宝宝又能认识1--2种新的物品,会用目光看或伸手指向东西所在的地方。

一口气能说出几个语音,许多声音依稀可辩;能说MA-MA,DA-DA,但经常无所指。

大人念儿歌时念到某一句时做一种动作,这样宝宝便能记住,每次背到这句时会配合大人做出相应的动作。

能用手势表示语言了,如拱手“谢谢”,用手摆几下表示“再见”。开始模仿简单的事情并乐此不疲。

懂得大人用语言和表情对他表示的表扬和批评,看到大人的表情能理解“不许”的意义。

察觉正在玩的玩具不见了,会用尖叫、乱动、甚至大哭来表示反抗。

能记住离开7--10天的熟人,如奶奶、外婆,见面时会表示亲热,与见到生人不同。

第八个月

能用手和膝爬行,腹部能暂时离床。爬行进一步扩大了宝宝的活动范围。

宝宝坐或爬行时,会自己用手扶着别的物体站起来,用手扶宝宝时也会站立,能两只脚一前一后地站。

宝宝开始能够独立地移动自己的身躯了,表现出敢动的独立性。见什么抓什么,抓什么咬什么,不喜欢大人对他的摆布和控制。

喜欢通过敲打玩具来制造声音,手指更加灵活,已经能够撕纸了,能把一样东西用手指紧紧抓住。

对游戏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对玩具十分专注,会用各种方法弄响玩具,使劲捏响,用手压,用手摇,甚至用脚踢。

有意识地模仿语言,并以此为乐;对大人说的“不”有停止活动的反应。

会用点头或伸手表示“要”,用摇头或皱眉表示“ 不要”,开始能真正表达自己,而不是单纯模仿。手势表示是这个阶段发展最快活的活动。

认识了家人称呼,能将玩具交给指定的人,有时会不舍得交给他人。

会看大人脸上的表情,知道大人高兴或者生气,有时还会看懂悲伤的表情;自己也会做各种表情,如挤眼、噘嘴等。

看到亲人会展开双手要抱,表示亲近,首先是向母亲伸手要抱。

第九个月

在用手和膝爬行时,腹部能完全离床,爬行技巧更加熟练,学会爬行的宝宝会愈来愈兴致勃勃地四处爬动、探索。

有人扶着时,能用双腿支撑全部体重;能坐十分钟,向前向侧倾过身体并保持平衡。

宝宝的动作进一步完善,用嘴接触东西渐渐减少,开始能用食指朝前指,能很轻松地向前俯身捡起东西。

会用食指指拿东西。有锻炼机会的宝宝还会拿勺子在杯中搅拌,盛食物,会用手抓食物吃,用拇指和其他手指捡起象豌豆一样的东西。

会用食指指东西,操纵多种按钮开关,想把手指伸进小孔或用手指勾东西。爱推物体,会搭一两块积木。

能按大人的吩咐拿玩具,可以将玩具在盒中放进,取出。能较清晰地发声,靠发声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能使用有意义的单词。叫“爸爸”“妈妈”之类的称呼。宝宝已经知道大人在谈论自己,会表现出害羞――这是宝宝能理解大人谈话的表现。

宝宝能记住熟悉的曲子和游戏,在适当的时候欢笑并跟着动一动。会伸手让你洗,给他穿衣服会配合着伸双手。

第十个月

会用手和足迅速爬行,比手膝爬行速度更快。

对日常生活程序熟悉起来,比如在亲人离开的时候会招手表示再见,要东西时伸手,不要时推开,高兴时拍手。

能清楚地记得教过的简单游戏,如拍肩拍腿的游戏;会到角落找玩具,如果问“爸爸在哪儿”,也会跟着找。

特别喜欢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孩在一起,喜欢去有孩子玩耍的地方,而且急于模仿。

会抱娃娃表示爱抚,给娃娃盖被,拍他睡觉。这是宝宝懂得关怀别人、拥有同情心的开始。

自己能用双手捧杯子喝水,不用大人扶持。

第十一个月

宝宝坐着的时候已能随意活动,还会到处爬。当他站着的时候会把腿抬起来。

宝宝开始能用手足爬上被垛、斜坡和矮台阶。

宝宝的手现在越来越能干了:能用手指将纸包拆开,取出里面的饼干、糖果、果丹皮等,能把盖准确地放在杯子上。

宝宝能很轻松地把东西放开,而且他能把东西从容器中取出来和放进去。向他伸出手时,他能把东西递给你。

能够有意识地称呼爸爸、妈妈,有的宝宝还会称呼第三个人。如奶奶、爷爷,除此以外还给说出两三个词。

能理解大人的话,并用姿势回答。大人问:“你几岁啦?”他会竖起食指表示。

宝宝有兴趣听他熟悉的话,听懂后会照一些话去做,如让他坐好,把玩具拿过来等。

宝宝可以翻画册或书了,有时并不只翻一页,当画册中有自己熟悉的动物、交通工具等图案时,会很有兴趣地看,但注意力还不会持久。

宝宝的依恋情绪更加迫切,对母亲有寸步不离的感觉,看到母亲抱别的孩子会尖叫,拉扯着要求抱自己。

宝宝的个性越来越明显,会表现出严肃、活泼、敏感、独立、爱社交、易怒、注意力集中、好奇、缺乏耐心等。

第十二个月

宝宝坐着的时候,转身抓东西身体也不会摇晃;可以扶着家具侧身了,满一岁时,牵一只手就能走路了。这个月是宝宝学走路的重要月份。从自己独走2-3步到完全走稳还要练习2-3个月。

开始会握住蜡笔在纸上扎小点,逐渐发展到自发或模仿乱涂乱画。

除了五官外,还能认识手、脚、肚子等3-4处身体部位。

把学习动物叫声当成自己喜欢的游戏,只要有学习模仿的机会,宝宝就能模仿3-4种动物的叫声。

宝宝能有意识地扔东西了,现在他很少把东西放到嘴里。还会试着把两块积木捏在手里。

在背儿歌时,能做四种以上的动作。当大人说小白兔时,会用手表演白兔的耳朵。

对书本上的东西流露出浓厚的兴趣,并希望你叫出他们的名字,可能还会自己认出书中物体并用手指出。

出门时会抓帽子放在头顶上,有时还会拉拉,当然经常不能拉正。到了1岁大的时候,宝宝会通过反抗来表明他多么独立和果断。在这个阶段他可能会变得缺乏耐心、难缠、易怒、淘气。

一岁孩子脾气大,怎么教育?


过了1岁半以后,宝宝就进入了所谓“第一反抗期”的时期。过去老实听话的宝宝,逐渐开始变得任性,经常说“不要”,这在父母看来,很难让事情顺利地进行下去。

“反抗”一词包含有“抵抗”的意思,宝宝并不是毫无道理地抵抗,其实他们是在坚持自己的主张。如果这些主张得以实现,对于宝宝“自我”的确立非常重要。

如果仔细观察这种状态下宝宝的举动就可以明白,这是宝宝有了自我主张的表现。例如,想要自己穿鞋、想要自己用筷子、想要自己洗碗等等,大都是坚持自己的主张。语言表达能力还相当贫乏的2岁宝宝只会说“不要”和“自己做”,很难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父母,而被误以为是在“反抗”、“任性”。

所以,宝宝这个时期的反抗表现,是宝宝自我发展的必经阶段,我们爸爸妈妈们应该正确地看待这一现象。尽量放手让宝宝自己动手尝试各种事物。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满足这一时期宝宝心理上的需求,同时还可以提高宝宝各个方面的能力。

人们在形容与孩子有关的东西时,通常用到词都是“可爱”,即便是喜欢破坏的孩子,也会被家长善意地称作“顽皮”、“淘气”,然而在英国,人们却用“可怕”来形容两岁的孩子。如今,“terrible twos”(可怕的两岁)更是已经成为英文中一个固定的说法。

之所以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可怕,是因为他们在这时开始表现出与过去不同的特征,非常难缠,喜欢作对,万事都有叛逆倾向。因此,也有幼教专家把此阶段称为“人生第一青春期”,泛指一岁半到3岁之间。

2岁之前,孩子处于生理快速成长期,学习吃喝拉撒,爬坐立走,听音说话,欲求基本都能跟家长的意愿合拍。2岁左右以后,孩子会进入情感发展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具有独立做出选择的冲动。然而,限于他们不能像大人一样用语言表达,只能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他们经常会反抗大人的决定,天冷了不肯增加衣服;流感季节非要往人群里扎;家长变着花样做吃的,孩子却不领情,该不吃还不吃。

对此,有专家表示,孩子在2岁左右表现出的“反抗精神”是他们必经的发育阶段,家长需要做的是正确疏导,而不是施以“管教”。

首先,家长要明白,孩子在2岁时,特别需要父母的情感支持,因此父母不要强制要求孩子“不准干什么”和“必须干什么”,而是要给他们一些选择机会。“比如给孩子补充维生素,不要简单地命令他们吃苹果,而是将香蕉、苹果、橘子、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的水果摆在孩子面前,让他们自行选择。”假如他们选苹果后又变卦了,家长也别急,因为这是孩子在学习如何做抉择。

其次,可以和孩子平等地进行“条件”交换。闫琦举例说,如果孩子在大风天非要出门,但又不想戴帽子。此时,家长就可以这样跟孩子说:“爸爸妈妈都答应带你出门了,你是不是也该答应我们戴上帽子啊?”给予孩子尊重,也教会他们尊重别人,可谓一举两得。

最后,家长要学会让步。如果孩子的行为与父母意愿不一致,但孩子也不会因此而遭遇危险、疾病等,最好能让孩子自己做主,父母没必要强加干涉。

国外的妈妈们当听到孩子对自己说“不”的时候会兴奋地跳起来,因为,她们认为这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标志(2岁左右),说明自己的孩子是健康成长的。而孩子唯唯诺诺、百依百顺并不是好现象,长大以后他可能会成为“问题”少年,用制造麻烦代替说“不”。

当听到自己的“小尾巴”对自己说“不”的时候,我们的妈妈不要有受伤或者失败的想法。 孩子的否定行为表明孩子开始产生自主意识,试图了解周围的环境,建立自己的好恶观念,表达个人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表现为孩子对妈妈的话说“不”。虽然孩子有“自我主张”是一件积极的事情,如果妈妈处理不好,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孩子产生反抗心理的原因

两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学习思考问题,开始形成自己处世的观点,并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这时,身体和动作的发育使他们可以通过动作表示反抗,抵制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虽然,独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步,但父母不要忘记,两岁左右的孩子还太小,不知道行为的后果,不能预见可能发生的危险。因此,除了保护好孩子的安全外,父母还应教他们学习考虑他人的感受,重要的事情一定得和父母商量。

二、怎样的反抗表现是“正常”的

在孩子独立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以下种种事情:

1、拒绝父母的要求;

2、和父母唱反调;

3、不理睬父母;

4、不要父母搂抱,不和父母亲热;

5、不呆在父母身边,从父母身边跑开。

从孩子一岁开始,这些事情就时有发生,在两岁左右更加频繁和激烈。这是因为他们的语言功能没有发育完善,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父母的意思,因此不能完全执行父母的意思,而且,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所以,在父母会感觉,孩子是和故意他们对着干。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又会变得很“乖”,3-5岁的孩子记忆力增加,思维能力增强,他们通过倾听和使用语言来学习更多的东西,也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三、帮助“反抗”幼儿度过反抗期

父母一定要记住:反抗行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只有通过父母的帮助,孩子才能顺利度过反抗期:

1、情绪紧张的孩子更易反抗

在孩子疲惫和饥饿的时候,就该让他们休息或者吃一些平常喜欢的零食,有助于缓解紧张的情绪,而不是教他学习新东西或做事情。

周围环境的变换也会让孩子紧张,反抗心理加重。比如,当孩子生病时,通常他们的情绪很低落,容易和父母对着干,这时父母应理解孩子,在他生病的时候不妨多宽容他们一些。

2、保护孩子的安全

孩子的危险意识不强,因此,他们会做出一些可能会产生危险后果的行为,发现后,父母应立即制止,然后你要好好地和孩子沟通,让他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比如说,孩子在大街上跑得非常高兴,但可能被车子撞倒。你要告诉他:“妈妈不能让你在大街上跑,因为这里车子很多,如果被车子撞到,会受伤,非常疼。”

3、让孩子学会与人合作

举例告诉孩子,询问与命令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比如“把书拿给我,好吗?”和“把书拿给我!”。还有,告诉孩子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例如你想要孩子小心一点,你可以说“轻轻地拿起那个杯子”,不要说“不要把杯子打坏!”

4、父母的要求应合理

对小孩子来说,让他跟小朋友交换玩具比让他无偿地把自己的玩具给小朋友更容易。让孩子用语言表达要求,但不能纵容他的不良习惯。如果你遇到孩子在超市里大吵大闹地要蛋糕,不要因为周围人的目光让他得逞。你可以把他带出来,用平静的语言告诉他:“因为你的表现很差,所以妈妈不能给你买蛋糕。如果你想吃蛋糕应该对妈妈说。”慢慢地孩子就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5、做好孩子的榜样

父母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因此,父母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要让抵触情绪控制自己,特别是在孩子面前。

除此之外,如果孩子确实毫无原因地产生抵抗行为,不要因为觉得烦而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这样做对孩子、对你自己都是很好的选择。

四、出现问题后怎么办

比如易怒、情绪低落都是孩子不可避免出现的一种状态,但孩子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就属于不正常的现象了。因此,当发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的确发生问题时,最好的方法是及时寻求医生和专业人士的帮助,千万不能听之任之。

一岁半宝宝发展的特点

语言和动作发展最突出

语言发展学表达

宝宝一岁半的时候语言能力突飞猛进,能掌握15个左右的词语,并能用2个以上的词组成单句;能玩呼名游戏,叫哪儿指哪儿;会模仿你的话,听从你的指令。多数宝宝会在第12个月和第14个月之间会第一次开口说话,学会叫“妈妈”和“爸爸”。当你第一次听到他叫你“妈妈--”那稚嫩而清晰的声音 时,你是多么地幸福和激动啊!

15个月至18个月之间的宝宝会喜欢玩各种语言游戏。例如,“你的耳朵在哪里?”他就摸摸他的耳朵,嘴里咕哝着“耳朵”。“妈妈在哪儿?”他就用小手指向你,嘴里重复着“妈妈”。他还喜欢看各种各样的色彩鲜明的婴儿画册,喜欢听你跟他讲解。

在这个时期,他发音有所滞后,怪腔怪调的,一定会令你们全家忍俊不禁。因此,你除了注意教他新词之外,还要耐心地纠正他的发音。只要他发错音,就及时予以纠正,但是不要喝斥他,而是要和颜悦色,循循善诱,给他一个快乐、轻松的学习环境。相信不久他就可以用常用词汇连成简短的句子,并能结合手势,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了。

动作发展学玩

在此期间,宝宝的能力进步不是渐进式的,而是突飞猛进式的,他能独立玩耍,迅速掌握新玩具的玩法,而且一旦学会就像着了迷似的,不厌其烦地一再重复。尽管他的玩法显得笨拙,而且似乎学得快、忘得也快,但却不喜新厌旧。新的玩具固然是非常喜欢,但旧的玩具也不错,玩起来照样是爱不释手。对于宝宝的玩耍,妈妈不要过多干预,只要他玩具安全、卫生,就让他玩。为了让他开阔眼界,不妨多给他买些新式的玩具。 ...

一岁半宝宝发展目标

一岁半宝宝学习能力有了大发展

1.行走平稳,乐意追逐跑。

2.能借助辅助物上台阶,会踢静止的球。

3.乐意操作小体积的物品,愿意用手挖空物品。

4.会连接或搭积木。

5.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会脱鞋袜。

6.初步萌发与小伙伴交往的兴趣,会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7.能听懂指令性语言,从学说一个单字发展到会发叠音,再到用简单的单句与人交谈。

8.好奇心、求知欲增强。

9.能准确地将圆形、方形放入模板。

10.对汉字、读书产生浓烈的兴趣,喜欢听儿歌、讲故事。

11.会背诵数字1~10,会认一两种几何图形。

一岁半宝宝的教育

很多新妈妈都不知道对一个一岁半的宝宝而言应该使用怎样的教育方法,专家指出寓教于乐,这个时期宝宝最好的教育方法便是玩乐。因此在平时生活中,妈妈不妨与宝宝一块玩耍,这样在玩耍不仅可以帮助你逐渐的建立母子、父女、兄弟姐妹之类的社会关系的概念,同时还可以有效的促进宝宝的大脑功能发育。因此在玩耍的过程中妈妈不妨挑选一些益智的玩具,这样不仅可以让宝宝获取到更多的快乐,同时大脑功能也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

适当的玩乐虽然能够有效的提高宝宝的大脑发育,但是妈妈必须要注意保证宝宝的安全,在玩的时候应该挑选一些绝对安全的场所,同时附近不要有一些容易给宝宝造成伤害的物品,以免不小心导致宝宝收到不必要的伤害。

1.玩识图游戏

宝宝在一岁半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因此在这个时期妈妈不妨给宝宝多玩一些识图游戏,通过这项游戏可以让宝宝认识更多的事物。比如像小动物、植物、汽车、轮船、飞机等,以此来拓展宝宝的视野。或者妈妈在平时还可以给宝宝读一些寓言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他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其中的一些人物和简单的情节。如果你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多带孩子去公园玩一玩,荡荡秋千或者是坐坐小火车等,这样同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 ...

一岁半宝宝用不用上早教

很多家长担心自己宝宝输在起跑线上,早早就开始进行早教,让宝宝学习各项技能,但也有不少家长持反对意见,宝宝太早上早教,束缚了其天性,对宝宝的成长并无益处,那么到底一岁半的宝宝用不用早教呢?

其实早教首先应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科学规律,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在孩子快乐的游戏中引导他吸收知识或掌握技能。 0岁至3岁婴儿的教育不是单纯的智力开发,而是教育引导孩子早期良好个性人格、习惯、健康情绪情感的养成,是一种全面的教育。

其实家长们应该认识到,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关键是让他获得更多的知识“触点”,发掘智力潜能和各种能力,在乐趣中成长,而非是学习十八般武艺。

一岁半宝宝适合看什么书

一岁半的宝宝首先发展触觉,然后是嗅觉、视觉、听觉,开始运用五官探索与学习,对有节奏的声音、强烈对比的颜色及形状反应敏感,运用五官操作游戏的玩具书,以图为主的绘本书籍是不错的选择。那么适合一岁半宝宝阅读的书有哪些?

建议妈妈们可以选择一些绘本或者是挂画,有水果,交通工具,动物,儿歌,唐诗,好习惯,游戏等等。如《一岁宝宝认识全书》、《小熊宝宝绘本》等等。

以下是网友推荐的书单,妈妈们可以参考参考!

《小马过河》

《小兔乖乖》

《三只小猪》

《丑小鸭》

《猴子捞月》

《龟兔赛跑》

如何教育一岁孩子


对于0-1岁的宝宝来说,他们成长之路才刚刚起步,如何有效地引导和教育他们是一门大学问,需要父母好好做做功课才行。虽然孩子年龄幼小,但在照顾好他们吃喝拉睡的同时,也要进行一些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帮助。

?1、六个月前建立好安全感

??对于零至六个月的小宝宝来说,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就是吃了睡,睡了吃,父母在关注好孩子生活需求的同时,也要适当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智力发展。多一点时间陪伴孩子能有效地建议起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更有安全感,孩子就吃得香,睡得好,长得也快。不缺爱和安全感的婴儿明显要比缺乏爱和安全感的孩子活泼可爱聪明有趣。因此,父母在孩子六个月前,要尽可能地多点时间陪伴宝宝,给与他们更多的爱和关注。

?2、七至九个月好奇心萌发

??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奇的小怪物,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急切想探索周围的一切,这从他们七至九个月就开始了。随着孩子学会了爬行,他们探索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宽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可能会搞些小破坏,或是吃点小苦头,这些都是正常的,请父母多理解,多给与他们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探索,而不是以弄脏衣服、怕孩子受伤等借口阻拦孩子探索世界的脚步。

?3、十至十二个月探索精神激发

??孩子到了十个月以后,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进入前所未有的激发期,在这个期间内孩子的思维空间,创意空间,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都有很明显的提高。父母需要多提供探索的机会给孩子,比如让他们玩积木游戏,接力游戏,拼图游戏等多种益智游戏,有助于孩子智力的发育和动手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提升,为孩子日后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4、十二个月以后

??孩子开始学着进行语言表述,也许只能说一个字,两个字,但他们急于用语言表达的心情却很是急切。父母需要多和孩子聊聊天,给他们讲他们喜欢听的故事,找时间一起亲子阅读,看他们喜欢的动画片,听童谣或是儿歌,这些都有助于孩子的语言发育。此时可以帮孩子养成一些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早睡早起,三餐有规律等等。年幼的孩子,教育只能一步一步地来,不能急于让孩子学会所有的东西,因为他们还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小怪物。

怎样教育一岁的孩子


在稍纵即逝的岁月里,宝宝1岁多了,发育时钟会告诉他该停止做小婴儿、成长为单独的人了。如果你还把他看作小婴儿,他会时时与你抗争,最终赢得自主。可尴尬的是宝宝的发育时钟还没有走到“儿童期”,所以,你在试图管理和管教他时,用对待儿童的那套方式也不会有用。

那么到底该表扬,还是批评?1岁的小孩总是让妈妈们忙得团团转.那什么时候妈妈该训斥,什么时候不该呢?妈妈稍不留神,就作些危险的事儿..对这样的1岁左右的孩子,该训斥吗?

孩子一旦干了什么危险、出格的事,妈妈立马就陷入紧张状态,一紧张,就会不自觉地大声训斥孩子,孩子一哭,自己又马上后悔。。。事实上很多家长在重复这样的状态,甚至陷入自我嫌弃。

妈妈们可能觉得对0岁的宝宝没必要太多教育,但孩子到一岁了,也更加好动了,也开始有自己的脾气了,差不多该要教他一些重要的事儿了。“该教训吗?”,“还太早吧?”,是“温柔的教育?”还是“严厉地训斥?”等等..真是烦恼重重阿.

今天我们就讨论一下对1岁孩子的教育方法.此外,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也很重要.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吧.

妈妈们一不注意就会采取的方法

看到干了不该干的事的孩子,就反射性地大声训斥:”这孩子!要我说几次你才能记住啊?!”.这是在我自己当了保育员后很长一段的时间内困扰着我的教育方法.

很遗憾,这样的方式只会让孩子感到”挨骂了”,”妈妈好吓人”,”妈妈不支持我”,”妈妈是不是讨厌我了?!”.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

首先,妈妈们要从自己开始,要意识到自己当时的情绪是慌乱的.如果不这么做,那么不论当时你说了什么,孩子感受到的仅仅是“情绪慌乱的妈妈的怒气”.

对受惊而哭的宝宝,该说些什么呢?

妈妈们要批评或是提醒孩子时,基本上是孩子干了什么让你意想不到的事儿的时候.这时该怎么对待孩子呢.对还不知道怎么区分善恶又有着旺盛好奇心的孩子们,妈妈们可一试试下面的几个方式.

教育1岁小孩的重点

危险时要阻止

孩子突然跑到马路上,或是给他人造成困扰时,不管怎样,首先要阻止他继续.

抱起孩子,让他感到安心

阻止孩子后,孩子自己可能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会有点吃惊.这时妈妈可以说句”吓了一跳吧”,理解孩子此时心情,然后通过皮肤接触,来让孩子安心.这么一来,就能让孩子平静下来.

告诉孩子刚才的状况

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后,妈妈要用他能理解的语言,告诉他刚才是什么情况.

例如妈妈们可以说“宝宝刚刚跑道马路上,刚好有车车从对面开过来,宝宝差点点就被撞到了,特别危险呀”,或是,”宝宝要玩的是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不打声招呼就拿走的话,那个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了,会担心难过的呀”,放慢语速,慢慢地说给孩子听.这样一来,即使是还不会说话的1岁的孩子,也能回想起刚才的事,进而理解刚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告诉孩子他必须知道的教养

在此基础上,让我们从侧面来教育孩子.

“过马路的时候,要左右看看,确定没有车来才能过哟.””要玩小朋友的玩具时,要问,’能借我玩玩吗’小朋友同意了,才能玩.”不要因为觉得孩子才一岁,跟他说这些还太早,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然还不会说话,但对亲爱的妈妈的话,他们可是认真听着的哟.平常要多和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直到他记住为止.

话虽如此,但比起用大脑思考,1岁的孩子的注意力总是容易跑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去,所以还是常常会重复做同样的事情,犯同样的错误.

“你又做了!””这个你是知道的吧?”在这些话语的重复中,孩子渐渐会明白什么事是可以做的,什么事不能做.

那么,在教育宝宝的同时,妈妈的心里又发生了些什么呢?其实,传达给孩子的是妈妈的情感,因此,孩子和妈妈的心灵交流也是不能忽视的关键点.下面我们就验证一下在教育孩子时,妈妈的心里都发生了些什么.

妈妈内心发生了些什么?

在教育孩子时,妈妈的内心感情是怎么变化的呢.妈妈们自己可能很容易就忽视了自己的情绪,但对孩子来说,他们能切身体会到妈妈的情绪,所以这一点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重点.

发现危险情况时

“唉呀,危险!””怎么办啊,孩子受重伤了!””说不定会有生命危险?””怎么会变成这样..?”这时,妈妈的心里,这种心惊胆战的不安情绪变成了意想不到的怒气.这种情绪的背面,肯定是包含着”要从危险中护宝宝周全”的想法.

和别的小朋友发生争执时

“唉呀,我们家孩子怎么..””别的妈妈看着呢””这事儿可不能做呀!”妈妈们是不是自己也很惊讶,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内心在动摇呢?

在店里买东西,结果孩子自己拿了东西走

“怎么干这样的事?!””随便拿东西是不行的啊!””这可是偷盗啊!”,因为意想不到的动摇和冲击,妈妈们瞬间会大脑一片空白吧.

首先,产生这种惊吓反应、不安发怒以及动摇的心情是很正常的,妈妈们要接受这种心情.先把这种心情放在一边,接着,从妈妈自己的”孩子怎么干这样的事!”的心情中抽离出来,转为思考以孩子为目标的”该如何向孩子说明呢?!”

其次,慢慢告诉自己忽视这种心情,然后再试图向孩子传递什么信息。否则,会不自觉地提高音调,比自己预想更严厉地警告孩子.这样一来,孩子会受到惊吓,反而哭得更厉害了.所以,妈妈们首先应该正视自己不稳的情绪.

通过教育孩子,妈妈们也在探索和逐渐掌握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做.教养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这是他们今后走上社会的路标.在教育孩子时,会遇到有孩子大声哭泣,让妈妈们想放弃的时候,请一定要阻止危险发生,培养习惯,并认真接受1岁的孩子那种想和妈妈撒娇又不安的心情,温柔地教育孩子.

下面是熊妈向多位宝妈请教后汇总整理的实用小技巧:

生活规律:饿了、渴了、累了、困了、闷了,孩子就容易发脾气。你应该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采取恰当措施,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会等。

转移注意:这么小的宝宝,注意力移动得很快,你要好好利用。比如,你抱孩子进餐椅吃饭,孩子拒绝不肯进去,你就不必坚持。拿些小胡萝卜丁啦小麦圈啦什么的哄哄他,等他吃得高兴心情愉快时,再抱进餐椅里去。

不当观众:当孩子打滚撒赖时,不当观众。没有观众了,这演员也就自然少了几分兴致了。

绕开硬碰硬:如果你问,“你要不要洗澡?” 这答案肯定是“不!” 你可以换个说法,“你想在澡盆里玩小鸭子,还是玩小水桶?”宝宝把积木摊了一地,如果你告诉他把积木捡起来,他多半会拒绝。如果你说:“我想你不能在我捡起这些书之前,把那些积木放回盒子里去”,这样,你就把家务活变成了一个,把命令变成了挑战。

放松你自己:当你自己太累、太困、太饿时,你也会和孩子一样,容易发脾气。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在预计你自己要进入“坏情绪区”之前,好好善待你自己一下,给自己充足电。

喜欢《父母怎么教育一岁孩子》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不合群怎么办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怎么教育一岁的孩子 说起早教,爸爸妈妈会不会只认为学龄前才是开始早教的时候呢?其实并非如此。对于0-3岁的宝宝来说,早教并不是单纯的智力开发。在宝宝出生后,给予宝宝的一切能力培养都是一种早期教育,例如:孩子的性格、爱好、...
    2021-07-10 阅读全文
  • 一岁的孩子怎么教育 一岁宝宝如何教育 提供听觉刺激 宝宝的听觉很好,父母、保姆最好经常与他聊聊、哼哼歌。也许你还记得幼时妈妈哼的催眠曲。如有兴趣不妨将这些轻柔、宁静的曲子记录下来在照料孩子时你就可以经常随口哼哼。 声音、...
    2021-07-12 阅读全文
  • 一岁内孩子怎么教育? 1 第一个月 一、出生前调整父母态度:坚定地使自己具备耐心和持久的关爱态度,无论孩子怎样,你必须都得调整自己,在促使孩子按照良好的习惯发展时,若不随你意,事情要照规矩做,但态度却不能变,这样孩子才不至...
    2020-09-30 阅读全文
  • 一岁孩子脾气大,怎么教育? 过了1岁半以后,宝宝就进入了所谓“第一反抗期”的时期。过去老实听话的宝宝,逐渐开始变得任性,经常说“不要”,这在父母看来,很难让事情顺利地进行下去。 “反抗”一词包含有“抵抗”的意思,宝宝并不是毫无道...
    2020-12-09 阅读全文
  • 如何教育一岁孩子 对于0-1岁的宝宝来说,他们成长之路才刚刚起步,如何有效地引导和教育他们是一门大学问,需要父母好好做做功课才行。虽然孩子年龄幼小,但在照顾好他们吃喝拉睡的同时,也要进行一些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2020-09-30 阅读全文

说起早教,爸爸妈妈会不会只认为学龄前才是开始早教的时候呢?其实并非如此。对于0-3岁的宝宝来说,早教并不是单纯的智力开发。在宝宝出生后,给予宝宝的一切能力培养都是一种早期教育,例如:孩子的性格、爱好、...

2021-07-10 阅读全文

一岁宝宝如何教育 提供听觉刺激 宝宝的听觉很好,父母、保姆最好经常与他聊聊、哼哼歌。也许你还记得幼时妈妈哼的催眠曲。如有兴趣不妨将这些轻柔、宁静的曲子记录下来在照料孩子时你就可以经常随口哼哼。 声音、...

2021-07-12 阅读全文

1 第一个月 一、出生前调整父母态度:坚定地使自己具备耐心和持久的关爱态度,无论孩子怎样,你必须都得调整自己,在促使孩子按照良好的习惯发展时,若不随你意,事情要照规矩做,但态度却不能变,这样孩子才不至...

2020-09-30 阅读全文

过了1岁半以后,宝宝就进入了所谓“第一反抗期”的时期。过去老实听话的宝宝,逐渐开始变得任性,经常说“不要”,这在父母看来,很难让事情顺利地进行下去。 “反抗”一词包含有“抵抗”的意思,宝宝并不是毫无道...

2020-12-09 阅读全文

对于0-1岁的宝宝来说,他们成长之路才刚刚起步,如何有效地引导和教育他们是一门大学问,需要父母好好做做功课才行。虽然孩子年龄幼小,但在照顾好他们吃喝拉睡的同时,也要进行一些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2020-09-3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