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1-05-24

游戏在幼儿园的价值。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要进行家访,了解情况,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家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在游戏中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方法”,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方法

在当今这个迅猛发展的社会里,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社会交往和活动的能力,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和群、自私、不能和同伴友好相处等一些表现。为了保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良好的素质,我们应重视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多花点心思、多想办法。

在家庭中,孩子一般只限于与家人交往,很少与外界的人交往,进入幼儿园后,交往范围明显扩大,他们要面对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要学会与同伴交往、分享、合作,为了让幼儿感受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我们想出各种游戏如:规定每周有一天让幼儿自带新爱的玩具上幼儿园,并在集体面前把玩具的性能和玩法介绍给同伴,在活动中,我们让幼儿讨论“怎样和同伴合作玩”,“别人想玩你的玩具时该怎么办”,“你拿到同伴的玩具时该怎么说”,“你想玩别人的玩具时怎么说”等话题。让幼儿说自己的想法,从而明白与人相处的方法,如:要爱护玩具,不能强夺、捣乱等。在活动中,我们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启发他们加强同伴间的交往,并及时鼓励幼儿积极的交往行为,活动结束后,我们让幼儿讲“你最喜欢谁的玩具”,“你和小伙伴是怎样玩的”,“你把自己的玩具让给谁玩了”等,让幼儿交流各种交往方式、方法,体验交往的乐趣。

我们除了带幼儿到户外散步,组织各种游戏外,还组织幼儿玩“接龙”“翻花绳”等民间游戏,教师和家长就自己童年时代的游戏经验和孩子展开交流,倾听孩子的想法,看看孩子都在玩什么样的游戏,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从而为孩子展开快乐的游戏、在游戏中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创造一个宽松、有益的环境。细致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重视与孩子之间的交流,给孩子表达自我的机会。在对孩子各种游戏行为表现的观察中,可以发现孩子发展的特点,从而给予孩子切实的帮助。而且,教师和家长在观察孩子,与孩子一起交流、游戏的过程中,能够更快更及时地了解孩子有系行为当中的偏差,对儿童游戏行为的偏差予以及时正确的帮助,使儿童真正能够在愉快有益的游戏中健康成长。

我们利用各种游戏活动,来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确实,哪个孩子的童年生活不是在游戏中度过的呢?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儿童喜爱游戏、乐于游戏,进而在游戏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在游戏中成长。

游戏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结合,是人的社会生活的一种初级形式,这就决定了幼儿的游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社会的性质和内容,因而可以构成一定程度上的儿童社会,从而使幼儿的各种社会能力得到发展。在游戏中,幼儿可以从他们的同伴那里学习游戏中所需要的态度和技能。同时,幼儿可以在游戏中习得很多重要的社会技能。如:分享、合作,以及理解他人思想和情感的能力等,同时,由于游戏的集体性,在游戏中对已感知的东西的重复就不仅是在行动中进行,而且也可以在有效的谈话形式中进行,这种谈话和交流无疑可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使幼儿更快更好地掌握语言这一人类所特有的交流工具。幼儿在游戏中,成人的干预是降到了最底限度,由此幼儿就获得了巨大的自由自主感。幼儿的身心放松,机能状态良好,没有任何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压力,幼儿体验到的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游戏活动的方式方法也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幼儿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而非无所事事,这样游戏就极大地吸引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具有了一种主体性体验,感觉到自己成为主宰自己行动的主人,并且会很容易得到胜任感体验。从而沉浸在一种真正的快乐之中,有助于幼儿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游戏的重要作用是帮助儿童宣泄成熟过程中的不良情绪,帮助他们消除由创伤事件带来的消极情绪,所以他非常重视游戏对幼儿情绪情感的影响。总之,在各种形式的游戏中,幼儿渐渐习得了作为一名社会成员所应当具有和掌握的社会技能和品质,使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这个社会,从而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为了提高幼儿在社会交往中的一些能力,让孩子们快乐游戏,快乐成长,结合我们的工作经验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做:

首先,应细致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重视与孩子之间的交流,给孩子表达自我的机会,和孩子一起进入快乐的游戏中。在对孩子各种游戏行为表现的观察中,可以发现孩子发展的特点,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从而给予孩子切实的帮助,为孩子开展快乐的游戏。在游戏中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创造一个宽松、有益的环境。在观察孩子、与孩子一起交流、游戏的过程中,能够更快更及时地了解孩子游戏行为当中的偏差,对幼儿行为的偏差给予及时正确的帮助,正确的引导,使幼儿真正能够在愉快有益的游戏中健康成长,保证他们正确的交往方式。

其次,就是把传统游戏和其他形式的游戏相互借鉴,在我们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保留下来的传统游戏,在儿童团体中一代一代地流传,如:丢手绢、捉迷藏等,都是非常好的游戏形式,完全可以在今天的条件下加以继承和发展,甚至于创改、创编,但是遗憾的是,到今天,很多游戏已不在流传,许多孩子已经不再知道传统游戏了。因此,我们可以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把一些传统游戏介绍给孩子们,并且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创新,鼓励孩子去尝试,让孩子体验到传统游戏的乐趣和价值。在有趣有益的传统游戏中得到发展,又不至于使传统游戏失传。还学习到了许多文化知识,为幼儿交往提供一些原料。

我们还可以带领孩子亲近大自然,让孩子亲身感受到大自然中所蕴含的自由、和谐的理念,使孩子体验到大自然中游戏的快乐。随着当今社会发展越来越机械化,人们距离大自然是越来越远了,而大自然也是一个很好的游戏场地。小孩子很难再像我们过去一样体验到河中捉蝌蚪、田野上捉蝴蝶的乐趣了。我们应当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接近大自然的机会,使他们拥有在大自然中尽情玩耍的经验,如: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户外游戏时间,使孩子体验到大自然中游戏的快乐,为孩子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

总之,游戏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形式,我们要正确对待游戏在幼儿交往技能中的重要性,通过以上方法,真正了解孩子,从孩子本身出发,从而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有趣的游戏环境,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快乐成长。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对抗赛”

记得一个教育学家的一句话:“我看过了,我忘记了;我听过了,我记不清了;我做过了,我就记住了”这充分说明了动手对幼儿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独立性中一定要重视“做”的过程。儿童自身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放手让他们在活动中发展,我们也通过各种方式对幼儿进行能力的培养。幼儿是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活动。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幼儿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学习活动蕴含在生活、游戏活动中。

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寓教于玩、寓教于乐,通过游戏使幼儿自己组织并展开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于是,上周我们宝宝班与苗苗班展开了又一轮的“自理能力对抗赛”,并且我们宝宝班的小能手们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呢。

幼儿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也获得自身的发展。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我们家园携手,发挥家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优势,让幼儿为家庭做一些小事等,提供锻炼他们独立性的机会,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

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一位成功学专家曾说:"所有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的人际关系非常好。"从小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是值得家长重视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呢?下面几点建议可供你参考:

1、创造平等和谐的交往氛围

家长不能摆出"长道尊严"的面孔训斥孩子。家庭中的大事,孩子可以知道的应该让孩子知道,适当地让孩子"参政议政"。家庭中涉及到孩子的问题,更应想到孩子,听听他们的意见。其次,要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应适当地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外出作客时,尽可能带孩子参加;家中有客来,让孩子参与接待,让座、倒茶、谈话……不要一味地将孩子赶走。

2、鼓励孩子走出家门

交往的技能只有在与人交往中才能学会。家长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打开生活空间,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广交朋友,如:让孩子去找伙伴玩,邀请邻居家的小孩子、同班同学来家做客。心理学家指出,同伴对指导或训练儿童掌握社会交往技能,帮助孩子走出孤独具有特殊作用,因为这种技能,儿童是无法在成年人那里学到的。

3、教给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

孩子的交往技能,如分享、轮流、协商、合作等,需要家长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孩子。一位品学兼优的孩子说:小时候妈妈给她讲的一个故事她终身不忘。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女孩走过一片草地,看见一只蝴蝶被荆棘弄伤了,她小心翼翼地为它拔掉刺,让它飞向大自然。后来蝴蝶为了报恩化做一位仙女,向小女孩说:"因为你很仁慈,请你许个愿,我将让它实现。"小女孩想了一会说:"我希望快乐。"于是仙女弯下腰来在她耳边悄悄细语一番,然后消失无迹。小女孩果真很快乐地度过一生。她年老时,邻人要求她:"请告诉我们吧,仙女到底说了什么?"她只是笑着说:"仙女告诉我,我周围的每个人,都需要我的关怀。"

这位孩子的母亲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教孩子学会关怀别人--这正是与他人积极相处、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的根本。

4、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在你的悉心帮助下,我相信,你的女儿在与他人交往时一定会有明显的进步,一见陌生人就胆怯退缩不敢说话等情况一定会有所改变。但这时候,别忘了,你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要做:及时去发现孩子的每一点变化--课堂上勇敢地举手发言,第一次主动与老师打招呼,热情邀请同学来自己家做客,向一个陌生人微笑致意,购物时学着讨价还价,同情弱者,帮助他人--所有这一切,你要随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持续不断地鼓励她。如此坚持下去,你一定能看到孩子的良好表现而倍感欣慰。

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


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

针对孩子的思维能力的年龄特点,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最喜欢的游戏形式来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1.填画游戏。在纸上画许多圆形、半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让孩子把这些图形变形为各种各样的东西。例如要求孩子画出半圆组成的物体,如果孩子第一次只能画出几样物品,家长不必着急,可以启发孩子再想想,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用具,过几天让他们再画,孩子画出的物品越多越好。

2.比谁说得多。晚上临睡前,父母除了可以给孩子讲讲故事,还可以做“比谁说得多”的游戏。这种游戏是先确定一种材料,然后说出它的用途。如:玻璃可以做什么用?说出的用途越多越好。

3.归类游戏。这种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概括能力,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方法是:用硬纸片制成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或几何图形,如:树木、花草、瓜果、蔬菜、家禽、家畜、野兽以及圆形、三角形等等。玩时将图片杂乱摆开,让孩子根据父母的命题进行训练。如:可以让孩子分别帮助蔬菜、瓜果和几何图形排队,要求既准又快。为了提高孩子的兴趣,父母可以采用与孩子比赛的形式。分类可以按不同的要求,如:按性质分,如水果类(苹果、梨、香蕉等),家具类(桌、椅、橱等),蔬菜类(青菜、萝卜、黄瓜等)。按形状分,如,三角形、正方形。按颜色分,如红色、绿色、蓝色。

4.猜谜游戏。父母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孩子猜的谜语,利用各种空闲时间让孩子猜谜语。在猜谜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孩子思维的灵活性,还可增加知识。

5.编故事结局。父母给孩子讲故事时,可以故意不讲完,留个尾巴,让孩子想想结果会怎样,这样可以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6.下棋。下棋对人的思维有很大促进作用,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挑选一些合适的棋,经常和孩子对弈。

7.智力游戏。各种各样的智力游戏对培养孩子的思维有很大的作用。

以上介绍了一些培养孩子思维的具体方法,只要父母善于利用各种机会,采用各种手段,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那么您的孩子一定会成才的。

在玩转游戏中培养孩子的编程思维


2017年度美国国家科学教师协会Best STEM图书

2017年度伦敦博物馆设计奖

2017年度中国设计智造百万大奖——金智奖

这个套盒里有一本书,一套桌游和一本导读手册,整个内容都没有呆板地教孩子“怎样编程”,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孩子理解和熟悉编程,打造他们的编程思维。

虽然儿童编程的概念是越来越火,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编程启蒙书并没有出现,直到这套最新上市的《Hello Ruby:儿童编程大冒险》(桌游版),集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逻辑性于一体,读完开脑洞的冒险故事,孩子还能增强动手能力,迅速被吸引。

暖色调增加了“编程”给孩子的亲近感,一本编程冒险故事书+一套编程桌游,让“编程”的启蒙难度降到了最低,爸爸妈妈们拿到产品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边读边玩,实操性非常强。

全书通过特别有趣的小故事,向孩子们介绍了与编程有关的知识和思维方式,没有一个生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特别适合孩子阅读,也增强了理念的代入感。并且随书附的一套编程桌游,可以让孩子们通过游戏,锻炼编程思维。

这套书看完以后,孩子并不能立刻成为编程高手,但是作为孩子的编程启蒙读本,它能让孩子在故事、游戏和亲子活动中,学会编程思维。

能够学会探究问题的本质,学会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编程思维能够让每一个孩子都受益的最重要的地方。

建议家里有3-9岁孩子的亲们,不妨给孩子添置一本这样的编程启蒙书,这套书是非常好的亲子读物,也是非常好的游戏书,更能教会孩子们,一种终身受益的思考方式。

从游戏中培养孩子“听说读写”能力


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独立进行“听说读写”

巧而园幼儿园刘贞贞园长表示,周遭生活环境与大自然是随身可得的教育资源,带宝宝外出时,引导他们聆听不一样的声音,车声、风声、嬉闹声、鸟叫声……,宝宝就会自然而然在每次外出时,进行生活观察,关注周遭的声音。

很多父母在陪伴宝宝游戏时,还是会使用手机。刘贞贞园长提醒,父母一定要放下手机,以身作则阅读,宝宝才会以父母为榜样学习。

父母可以用开放式问句询问宝宝,如“去公园要玩甚么?”、“礼拜天要做甚么?”等,让宝宝自己计划形成,除了练习口语表达,也培养未来的作文逻辑能力,让宝宝知道他们有能力为自己的生活做出安排与改变。

宝宝自己动手?培养写作的精细动作

想训练宝宝的精细动作,必须从小就给予手部的刺激。2、3岁的宝宝可以让他们玩沙子、泥土、水,感受沙子和泥土之间虽然相近,却有不同的触感。若是爸妈不放心宝宝接触沙子、泥土,也可以利用不同的菜瓜布、刷子、胶水、白胶等,让宝宝认识各式各样的材质介面,接受多元的感官刺激。

刘贞贞园长提醒,当宝宝在学习自己动手做时,爸妈不要为了赶速度而催促,或是都帮宝宝完成,以免剥夺孩子学习的机会。父母应相信宝宝,赋予他们责任,并且鼓励他们尽力完成。

大量阅读培养逻辑能力

逻辑表达能力与阅读有关,宝宝会去学习书本里的文字使用方式,以及逻辑思考,接收到许多文字的刺激,孩子的语文表达能力自然就会提升。刘贞贞园长表示,孩子刚开始学说话时,句子和句子之间常常没有连接词,或是语意不通顺。

此时父母可以重复正确的句子,不要刻意强调宝宝说错了。2至3岁的孩子在「你我」两字的认知不明确,父母可以多示范正确用法,让宝宝有学习的依据。

宝宝做家事好处多

如果爸妈放手让宝宝做简单的家事,宝宝也能成为妈妈的小帮手。当妈妈做饭时,宝宝可以帮忙剥豆子、摘菜叶,练习到写字的3个施力指(拇指、食指和中指),开罐子转瓶盖会练习到手腕的力量,以及10根手指的运用。

如何面对孩子交往能力的培养


社会交往能力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能否顺利地进行社会交往反映了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能否适应社会决定了生存与否。作为社会适应的主要指标,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而儿童交往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方面,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动因,是实现儿童社会化不可缺少的途径。

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因为,幼儿只有在与同伴友好的交往中,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关系,充分发挥个体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为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从儿童发展的内部动因看,幼儿时期,对幼儿进行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也是一个最佳时期。随着现代化住房单元结构的普及,有的孩子在家的大部分时间基本是独自一人玩,与那些在家仍有良好的同伴交往条件的孩子相比,交往技能得不到锻炼。不同家庭结构给予幼儿交往经验上的差异性,家长的抚养方式,过度包办,使幼儿的交往实践得不到锻炼,导致幼儿间社会性发展的不平衡性。

场景:在家是老虎,在外是豆腐 “你在幼儿园说话要大声些。”妈妈对宝宝说。“是大声的嘛。”宝宝有些不满意地嘟呐。“撒谎,老师都告诉我了。”“……”妈妈很苦恼。她不明白,在家里声音洪亮的孩子,到了幼儿园怎么就成了“小绵羊”?

分析:“我想大声讲话,可怎么也说不出来。也想玩个痛快,可就是不行。”这就是孩子的心情。问题在于这种现象只出现在幼儿园。一回到家,他说话的声音大了,身体也运转自如了。为什么在幼儿园和在家有这么大的不同呢?这是因为孩子对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心理压力太敏感,有一种压抑感。也就是说,由于紧张,身体各方面的功能都受到抑制。在家里没有压力,身体里的能量当然就能自由地释放出来了。

为家长支招:家长首先要停止对孩子的鼓励和催促,否则,不仅没有效果,还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因为幼儿园集体生活形成的心理压力不是孩子对抗得了的,所以孩子应该做的就是培养他对这种集体生活的承受力。 具体做法是:l和幼儿园的老师商量,请他们协助找出一个性格老实、内向,以及具有“在家是老虎,在外是豆腐”这种倾向的孩子,把他的家长介绍给你,让这两个孩子互相往来。今天在这家吃点心,明天在那家洗澡,让他们生活、游戏在一起。因为彼此都是内向性格,两人都能得到人际关系的基础训练,培养起抵抗力。另外,请老师把他们两人的座位安排在一起,使他们能够对集体生活的压力逐渐获得抵抗能力。家长注意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多种兴趣和技能、特长,特别是培养幼儿的自信心。l给幼儿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情境,让幼儿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和他人,敢于与他人交往,愿意与他人健康地交往。家长应多给孩子点时间,适当放一放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满足孩子交往的需要,提高孩子的自我接纳程度。l作为家长,应多为幼儿创造一些交往的条件,让幼儿去交往去实践去锻炼,别在乎幼儿的“输”和“赢”,重在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再次是要尊重幼儿的个性特点和自己的选择。最后是家长要成为幼儿的榜样,还要改善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态度和方式。

交往能力需从童年开始培养


儿童心理学家哈塔布曾说:“预测一个孩子成年后的生存能力,不是看他现在的学习成绩,也不是看他乖不乖,能不能遵守课堂纪律,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看孩子能不能跟其他孩子合得来。”

童年交往能力决定成年生存能力

聪明的妈妈都看重孩子的交往能力,不过一提“交往”这个词,很多妈妈的第一反应就是:“一群孩子在一起快乐地游戏”。如果自己的孩子比较内向,在人堆里不爱说话,不去主动找小朋友玩,妈妈就急了,觉得孩子“怎么不爱跟别人交往啊?”

其实,跟人说话是一种交往方式,听人说话也是一种交往方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交往方式,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爱主动找朋友玩,或在小朋友中夸夸其谈,或者一直乐于充当领导者,很多孩子天性敏感羞涩,比较慢热,强迫这样的孩子去跟别的孩子“打成一团”,会让孩子感到挫败,更加紧张退缩。

以下几个经典场景,几乎每个妈妈都会在孩子学习交往的过程中经历,这时最需要妈妈聪明地帮孩子一把。

场景一:

1岁多的洋洋在小区公园里玩,被邻居小朋友看上了他手里的小车。妈妈要求洋洋“与小朋友们分享”,洋洋不乐意,妈妈好言相劝了半天还是死攥着不撒手,妈妈急了,把小车从洋洋手里抢过来,交到小朋友手上。

妈妈认为这是在帮助培养孩子“分享”的好习惯,但儿童心理学发现,3岁以下的孩子“物权”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他们心里会以为,”东西不在我手上,那就不是我的东西了。”

如果有人一定要你把心爱的钻石戒指送人你会怎样?要求孩子把自己的心头好拿给别人,孩子的感觉是类似的——生气,害怕,不理解。对这个叫做“分享”的游戏,孩子会越来越不喜欢。

妈妈帮一帮:问孩子,“能把这个小车子借给小君玩一下吗?他会很高兴的!”同时跟孩子解释,“他只是暂时借一下,一会儿就还给你,这还是你的小车子。”孩子也许就答应了。看到小君借到玩具后兴高采烈的样子,他能逐渐建立起“分享让朋友高兴我也很高兴”的心理反射。

但是,如果这个玩具正好也是他当时最心爱的玩具,他的反应就跟妈妈碰到别人要借自己的钻戒一样,”不可以!”妈妈也只能对小君说抱歉了。

场景二:

院子里有3个孩子正在玩奥特曼的游戏。4岁的松松也想跟他们一起玩,可明显这3个孩子并不希望多来一个队员。其中一个说:“你不会玩!”妈妈想带松松离开,可是松松舍不得走。

那3个孩子的游戏正如火如荼,加入新来的孩子意味着“打扰”。所以他们表现出“排斥,不耐烦”,是很自然的,并不带有成人理解的“羞辱”。只要被拒绝的孩子没有表现出沮丧难过,就说明孩子并没有受到伤害。如果家长气呼呼地拉开自己的孩子,其实是在把自己的“受挫情绪”强加给孩子。

对松松来说,他可以选择立刻离开,或者等待机会。一个心理脆弱的孩子的反应才是立刻离开。而选择留下来的孩子,说明他的内心够强大。

妈妈帮一帮:处理孩子交往的矛盾,很多时候,妈妈能提供的最好的帮助就是:只要不至于发生严重的流血事件,如果不是孩子主动要求,不要干预。

我们来看看松松是怎么办的。松松站在3个男孩中的“头目”身边,不吭声,但在等待加入的机会。过了一会,“大古队长”随手推了他一下:“你,去查一下电脑!看看怪兽在哪里!”松松立刻假装敲键盘,然后汇报说:“怪兽在A地区!”“冲啊……”胜利队队员们,包括松松,都向“A地区”冲了过去……

如果妈妈当时把松松拉开,孩子将丧失一次多么宝贵的解决社交矛盾的锻炼机会。而坚持留下来,并最终用自己的人际智慧得到了进入集体的机会,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得到了多么大的鼓励!

场景三:

小英在班上是年纪最小的孩子,而且比较木讷内向。有时候她会被别的同学戏弄,比如总有同学把她的橡皮擦铅笔等文具藏起来,让她找不到。

妈妈心疼之下,这么教育小英:“以后别理他们了。”“如果别人推你,你就立刻打回来!”慢慢地,那个被欺负的小英变成了一个“欺负人”的小英。如果有人不小心得罪了她,她会一言不发一拳头打过来,小英越来越不受欢迎,越来越孤独。

妈妈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应该表扬那些符合社会期望的“好行为”,比如分享,比如适当的礼貌;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应当提示,甚至鼓励孩子“不好的行为”,比如用攻击对方,独自游戏、目中无人等,来处理社交中的问题。

妈妈帮一帮:妈妈可以通过扮演故事之类的方式,教给孩子面对某些常见矛盾或者场景时,相对固定的处理套数。在类似情景发生时,孩子能很快地“脱口而出”。

比如孩子之间发生争执的时候,可以教给孩子一个简单的三段式:

1.你刚才……(干了什么,比如拿了我正在玩的机器人,说不跟我玩,对我尖叫了等等)

2.我觉得……(不高兴,生气,很伤心,等等)

3.我希望你能够……(把我的机器人还给我,不要再那么说了,向我道歉等等)

这样既没有指责别人又表明了自己的意见,还指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

场景四:

2岁半的阿宝所在的小班是个友爱的集体,孩子们都能玩到一块。可最近班里的童童突然变得喜欢咬人掐人,而且还特别喜欢“欺负”平时最好的朋友阿宝。童童咬人的原因一是因为她在出大牙,另外童童的语言发育比较滞后,面对最要好的朋友只好用“咬你一口”来提请好朋友注意“我在这儿呢!”,或者“我太喜欢你了!”这样一来同伴小朋友们就遭殃了,阿宝每天都带着童童的牙印和挠痕回家。

妈妈早就告诉阿宝,”无论如何,你不能动手打人!“忠厚老实的阿宝把这条记得牢牢的,结果总是傻愣愣地站着被小童童掐。

妈妈后来告诉阿宝,”童童打你,你就跑吧!“可是童童以为那是阿宝在跟她玩呢,两个孩子一个跑一个追,童童追上了,阿宝还是要被挠一下。

阿宝妈妈再告诉阿宝,”如果童童打你,你就告诉他你不喜欢他这样做!“可是,事到临头,阿宝结结巴巴的,长长的句子还没说完,就已经被掐得差不多了。

妈妈帮一帮:最后,阿宝妈妈发现了一个秘诀,简单直接,特别有效!“再有人打你,你就尖叫!”这个不难,本来疼痛时阿宝的第一反应也是尖叫,现在也不用动脑筋转弯子,只要叫得更大声就行了!一尖叫,吸引了大人的注意力,他们立刻就能发现发生了什么事情。妈妈要给孩子制定明确的行为准则: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伤害别人,更要保护自己!

场景五:

多多是个小混血儿,走在大街上经常被不认识的阿姨阿婆拉住,摸摸小脸,夸一句“真是个漂亮的孩子!”多多碰到这样的情景,常常就呆在了那里,不知道如何接下去。

妈妈要教育孩子必要的社交礼节。我们约定俗成的礼节中其实包含了尊重、理解、友善等等信息,非常有利于增进感情,加深交往。一个彬彬有礼的孩子总是受到大人喜欢和同伴欢迎的。

妈妈帮一帮:妈妈教给多多,如果别人夸你漂亮,是因为别人喜欢你,你很可爱。那么你就这么回答“谢谢你,我觉得你也很漂亮!”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被多多练得滚瓜烂熟,只要有人夸她,她立刻脱口而出,对方就更加笑得一朵花了。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在游戏中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方法》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游戏在幼儿园的价值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能力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能力》,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幼儿喜爱游戏,不仅是幼儿身心特点的反映,更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2019-12-19 阅读全文
  • 在自选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 导读:幼儿园的活动室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是特定的教育环境。我们相信孩子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也相信教师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与计划者。只有为幼儿创造自选游戏条件,组织合理的情景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自主能力的...
    2019-12-19 阅读全文
  • 能力在玩沙游戏中得到培养 幼儿教育理论的研究表明,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它是幼儿智力、道德、美感的发展和身体发育的最重要的手段,幼儿的一切活动都有与游戏紧密联系。 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也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游戏是孩子获取...
    2019-12-19 阅读全文
  • 在大带小的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反思 社会交往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幼儿的社会交往是生长发育与个体发展的需要,是完成个体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社会交往可以使幼儿了解和认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正常关系,帮助幼儿克服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
    2019-12-19 阅读全文
  • 在游戏中训练宝宝思维能力的方法 孩子的聪明伶俐是先天遗传的多还是后天的培养的多,这个我们无从而知,但是聪明的孩子都有一个通信,他们总是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别具一格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被当成孩子学习的法宝,定势思维和题海战术能够让孩子学...
    2021-05-02 阅读全文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能力》,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幼儿喜爱游戏,不仅是幼儿身心特点的反映,更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2019-12-19 阅读全文

导读:幼儿园的活动室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是特定的教育环境。我们相信孩子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也相信教师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与计划者。只有为幼儿创造自选游戏条件,组织合理的情景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自主能力的...

2019-12-19 阅读全文

幼儿教育理论的研究表明,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它是幼儿智力、道德、美感的发展和身体发育的最重要的手段,幼儿的一切活动都有与游戏紧密联系。 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也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游戏是孩子获取...

2019-12-19 阅读全文

社会交往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幼儿的社会交往是生长发育与个体发展的需要,是完成个体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社会交往可以使幼儿了解和认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正常关系,帮助幼儿克服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

2019-12-19 阅读全文

孩子的聪明伶俐是先天遗传的多还是后天的培养的多,这个我们无从而知,但是聪明的孩子都有一个通信,他们总是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别具一格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被当成孩子学习的法宝,定势思维和题海战术能够让孩子学...

2021-05-0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