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学习图形的分割》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9-11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经验时常告诉我们,做事要提前做好准备。作为一位幼儿园教师,我们希望能让小朋友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老师会在授课前准备好教案,提前准备好教案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优秀有创意的幼儿园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学习图形的分割》及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教师教育网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学习图形的分割》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对正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进行分割。

2、探索图形分割的不同形式,能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各种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了解图形拼合的方法。

物质准备:房子图、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的图形、剪刀、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以“老师的新家安装玻璃”引入活动,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老师最近要搬新家,但是太忙了还没装修完,瞧,窗户的玻璃还没有安装好,所以想请你们来帮忙,愿意吗?

二、幼儿操作,尝试分割几何图形。wWw.YJs21.com

(一)第一次操作

1、引导幼儿根据观察窗户的不同形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安装玻璃。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窗户都是什么形状的?找一找有没有合适的玻璃?这该怎么办?怎样才能剪得刚刚好又不浪费材料?你们都说很多的方法,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1)观察比较窗户与玻璃的不同。

(2)发现问题:想想怎样才能让每块窗户都安上合适的玻璃。

2、幼儿操作,师观察指导。

3、交流分享。

(1)师:是怎么安装玻璃的?这个图形是怎么来的?你来试试,先折一下然后比一下,合不合适,好的合适了,我们就剪下来。

(2)你把什么图形分割成什么图形?分割成几块?

(3)这个窗户还没有安装上玻璃,谁来试一试?正方形变成几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合在一起又变回什么形状?

(4)你用什么方法来制作玻璃的,直接剪这种方法好用吗?为什么?那折了再剪和直接剪哪种方法比较不浪费材料呀?

(5)原来我们要对角或者对边折一折、压一压、然后打开沿着直线剪下来。

4、发现图形分割的简单关系

小朋友真能干,原来正方形能分割成两个长方形也能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圆形能分割成两个半圆形,无论这些形状怎样分割,合起来都能变回原来的大图形,这回帮老师解决了大难题。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中鼓励幼儿用图形分割或者拼合的方式制作自己喜欢的玻璃安装窗户。

活动反思:

中班幼儿对单个的图形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图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还不够。然而,帮助幼儿理清这些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要对事物有一个完整、全面的认识,就必须把它与相关事物进行比较,这也是我设计此活动的初衷。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和思维特征,以生活情景给窗户安装玻璃为背景,使枯燥的数学活动生活化、情趣化,让幼儿更易接受。活动以幼儿分组操作为主,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给他们充裕的时间、空间,让他们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然后组织幼儿讨论讲述,帮助幼儿把获得的感性知识进行整理升华这节活动让孩子在一个自由和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活动打破以往的老师先教孩子再操作的模式,而是根据《指南》中提到幼儿的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探究,所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节活动的内容选择很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在操作过程中每个孩子都很投入。但给孩子观察的机会太少了,从而导致在第一次操作后的概念梳理不够清晰,应该引导孩子观察、对比为什么不合适,找出原因然后再出示操作步骤图给孩子一点提示。第一次的小结起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帮孩子总结经验的同时也要为第二次的操作难点做个小小的提示,这样孩子在操作时目的更明确。在活动中应该多观察孩子的表现,在分享交流时抓住孩子出现的问题,帮助孩子经验梳理会更有效。

幼儿百科:图形是指在一个二维空间中可以用轮廓划分出若干的空间形状,图形是空间的一部分不具有空间的延展性,它是局限的可识别的形状。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图形分割》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经历圆形与三角形的分割与拼和的过程。

2.初步体验图形之间的包含关系。

3.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4.感受操作活动的乐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圆形,三角形。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对图形进行不同程度的分割。

活动难点

大胆的使用剪刀分割图形

活动过程

1(1)教师出示圆形,问小朋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图形?(圆形)

在你的桌子上找出和老师一样的图形举起来。

(2)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用圆形给你们变个魔术。(老师用剪刀把圆形分成两个半圆)睁开眼睛看一看,老师把圆形变成什么样了?

你知道老师是怎么变的吗?(教师示范剪的方法:先将圆形对折,然后沿着折线剪开)

(3)试一试,把你的圆形也变一变吧。

(4)把你剪开的图形再拼成圆形吧。

2.三角形的分割方法同上。

活动反思:

上这节课之前我还在想我要不要帮小朋友把图形上的线折好先,因为我怕他们圆形对折折不来,后来想想还是没有折,孩子们开始折的时候我就对着看,他们折的非常好不是我想象的,当他们剪出两个半圆的时候可开心了,我让他们在拼回去的时候,他们竟然发现了两个半圆快合到一起的时候像一个嘴巴。有人说又像剪刀。有时想想我们也太小看他们了其实有的事我们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人他们自己去想孩子的思维是无限的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学习图形分类计数》


活动目标:

1.学习将物品按用途分类。

2.根据物品的共同特征设计标记。

3.仔活动中学习,能够有条理的对物品进行收拾和整理。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图片、幼儿之前要有按标记分类的知识积累、黑色水笔、白纸。

活动过程:

1.首先以圣诞节到了,帮助托板的小朋友整理收到的礼物为情景展开活动,出示图片,让幼儿知有 哪些礼物。

2.首先让幼儿自主分类(有的按形状、有的按颜色、有的按质量的软硬等等),并让幼儿说出为什么这样分。

3.以托班只有三个箱子为由,引导幼儿按物品的用途分三类,把那个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分?(引导幼儿说出吃的、用的、玩的)

4.分好后,为了让托班的小朋友更容易的辨认箱子里的东西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做标记,并在纸上画出来。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并没有用实物而是用的图片,因为出示得实物都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东西,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课程就不容易继续下去了。采用图片的形式既能提起幼儿的兴趣,又不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一节课的活动下来,总体上的还是不错的。老师的建议是:应该多加一些家具类的或者幼儿部常见的物品进行分类,这样加大了难度,拓展了幼儿的认知面,如果仅限于幼儿常见的物品的话,拓展的部分就无法显现。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图形》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相似的实物,并能按形状进行分类。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熟悉音游《找朋友》

2、布置“图形乐园”,投放图形挂卡及其相似实物

3、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卡片,白纸、、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在《蓝精灵》的音乐中,带领幼儿到图形乐园寻找小熊宝宝赠送的礼物,激发幼儿探索图形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小熊宝宝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份小礼物,让我们到图形乐园里去找一找吧!”

(“找礼物”游戏的开场白一出,令全体幼儿对即将参与的活动充满了好奇、期待与向往,这种轻松、积极的心理环境的营造是幼儿主动、兴趣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找到了什么礼物,它是什么形状的。 并与同伴玩一玩、比一比自己的礼物,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数一数正方形、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等。

(幼儿在“图形乐园”中,自由地找到“礼物”后,都自发地翻来覆去地看,有的迫不急待地挂到脖子上向他人展示;有的激动地与同伴用语言交流自己的发现……他们以欣喜尽情宣告:枯燥的图形特征的复习活动,已变成了幼儿与同伴,幼儿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渗透、探索发现、体验交流、分享快乐的有趣自主的行动,教师仅有的引导与鼓励的语言,更充分体现了幼儿以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3、音乐游戏《找朋友》:引导幼儿寻找身上图形挂卡相同的“图形娃娃”做朋友,找到朋友后,相互手牵着手,比一比谁找的朋友最多

音乐停止后,幼儿立即找到与自己挂卡相同形状的房子里休息。“嘘,天黑了,请图形宝宝都安静地回家睡觉吧!”

(喜欢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将数学活动与音乐游戏科学有机地相结合,让幼儿运用肢体语言、团结协作,进行探索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教师颇具亲和力的介入,更令幼儿热情倍增。)

4、出示各种与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相似的实物,引导幼儿把实物分别按图形分类送回相应的房子里,并让幼儿说说自己把什么形状的物品送到了什么房子里。

师:“小朋友们收到小熊宝宝的礼物高兴么?可是有些宝宝找不到自己的家正在伤心的哭呢,小朋友愿意帮帮忙、把他们送回家吗?”

幼:“愿意”。

(在分类游戏中,能力强的幼儿不仅将“相似实物”送回了相应的“家”里,甚至还主动热情地承担起了给能力差的幼儿“纠错”、帮助“一起送”的任务,逐层深入,循序渐进的认知结构,在拟人化的游戏情境的支撑下,吸引了幼儿以积极、饱满的情绪,通过比较、分析、判断、讨论等推理活动获得新的感性经验的同时,也渗透了对幼儿互助友爱、协作意识的培养。)

5、巩固活动:(1) 拼图:用不同的图形拼出各种实物模型。

(教师提供蕴含有关数学概念属性的材料,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制作自己喜爱的东西,运用多种感官,巩固体验,加深认识,并满足了幼儿表现自我,获得自信的价值体验。)

活动反思:

本活动彻底摆脱了传统教学教师“提问”、“灌输”,幼儿“回答”、被迫“接受”的动口不动手的机械模式,注重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通过游戏寓趣味性、娱乐性于枯燥的数学活动中。宽松的认知环境的创设,使每个幼儿都饶有兴致,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偿试、探索、发现等活动。

其次,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选材并制定目标,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秩序渐进地进行探索提供充分的条件,保障了幼儿认知过程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幼儿思维等能力的发展。

培养“完整儿童”是现代幼儿教育的新观念,活动设计重视幼儿认知发展的同时,关注个别差异渗透了友爱互助,交流分享,表现自我,建立自信等品质的教育培养,真正使《纲要》精神走进了课程,落到实处。

幼儿园中班教案《图形的分割》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对正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进行分割。

2、探索图形分割的不同形式,能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各种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了解图形拼合的方法。

物质准备:房子图、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的图形、剪刀、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以“老师的新家安装玻璃”引入活动,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老师最近要搬新家,但是太忙了还没装修完,瞧,窗户的玻璃还没有安装好,所以想请你们来帮忙,愿意吗?

二、幼儿操作,尝试分割几何图形。

(一)第一次操作

1、引导幼儿根据观察窗户的不同形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安装玻璃。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窗户都是什么形状的?找一找有没有合适的玻璃?这该怎么办?怎样才能剪得刚刚好又不浪费材料?你们都说很多的方法,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1)观察比较窗户与玻璃的不同。

(2)发现问题:想想怎样才能让每块窗户都安上合适的玻璃。

2、幼儿操作,师观察指导。

3、交流分享。

(1)师:是怎么安装玻璃的?这个图形是怎么来的?你来试试,先折一下然后比一下,合不合适,好的合适了,我们就剪下来。

(2)你把什么图形分割成什么图形?分割成几块?

(3)这个窗户还没有安装上玻璃,谁来试一试?正方形变成几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合在一起又变回什么形状?

(4)你用什么方法来制作玻璃的,直接剪这种方法好用吗?为什么?那折了再剪和直接剪哪种方法比较不浪费材料呀?

(5)原来我们要对角或者对边折一折、压一压、然后打开沿着直线剪下来。

4、发现图形分割的简单关系

小朋友真能干,原来正方形能分割成两个长方形也能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圆形能分割成两个半圆形,无论这些形状怎样分割,合起来都能变回原来的大图形,这回帮老师解决了大难题。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中鼓励幼儿用图形分割或者拼合的方式制作自己喜欢的玻璃安装窗户。

活动反思:

中班幼儿对单个的图形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图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还不够。然而,帮助幼儿理清这些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要对事物有一个完整、全面的认识,就必须把它与相关事物进行比较,这也是我设计此活动的初衷。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和思维特征,以生活情景给窗户安装玻璃为背景,使枯燥的数学活动生活化、情趣化,让幼儿更易接受。活动以幼儿分组操作为主,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给他们充裕的时间、空间,让他们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然后组织幼儿讨论讲述,帮助幼儿把获得的感性知识进行整理升华。这节活动让孩子在一个自由和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活动打破以往的老师先教孩子再操作的模式,而是根据《指南》中提到幼儿的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探究,所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节活动的内容选择很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在操作过程中每个孩子都很投入。但给孩子观察的机会太少了,从而导致在第一次操作后的概念梳理不够清晰,应该引导孩子观察、对比为什么不合适,找出原因然后再出示操作步骤图给孩子一点提示。第一次的小结起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帮孩子总结经验的同时也要为第二次的操作难点做个小小的提示,这样孩子在操作时目的更明确。在活动中应该多观察孩子的表现,在分享交流时抓住孩子出现的问题,帮助孩子经验梳理会更有效。

幼儿百科:分割,指把一个整体或有联系的事物强行分开。在数学中,分割亦称分划、分法,是一个区域的分解方法。

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学习图形的分割》及教学反思》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园教案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图形分割》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经历圆形与三角形的分割与拼和的过程。 2.初步体验图形之间的包含关系。 3.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4.感受操作活动的乐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
    2019-12-23 阅读全文
  •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学习图形分类计数》 活动目标: 1.学习将物品按用途分类。 2.根据物品的共同特征设计标记。 3.仔活动中学习,能够有条理的对物品进行收拾和整理。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
    2021-06-07 阅读全文
  •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图形》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相似的实物,并能按形状进行分类。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激发幼儿...
    2021-06-16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图形的分割》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对正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进行分割。 2、探索图形分割的不同形式,能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
    2020-09-17 阅读全文
  • 大班数学图形分割 这是大班数学图形分割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 2、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 3、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和思考问题。 重点学习等...
    2021-08-18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经历圆形与三角形的分割与拼和的过程。 2.初步体验图形之间的包含关系。 3.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4.感受操作活动的乐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

2019-12-23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习将物品按用途分类。 2.根据物品的共同特征设计标记。 3.仔活动中学习,能够有条理的对物品进行收拾和整理。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

2021-06-07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相似的实物,并能按形状进行分类。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激发幼儿...

2021-06-16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尝试对正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进行分割。 2、探索图形分割的不同形式,能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

2020-09-17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数学图形分割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 2、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 3、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和思考问题。 重点学习等...

2021-08-1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