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知识:幼儿的情感心理更需要关注和引导

发布时间:2020-07-16

幼儿情感故事。

我们的教育是与孩子做朋友,鼓励学习鼓励思考!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新的起点,新的方向,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成长!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育儿知识:幼儿的情感心理更需要关注和引导”,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更需要心灵关怀(赫尔巴特认为,儿童早期的经验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这种经验往往是分散的和杂乱的,因而需要教学补充和整理。)幼儿心理情感上更需要加以引导,才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早期经验不至于阻碍以后的人格成长。

幼儿将婴儿期“吸收”(来自福禄培尔的理论)来的认识,行为方式非常直接地表现出来,而他们自身的性格(如好恶)与外界对他们行为结果的相互作用又会给幼儿以一些新的塑造结果,所以这一阶段如果幼儿接受了扭曲的教育和不良环境的影响,他们形成了错误的观念和不良的行为方式,这对幼儿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会埋下隐患和障碍,很可能致使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儿童的表达能力有限,所以父母和老师应保持细心观察的习惯,对幼儿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给予高度重视,挖掘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如性格缘故)并设法对其进行干预和纠正,防止形成固定的不良行为模式而阻碍幼儿以后的健康发展。

正是由于幼儿在最初的生长环境中习得了不良的情绪感受并投射进最初的潜意识,它也就一直支配着幼儿成长道路上的一切行为感受,而且那最初的潜意识不在心智成熟和足够自我剖析的情境条件下是很难被改善的(改变潜意识是需要专门的心智技能做指导的),所以说人的幼年期是多么的重要,我们需要尽量在幼儿期指引我们的孩子构建健全的人格。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知识:如何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


育儿知识:如何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

如今的年轻父母对子女不再有长辈那种"棍棒之下出孝子"的陈旧观念,靠体罚孩子而达到家教目的的做法,已被大多数父母放弃。但是,一些年轻父母因望子成龙心切,或有意、或无意,采取讽刺、挖苦、揭短等手段,使孩子在精神上造成了程度不同的伤害,我们姑且称之为"精神虐待"。

虐待的具体表现

一、是对孩子实施精神控制

一些家长为使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学校考到高分,在家中除了学校布置的大量的家庭作业外,不是请家庭教师,就是找来各种各样的复习题让孩子做。孩子的精神世界,被家长用习题填得满满的,没有一点时间用来想自己的事,孩子对此是苦不堪言。"生活中最高兴的事情是玩,最烦恼的事情是学习压力"。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调查中,多数接受调查的孩子对问卷上仅有的两道自由回答题作出以上回答。

二、是警告、恐吓。

家长对孩子讲得最多的话不外乎是:"这次考不好,就不给你买玩具";"你不好好学习,就休想到公园去玩"。在这样的精神压力下,有的孩子的学习动力变成了只是为了达到某些具体的目的。有的孩子提到学习就感到焦虑不安。"考试不及格"、"考砸了"等词汇象黑压压的乌鸦整天盘旋在孩子的脑海。

三、是缺乏鼓励,故意贬低孩子的能力。

一些家长为刺激孩子加油学习,故意用孩子的不足与别的孩子长处相比,甚至在大众场合,不顾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的缺点冷嘲热讽,认为这样孩子就会因害羞而把学习抓上去。

四、是不让孩子与别的小伙伴结伴。

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里,最重要的交流对象是几个年龄相仿的小伙伴。儿童只有在同伴交往中,才能学会抑制内心的侵犯活动,控制适当的行为,以及学会在必要时如何适当地坚持自己的权利和愿望,可一些家长却无视这一点,认为孩子与别的小伙伴在一起玩耍,浪费时间不说,还会玩散了心,影响学习。在节假日,将孩子关在家里不许外出,使孩子没有机会与伙伴进行精神上的交流。

家长为什么在精神上虐待孩子

一、是高期望值,使父母对孩子要求越来越严。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高期待已成为困扰我国年轻父母的主要心理情绪。上海市的一项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是100%的家长认为最高兴的事是孩子学习成绩好;最恼火的事是孩子学习成绩差。80%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成为脑力劳动者。家长对孩子期望值如此之高,是造成对孩子精神虐待的心理动因。当他们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并没有他们要求的那样高时,当他们看到孩子没有按照他们设计的模式发展时,他们着急了,于是不择手段对孩子实施精神钳制。

二、是心理知识贫乏,家长并不了解孩子。

一些家长视孩子为没有感情、没有个人意识、没有独立思维的"小孩儿",随心所欲地支配孩子的言行,孩子必须按照父母设定的程序去言、去行,稍越雷池半步,就会大声对孩子说"不"。孩子的一点点空余时间都被家长剥夺,他们与父母交谈,也是高高地抬着头"汇报思想"式的;他们要接受父母对考分的一次次质问,对坏成绩的一次次"声讨"。

"精神虐待"下的孩子难成才

精神上受虐待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心理伤害,可能比肉体上受虐待的儿童更大。这一切在他们未来的生活中将是永远也抹不去的阴影。其实,孩子心理问题已成为我们难以回避的话题:上海市一次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显示,约有20%的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各种心理障碍中,神经症状的比例最大,占42%。辽宁1.7万中学生心理素质检测表明:心理异常的比率达35%,心理疾病的比率达5.3%。反映在学生行为上表现为"厌学、出走、自杀、早恋、打架、骂人等。孩子的心理问题,无不可以上溯到家长对孩子造成的精神压力上。

孩子的精神负担重,自行活动时间少,不与小伙伴交往,缺乏天真活泼的环境,就会导致不爱说话、不合群、孤僻、冷漠、缺乏适应能力、腼腆怯生。孩子的精神受钳制,没有自己的思想空间,没时间自由地想象,自由地创造,就会使孩子创造的花蕾过早地凋谢。

同时,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及时鼓励,经常受到讽刺、挖苦,自尊心受到伤害,就会用其他变异的手段满足自己的自尊心的需要,既有害社会,也有害于个人。

试想,缺乏自尊、自信,缺乏创造性,不合群、性格孤僻、胆小的孩子能健康成才吗?

家长要以正确的心态教育子女

管教孩子是天下父母的重任,是一门学问,它还应该是现代父母的必修课,最关键的是必须先具备一个稳定的心理状态。

一、是学习如何稳定自己的情绪,尤其是面对犯错误的孩子,切莫要怒不择言。

二、是学习使用正面鼓励的语言与孩子沟通,把孩子当作与自己一样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尊重孩子的人格,以平等的、朋友式的言语与他们交流,切莫高高在上,随意训斥。

三、是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身体语言以促进亲子关系;用以身作则去强调和坚持某些基本的人生准则,比用语言向孩子灌输效果要好得多。切莫禁止孩子不做的,自己在我行我素地做,要求孩子做的,自己却不做。

四、是学习如何在孩子学习上出现偏差时,为孩子指出一条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切莫一味指责。

五、是学习接纳孩子,尽管犯了错误,仍严守"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让孩子知道家门永远为他而开,切莫说:"你真笨"、"朽木不可雕"、"你这样下去是没有出路的"。

育儿知识:引导幼儿入园


育儿知识:引导幼儿入园

1、遵守作息制度。幼儿的一日生活科学合理,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早上是7:40—8:00入园,下午是5:45离园。在入园适应期内有两个时间段最不适合送孩子,一是进餐前,二是入睡前。其次就是有的家长即使按时送了,而久久不肯离去,在窗前、门边“偷看”,这样只能增长孩子的不适应期,显得更加娇气!我们希望家长们能够放心地离开,这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的信任和支持,也是给孩子一个独立锻炼的空间。

2、贵在坚持。孩子入园以后“坚持送”可谓至关重要。家长应克服种种困难,坚持送孩子来园,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疼爱中帮了“倒忙”。

3、饮食清淡。由于孩子刚入园时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饮食起居,家长接孩子回去后,如果发现孩子特别贪吃,一定要适当控制食物的品种和进食量,注意做到“三多”与“三少”:即多吃清淡蔬菜和新鲜水果,少吃煎炸食物;多喝白开水,少喝各类饮料;多吃软、烂食物,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4、药物帮助。如果孩子自身抵挡力较弱,刚来幼儿园后,由于情绪波动容易患病,家长可适当喂点小儿清火的冲剂,以增强抵抗力,帮助他们度过适应期。

5、梦靥不可怕。如果刚入园的头几天,晚上回家会出现梦靥现象,往往半夜醒来大哭大闹。出现这种现象,家长不必惊慌。随着孩子对幼儿园环境的逐渐熟悉,这种现象会自然消失。

6、不穿开裆裤入园;男孩不穿有拉练开口的裤子入园。

相信在老师的细心呵护下,在家长们的关注中,孩子们的情绪会逐渐的好转,能与老师一起开心地游戏、玩耍,也能安静地吃饭、睡觉,熟悉幼儿园的生活。

育儿知识:如何引导幼儿保护“环境”


育儿知识:如何引导幼儿保护“环境”

幼儿园的环境分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这些室内外环境布置都是根据教学活动或者幼儿园的特色而作,对幼儿的认知发展有其独特的意义,但是生活中幼儿园环境被破坏的现象却时有发生,为此教师们非常头痛。常常看到刚画好的图画被抹得乱七八糟,刚粘贴的作品被撕得七零八落,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因为孩子不明白环境的作用,有时在上面涂涂画画也是出于好奇。二是因为幼儿园没有给孩子提供足够的任他们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孩子没有亲自参加美化环境的劳动,所以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针对以上原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改变孩子对环境的意识,从而改变它们破坏环境的行为。

一、用各种方式让幼儿明白环境美化的重要性

环境可以让我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感受美,欣赏美,陶冶我们的情操,可以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增强记忆,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做得很多却说得很少,我们只是美化了环境却没有细细去诉说环境的特殊作用,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说环境,例如讲环境里描述的故事,唱环境里描绘的歌曲,认识环境里包含的知识,让他们感受环境创设的美的氛围,发掘环境向人们表达的灵魂。从而让幼儿知道环境美给我们带来的益处。

二、创设能与幼儿互动的环境,让幼儿和环境融为一体

能与幼儿互动的,能发挥幼儿主动性的环境才是优秀的环境,往往幼儿园的环境只是用来欣赏,无有多大的利用价值,所以孩子在看的过程中就心不在焉,就乱涂乱粘,所以我们在布置环境是要选择孩子能参加的能表现他们自己的内容,例如有个幼儿园把柱子装饰成有树洞的大树,就很有创意,因为在这个不算很美的大树里,孩子们可以表演故事,可以捉迷藏,可以摘树上的果子......当然这只是个例子,有趣的与幼儿能互动的环境设想还有很多。

三、创设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参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往往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老师们自己的事,孩子们接受的往往是现成的已经布置好的环境,孩子们不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不能体会布置环境老师所花费的心血,所以破坏起来也便毫不留情,所以我们要让他们参与进来,给他们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孩子们给我们一起去设想,去合作,去布置。在劳动中他们能感受劳动的快乐,品尝劳动的成果,同时也能体会劳动的辛苦,是想,每天看着凝聚着自己汗水的美丽环境,任谁也不忍去破坏。

环境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去创作,去布置,真正发挥环境与人的互动作用,让他们感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让破坏环境的现象不再或较少发生。

育儿知识:如何教育和引导不听话的孩子?


育儿知识:如何教育和引导不听话的孩子?

1.教育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孩子虽小但模仿能力很强,所以做父母的要做个好傍样。示例:在过马路时告诉她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不能过绿灯才能过,同时自己一定要遵守。孩子以后在过马路时会告诉爸爸妈妈:红灯不能过要转绿灯时才能过。偶尔看到有人没有遵守时会说,那位阿姨/叔叔做的不对。

2.做为父母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轻言答应,要不孩子从小就认为父母是位不讲信用的人,以后做事也会失去原则。

3.在平时生活中,经常和孩子使用礼貌用语,还要适当的给予鼓励,让她从小就懂礼貌。当然做错事时也要批评,批评时也要注意一些细节。批评时要注意语气和场合。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尊也要面子,不能让她幼小的心灵从小就有阴影,这不利于孩子的以后成长。还有就是自己做错事时,也要向孩子道歉,不要认为她小不用这么做,那就错了。要让她明白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做错事要勇于承认并且改正过来。

4.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教育好孩子要能有耐心的欣赏孩子的优点,而不能一时的好心情,要不断的鼓励孩子,让孩子知道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是非常的了不起,父母都很开心,原来自己没有想像的那么不好,爸爸妈妈还是很爱自己的,孩子只要能够从内心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会更加的努力和听话,长期下来作为父母改变了,作为孩子也养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

育儿知识:宝宝成长的需要


育儿知识:宝宝成长的需要

实际上,孩子在幼儿时期有很多情感需要,这些情感需要的满足,对于成长发育中的孩子来说十分重要的。

家长朋友们知道孩子情感需要吗?------孩子成长的六大情感需要被别人爱的需要家长要经常给孩子以鼓励和赞扬,对他提出的正当要求尽可能地接受并帮助解决,从而让他感受到:父母喜欢我,希望我能进步。取得好成绩的需要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老是有失败的感受,他就会变的灰心丧气。

因此,家长一方面应注意向幼儿提出的要求不宜过高,以免超出孩子的能力限度而使他受挫;另一方面,在提要求时要考虑孩子的特点,使他能够在某一方面取得进步成绩,并享受到由此带来的乐趣。归属集体的需要孩子往往很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习,在集体中得到快乐。

如果长时间独处,孩子的情绪就会受到压抑产生抑郁情绪。家长应该设法为孩子创造与幼儿园同伴共同学习和娱乐的机会。即使孩子暂时不得不离开集体(如生病住院、放假回老家等),家长也要设法通过捎口信等多种途径,让孩子了解到伙伴对他的思念,从而让他时刻体会到幼儿园集体的温暖。自尊的需要孩子学什么、怎么学,玩什么、怎样玩等不要由家长硬性规定,家长应明智地激发孩子开动脑筋去想去做,并让他在自我评价中增强责任感。孩子一旦有了进步,则应及时作出肯定的评价和积极的鼓励。摆脱过失感的需要有些孩子犯了过错或经历了几次失败,就精神不振,家长此时若再盲目指责,就更容易使其形成心理压抑的状态。

因此,家长要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的过失,让他知道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只要改正了就是好孩子。克服胆怯的需要当孩子对陌生的活动产生胆怯的心理而不愿参加时,家长的任务不是催逼他去做或吓唬他,而是有意识地引导他避免不幸和伤害。当孩子不小心跌倒磕破膝盖,这时家长千万不能大惊小怪地制造恐怖气氛,而是安慰他:不要紧张,血流出来还会在身体里长出来的。对孩子害怕的事情,家长要加以解释,以消除他的顾虑。情感的建立会形成一种无声的动力,情感过程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家长心里有了孩子,孩子就愿意和家长在一起,就产生了亲切感,

家长尊重、理解、关心孩子,孩子就更加尊敬家长。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孩子自觉地接受家长的教诲,还可以使孩子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以养成。

育儿知识: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游戏


育儿知识: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游戏

“自主游戏”是目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本学期我们组学习了大量关于角色游戏的理论文章,并不断地调整各班的角色游戏的环境及材料投放。我班角色游戏有:“微摄影”、“自助餐厅”、“花仙子”等,在组织幼儿游戏中,我发现孩子在角色区的游戏主题总变,与我预设的发展目标总是脱离。到底怎样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游戏?通过一次次的教研活动,一次次的改进调整,我班的角色游戏终于走向成熟。

一、让环境和幼儿沟通。

在主任的指导下,同事们的帮助下,我班角色游戏的背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微摄影”摒弃了耀眼的汉字说明,用不同的图案给角色分区,大班组的老师们集思广益,利用废旧纸盒自制交卷、相册和场记板,选择“微摄影”的孩子们发现了这些图案后很兴奋,他们商量后分成不同角色,相册代表前台,收费,制作。场记板代表摄影棚,游戏结束后他们把自制的照相机分类在场记板区。制作出的照片贴在交卷上,看到孩子们玩的热好朝天,“微摄影”也一改往日的冷清,迎来络绎不绝的“客人”。“微摄影”的氛围随之也变得更加浓郁,孩子们商定游戏规则,用绘画的形式展现,每个小朋友都愿意遵守游戏规则。“自助餐厅”这个角色游戏是从中班延伸而来,孩子们当初玩的热情也渐渐冷却,我班老师讨论后,把“自助餐厅”的范围浓缩,以海鲜为主,提供大量的半成品,并布置了海鲜主题白墙,请幼儿填充,在游戏中和幼儿一起制定的规则,幼儿能够非常自觉地去遵守,省去了教师过多的介入。这样一来,在“自助餐厅”游戏中,幼儿既有了绝对的自由、又能有序的开展游戏。

二、适时提供游戏材料。

自主性游戏材料的提供并非越多越好,材料太多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因此我提供的所有材料都是半成品,需要幼儿探索,加工制作。幼儿的需要是不断增长的,当幼儿出现了寻求新材料的动机时,适时地提供材料有助于满足幼儿继续游戏的愿望,如“花仙子”角色游戏中,我摒弃了成品假花,给幼儿提供了制作各种花的步骤图和材料,幼儿非常乐意动手制作,并尝试创新。当幼儿有了新的游戏主题时,恰当地提供材料可以激发幼儿再次游戏的愿望,促进游戏主题的深入如“花仙子”游戏中有“客人”突发奇想,要买花送给“病人”,于是我又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包装纸、扎带等。而“花仙子”中也多出了一个角色。

三、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

如何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支持幼儿实现游戏愿望呢?首先,在每一次的游戏评价环节,我和幼儿一起沟通交流他对当天参与游戏所得的经验,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发现问题,组织大家讨论,共同商定解决办法。其次,利用各种资源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如参观、视频、家长助教、社区资源、周围环境资源,加深幼儿对游戏的理解;五一假期给幼儿布置小任务,体验生活,他们在活动中有了快乐的体验,回到幼儿园之后,把自己的直接经验假如角色游戏中,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新经验。第三,每周观察记录幼儿区角游戏的实况,分析,找到教育价值,丰富幼儿经验。

在角色游戏不断地探索,修正后,我班角色游戏很受孩子喜欢。我任务在游戏中,老师要做的就是观察了解幼儿、分析解读幼儿、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支持幼儿主动与环境互动、创造性地开展游戏。

育儿知识:如何来引导孩子识字


育儿知识:如何来引导孩子识字

儿童识字的最佳年龄有了最新说法:3-6岁是儿童学汉字的最佳年龄段,让孩子尽早阅读,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益无害。

从生理学上讲,人在儿童时期大脑发育速度最快,三岁左右儿童的大脑重达900-1000克左右,约相当于成年人脑重的2/3,七岁时脑重达128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9/10。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记忆力特别强的时期。从心理学上讲,幼龄儿童是爱动爱玩最活跃的时期,抓住这个特点让孩子采取玩乐认识的形式,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会特别高。

识字最重要的结果不是孩子掌握多少汉字,重要的是在识字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那么,该如何来引导孩子认识汉字呢?以下办法,也许爸爸妈妈可以试试。

1、看图识字

结合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短小故事,引导幼小儿童认识图文中对应明显的字,并根据图画的意思猜出文字。或者,找一些文字浅显、图画含义清晰、结合幼儿生活的儿歌,帮助孩子了解画面与文字的关系。孩子一旦掌握了这一方法,稍作努力就可以在阅读中认识更多的常用字。

2、利用游戏认字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只要家长肯动脑,游戏中随时可以教孩子识字。比如孩子喜欢玩沙子和石头,家长可以把沙子和石头这几个字写成小卡片埋在沙堆里让孩子用小铲子挖出来。孩子挖一个让他认一个,孩子很容易就在兴奋中把汉字记住了。

3、利用幼儿故事教孩子识字

孩子喜欢反复听同一个故事,家长可以按照故事书的内容一字一句地讲,直到孩子也能一字不差地讲下来。然后,把着孩子的手,指着书上的字一遍遍地教,这样孩子会领会一个字发一个音,不认识的字会根据自己已会讲的故事猜出来。

4、用汉字积木识字

买一盒汉字积木,让孩子摆成各种玩具如火车、小楼房等。而且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将某个汉字的偏旁拆开,和另外一个重新组合成一些新的汉字。孩子可以通过认一个字而连带学会很多字,并在拼拆过程中激发创造性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5、利用顺口溜识字

顺口溜的特点是语言简短明朗,语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适合幼儿的语言表达特点。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孩子轻松快乐地记住那些笔画繁多意义抽象的字。如“热”字:左手拍了九下球,四滴汗珠往下流。

6、拼词造句识字

幼儿认字往往是记忆方式的重现。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反映出来的就是单独一个字的认读,以词汇、句子形式记忆的,反映出来的就是词汇和句子,有着整体记忆的特征。如幼儿已会认读整首儿歌,看似每个字都认识,但单独抽取其中一字让其认读时,却不认识了。根据这一特点,可以采用拼字念儿歌的游戏,帮助孩子理解口语与文字、词与句的关系,鼓励孩子创造性地组词造句,拼出许多常用句。如“白——白色——白色的云彩——白色的云彩像座山”。

有了理想的方法,还需要正确地实施。吸引孩子积极主动地认字,还应该遵循一些原则:

渐进原则

在开始学习阶段不要急于求成,盲目追求识字量。应该以培养识字兴趣、识字习惯为主要目标,然后逐渐加大识字量,尽快使孩子进入阅读阶段。鼓励原则

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喜欢做别人夸奖的事,赞美的语言会使他们的自信心倍增,鼓舞他们去独立学习。

游戏原则

对孩子来说,与其说识字是一种脑力劳动,不如说是一种“记忆游戏”,只要采取孩子感兴趣的方法,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识字任务。

环境原则

创设适宜的识字环境,即非书本环境和书本环境,让幼儿经常处于汉字的环境中。通过儿歌识字、制作识字卡片、墙壁字挂图、阅读幼儿故事、读大街小巷的广告牌等途径,让幼儿经常反复地接触汉字,通过耳濡目染的环境熏陶,让孩子增加对汉字的亲切感。

多样性原则

孩子识字没有固定的场景和模式,每位家长可以结合自己孩子自身的特点,灵活地选择方法,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使识字活动与游戏活动及家庭生活紧密结合,力争取得最好的效果。

及时复习原则

孩子学过的字一定要及时复习,否则像熊瞎子掰玉米,掰一穗丢一穗,认识的字是不会有累积和增长的。为此,家长应经常和孩子一起复习学过的汉字,养成习惯后,自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婴儿更需要父母尊重


早教模式强调的是“做孩子的伙伴,尊重孩子”。当父母面对的是一个有独立意志的大孩子时,这种理念容易接受;但如果面对的是一个尚在襁褓中的0岁婴儿,很多父母会有疑问:这只是一个需要我们照顾才能生存的孩子,难道还需要尊重吗?

其实,答案需要你去选择。

面对刚出世的婴儿,是把他看成被动地吃饱喝足就够了的接受者,还是看成同成人一样,希望主动运用自己的能力控制与支配环境,需要精神交流与智慧发展的独立的人?很显然,如果你选择了前者,你处于赐予者的位置,完全有理由不去尊重;但如果选择了后者,一定会从孩子一出世就开始尊重他。

有人会认为,不管怎样看待他,对婴儿还不是一样地满足他的吃喝需要去抚养吗?其实大不一样。理念上的区别决定了我们完全不同的0岁教养方案,也决定了孩子未来是成为一个时刻感觉自己能够控制外界环境的自信的人,还是处处受到环境压制的被动接受者。

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每一个孩子从出世,就是一个对外部世界充满学习精神的探索者。他不断地伸展自己的能力所及,想尽办法去了解身边的世界,并学习控制环境,达到满足自己需要的目标。如,他会用哭声表达自己的饥饿、不舒服和与人交往的愿望;也会用伸手、蹬脚和各种动作去逐渐发展自己对外界的作用力。瞧,他与我们成人一样,都是在日复一日地设法发展自己的能力,以便更好的适应环境,满足生存需要。

但婴儿又与成人不同,他需要强有力的支持,要求成人从婴儿成长的初始,就随时满足他这种主动发展的需要。例如,在新生儿初期,虽然他还没掌握语言,但仍要利用一切机会,尽可能多地给他充满关爱的话,以满足他对这个陌生世界的安全感、交流欲望及语言发展的需要;在他能够伸手抓握时,给他设立一些游戏,像一抓绳就能有玩具飞到眼前或有变化出现,这样利于他看到自己的能力对外界的作用,增加他发展自己能力的愿望和兴趣等。假如我们这样尊重婴儿的发展需要,一点一滴地满足着婴儿的发展愿望,孩子的每一分探索精神得到充分鼓励,每一种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他就会从一开始认识世界,就建立起对自己能力的信心,自信的种子便深深根植于孩子的精神世界之中。

反之,如果我们仅把0岁的婴儿看成是吃饱喝足就够了的被动接受者,无视他们的发展需求,在他不会说时就不提供充满爱意的语言,对他各种能力的萌芽也只当作无意义的动作予以忽视,那么,孩子的探索热情总是受到压制,能力发展的愿望也得不到鼓励,他与生俱来的学习热情就会消退,孩子会感觉这个世界不支持他,他是无助的。与处处受到鼓励的婴儿相比,这种在无助感中成长的孩子,会大大降低对外界与对自己能力的信任感,在他长大后,无论怎样重建自信,根基总是摇摆的。

早期教育大师蒙特梭利告诫我们:儿童的成长没有一样是由母亲来完成的,它属于儿童自己的成就。——婴儿的语言不是来自与母亲,而来自于婴儿自觉的学习。承认儿童这种不同寻常的能力,父母要说服自己从儿童成长过程的主角位置上退出来,甘当这一成长过程的配角,他们的职责就会履行得更好。他们对儿童的帮助就显得更有价值。如果这种帮助以适当的方式给予的话,儿童就会健康成长。

相信每一位父母最大的期望都是让孩子成才。但无论是成人,还是尚未成年的孩子,获取“成功”最重要的人格特征就是自信。因此,为人父母者一定要认识从生命的初期就开始尊重孩子的重要意义,抛掉做孩子的权威,设计、指挥他们的观念,确立科学的早期教育方案,那样才会为孩子奠定一生自信的稳固基石。

育儿知识:如何引导不敢尝试的孩子


育儿知识:如何引导不敢尝试的孩子

一、分享板块

首先感谢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支持,今天分享的板块内容是“如何引导不敢尝试的孩子!

二、分享内容

孩子怕新鲜事物,不敢尝试,是正常儿童发育中的一种体验,是儿童的一种健康反应。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惧怕心理的反应,是孩子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自我说服力来接受突然面对的情况。当然,孩子有惧怕心理,也与父母过度保护有关。一些父母过度保护师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内心脆弱、胆小或者自卑。这种情况比较多地出现在2-5岁的孩子身上,也有的孩子上学之后是不敢尝试一些平常的事情。

通常,惧怕心理会随着孩子能力的提高与年龄的增长有所缓解,但如果惧怕严重而持久,焦虑、好哭、敏感,那就是适应不良的异常反应,应请专业的心理医生治疗。

为了防止孩子惧怕心理越发严重,父母一定要注意教育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大声训斥孩子,应为小孩子易受条件反射的影响。父母越大声训斥孩子,孩子可能就会越紧张或害怕。

除此之外,对于有惧怕心理的孩子,父母应该以引导为主。如有必要,可采取以下方式帮助孩子消除惧怕心理。

1.条件反射法

如果一个孩子在某些事情上不敢尝试,如不敢下水,父母可以通过条件反射来矫正孩子的惧怕心理,鼓励孩子试着去做他害怕的事情。比如,可以往孩子身上洒水,与孩子玩泼水的游戏,逐步消除孩子对的恐惧心理。父母不应该强制她进去游泳。引导孩子去接触水,减少对水的恐惧心理。

2.提高孩子的心理愉悦度

孩子高兴,情绪良好时会大胆一些。因而,要让“不敢尝试型”的孩子变得能大胆些,可在让孩子尝试某一件事前提高他们的心理愉悦度。比如,游泳时要选择舒适的地方,如露天泳池。那里的水经过阳光的照射,很暖和。孩子感到舒服,就不再怕水了。

3.示范脱敏法

当你发现孩子在某些事情上不敢尝试的时候,你要明白,他们之所以不敢去做,是因为怀疑这些事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如果父母这时能够亲身去尝试一下,打消孩子内心的顾虑,给孩子“积极正面模仿”,估计孩子就会大胆的去尝试了。

如矫正孩子对水的恐惧,可带孩子到游泳池去看别人游泳、带孩子划船,之后再慢慢抱孩子下水,给孩子浇水,用手托住孩子浮在水面……如此孩子逐步接近水,孩子就会怕水而变得爱水了。

4.不要给孩子设置心理禁锢

什么叫给孩子设置心理禁锢?简单的说,就是给孩子设定一些条条框框,告诉孩子哪些东西可以尝试,哪些东西不行。比如,我们常常听到身边的父母说类似的话:“这是羊肉,你没吃过的。”“这是平衡木,你以前没有玩过。”“这个橘子是酸的,不是你喜欢的。”父母这样做只会打消孩子尝试的积极性。所以,当孩子想要尝试一些事物时,家长应该尽量放手,让孩子自己来了解哪些可以玩,哪些不好玩。当然,这是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

5.不要怀疑孩子尝试的能力

很多父母总是习惯的问孩子:“你敢去试试吗?”表面上看,父母在为孩子考虑,让他自己去判断,但实际上,这句话无异于告诉孩子:你前面的这个事情可能有危险性,如果你要去尝试,就得有足够的胆量。”这么说,一些本来就胆小的孩子必然会摇头,拒绝尝试。而再次遇到,他们也会本能的拒绝。

一旦养成了“不敢尝试”的坏习惯,孩子就缺少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了。因而,作为父母,在帮助孩子规避一些有潜在危险的东西时,也要尽量多给孩子自由,鼓励孩子勇于尝试的一些新事物。

相信《育儿知识:幼儿的情感心理更需要关注和引导》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情感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关注幼儿的情感反应和情感体验(幼儿心理健康论文大全) 引言:孩子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教师能意识到并尊重孩子独特的情感世界,那么在日常活动中就不应只关心孩子学到了什么,而是应关心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不应只关心孩子行为的好坏,而应关心他们对善举...
    2019-12-13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如何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 育儿知识:如何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 如今的年轻父母对子女不再有长辈那种"棍棒之下出孝子"的陈旧观念,靠体罚孩子而达到家教目的的做法,已被大多数父母放弃。但是,一些年轻父母因望子成龙心切,或有意、或无意...
    2020-09-22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引导幼儿入园 育儿知识:引导幼儿入园 1、遵守作息制度。幼儿的一日生活科学合理,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早上是7:40—8:00入园,下午是5:45离园。在入园适应期内有两个时间段最不适合送孩子,一是进餐前,二是...
    2020-06-20 阅读全文
  • 孩子更需要尊重 我班李鑫瑶是个活泼的小女孩,总是围着我和我说这说那,可以说无话不说无话不谈,和我也没有拘束感。但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她变了,变得沉默了,我叫她时,她总是用一种怪异的眼光看我,也不说话只是用摇头和点头来回答...
    2020-12-07 阅读全文
  • 调皮的孩子更需要鼓励 提到调皮的孩子,很多老师都会觉得头疼,尤其对我这个刚刚走出校门的新手来说,真的很难应付!刚刚接到这个班,我对每一位孩子都充满了爱心。对那些调皮的小朋友我也是非常有耐心的跟他们沟通交流。但是几个星期下来...
    2020-10-06 阅读全文

引言:孩子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教师能意识到并尊重孩子独特的情感世界,那么在日常活动中就不应只关心孩子学到了什么,而是应关心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不应只关心孩子行为的好坏,而应关心他们对善举...

2019-12-13 阅读全文

育儿知识:如何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 如今的年轻父母对子女不再有长辈那种"棍棒之下出孝子"的陈旧观念,靠体罚孩子而达到家教目的的做法,已被大多数父母放弃。但是,一些年轻父母因望子成龙心切,或有意、或无意...

2020-09-22 阅读全文

育儿知识:引导幼儿入园 1、遵守作息制度。幼儿的一日生活科学合理,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早上是7:40—8:00入园,下午是5:45离园。在入园适应期内有两个时间段最不适合送孩子,一是进餐前,二是...

2020-06-20 阅读全文

我班李鑫瑶是个活泼的小女孩,总是围着我和我说这说那,可以说无话不说无话不谈,和我也没有拘束感。但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她变了,变得沉默了,我叫她时,她总是用一种怪异的眼光看我,也不说话只是用摇头和点头来回答...

2020-12-07 阅读全文

提到调皮的孩子,很多老师都会觉得头疼,尤其对我这个刚刚走出校门的新手来说,真的很难应付!刚刚接到这个班,我对每一位孩子都充满了爱心。对那些调皮的小朋友我也是非常有耐心的跟他们沟通交流。但是几个星期下来...

2020-10-0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