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表演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游戏专题论文大全)

发布时间:2019-12-13

游戏是幼儿园。

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幼儿园的老师都想教学工作能使小朋友们学到知识,大部分老师为了让学生学的更好都会事先准备好教案,有了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幼儿园教案内容吗?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表演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游戏专题论文大全)》,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引言:随着幼儿教育科研和改革的逐步深入,游戏在整个幼儿教育中显示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后我们将继续学习,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得以成长。

一、表演游戏内容的选择

选择内容是表演游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材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直接影响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凡是幼儿熟悉并喜欢的故事、童话、诗歌等儿童文学作品及幼儿周围生活中有趣味,有意义的人和事都是幼儿表演的基本素材。幼儿在初次接触表演游戏时,应选择角色个性鲜明、情节简单,拥有趣味、动作性强,对话多次重复、语言琅琅上口等方面的儿童文学作品。所以,我们在组织幼儿进行表演游戏前,经过仔细揣摩和反复筛选,选择了故事《拔萝卜》、《小羊和狼》这两篇作品,如《拔萝卜》中,有孩子们常见的、较为熟悉的老爷爷、老奶奶、小弟弟、小花狗、小花猫、小老鼠和大萝卜,故事中"拔萝卜"的动作性强,适合幼儿爱动的特点,又易于表演,故深受幼儿喜爱,通过游戏,能使幼儿获得同伴间相互关心的体验,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1

《小羊和狼》有幼儿熟悉并使人们憎恶的"大灰狼",还有孩子们喜爱

的"小狗"、"小羊"、"小马"、"大象"等动物,情节简单,角色对话多次重复,如"小羊,小羊,你为什么哭呀?""不要怕,晚上我来帮助你",特别适合幼儿的语言特点。如"我用嘴咬它","我用爪子抓它","我用腿踢它","我用鼻子把它卷起来"等,动作性极强在表演游戏过程中,孩子们不论是自己表演还是观看他人表演,都会使幼儿气氛活跃,情绪高涨,通过游戏,体现了孩子们合作表演的乐趣,并使幼儿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待幼儿对作品表演游戏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后,就要为幼儿选择情节复杂、篇幅稍长的作品,但必须考虑内容的趣味性、动作性和思想性等几个方面,如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狐狸和乌龟》等作品,都较适合幼儿表演,并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因此,在表演游戏内容的选择方面(以故事为例),只要注意以上几个方面,在活动中定会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并能在游戏中获得最大的快乐和满足。

二、环境的创设、道具的制作及使用

环境的创设是表演游戏开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创设环境时,教师应启发幼儿根据表演的主题和情节,认真思考,共同创设有关的环境,为幼儿提供多种辅助材料和孩子们一起商议并制作道具。如:幼儿在熟悉故事内容《拔萝卜》后,我和孩子们共同商议,用彩色纸、等材料制作了大萝卜,做头饰等,创设了适合故事内容的良好环境。在故事《小羊和狼》中,根据表演内容和情节,我们利用旧挂历纸、鲜艳的彩色塑料袋,根据动物的特征制成了服装,用旧丝巾剪成了动物的羽毛,还用废旧的长筒袜填充丝棉做成小动物的尾巴、鼻子(大象)等,孩子们还用泡沫板拼出小河(有的幼儿画出小河,还有的幼儿用彩色纸剪成条,贴在地上充当小河),用积木搭成房子、大树等。在表演活动中,孩子们还可用辅助材料充当教具,如:用饮料瓶当"话筒",用塑料块当"灶台",用纸壳当房子的"门"等。在制作道具的过程中,要根据情节发展的需求,道具不必过于精致、鲜明,以免影响游戏的开展,并可以物代物,稍有象征性即可,随着游戏进展的情况,随时教会幼儿一些制作道具的方法,如教幼儿利用废旧报纸、挂历纸、塑料纸(袋)折叠后,剪出并制作简易服装、手指玩偶、头饰、帽子、拖鞋等,以便幼儿参与不同内容的表演,如:时装表演、桌面游戏、戏剧、小品等,有的幼儿

2

还不断地将家中不用的头巾、帽子、眼镜、小拎包、玩具手枪及各种小制作整齐地摆放在活动区,使活动区的材料更加丰富多彩,为表演游戏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及表演活动,更加激发了幼儿参与表演游戏的兴趣。

三、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选择了一个适合幼儿的文学作品,就要制作一个详细的实施计划,帮助幼儿熟悉、理解作品,并根据幼儿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游戏情况及时调整、修改计划,以便于游戏的顺利开展,不同的作品组织形式也有所不同。如:在故事《拔萝卜》中,扮老爷爷、老奶奶、小弟弟、小花狗、小花猫、小老鼠和大萝卜角色不受制,幼儿在熟悉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共同创设良好的环境及充足的道具,孩子们可集体参与,并根据自己的意愿变换角色,重点指导幼儿在活动中角色的对话、动作及表情,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探索自己适合的角色,教师在游戏结束及时进行评价,切忌在活动中评价幼儿。在故事《小羊和狼》中,由于角色个数所限,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后,开始时以观赏性表演为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表演,这种活动便于教师指导,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为了更好、更有趣地开展游戏,我们经常和孩子们讨论某个动物表情、形态、语调(叫声)、眼神,在这个游戏中怎样去表现更逼真等。对于篇幅长、情节复杂、词汇多、易混淆的语句,就应采用分段讲述的方法,以便幼儿更好、更快地理解故事,为作品表演打下基础。因幼儿对表演游戏已掌握了一定的表演技能,游戏中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头饰、教具,并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进行表演,大大提高了孩子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兴趣,满足幼儿表演的愿望,老师还经常为孩子们提供内容不同的音乐磁带,孩子们自编自演了许多作品,如:《狐狸和乌龟》、《生日舞会》等节目,根据幼儿游戏和创编情况,我们在游戏后进行及时评价,肯定孩子们的优点,对他们在游戏中的创新意识给予肯定,并组织相互评价,然后教师进行小结,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和幼儿共同商议,使孩子们在下次表演中形象更逼真、更具有创造性。

四、表演游戏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孩子们在作品表演游戏过程中,根据自己熟悉的作品内容,以自己的

3

理解,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愉快地在大家面前表演,展现了自己的才能,表现了自己对作品的爱憎情感,这是在其它游戏中无法表现的,因此,深受幼儿的喜爱。由于孩子们的能力、性格、爱好不一,从表演活动中还会发现孩子们的某些特点,并针对孩子的某些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以便在活动中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如:性格外向、大胆、能力强的幼儿喜欢扮:"大灰狼"、"狐狸"、"大象"、"大马"等角色,性格内向、文静、对作品内容不熟悉的幼儿,则喜欢选择对话少或扮弱小动物的角色,如"小狗"、"小猫"、"小羊"、"小猪"等。在进行表演故事《小羊和狼》中,我还和孩子们一起用铁丝、彩色布制成了动物的尾巴,用毛线、彩条等装扮服装,满足了幼儿对动手、动脑的要求,激发了幼儿参与表演的积极性,在今年家长活动中,家长们看到孩子用不同的形式在表演节目,展现了孩子们活泼、可爱、生动有趣、形象逼真的美好形象,家长们完全陶醉在游戏之中,快乐之中,活动在孩子们的笑声、家长赞美声中结束,受到了领导的好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随时记录孩子们的游戏情况,随时与孩子交流,随时和同行们商议,总结游戏经验,找出不足,以探索适合各年龄班幼儿的表演游戏。

表演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它是根据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表演的游戏,也就是指幼儿通过扮演某一文艺作品中的角色运用一定表演技能(对话、动作、表情、语调等手段)创造性地表现和再现文学作品的一种游戏形式。表演游戏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一种重要游戏类型,表演的方式也是按幼儿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进行的。幼儿园里的表演游戏可分为作品表演游戏和创作表演游戏两大类,作品表演游戏是我们平日里现成的教材,我们可利用这些教材让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共同思考并掌握作品的主题和情节,共同制作道具,布置情景,共同协商角色进行表演,充分体现了交流、合作的乐趣。而创作表演游戏是指没有现成作品,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创作作品并加以表演的游戏。在游戏中,不但满足了幼儿的表演愿望,并能学习一些优美的语言,体会一些积极的情感,明了一些生活中的道理,而且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养成了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它为每个发展水平不同的幼儿提供了表现的机会和场所。本文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开展幼儿表演游戏谈几点浅见。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游戏是幼儿产生高级心理现象的重要源泉(游戏专题论文大全)


引言:游戏在幼儿心理健康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在尽情欢笑中达到人类的最终目标:“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的社会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创造性的理想家,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塑造坚强、聪明、勇敢、有爱心、有进取心的一代新人,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要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健康意味着幼儿身心健康,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身体健康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我们曾忽视过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幼儿正处在意识随意注意、随意记忆、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机能以及个性的形成与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些高级心理现象是人所特有的,是幼儿今后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与学会做人的心理基础。而这些高级心理现象在学前期恰恰是通过游戏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游戏是幼儿产生高级心理现象的重要源泉,是幼儿社会化的最重要的途径。

游戏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主动的一种独特的时间活动,它通过虚拟情景以再现成人的社会经验与人际关系,从而使幼儿达到认识周围世界的目的,在游戏中幼儿成为参与者、胜利者 和强者,从而促进了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幼儿心理健康分为:1 积极良好的情绪情感 2 坚强的意志品质 3对现实(包括集体、他人、个人、社会)的态度 4 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积极的情绪情感和适应社会发展是培养积极参与、快乐向群的幼儿,坚强的意志品质被分为持久性、毅力、不怕失败、和勇于探索,游戏中幼儿为达到目的,就要约束自己,克服困难,这有利于养成幼儿积极主动,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并对促进幼儿意志行为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二、实施的依据

游戏也象教学一样,因为游戏极大地激活了幼儿自身的潜能,尤其是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为他们进入学龄前的学习作了扎实的心理准备,因此游戏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源泉,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体现了幼儿与现实的一种特殊关系,只有依据以下游戏的特点,才能有效的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1、游戏是在群体中进行的,是幼儿自愿自主的活动。游戏通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幼儿参与的活动,它可以发展幼儿的情感,在游戏中幼儿几乎没有限制,可以自由充分活动,从中得到快乐和发展,克服幼儿的孤僻性都有重要作用。在游戏中幼儿通过交往产生从众、暗示、舆论等社会心理现象,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这有利于幼儿的集体主义情感。

2、游戏是有角色的,是不断发展的。参加游戏的每个幼儿总是担当一定的角色,而每个角色都有相应的角色行为,游戏中都要根据角色来彼此协调。如:娃娃家中的“妈妈”总是去照顾“孩子 ”,“医生”总是去关心病人,这可以培养由于幼儿关心他人的品德。

3、游戏是有规则的。维果斯基认为“规则是游戏最本质的特征”,一切真正的游戏都是有规则的角色行为,幼儿根据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幼儿只有在游戏中才能显著改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关系,因此,没有幼儿的规则行为就没有游戏可言。由于游戏具有规则性的特点,促进了他们的自觉性与纪律性。

4、游戏总是在虚拟的情景中进行的。在维果斯基看来,一切游戏都是具有虚拟情景的性质,也就是说游戏的情景不是实在的。在游戏中幼儿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超过平时,游戏大大地激活了他们的自身潜能,尤其是在发展他们的思考力、观察力、想象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这对幼儿思维水平提高和能力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 实施的方法:

游戏对幼儿心理起着重大的作用,具体方法如下:

1、为幼儿创设宽松的游戏环境,使幼儿心理健康得到发展。为幼儿创设宽松的游戏环境,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材料,在操作中帮助幼儿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玩耍、去探索、去讨论,在优美、民主、和谐、物质环境安全、丰富的氛围中,发展自身的能力,如动作的协调性、语言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想象力等高级心理机能,并不断积累有关生活的知识经验,使自己逐渐走向社会化,实现自我控制,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经受挫折的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健康状态和行为。

在活动室内,设置了不同的活动区,喜欢美术的幼儿自己绘画还可以共同绘制、粘贴,女孩子们在一起制作自己喜欢的服装,进行时装表演;结构区的幼儿搭起了高高的楼房,宽阔的立交桥;图书区的幼儿认真的翻看图书;娃娃家的孩子们认真地做起了爸爸妈妈,照顾他们的“孩子”,幼儿在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轻松愉快的投入,尽情的想象,缓解了紧张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2、善于发现 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并不断增加难度。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选择的机会,给每一个幼儿都提供表达的机会,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自己在社会里担任角色的责任感和约束感,鼓励他们互相协作,在共同的探讨中分享解决问题的快乐,产生协作的成功感,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例如孩子在玩球中对球从滑梯上滚落下来非常感兴趣,于是我抓住这一兴趣点,为孩子们提供多种材料,有木头块、纸球、玻璃球、塑料球等,经过他们的实验与激烈的争论,得出了圆的没有角的物体滚落的速度快。于是我又提出什么材料才滚动快呢?这时玻璃的、木头的、塑料的,有表面光滑的、有凹凸不平的材料呈现在他们的面前,并鼓励他们亲自去尝试,孩子们又一次兴奋起来了,有的选择材料、有的做实验、经过反复实验共同商量,共同协商,进行肯定性的归纳,确定了他们认可的答案。

教师在游戏活动中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交给孩子去发现、去解决,从而强化了社会约束感及自我控制感,以达到培养孩子责任感的目的,强化他们的社会意识及自我控制力,为将来面对社会做好心理准备。

3、树立良好的榜样,积极暗示。孩子在幼儿期最喜欢模仿,也最容易暗示,要是孩子有更强的承受力,冷静、客观、积极地对待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并学会宽容与互相鼓励。在游戏中有意识的引导幼儿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现实中的不如意,比如,娃娃家的幼儿带孩子到“医院”打针,她边走边说:“打针不疼,你别哭呀。”打完针后,我说:“你看,他多勇敢,打针都忍住了不哭,再过两天病一定会好的。”一个孩子想进娃娃家,进去几次都被赶出来,孩子在交往失败时,我走过来说:“来,他们不和你玩没关系,我们可以想个更好的办法,玩的开心。”于是,我们共同想了一个办法,这次他敲敲门说:“我是煤气站的,你们家的煤气坏了,我来修理。”这次他顺利地进入娃娃家,在里面说的不亦乐乎。当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努力改善现实,用冷静不怕困难的态度和宽慰的语言回给孩子很好的暗示,使孩子自然的学会怎样坦然的对待挫折,勇敢的面对未来。

4、正确评价每个孩子,使家园教育一致性,从孩子自身特点出发制定适度的目标,有利于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有独立的应变能力,相信孩子做好并是家长密切配合同步教育并不断鼓励取得成功。在共同完成主题中,家长共同参与,通过游戏使幼儿之间、幼儿与家长之间共同协作,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合作的快乐,以不同的角色如“爸爸”、“妈妈”、“警察”、“医生”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会了许多技能,提高了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那些胆小的幼儿得到锻炼 ,让孤僻的幼儿参加集体游戏,在不知不觉中逐渐该掉了不良心理行为习惯,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

民间游戏集锦(游戏专题论文大全)


引言:民间游戏集锦---收集

一、民间传统性游戏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流传和发展,民间游戏已成为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着中华民族所共有的、习尚的行为、思维、感情和交流模式。民间游戏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对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有独特的作用。这些民间游戏在今天的幼儿园和家庭中同样有推广的价值。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我组正致力于研究民间游戏与幼儿教育,幼儿身心发展,教师等之间的关系。

二、民间传统性游戏

游戏名称:跳房子

游戏目的:锻炼腿部肌肉及跳跃能力。

游戏准备:地上画一些格子和一串珠子儿。

游戏过程:按格子里的数字顺序跳格子,珠子落在线上和线外就罚出场。

游戏名称:跳拱

游戏目的:锻炼跳跃能力。

游戏过程:

1、选一人当拱双脚合拢,双手抱双膝,弓背站立。

2、其余人依次跳过拱,不能跳过的就算输,输的幼儿就当拱,游戏继续进

行。

游戏规则:当拱的幼儿不能随意站起来。

体育游戏:螃蟹抢蛋

游戏目标:锻炼幼儿的腿部肌肉,培养应变能力。

游戏准备:小石子或毽子数个。

游戏过程:

1、任选一名幼儿作螃蟹妈妈,用双手双脚支撑身体爬在地上,保护自己的蛋宝宝。

2、选数名幼儿站在旁边,想法去抢蛋宝宝,螃蟹妈妈为了保护蛋宝宝,用脚轻轻地踢,或用手轻轻地触摸对方。只要螃蟹妈妈触摸到对方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就为胜。

3、输的幼儿与螃蟹妈妈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游戏规则:抢蛋宝宝的幼儿只能一个一个地去抢。

体育游戏:夹粽子

游戏目的:1、训练幼儿手的灵活性和巧用手劲的能力。

2、训练幼儿手脚配合的协调能力。

游戏玩法:

1、用手拿两支筷子,夹住沙袋。

2、从起点跑到终点。

3、沙袋掉在地上重新用筷子夹起沙袋向终点跑去。

4、谁先跑到终点谁就取得胜利。

娱乐游戏:划龙舟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互相关爱的精神。

游戏玩法:幼儿分成五个人一组,每组五个幼儿都蹲下,后面的幼儿拉着前面的幼儿的衣服往前划,哪一组幼儿先划过去就算赢。

游戏规则:

1、强调幼儿间团结合作,互相关爱。

2、游戏中不能不顾别人一个人走。

娱乐游戏:编花篮

游戏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孩子互相协调、团结友爱的精神。

游戏方法:

孩子们先手拉手站好,其中,一名孩子将自己的一只腿放在旁边两孩子的手上,单腿站立,然后,孩子依次将自己的一条腿放在另一小孩的腿上,所有孩子将腿搭好后,最先那个孩子的腿放在最后一名孩子的腿上,开始游戏,边单腿跳边唱儿歌:“编、编、编花篮,花篮一编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篮”。

游戏规则:

1、人数三人以上的孩子;

2、一个小孩的腿掉下来了,游戏又重新开始。

游戏名称:滚铁环

游戏玩法:

孩子人手一个铁环一个铁钩,利于铁钩控制环在场地里滚动,控制的方法有多种,自主创造,但玩时一定要保持铁环滚动,铁环翻倒则视为失败,换人游戏。

游戏名称:跳皮筋

游戏方法:

方法有多种,可根据方法不同而取各种小名称,如“加减乘除”,至少三人参加,两人将皮筋套在脚上,各站一方,中间形成长方形,一孩子在中间边念儿歌边跳,以踩绳为失败。再换绷绳的孩子游戏。

游戏名称:挤“油渣”:

游戏玩法:

寒冷的冬天,几个幼儿靠墙而立,用肩部的力量向中间挤,被挤出的人向旁边去,再向中间挤,如此反复进行。如果让幼儿边念儿歌边游戏,更能增添情趣,并培养协作精神。

游戏名称:炒豆豆

玩法:两人相对而立,手牵手,边念儿歌,边有节奏地向左右协调摆手。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两人举起一侧的手臂来共同钻过翻转身体180度,还原姿势。游戏反复进行。

游戏名称:“手推车”:

玩法:三人猜拳决胜负,胜者先趴下做“车”,其余两人分别把胜者的小腿抬起,夹在身体的一侧做“推车”人,“推车”人不能过分用力,做“车”人要双手撑地走,注意要选择平整而清洁的地面进行游戏。

游戏名称:“脚尖脚跟脚尖踢”:

玩法:幼儿双手叉腰,边念边跳。“脚尖”(右脚尖朝后点地),“脚跟”(右脚尖朝前点地),“脚尖踢”(将右脚尖朝左前方点地,接着向右前方踢)。第二遍换左脚,依次反复进行。

游戏名称:“锤子、剪刀、布”:

玩法:四人参加游戏,两人一组,一人做猜拳人,一人做走步人,走步人站在起点线上。猜拳双方相对而立,边原地跳边说“锤子、剪刀、布”,当说到“布”时,双方用脚做出想做的动作(“锤子”为两腿并拢,“剪刀”为两腿一前一后,“布”为两腿想两侧张开),以动作决出胜负,胜者一方的走步人向前跨一大步。游戏反复进行,直至走步入到达终点,先到终点为胜方。

游戏名称:“孵小鸡”:

玩法:游戏者中选一人当“鸡妈妈”坐在凳子上,凳子下放几个“蛋”(可放石头代替),表示“鸡妈妈”正在“孵蛋”。其余游戏者做“耗子”,“耗子“在”鸡妈妈“身边钻来钻去,伺机取“蛋”。“鸡妈妈”可以自由转动保护身体下面的“鸡蛋”,但不能离开凳子。“耗子”伸手取“蛋”时,“鸡妈妈”要迅速拍“耗子”的手臂,被拍到的就不许在取“蛋”。游戏可玩到“鸡蛋”取完为止。

游戏名称:吹羽毛:

玩法:在桌上放根羽毛,参加游戏的两个人各站在桌字的两侧,同时吹羽毛,将羽毛吹到对放的一侧落下为胜。

游戏名称:翻线线

玩法:两人一组,其中一名幼儿将毛线用手指钩绷好,另一名幼儿用手指翻毛线,要求翻出不同花样,当毛线打结时结束游戏。交换翻线次序重新游戏。

最新揭秘拼图活动(游戏专题论文大全)


引言:拼图玩具已经有约235年的历史了。早在1760年,法英两国几乎同时出现这种既流行又有益的娱乐方式。把一张图片粘在硬纸板上,然后把它剪成不规则的小碎片(见左图)。最初这些图片都是有教育意义的,要么附有适于年轻人阅读的短文,要么向新兴资产阶级传授历史或地理知识。

一、最近一段时间的早饭后自由活动,孩子们玩得最热闹的就是拼图。每天早上起床吃完早饭,全班孩子就都自发地组成小组,围在一起全神贯注地选择图片、组拼图形。他们对于这项活动如此迷恋,以至于平日里孩子们经常光顾的建筑区和手工区等活动区,现在已是门庭冷落,无人问津了。一时间拼图倒成了大三班这个小社会的流行时尚①。看到这种现象,我当时就想,既然现在孩子们的兴趣全都集中在拼图上,而且已经积累了不少有关拼图的日常经验,何不来个趁热打铁,进行一次以拼图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呢②?在设计活动时,我尝试着按照主体性发展对于课程设计的一些基本的要求,不去为活动预先制定具体的目标和一步一步、层层递进的行动步骤,而是尽力引导孩子们的活动,激发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的自主探索、主动思考和彼此之间的启发学习;并且初步对于活动中可能需要的材料和大致的步骤,在脑海中画了一幅草图。由于当时孩子们拼的都是买来的拼图,我的一个很自然的想法,就是要让孩子们自己制作拼图,玩自己做的拼图③。问题一经提出,迅即得到孩子们的响应。于是我们围绕着拼图组织了一系列活动。

二、在一次饭后活动的时间里,我随机组织了第一次活动。我先是和孩子一起玩买来的拼图,边玩边讨论自制拼图的图块形状和所需要的材料④。经过讨论,大家最后得出一致的结论:拼图要剪成一块一块的,剪成直的也可以,剪成弯的也行;拼图是用硬纸板做的。在大家掌握了基本方法之后,我请孩子们回家后找一些废旧的硬纸板带到幼儿园来,准备第一次制作。起先设计这次活动的过程时,我想第一步只是在纸板上画出幼儿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我再给他们讲讲怎么个剪法⑤。可是画完图形之后,孩子们都很兴奋,急于看到自己的劳动果实,所以根本等不到我开口,他们就纷纷自己剪了起来,而且还剪得基本上接近买来的拼图的形状。他们剪完之后都很高兴,跑过来告诉我:“我剪好了。”还拉着我一个一个地看。我看过一遍后心里就有了底:他们剪得太复杂,根本就拼不上。但我还是很高兴、很认真地看了他们剪下来的图块,而且逐个表扬了他们(———这是本次活动教师第一次没有坚持自己的设想,而顺应幼儿的活动)。孩子们急不可耐地问我:“可以拼了吗?”我说:“当然可以。”⑥在剪图片、拼图时,我一直是和周宇、梁丹宁小朋友一起。我们剪得块大,而且基本上沿着直线剪成方形,一共剪了20块左右,所以拼起来有点意思,也比较容易。其他小朋友拼了老半天,还是没拼好。这时孩子们都不约而同地围过来,看我和周宇、梁丹宁一起拼。我问他们:“怎么了?你们怎么都不拼了呢?”孩子们很失望地告诉我:“没拼上!”我故作惊讶地问:“为什么呢?你们画得挺好的,剪得也不错,怎么会拼不上呢?”于是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有的说剪的图块太小,有的说剪的块太多,还有的说画的图形太难、太小。这时刘子尧小朋友跑过来对我说他的图拼成功了。我请他介绍他的拼图。刘子尧说:“我剪得块大,是直线剪的;我的图画得也大。”我露出赞许的神色,孩子们也羡慕地鼓起掌来(这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同伴学习的典型事例)。第一次制作就这样结束了。

三、第二次制作还是在饭后,还是我和孩子们一起玩买来的拼图。我提醒他们边玩边观察每一块图片的形状,认真察看它们都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然后我又让他们拿出自己做的拼图,比较一下这二者之间有哪些地方不一样,我们自己做的拼图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讨论之后,孩子们提出要再做一次⑦。这一次,孩子们提出要涂底色,使拼图更加漂亮。我借机向他们介绍了他们平时不怎么使用的另一种绘画工具———油画棒。刚开始做的时候,钱王小朋友就自以为聪明地用狡狯的神情对我说他只剪两块。我对此不支持也不反对,只是简单地说:“那好吧。”这次制作,孩子们由于有了比较充分的准备,进行得很顺利,很快就剪好了、拼好了。我请他们总结这一次成功的经验。大家普遍反映这次剪的块大量少,所以好拼。这时霍然小朋友提议要大家互相换着拼,我觉得这正是孩子们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探讨的大好时机,立刻就同意了,孩子们也都十分赞成。孩子们在互换拼图的过程中,无论是情绪还是活动本身都达到了本次主题活动的高潮。他们还舍不得放下手中的图片。我想如果此时凭着教师的权威命令孩子停止游戏,遵从常规,他们虽然会照做不误,可是心里一定是一万个不情愿,而且必定会影响他们进餐时的情绪。所以我就和孩子们商量该怎么办,如果要将整个的活动过程继续玩下去,饭就凉了,还要影响厨房阿姨的工作。如果马上停止,大家又实在是都没有做完。张又驰小朋友说:“我们先吃饭,不散步了,吃完饭再接着拼。”钱王立刻针锋相对:“不行!一吃饭拼图就得收,我们刚拼一半怎么办?”张九思说:“能不能让我们拼完手中的拼图再吃饭?”我问大家意下如何,小朋友们都赞成张九思的意见。我也觉得这样的折中方案比较尊重孩子的愿望,又不至于耽误太长的时间进餐。一次课堂小冲突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⑧散步谈话的时间,我本来是计划要做总结的,可孩子们的话题还在交换拼图上。我顺应了他们的兴趣,将谈话的内容改为大家交流交换拼图的感受(———这是教师的第二次顺应)。霍然小朋友第一个发言,他说他拼了好几个小朋友的拼图,周宇的块太多,不好拼,但他还是拼上了;钱王的块少而且大,好拼,但是没多大思。这时钱王走到我跟前,笑眯眯地对我说:“小朋友的拼图都挺好玩,要费半天劲才能拼好。”我说:“你的拼图也不错呀,多好拼!”他摇摇头对我说:“块太少,没劲儿。”⑨最后,孩子们提出要把拼图带回去给爸爸妈妈拼。这正是我要说而还没有来得及说的意思,当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四、以后,我们又做了几次拼图活动,孩子们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对于孩子们制作的各种各样的拼图,我基本上都予以正面的肯定,因为我知道,孩子的发展水平并不一样,自然也就不可以强求一律。这次活动,一方面满足了全体幼儿对于游戏的需要,让他们在没有特定的制作成品要求的、游戏式的环境中,通过各自的努力,获得成功感。另一方面,与前者相呼应,幼儿是这次探索与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在制作、拼接的过程中自己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从块小、多、不好拼,到块大、少、好拼,但没意思,直到最后自己满意,同伴也认可。这个过程对于孩子们来讲,是一个不断探索、思考、总结和改进的过程。孩子们在交换中做到互相学习,在讨论思考,在制作中学习布局和合理的剪裁。在活动中孩子们的成功与失败始终是互相交织,一次次的成功与失败,不断推动活动主题和情节深入发展,直至最后皆大欢喜。我们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并且通过幼儿将这种快乐带回家与父母分享。

评注:

①由此可见孩子们的兴趣是可以互相感染的。同时这种互相感染或者说同伴学习需要一定的前提,就是宽松的课堂环境、相对自由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以及活动中的自发性。

②主体性的教育以儿童为教育活动的中心和出发点,主张儿童对于知识经验的理解和建构,并且通过这种理解和建构而建立自己在活动与生活中的主体性。而建构的前提就是儿童已有的经验基础和原有认知结构,以及对于学习活动的积极的心向(奥苏贝尔)。

③通常教师的课程都是从大纲来,是预先制定,到时候照章执行的。而这次以拼图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其内容直接来源于幼儿的幼儿园生活,从幼儿的自发游戏中自然生成;同时这不是在日常生活活动的平面上横向积累知识经验,而是以生活为基础,提升生活,使拼图这一物质客体从游戏和玩乐的工具材料转化成工作和学习的对象,同时又保留有游戏的特质。

④这是为制作拼图所做的经验的预备。同时,我们注意到材料的意义在这里就开始发生了变化:对于自发游戏而言,材料就是拼图;对于儿童的学习和制作而言,材料却是硬纸板,而拼图是制作的产品;对于最后的拼图而言,拼图是需要加以思考和研究的对象。

⑤教师进行一定的讲解是可行的,但不是必须的。教师一般都不愿意看到混乱的场面,所以一般在活动之前都要提出一定的规则要求,在幼儿自由表达之前要让他们学会一定的技能技巧。这种做法对于特定结果或成品的产生是很有利的,但是省略了过程就是遗漏了大部分的教育机会。传统的教育将儿童的错误视为亟待纠正的东西,而主体性的教育则视教育的过程为儿童发展的空间,让儿童将他们的错误表露出来,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我纠正。这也是一种建构,是主体对自己的错误或不良的认知结构的建构,所以教育反而应当为儿童的尝试错误提供机会。教师在这里的灵活机动的处理,也体现出她本人在观念和行为中还处于从传统教育向主体性教育过渡的阶段。

⑥欲擒故纵,不急于得到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性结果,给孩子们更多自己探索、发现的机会;也不是简单批评指正,而是让孩子们自己找到自己的错误所在,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

⑦从第一次制作到第二次制作,过渡衔接十分自然、流畅。由此可见教师教学的巧妙:本来做第二次的活动是教师的教育意图,但是她将自己的意图转化成一种孩子们的愿望,转化为幼儿的学习动力。所谓“活动中的指导”,在这里正可以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师把自己预先设计的目标和灵活机动的指导,通过建议、提问和间接的示范等方式,融入儿童的活动进程当中;她不是活动的主宰,活动始终是幼儿自己的活动;相反她是推动和便利儿童活动的专家、同伴和集知识技能情感价值于一身的资源仓库。在实际的活动中我们看到,由于教师的参与,孩子们反而能够自己做出更多的决策,发挥更大的自主性。这是幼儿主体性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⑧主体性教育将教师对孩子的尊重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这里,我们看到尊重孩子可能产生的积极效果。同时也看到,尊重不仅仅是和颜悦色,不打不骂,不讽刺挖苦,还包括对于孩子的构想和意见的尊重,对他们正在进行中的活动的尊重,对他们的活动成果的尊重,对他们的需要和愿望的尊重,对儿童的群体文化和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的尊重。

⑨又一次欲擒故纵。教师并不直接评价幼儿的作品,而是以幼儿自己的谈话为契机,将话题转移到幼儿作品上来,以一种不着痕迹的反讽的手法,让幼儿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自己讲出教师要表达的意思。由此可见,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实在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的。 由于教师事先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由于家长们没有看到孩子努力的过程,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作品没有表示应有的尊重,有的甚至斥之为“什么破烂玩意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孩子们的反馈使教师意识到自己工作的严重失误,准备在下一次家长会上进行宣传教育,也算是亡羊补牢吧。

游戏与主题活动的融合(游戏专题论文大全)


引言: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要“变成孩子”,与孩子共享欢乐。教师的童心、游戏心会使幼儿倍感亲切、自然、融洽,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以合作的身份参与游戏也有助于教师更深入细致地了解幼儿,更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因此,教师应作为幼儿的合作伙伴和游戏的参与者,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共享快乐。

问题的提出:

我们在不断的理解、学习、贯彻《纲要》的精神中对游戏的组织与指导也在不断吸收新的思想,新的观念,但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却往往是游戏的设计者。从主题、材料到规则,教师都精心策划、准备,幼儿只是服从者,整学期都玩着一成不变的几个游戏,教师经常面对着孩子玩到最后无兴趣,出现“人去楼空”的现象。那么,如何转变观念,将《纲要》思想转化为教师的行为,又怎样将教师的行为落实到孩子的发展上?本学期进行了一些尝试,现就“医院”这一游戏做一个案例分析。

一、“中医院”游戏的萌发

游戏与主题活动的融合,已成为当今幼儿园教育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我们也正尝试向这个方面努力。在平时的幼儿园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发现,一个游戏往往可以生发出一个主题活动,反之,从一个主题活动中又可生成一个游戏,我班的“医院”游戏就是在“有用的植物”的主题活动中生成的。当孩子们发现了植物的药用价值后认识了一些中草药,随之,教师带领幼儿参观了中药店,然后,幼儿提出了开中药店的游戏想法,但经过讨论发现:单纯的买卖中药没有意思,于是大家再三商量,最后制定了开中医院的游戏方案。就这样,我班开设了“中医院”的游戏。

二、“中医院”游戏的发展

虽然我们开设的是“中医院”游戏,但如今,此游戏已发展到了健康服务站,下面简单介绍我班此游戏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第一阶段:明光中医院

游戏现状:当孩子提出游戏的需求时,教师给孩子提供了一块区域,他们讨论出医院有三个部门:挂号室、诊室、和药房,并分别准备了游戏所需材料,有的做药袋,有的设计医院的标记、有的找材料,有的做材料(电脑、药、火炉、称等),还进行了开业典礼,游戏开始后的一个星期,幼儿还能坚守在医院里,偶尔有病人来时要请他们坐下,简单的问话便给他们打针或开药,没有病人就互相之间摆弄游戏材料,或聊天或打闹,当老师提示他们可以上门服务时,他们就来回不停地在各游戏区域内跑,有的人不愿意去看病,有的人就趁机哄闹起来,当老师发现并进行制止后,玩医院游戏的人逐渐变少了,由五个人变成了三个人,三个变成两个,两个人变成一个,往往只有医生没有病人,到最后连医生也没有了。

教师的反思与指导:“中医院”的游戏是幼儿自己提出,一致认可的,对它的喜爱程度和关注一定不会低,但从观察来看却并不是我所想象的,医院里冷冷清清,医生护士无所事事,即使有病人来看病,也就是简单的打打针,吃吃药,游戏和的真医院有什么不同呢?怎样体现“中医院”的特色,在孩子们的游戏中一点也看不出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经过反思得知:幼儿的角色游戏是他们生活经验和体验的反映,此游戏虽然是他们感兴趣的,但幼儿缺乏看中医这样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所以不会使用游戏材料,在游戏中不知该做什么,当他们不能满足模仿成人工作的愿望时,自然吸引不了病人,使得医生要么无所事事,要么喊叫哄闹,于是我决定将游戏取消,但从孩子们的眼神和惊叹中可以看出他们是多么不舍,因为这个游戏从提议到准备幼儿也花了很多心思。那怎样让游戏延续并很好地发展下去呢?我和孩子们进行了一次讨论,正和幼儿在谈论时,一幼儿突然叫了起来:“老师,我的牙要掉了。”这一叫声让很多孩子有了主意:“老师,我们把中医院改成牙科医院吧。”大家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我拔过牙的;我补过牙的,医生要用镊子的,还有一个机器,没有机器怎么办?我们不要机器,用别的方法代替。孩子们积极地争论着,游戏的欲望可想而知。于是,牙科医院的游戏确立了。这一阶段的游戏虽然不成功,但孩子们主动性还是发挥的比较充分,也正是出现了这样的状况才提醒我们在帮助幼儿确立游戏的主题时应考虑到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

第二阶段:牙科医院

游戏现状:确立新游戏后,幼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更换环境和材料,他们经过讨论和分工,有的设计牙科医院的标记,有的寻找一些替代物,找不到的动手自己做,有棉花棒、吸管、漱口杯子、消炎药、盘子、镊子还有戴在头上的探照灯。原来冷清的医院一下子变得火暴起来,孩子们常常为当医生而产生争执,看牙的人也络绎不绝。虽然游戏材料并不丰富,但幼儿模仿的还真象有那么一回事,穿上医生的工作服,戴着自制的探照灯,让病人做下来询问他的牙怎么了, 然后用棉花棒给吸管做消毒的样子,再让病人张大嘴,假装看一看,碰一碰晃动的牙,接着就学医生的模样说,你的牙没关系,你在换牙,可以拔,也可以不拔,它会自己掉的,但是要是发现新牙已经长出来旧牙没掉就一定要来医院拔,好就这样,注意观察自己的牙就行了。病人也装出难过样,无可奈何地走了。

教师的反思与指导:幼儿正处于换牙期,是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就会有丰富的经验和真实的感受,从幼儿游戏的状态来看幼儿是投入的,积极的,快乐的。他们用游戏的形式再现了自己的生活片段,扮演了一次小大人,但游戏并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在游戏中,幼儿一方面表现、运用、和整理自己已有的经验,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新的经验来扩展游戏情节和内容。于是,我又带领大家讨论:“牙科医院除了补牙、拔牙,还有哪些服务项目呢?这些项目怎样让大家知道呢?”经过讨论和调查、参观活动,幼儿对牙科医院有了新的认识,增加了装牙、洗牙,矫正牙齿的服务项目并且用图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张贴在了挂号处,同时还制作了一些护牙健齿的宣传画张贴在墙面上,从而增添了游戏环境的丰富性。这一游戏反映了游戏发展的自然性,体现了幼儿参与的自主性,同时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幼儿想玩好这个游戏就会主动地探索有关牙的秘密,在游戏中增强幼儿爱牙护牙的意识,在游戏中将自己获得的经验与同伴分享。

第三阶段:健康服务站

游戏现状:玩了牙科医院游戏,幼儿有点厌倦,有时不停地摆弄材料,使材料损坏,要么缺少病人,到处拉人,影响其它游戏,要么就去观望其他游戏,游戏的规则意识和坚持性减弱了,我想只有更新游戏内容才能吸引幼儿,于是我又组织幼儿讨论,扩大医院的服务范围:除了牙病,如果有其他病怎么办?如果没有病可不可以去医院呢?去医院做什么呢?让这些问题去激发幼儿再次游戏的兴趣。在上一个游戏经验的基础上,幼儿用图形的方式表现了服务的项目,保留了牙科,增添了眼科、药房、专家咨询、健身房等。还为游戏设计了流程图,告诉前来看病咨询的顾客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医院的每个墙面都张贴了怎样让自己健康的宣传画,有营养食谱、健身运动、健康卫生行为,让幼儿从环境中学到了健康的相关知识。等到再次游戏时,兴趣又被调动了起来,觉得有事可做了,而且规则意识更明确,不同的服务项目交替着进行着,有的给顾客查视力、配眼镜;有的给顾客量血压、验血;有的陪顾客做健身;有的给顾客讲解健康知识。

教师的反思与指导: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但是简单的说教并不能引起幼儿的关注,而游戏则是他们最喜欢也是做容易接受的一种方式,因为游戏的需要,他们会发现哪些事情是有益身体健康的并且会尝试去做一做,哪些食物是有益健康的不能随便浪费,哪些卫生习惯要养成是对身体健康有用的就要努力改正不良的卫生习惯,虽然那只是游戏,但幼儿在游戏中潜移默化的接受了教育。规则对游戏的开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也是多途径的,在这一阶段的游戏中,幼儿学会了用图示的方式,提示每个顾客怎样接受服务,使得整个游戏显得井然有序,这样规则是幼儿能看得懂,能被接受的。

三、反思与评析:

游戏的指导——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充分感受“我的游戏我做主”的快乐与自主

从上面的案例分析和反思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学活动为游戏的发展提供

发展的空间,教学即是游戏的创生过程。在此过程中,幼儿游戏的良性发展和教师的有效指导分不开。这样教师不再是文本内容的传递者,而是与幼儿同时成为重要的游戏开发者,教师的有效指导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了“我的游戏我做主”的快乐与自主。

首先,在游戏环境的创设上,教师更多地把空间留给孩子。要深切地体验一个场所,就得与这个场所亲密结合,所以,游戏环境的创设对于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在上面的“中医院”发展过程中,幼儿完全是自由的,游戏的环境创设完全是开放的。从游戏所用标志设计、材料找寻、道具制作更多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幼儿的游戏环境创设过程中,不是领导者,也不是权威,而是幼儿的合作者和支持者。她的主要任务是鼓励和引导幼儿构思,协助他们创作,并未因此去支配幼儿或干预他们的决定,更不是教幼儿如何做或代替他们做,完全尊重幼儿的需要,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幼儿,而是与幼儿建立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师生关系。环境与其间活动的人群构成了一个静态与动态、物质与精神交织在一起的儿童游戏活动环境。

其次,游戏活动内容根据儿童生活经验及时调整是非常必要的。真正属于幼儿的游戏不仅要关注游戏的物质准备,更应该强调幼儿的社会经验,即游戏应该不仅反映幼儿的经验,也要形成经验。因此,游戏的内容应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最近发展区内的经验,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真正起到增加和形成幼儿经验的作用。所以,游戏内容如不切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就应及时作出调整。因此,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不仅要观察游戏情节的展开,也要关注幼儿的技能。幼儿之所以对游戏失去兴趣,可能是因为没有更多的能够刺激他们去探究的材料,也有可能是缺乏相应的经验和技能。在以上案例中,“中医院”游戏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它不仅要求孩子有一定的经验,还需要有一定的技能。幼儿缺乏看中医这样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所以不会使用游戏材料,在游戏中无所适从,此时,教师必须对游戏内容做出必要的调整才能让游戏延续并发展下去。

第三,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将外部与内部干预结合运用。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身份,明确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定位,要放弃权威,退到游戏的后台,做孩子们自主游戏的旁观者、被领导者和参谋者。当然也不能放纵游戏,让孩子们想干吗就干吗。教育者的教育目的是让孩子们健康的发展,游戏作为一种教育载体,教师也必须掌握好指导的尺度,所以教师在游戏中的隐性角色是孩子们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将外部和内部、显性和隐性干预相结合。一方面,在游戏过程中,应做幼儿游戏的旁观者和支持者。当孩子们在寻找游戏材料,创造游戏主题时,教师要相信孩子们的创造潜能,让孩子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考虑。不管孩子们想出来的游戏多么的幼稚或游戏主题的选择多么的盲目,教师就是应该放手,让孩子们去体验快乐、体验失败,教师应作为旁观者通过不断观察,深入、真实地了解游戏过程中各种现象,这就为教师给幼儿提供怎样的材料,准备怎样的知识经验提供线索,使教师能更好做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成为幼儿游戏的合作者和参与者。

喜欢《表演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游戏专题论文大全)》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教案,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游戏是幼儿园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游戏是幼儿产生高级心理现象的重要源泉(游戏专题论文大全) 引言:游戏在幼儿心理健康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在尽情欢笑中达到人类的最终目标:“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的社会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
    2019-12-13 阅读全文
  • 民间游戏集锦(游戏专题论文大全) 引言:民间游戏集锦---收集 一、民间传统性游戏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流传和发展,民间游戏已成为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着中华民族所共...
    2019-12-13 阅读全文
  • 最新揭秘拼图活动(游戏专题论文大全) 引言:拼图玩具已经有约235年的历史了。早在1760年,法英两国几乎同时出现这种既流行又有益的娱乐方式。把一张图片粘在硬纸板上,然后把它剪成不规则的小碎片(见左图)。最初这些图片都是有教育意义的,要么...
    2019-12-13 阅读全文
  • 游戏与主题活动的融合(游戏专题论文大全) 引言: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要“变成孩子”,与孩子共享欢乐。教师的童心、游戏心会使幼儿倍感亲切、自然、融洽,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以合作的身份参与游戏也有助于教师更深入细致地了解幼儿,更有目的地施...
    2019-12-13 阅读全文
  • 孩子就是游戏的主人(游戏专题论文大全) 引言:“提前开始”、“越早越好”已经成为人们对于婴幼儿教育的普遍信条,望子成龙的家长希望通过这种“提前开始”的学习,让自己的孩子赢在人生竞争的起跑线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幼儿被剥夺了游戏时间,不得不去学...
    2019-12-13 阅读全文

引言:游戏在幼儿心理健康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在尽情欢笑中达到人类的最终目标:“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的社会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

2019-12-13 阅读全文

引言:民间游戏集锦---收集 一、民间传统性游戏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流传和发展,民间游戏已成为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着中华民族所共...

2019-12-13 阅读全文

引言:拼图玩具已经有约235年的历史了。早在1760年,法英两国几乎同时出现这种既流行又有益的娱乐方式。把一张图片粘在硬纸板上,然后把它剪成不规则的小碎片(见左图)。最初这些图片都是有教育意义的,要么...

2019-12-13 阅读全文

引言: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要“变成孩子”,与孩子共享欢乐。教师的童心、游戏心会使幼儿倍感亲切、自然、融洽,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以合作的身份参与游戏也有助于教师更深入细致地了解幼儿,更有目的地施...

2019-12-13 阅读全文

引言:“提前开始”、“越早越好”已经成为人们对于婴幼儿教育的普遍信条,望子成龙的家长希望通过这种“提前开始”的学习,让自己的孩子赢在人生竞争的起跑线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幼儿被剥夺了游戏时间,不得不去学...

2019-12-13 阅读全文